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同一基础材料的玉米双单倍体(DH)系配合力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频玉米单倍体诱导系,对选系材料M35/F35的F1代进行诱导获得大量单倍体籽粒,经自然加倍获得一批纯合双单倍体(DH)系,用测验系京24组配杂交组合分析DH系的配合力表现。结果表明,来源于同一基础材料的不同DH系之间,配合力差异较大,部分DH系的配合力比亲本增加,说明采用单倍体育种可以选育到高配合力的优良玉米自交系,组配出优良品种,从而加快育种进程,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
研究不同世代玉米自交系配合力变化规律及杂种优势表现,确定最佳配合力测定时期,可以为玉米早代选择和缩短育种进程提供理论参考。将2个群体早中晚3个不同世代18个选系(每个世代3个选系)和4个测验种(每个群体2个测验种),按NCII试验设计组配36个杂交组合,对各世代抽丝期、株高、收获时籽粒含水量及产量配合力变化规律和杂种优势表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世代的增加,不同世代配合力间变幅逐渐减小,趋于稳定,S1~S3世代是自交系严重分离,S3~S5自交系从分离走向稳定,S3是配合力测定的最佳时期,应该结合自交系自身表现进行选系,进一步增加选系的准确性。S3与S5世代间超标优势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在育种过程中可以通过S3世代组合的杂种优势预测S5世代组合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3.
6个新育玉米自交系配合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张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利用轮回选择法新育的6个玉米自交系为实验材料,不完全双列杂交作为方法对新育玉米自交系的产量性状遗传力及配合力进行了研究,为在今后的玉米育种工作中起到科学参考作用。研究表明株高、穗位高、穗粗、秃顶和千粒重遗传力较高,受环境变异影响小;而穗长、籽粒长、穗行数、单株有效穗遗传力较低,受环境变异影响大。本研究成功的对新选系A1、A2、A3、A4、M1与M2的主要产量性状配合力与相应对照做比较,发现A1、A3、A4、M1新选系的配合力较高,在今后的玉米育种中应加大其应用。  相似文献   

4.
高产中早熟玉米杂交种选育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玉米高产构成因素分析,结合育种实践,着重探讨了高产、高配合力中早熟玉米自交系选育问题,明确指出:(1)玉米种质基础的拓宽是玉米选系材料创新的基础;(2)籽粒排列紧密程度是选育高配合力自交系的关键;(3)组配组合时,结合杂优模式,不为杂种优势模式所束缚,广配组合,进行杂交种产量比较观察,多点鉴定,慎重“破格升级”,缩短育种年限。  相似文献   

5.
导入热带玉米种质小群体选系的配合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个新育成的玉米自系为母本,导入热带玉米种质小群体的选系“中7490”的6个姊妹系为父本,按 NCⅡ 交配设计,对穗粒重等11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导入热带玉米种质的小群体同一基本株自交分离至7代的姊妹系,配合力仍有分离。自交系“中74—106”,几乎所有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都  相似文献   

6.
7854 是以掖 478×156(156 为 PN78599 选系)的杂交种组建基础材料,采用增加种植群体、测用结合、目标区域选育与南繁加代相结合的育种方法选育出的高产、多抗、适应性强、配合力高的玉米自交系。利用该自交系作为亲本组配出经过省级以上多区域审定,适宜西南高原玉米生态区种植的杂交种 7 个,拓宽了该区域玉米育种的种质基础。  相似文献   

7.
当前,大多数育种者都利用晚熟和热带种质资源改良现有材料,以拓宽其遗传基础,提高现有自交系的配合力,组配出具有高产潜力和突出特点的新杂交组合.玉米自交系的选育是玉米育种的基础,是育种的关键环节.在选育方法上,育种者大都采用二环法、回交转育法、群体改良法和诱变等多种方法,已选育出一批优良自交系用于杂交育种,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育种者同时也发现,无论哪一种方法都存在着不足之处.笔者在8a近24个选种周期中,通过实际工作探索,利用多种方法并对这些方法的材料组建、血源配比、高代材料的测交、决选材料利用价值和配合力的评估等进行对比研究,认为"控制定向组配复交综合"的选系方法效果比较好.笔者利用这种方法在33个基础群体中已选育出一批具有熟期适宜、抗性好和配合力高等特点的稳定新材料,用这些材料所组配的杂交组合已参加了省预(区)试验,该方法是融二环法、回交法和综合法等为一体的改良方法.现将该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赵越 《中国种业》2021,(8):97-98
辽宁华玉种子有限公司通过引进改良种质资源,多环境选育等技术选育出玉米新品种华单128,其母本为杂交选系WP3,父本为本土改良杂交选系W128。该品种中熟、高抗、高配合力等优点突出,同时具有优质、高产等特性。2020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辽审玉20200167。适宜在活动积温2650℃以上的东北及华北中熟春玉米类型区种植,玉米生产可全程机械化操作。  相似文献   

9.
几个玉米自交系配合力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是重要的遗传特性,选育具有高配合力的优良玉米自交系,是选育高产玉米杂交种的关键.近几年我所选育了几个抗病、抗倒、优质、株型较好的玉米自交系,如新 358、新 77、新 7(红)、新 4(白)、新北 542及新引进筛选的新 LY90ds和新 HC自交系.为测定其配合力,进而有目的地利用它们选育优良玉米杂交种,我们再次利用骨干系测交法和莫惠栋的 p× q模式 [1],对新选系进行了配合力测定.为进一步论证骨干系测交法的先进性与科学性,近几年作了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普×爆自交高代选系的配合力及利用价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以24个普×爆自交高代选系和7个爆裂玉米骨干自交系按NCⅡ遗传交配设计组配成的168个单交组合为材料,对3个膨爆特性指标和12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BP02,BP03,BP04,BP12,BP14等选系主要性状的GCA较高,应进一步利用这些选系与爆裂玉米自交系广泛测交组配利用;BP20,BP21与N03,BP02与F2,BP11与N16穗粒重和膨化倍数的SCA效应均为较大极显著正值,应进一步利用这些选系分别与其父本的同类群近缘系进一步测配,从中筛选优良组合;24个选系的聚类结果与其亲本和系谱来源不存在必然联系;所有测交组合的综合性状较对照豫爆2号无明显优势,作为普通型爆裂玉米杂交种在生产上的利用价值不大。  相似文献   

11.
元华116杂交种2001、2002年从引入的300多份国内基础种质材料和欧洲种质基础材料中筛选.确认北京市农科院玉米组合京玉88和欧洲杂交种L203的选系材料.具有明显的高配合力.继续加代选育出元华116的母本系WFC0142和父本系WFC0296。2003年冬组配测交种。2004年鉴定初试.2005—2007年在河北围场、黑龙江九三农场、内蒙古农科院、新疆康地公司五一试验站及山西等地进行品种比较试验.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12.
利用phi116和umc1044标记选育抗纹枯病玉米品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玉米纹枯病已成为我国玉米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为解决玉米纹枯病抗病育种工作中人工接种鉴定困难、选择效率低等问题,利用第7和第1染色体上与抗病QTL紧密连锁的两个标记phi116和umc1044对(CML270×478)×CML270回交后代13份BCF6:7选系进行了抗性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结果发现,2份选系与478具有1条相同带型,1份与478具有2条相同的带新型;另10份选系与CML270具有相同带型。人工接种鉴定结果表明,依据标记推断为不抗病的3份材料表现为感到高感纹枯病,而其余10份表现从感到高抗,带谱与病性指数相关系数达极显著水平,相关系数r=0.6625>r0.01=0.64,从中获得高抗玉米纹枯病选系478C4-2-2、478C4-2-3、478C4-2-4。配合力分析表明,478C4-2-2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所配组合渝单24在2006年已通过重庆市审定。研究表明,标记鉴定和表型鉴定相结合,选择玉米纹枯病抗病自交系是完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利用南斯拉夫玉米自交系改良478的效果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通过对14个(478×外引系)后代选系与国内属于不同优势类群的8个骨干自交系杂交组配的56个测交组合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南斯拉夫自交系9804、9805、9806改良478是可行和有效的,在14个(478×外引系)优良后代选系中,有3个选系的GCA为显著和极显著正值,具有较高的直接组配利用价值。在56个测交种中,有13个单株产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CK 3.85%~33.28%。  相似文献   

14.
17个玉米地方种质选系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玉米地方种质选系的配合力,可以为探明自交系的应用价值提供技术支撑。选用11个自交系为测验种,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对17个玉米地方种质新选的自交系的配合力、杂种优势以及主要性状遗传参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单株产量GCA表现突出,且构成产量因子性状GCA表现也较好的新选自交系有P1-1、P1-16和P1-14;SCA值高、杂种优势强的组合是P2-4×P1-10;在株高、穗位高、穗行数等4个性状中,亲本的基因加性效应对F1性状形成起主导作用,而穗长、秃尖长、百粒质量等5个性状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于基因非加性效应。因此,对于高产组合的选配,至少要选择1个GCA高的材料作亲本,并在此基础上兼顾SCA的选择,而利用地方种质选系则应根据性状遗传特性决定其选择时期和选择强度。  相似文献   

15.
昌7—2是河南省安阳市农科所玉米研究室从昌单7号(V59x黄早四)中选单株育成的二环系,运用相同雄亲交叉巢式遗传设计.导入亚热带玉米种质S901(SWANI选系)选育而成。它综合性状优良,抗病性强,配合力和自身产量都高.是安阳市农科所继育成安152、安自5—1、安黄1、7854等之后的又一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6.
韩国玉米材料选系的配合力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试验,对韩国玉米材料选系及自选的分属五大杂种优势类群的骨干系的主要性状进行了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R501、R505、R509和R536的GCA较高,是组配高产杂交种的理想亲本;由TCA分析结合小区实际产量筛选出高产组合R501×R301、R501×123、R536×R301、R501×R547和R505×R301。同时评价了韩国玉米材料选系的特点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徐宗俦  冯明友 《种子》1995,(5):41-42
杂交水稻系统选育新品种,其理论基础是基因的自由组合。该选育方法有三个特点:一是由于杂交稻亲本都是经过严格测配筛选,多具有较强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中选目标机率高;二是层出不穷的杂交稻组合用于生产,为选择稳定的水稻品系提供了丰富的杂交后代材料;三是它不用单独杂交配组,选择方法简便可行。  相似文献   

18.
不同供体及不同回交次数对玉米自交系R08的改良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R08为轮回亲本,18个优良自交系为供体亲本,不同回交和自交次数,选育出遗传背景与R08相近、但相互之间又存在一定差异的BC1F3和BC2F2各18个R08改良系。通过抗病性鉴定、配合力及SSR分子标记分析,探讨不同供体及不同回交次数对R08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36个改良系中,29个抗或高抗大斑病,大部分改良系的多数产量性状一般配合力(GCA)与R08相比并无下降或有所提高;相同供体不同回交次数选系的比较显示,对大斑病抗性的改良,回交1次自交2次(BC1F3)优于回交2次自交1次(BC2F2),且改良后代选系多数产量性状GCA大体相当;相同回交次数不同供体选系的比较表明,供体对回交后代的影响较大,供体不同回交后代选系大斑病抗性及多数产量性状GCA存在较大的差异;SSR分子标记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揭示相同供体不同回交次数所创造的遗传变异无明显差异,相同回交次数不同供体选系在分子水平上存在较大差异;供体昌7-2和川321对改良R08的大斑病抗性和产量性状GCA作用较大,属优良供体亲本;w4-1和w10-1属回交改良优良选系。因此,利用回交法改良玉米自交系,在选准供体亲本的基础上,回交1次后,在自交过程中加强目标性状的鉴定选择及配合力测定,可提高回交改良的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19.
廖晓虹  周庭莲 《种子》1999,(2):15-17
本研究选用2个抗旱小麦和4个农艺亲本,按Grifing双列杂交方法4配制15个组合。对2个抗旱小麦C抗8和C抗9和10个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抗旱小麦C抗8在单株穗数、单株产量和收获指数等性状有高的一般配合力,且收获指数的特殊配合力方差最大。C抗9的每穗粒数、千粒重、单株产量和收获指数等几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为负值,但其特殊配合力方差较高或中等。株高、千粒重、穗长、小  相似文献   

20.
选用36个优良玉米自交系,组配了300个杂交种(其中78个杂交种为13个自交系按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组配),利用过氧化物酶、酯酶和醇溶蛋白多态性的综合分析,划分了我国玉米的优势类群,所得结果与材料的血缘和育种实践高度吻合。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优势杂交模式为美国杂交种选系×四平头系等六类,综合遗传距离与特殊配合力和杂种产量的关系均为抛物线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632**和0.671**。还对优势类群在育种上的利用提供了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