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2011年,在潍坊市潍城区中壤土甜樱桃园内,以土壤清耕为对照,进行果园生草和覆草试验。结果表明,生草和覆草与清耕相比,夏季10cm深处土壤温度分别降低了4℃和3.7℃,冬季温度维持0℃以上,从而减少对根系的伤害;3~6月,0~20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高而稳定,0~40cm土层内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25%和13%、速效氮分别增加83.7%和82.9%、速效磷增加127%和129.9%、速效钾均增加100%;新梢长度分别增长35%和32.7%、粗度增加43.7%和34.3%、平均单果重增加18.5%和14.4%、平均株产增加18%和17.4%。覆草使5~20cm土层的土壤孔隙度比清耕增加22.8个百分点;土壤容重13.1g/cm3,比清耕降低4.4%。  相似文献   

2.
刘社 《西北园艺》2003,(4):10-11
研究表明,红富士苹果园采用“全园套草”、“行间套草”、“行间套草 株间覆草”3种方法套种白三叶草与“全园清耕”相比,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0.0371%、0.0189%、0.0341%;新梢生长长度增加17.1~23.8cm;百叶重增加1.2~7.7g;平均单果重增加15.3~23.3g;平均667m^2产量提高11.4%~14.7%;一级果率提高6%~14%;全红果率增加4.3%~6.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1.7%~2.8%。  相似文献   

3.
关于果园生草提高果园有机质含量的研究报道较多。高九思等报道(2004年),连种3年三叶草,有机质含量提高0.3%,达到1.1%~1.4%。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在黄河故道沙地苹果园连续5年种毛苕子绿肥,每株施绿肥62.5kg,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0.4%~0.7%。生草园666.7m 2鲜草2t,相当于4t厩肥的肥力。曹儒等试验认为苹果园种植三叶草3年后,可提高土壤有机质0.3%~0.5%。  相似文献   

4.
我国多数果园现在仍采用清耕制,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不足,地温变幅大,不利于果树生长发育.1997年,我们在山西省万荣县苹果园进行了种草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当地的苹果园生草覆草的推广提供了示范.  相似文献   

5.
果园生草是实现果品绿色化的主要栽培技术,国外早在20世纪60年代已经全面推广应用。我省推行果品优质栽培技术也把果园生草作为优果工程八大技术之一。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果园生草面积发展迟缓,截止目前全省生草果园不足5%。为此,再把有关果园生草意义和相关技术作简单介绍,促进生草果园的发展。一、果园生草能明显增加土壤有机质据国外报道,在不补充有机肥的情况下,连续10年清耕的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由原来的2%左右降低到0.5%左右;自然生草果园有机质含量可维持在0.5%~1%左右;人工生草果园的有机质含量可达到2%~2.5%;如果果园…  相似文献   

6.
从1984年开始,通过多年果园覆草证明,成龄苹果园经过4~5年地而覆草,对培肥地力、提高果品质量有显著效果,新植苹果园覆草,能显著提高栽植成活率,并促进生长发育。 成龄苹果园覆草于1984~1988年在山地苹果园进行。土壤质地为砂质土,品种为国光,树龄30年,株行距6×6m。覆草区和对照区(清耕)各5亩。覆草(杂草、枯枝落叶等)厚20cm左右,以后每年加覆,保持厚度20cm。 新植苹果园覆草面积均9亩,1亩清耕作为对照。土质为河滩砂砾士,品种为红星,1988年春定植,株行距4×5m。栽技前治 2 x 2 xo.sin大穴,换一卜,陈株施上肥10咋,艘后浇水烟,即污健草,厚…  相似文献   

7.
苹果园不同套草方法对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社 《西北园艺》2003,(8):10-11
研究表明,红富士苹果园采用“全园套草”、“行间套草”、“行间套草+株间覆草”3种方法套种白三叶草与“全园清耕”相比,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0.0371%、0.0189%、0.0341%;新梢生长长度增加17.1~23.8cm;百叶重增加1.2~7.7g;平均单果重增加15.3~23.3g;平均667m~2产量提高11.4%~14.7%;一级果率提高6%~14%;全红果率增加4.3%~6.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1.7%~2.8%。  相似文献   

8.
凯特杏果园覆草对土壤养分和果实品质、产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为探索杏园覆草对土壤养分和果实品质的影响进行了5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凯特杏果园覆草5年后,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比对照高0.83%,N、P、K含量也有明显提高,此外,覆草能显著提高杏产量,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相似文献   

9.
果园生草覆草法对黄土高塬区果树的生物学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的果园土壤管理制度多用清耕法,此法使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明显不足,浅层土壤中的果树根系大量破坏,地温变幅大,不利于果树的生长发育。为了改革现行的果园土壤管理制度,我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于1997年在万荣县经多点试验,种植了白三叶、百脉根、扁茎黄芪、鸭茅草等草种。经过4年试验,测定了苹果叶面积、叶比重、叶片光合速率根系的生长量、枝条的生长量、产量及品质,为以后进行生草覆草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果园覆草有增肥、保水、稳温、免耕、灭草、省工和防止土壤板结等多种作用,是果树栽培管理技术的一项重要改革。但不同立地条件果树覆革后反应各异,我站于1989~1991年在牛头镇、马店乡韩家等村粘土地苹果园进行覆草,结果缺铁、黄叶病发生严重,削弱树势,影响成花与座果,从而降低果品产量和品质。现将几个处理与结果分析如下。 该园为砂姜黑土,活土层厚33cm,40cm以下有粘重坚硬的黑土层,土壤孔隙度为10.C%,有机质含量 1.08%, pH值 7.3~ 7.6。覆草方法为每株追施尿素0.1~0.5kg或碳铵0.2~0.8kg,浇水后,进行树盘覆草,厚度为20~25cm。 1.早…  相似文献   

11.
于2009~2010年,对宁夏引黄灌区苹果园进行苹果园沟灌节水和覆膜生草试验。结果表明:树盘覆膜具有提高土壤含水量、稳定土壤水分的作用,果园行间生草可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全氮及碱解氮含量。  相似文献   

12.
黄土高原旱地苹果园生草对土壤养分影响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对黄土高原渭北旱地苹果园生草土壤养分测定结果表明:生草能提高0~60cm土层有机质含量,种植禾本科牧草有机质年积累0.1%,种植豆科牧草年积累0.15%;随生草年限的增加较深土层土壤有机质趋于增加。生草对N、P、K营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0~40cm土层,生草的前期土壤养分消耗大于积累,全N、全P、全K的演变呈现“S”型的演变过程,生草能提高0~40Cm土层水解N、速效P及速效K含量,黑麦草活化P的作用大于白三叶,而白三叶活化N的作用大于黑麦草。随着生草年限的增加,苹果产量及品质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3.
山地苹果园覆草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84—1989年,对山地80亩14—19年生苹果园进行了覆草试验。结果表明,覆草园较对照园的6年平均亩产与一级果率分别增加49.6%和39.1%,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单果重分别提高18.49%和13.33%。果园进行多年覆草,能培肥土壤,提高土壤含水量,保持较稳定土温,促进根系发育,增进树体生长与结果。文中还指出了果园覆草应注意的事项。在有草源的地区,果园覆草是一项值得大力推广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2002~2006年进行了果园覆草综合效益研究。结果表明:覆草园冬季15cm土层不结冻,温度稳定在0~2.3℃;不覆草园冬季15cm处结冻,温度稳定在-0.8~-3.2℃。从2月底地温开始回升,不覆草园地温回升快;8月中旬不覆草园比覆草园地温平均高1.7~2.4℃。沙地果园,覆草园比不覆草园土壤含水量高1.8%~11.8%;山地(黏土)果园,覆草园比不覆草园土壤含水量高1.2%~6.2%。连续覆草5年的果园比不覆草的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高1.85%~2.11%,速效氮含量高2.43~3.27倍,速效磷含量高2.02~2.12倍,速效钾含量高6.84~8.54倍。覆草园每平方米剖面上,苹果覆草园的根量是不覆草的3.43倍,死根仅占3.7%,不覆草的死根占17.4%;李覆草园的根量是不覆草的2.2倍,死根占2.6%,不覆草的死根占11.7%。覆草苹果园150g以下的果占6.34%,而不覆草的为17.73%;覆草的250g以上的果占59.64%,不覆草的为36.56%。红富士苹果覆草园比不覆草园平均株产增加13.07kg。  相似文献   

15.
苹果园长期清耕会导致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结构受到较大破坏,土壤有机质和各种矿质营养元素含量不断下降,不利于果树根系生长,会导致果品产量和品质不断下降。为了加快庆阳市果园土壤耕作制度变革,提高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庆阳市主栽果树苹果园进行了生草技术试验。试验证明,苹果园实行生草制土壤管理模式,可以明显增加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减少果园水土流失,调节果园小气候,提高苹果产量与品质,增强苹果树抗性,减少农药施用量,节约生产成本,建议在生产中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南疆香梨园生草覆草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疆光热资源充足 ,但水资源短缺 ,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发展。为此 ,连续 5a(年 )对香梨园进行了生草覆草试验。结果表明 ,覆草能显著提高香梨产量和品质 ,5a(年 )间的年均增产幅度为1 5 .2 %~ 65 .3 % ,节水幅度达到 2 8.8%~ 3 6.1 % ,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 2 5 .6%~ 70 .5 % ,速效氮、速效钾和速效磷的含量分别增加 3 9.1mg/kg~ 76.4mg/kg、4.5mg/kg~ 1 8.0mg/kg、2 9.8mg/kg~76.9mg/kg,0~ 3 0cm土层 1 0 .0mm直径总根数增加幅度达到 5 5 .0 %~ 1 2 2 .1 %。经济效益分析表明 ,以苜蓿生草覆草最宜 ,5a(年 )年均增产 75 1 4.3kg/hm2 ,年增收入达到 5 0 0 8.85元 /hm2 ,节水效益达到 5 0 8.5 5元 /hm2 ,省肥效益达到 1 95 0元 /hm2 ,产投比为 5 .67∶1。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在2018年开始行间自然生草的基础上,对10年生烟富3/M26/八棱海棠苹果园,于2021—2022年连续2年开展了行间草被不同还田方式对苹果园土壤微生物、土壤氮含量、土壤酶活性和果实品质影响的研究。以行间土壤清耕制为对照,设置草被刈割还田和草被刈割+耕翻还田2个处理。于2022年10月15日采集0~20 cm土层样品与果实样品进行测定。结果表明,2个处理较对照均显著提高了0~20 cm土层土壤的硝态氮、铵态氮、微生物量氮、有机氮组分中的酸解氨态氮、酸解未知态氮、非酸解性氮含量,且提高了土壤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以及显著提高了果实品质。这些作用效果均以草被刈割+耕翻还田处理较好,是一种有效的行间生草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河北省苹果园行间生草现状,探究草种适应性,为河北省果园生草栽培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提供依据。采用调研的方法探究河北省果园行间生草的现状;在邢台市浆水镇富士苹果园,设置清耕、苜蓿、白三叶和自然生草4个处理,测定土壤有机质、无机氮、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储水量和土壤酶活性等土壤性状,分析叶绿素、叶面积和新梢长等树体生长指标以及产量、果实品质。结果表明,河北省果园以清耕管理为主,生草园占31.96%,其中自然生草园占25.77%,人工生草园占6.19%;自然生草园草种选择更多样化;果农对生草认知缺乏且获知途径单一。自然生草显著提高0~20 cm和20~40 cm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分别为15.46 g/kg和8.85 g/kg;苜蓿与白三叶显著增加了0~20 cm土层土壤无机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且对0~40 cm土层储水量有显著影响。白三叶与自然生草显著提高叶片叶绿素SPAD值,苜蓿与自然生草则显著增加了叶面积,苜蓿与白三叶显著增加了新梢长,连续6年生草老园叶绿素SPAD值(58.96)、叶面积(18.57cm2)以及新梢长(28.00 cm)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苜蓿、白三叶与自然生草显著增产7.21%~13.40%。连续6年生草老园果实Vc(182.20 mg/kg)和可溶性糖(16.93%)显著高于各处理,可滴定酸(0.309%)显著低于清耕。河北省生草技术普及度低,行间种植苜蓿与白三叶能改善土壤性状、促进树体生长,改善果品品质、增加果品产出,因此推荐河北省苹果园种植豆科植物苜蓿和白三叶。  相似文献   

19.
正关于果园生草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研究报道较多。高九思等报道,连种3年三叶草,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0.3个百分点,达到1.1%~1.4%。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所在黄河故道沙地苹果园连续5年种毛苕子,每株苹果树施绿肥62.5 kg,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0.4%~0.7%。生草园亩产鲜草2 t,相当于4 t厩肥的肥力。韩明玉等研究,果园种植三叶草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0.
以改良果园土壤结构、增强果园肥力及增加农民收入为出发点,进行了苹果园起垄覆草与生草试验。结果表明,果园生草与覆草对果园蓄水保墒、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质、调节果园微环境、强壮树体、提高果实产量与品质等方面有促进作用,建议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