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利用浊点萃取方法富集孔雀石绿和结晶紫,建立了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同时测定虾肉中孔雀石绿和结晶紫残留的方法,并研究了表面活性剂、盐、平衡时间及平衡温度对浊点萃取效率的影响。该分析方法应用于虾中两种物质的残留分析,结果表明:在虾肉中分别添加3个不同浓度的孔雀石绿和结晶紫,添加回收率范围分别为75.5%~80.2%(孔雀石绿)和81.4%~89.6%(结晶紫),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2.3%~3.1%(孔雀石绿)和1.5%~3.3%(结晶紫)。该方法的检测限分别为孔雀石绿2.0μg·kg~(-1)、结晶紫1.0μg·kg~(-1),可满足我国和欧盟对虾中孔雀石绿和结晶紫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开发用于现场检测水产品中孔雀石绿、结晶紫及其代谢物残留的快速检测试纸条。[方法]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通过利用不同的样品垫及反应模式进行试验,研制出适合于现场检测水产品中孔雀石绿、结晶紫及其代谢物残留的快速检测试纸条。[结果]该试纸条对孔雀石绿、隐性孔雀石绿、结晶紫、隐性结晶紫的检测限均为2μg/L,检测所需时间约10 min。[结论]该试纸条操作简便、快速、检测灵敏度高,试验结果一目了然,可作为孔雀石绿、结晶紫及其代谢物在水产品中残留检测的有效筛查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水产品中孔雀石绿、隐色孔雀石绿、结晶紫、隐色结晶紫、亮绿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采用氯化钠溶液与二氯甲烷液液萃取净化,建立快速检测水产品中孔雀石绿、隐色孔雀石绿、结晶紫、隐色结晶紫、亮绿的超高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结果]孔雀石绿、隐色孔雀石绿、结晶紫、隐色结晶紫、亮绿5种化合物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均大于0.992,信噪比均在10以上,加标回收率为80.40%~119.70%,相对标准偏差为3.4%~6.2%,说明该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结论]建立的UPLC-MS-MS方法适用于水产品中亮绿、孔雀石绿、结晶紫及其代谢物的检测.  相似文献   

4.
HPLC-MS/MS测定活泥鳅中孔雀石绿、结晶紫及其代谢物残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HPLC-MS/MS法测定活泥鳅中的孔雀石绿、结晶紫及其代谢物,样品经乙腈提取,中性氧化铝柱净化,液相色谱质谱选择反应监测(SRM)正离子模式测定离子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在0.5~1.0μg/kg水平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78.8%~105.7%,相对标准偏差为1.9%~4.7%,孔雀石绿、结晶紫、隐色孔雀石绿、隐色结晶紫最低检测浓度为0.5μg/kg。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2013年陕西省市售水产品中的4种兽药残留进行检测研究,为保证当地食品安全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16种购自陕西省10个地市批发市场的120份鱼样品,采集鱼样可食部分匀浆后用乙腈提取,经中性氧化铝净化,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兽药孔雀石绿、结晶紫及其代谢产物隐性孔雀石绿、隐性结晶紫的残留情况进行检测和定性、定量分析,统计4种兽药残留的总检出率、16种样品中兽药残留的检出率、10个地市兽药残留的检出率、4种兽药残留的平均水平及同一样品中4种兽药的混配使用情况。【结果】16种120份鱼肉样品中4种兽药的总检出率为4.6%,其中隐性结晶紫未检出;120份鱼肉样品兽药残留的样品检出率为15.8%,其中梭边鱼、鲑鱼、鲤鱼、鲶鱼和草鱼兽药残留的检出率分别为100.0%,100.0%,33.3%,15.4%和11.8%,高于2011年的全国平均水平(9.0%),其余11种鱼样中未检出兽药残留;除榆林外的9个地市市售鱼样中均检出兽药残留,其中商洛、咸阳的检出率最高,均为10.4%;来自商洛的鲶鱼样品同时检出多种兽药残留,说明商洛存在多种兽药混配使用现象。【结论】陕西省市售水产品中4种兽药残留的总检出率并不高,但市场占有率较高的鲤鱼、鲶鱼、草鱼样品中均有兽药残留,且检出率均较高;10个地市中有9个地市市售水产品中均有兽药检出,且存在多种兽药混配使用情况,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威胁,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
针对国家标准《GB/T 20361-2006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和结晶紫残留量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过于冗繁复杂,对前处理过程进行合理的简化和改良,以提高实际检测工作的效率。本改良方法通过对鳕鱼、青虾、草鱼三种水产品的孔雀石绿加标回收实验,得出回收率75.4%~85.6%,相对标准偏差1.9%~5.6%。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达到国标要求,相比国标法更简单快速,可以满足基层检测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7.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研究用2 mg/L孔雀石绿溶液药浴中华绒螯蟹1 h后,孔雀石绿及其代谢物隐性孔雀石绿在不同条件下的残留消除规律。结果表明,药浴后34 d时,孔雀石绿及隐性孔雀石绿在中华绒螯蟹体内的残留量均低于检测限;28℃条件下消除速率快于22℃;室外开放水域中的消除速率快于室内条件下。  相似文献   

8.
HPCE测定鱼体内孔雀石绿主要代谢物的残留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为加强孔雀石绿的管理和监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检测波长为265 nm),研究孔雀石绿在鲫鱼体内的主要代谢物隐性孔雀石绿的残留情况。[结果]不同浓度的隐性孔雀石绿标准品在0.062 5~1.000 0μg/ml范围内与相应的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直线方程为:y=610.230x-23.345(R=0.9994)。加样回收率试验表明,隐性孔雀石绿的回收率为95%~102%。隐性孔雀石绿的保留时间为6.732 min,其在鱼体内的残留时间较长,呈非常平缓的下降趋势,不易消除,药浴30 d后隐性孔雀石绿的残留量为0.028μg/ml。[结论]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检测鱼体内隐性孔雀石绿的残留具有消耗少、分离速度快、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等优点,且可以直接检测出隐性孔雀石绿。  相似文献   

9.
以N,N-二甲基苯胺、对硝基苯甲醛为原料,合成改造了氨基隐性孔雀石绿半抗原,并通过紫外、红外、质谱鉴定。结果表明,氨基隐性孔雀石绿半抗原改造成功。采用重氮化法合成了氨基隐性孔雀石绿人工抗原,并通过紫外光谱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偶联蛋白成功。免疫大白兔制备了隐性孔雀石绿抗体,抗体效价达6.4×10~4。建立了隐性孔雀石绿ELISA方法,最低检测线为0.1μg/L。  相似文献   

10.
研究建立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测定环境水体中痕量孔雀石绿(MG)及其代谢物隐性孔雀石绿(LMG)的方法。水样直接通过MCX固相萃取柱富集和净化,通过BEH C18(1.7m,50mm×2.1mm)色谱柱分离,以含0.1%甲酸的5mmol/L乙酸铵水溶液和乙腈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正离子模式,在多反应监测条件下采集质谱信号,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MG和LMG在0.25~25μg/L浓度范围内成良好的线性关系,0.02μg/L、0.1μg/L、0.5μg/L 3个浓度梯度的回收率为80.6%~92.7%,相对标准偏差为3.29%~8.23%。该方法简便、高效、准确,适用于检测水体中痕量的孔雀石绿(MG)和隐性孔雀石绿(LMG)。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检测法在快速检测水产品孔雀石绿残留中的应用。[方法]应用一种酶联免疫试剂盒对市场抽取的43份水产品中残留的孔雀石绿和隐性孔雀石绿进行快速检测。[结果]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和隐形孔雀石绿检出率为6.98%。[结论]该快速检测法可用于大批量水产品的孔雀石绿和隐性孔雀石绿快速筛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离和鉴定结晶紫脱色菌。方法:从采集水样中分离筛选到一株三苯甲烷类染料结晶紫降解菌WL7,通过培养、形态、生理生化及16S rDNA序列同源性比较进行鉴定,研究在不同接种量、培养温度、初始pH和培养时间下菌株WL7对结晶紫的脱色性能。结果:菌株WL7被鉴定为一株节杆菌(Arthrobacter rhombi WL7),对结晶紫具有较高的脱色能力,结晶紫含量为20 mg/L时,最高脱色率可达88.9%。结论:在结晶紫废水的处理领域WL7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水产品中的农药残留孔雀石绿。样品中的孔雀石绿经乙腈与乙酸铵提取,浓缩后固相萃取柱净化、硼氢化钾还原、反向色谱柱分离,再使用荧光检测器检测。应用该方法孔雀石绿的加标回收率在75.1%~95.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3.7%~7.1%,检出限均为0.5μg/kg。结果表明:该方法检测孔雀石绿处理简单快捷,灵敏度高,可用于大量样品的快速分析。  相似文献   

14.
《河南农业》2005,(10):15
从福建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获悉,9月5日,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实施了GB/T19857-2005《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和结晶紫残留量的测定》国家标准。根据这个标准,孔雀石绿在水产品的检出率不得超过1克/1000吨,这个标准比欧盟2克/1000吨的标准还要严格。“按我国标准,相当于在一个  相似文献   

15.
孔雀石绿胶体金快速检测试剂板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孔雀石绿免疫胶体金快速检测试剂板,采用杭州南开日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实验室自制的包被抗原孔雀石绿-卵清蛋白偶联物(MG-OVA)、抗孔雀石绿单抗作为原料,将各组分经过调试优化后组装成试剂板。结果表明,该试剂板对阴性水产样品的检测结果与液相-串联质谱法(LC-MS/MS)完全符合,对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和隐性孔雀石绿的最低检出限分别为1μg/kg和3μg/kg,整个检测所需时间约30min。该试剂板具有快速、灵敏、准确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吉林农业科学》2015,(4):98-100
为了提高物质的制备量和分离度,以流动相比例作为主要考察对象,在分析液相色谱法分离检测结果的基础上,采用半制备液相色谱法对内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最终确定梯度洗脱程序为:0~10 min,流动相(水:甲醇)体积比:90∶10;15~50 min,流动相(水:甲醇)体积比:85∶15;50~60 min,流动相(水:甲醇)体积比:20∶80。  相似文献   

17.
以对醛基苯甲酸和N,N-二甲基苯胺为原料,合成了羧化无色孔雀石绿和羧化孔雀石绿;通过薄层色谱分离纯化了合成产物,对各组分进行了高效液相色谱-质谱鉴定,结果表明m/z为375.2和373.2的碎片峰分别为羧化无色孔雀石绿的[M+H]+和羧化孔雀石绿的[M]+准离子峰;将合成的羧化半抗原通过碳化二亚胺与阳离子化BSA偶联,制备完全抗原,经紫外-可见光谱分析计算,两种完全抗原中的羧化无色孔雀石绿和羧化孔雀石绿与BSA的摩尔比分别为9.2∶1和11.1∶1。完全抗原的成功构建为后续抗体制备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氰基柱分离,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产品中孔雀石绿.方法采用氰基柱分离、流速为1.0mL/min的等梯度洗脱方式,对其样品中孔雀石绿进行测定.结果最低检测浓度LMG为0.02mg/L,MG为0.5mg/L.线性范围达0.1—160.0mg/L,最低检测远远大于SC/T3021--2004线性范围(MG0.01—0.04mg/L;LMG0.02~0.40mg/L).而且,等梯度洗脱方式又扩大了液相色谱的应用范围.样品加标回收率65.8%~82%.结论该方法简便、分离效果好、分析速度快、节省试剂、精密度高、灵敏、准确、线性范围宽.  相似文献   

19.
日前,由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牵头制定的《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和结晶紫残留量的测定》国家标准由国家标准委员会正式发布。这项标准的出台将给中国水产品的养殖、生产、加工、消费、出口提供新的质量检测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次研究以罗非鱼的血液、肌肉、肝脏为实验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为检测工具得出孔雀石绿(MG)与隐性孔雀石绿(LMG)72h内在罗非鱼体内的富集情况和短时间水浴(30min)后孔雀石绿和隐性孔雀石绿在罗非鱼体内的消除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