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纹污灯蛾在太湖流域桑园内一年发生3代,代次分明,以蛹越冬;人纹污灯蛾幼虫期发生量很大,但基本上为天敌绒茧蜂所控制;第1代幼虫被绒茧蜂寄生率58%~60%,第2代为47%~49%,第3代为28%~29%,致发生量均在防治临界点以下.幼虫食性杂,喜阴暗潮湿,怕阳光.眠期不喜伏于桑叶上,3龄眠起后不再上桑树为害等习性,故人纹污灯蛾是桑园中第一只不需防治的桑叶虫害.  相似文献   

2.
桑园野蚕成灾的原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蚕是夏秋季桑树主要害虫之一.幼虫食害桑叶,尤其喜食嫩叶,影响夏秋期小蚕用桑.为害严重时,整片桑园全部桑叶被吃殆尽,影响桑树正常生长.2003年在嘉兴市秀州区部分桑园发生了野蚕灾害.  相似文献   

3.
蛞蝓(蜗牛),幼虫和成体均能为害桑叶,春夏季食害桑芽和桑叶,爬行后留下白色胶体痕迹及粪便,污染桑叶,影响蚕作安全,近年来杭加湖地区危害日趋严重.一、为害情况蛞蝓以往为害桑叶不十分严重,在防治上也不十分重视.近年来大面积桑园,尤其是夏伐后的桑园,为害十分猖獗,据湖州、长兴、加兴、加善、海宁、桐乡等县市1983  相似文献   

4.
桑园枣尺蠖形态特征与发生规律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枣尺蠖近年在山东的泰安、滕县、曲阜、益都、临朐等地为害桑树严重。其幼虫春季咬食桑叶,影响桑树生长和春蚕饲育。1985年本校农场桑园及滕县桑树良种繁育场的受害严重地块,损失桑叶均达15~25%,曲阜县南兴村桑园1986年春损失桑叶竟达40%。为搞清该虫在桑园的发生规律,我们于1985、1986两年,对其形态、发生规律和有关生物学等进行了初步观察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寿国良  周金钱 《蚕业科学》1991,17(3):183-185
<正> 桑叶虫(Platyxantha chinensis Maulid)和蓝叶虫(Phyl-lobrotica armate Baly)都是桑园常见害虫,分布很广,山地,溪滩,平原桑园都有发生。近年来在浙江省主要蚕区虫口密度增高,为害日趋严重,亩虫量高达2万只以上。四月上中旬取食嫩叶。被害叶片约占总叶片数的26.5%,部分新梢叶为害严重而引起新梢枯萎,已成为春季主要害虫之一。为了摸清幼虫的生活和分布,寻求幼虫期防治方法,我们于89年开始,进行了桑叶虫和蓝叶虫的幼虫发生与分布的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稀点白灯蛾的生活习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稀点白灯蛾的幼虫俗称黄毛虫,又因成虫腹背有触目的姜黄色,故过去有些资料称它为黄腹灯蛾。它属鳞翅目灯蛾科(Arctiidae),学名为Spilosoma urticae Esper.~*是一种杂食性的害虫。在浙江杭嘉湖一带发生很普遍,不论平原、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大豆的原产地,取食大豆的昆虫和螨类多达240多种,分属2纲,9目,49科。下面仅举食心虫和黄腹灯蛾两例。1食心虫豆食心虫以幼虫危害,幼虫可咬破豆荚或从绿色嫩荚缝钻入,咬食未成熟的豆粒,轻者把豆荚内豆粒咬食成沟,似兔嘴状,严重的把大豆粒吃去1/3-1/2,造成豆粒残缺。  相似文献   

8.
40%乐桑乳油对桑尺蠖毒力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尺蠖[Phthonandria atrineata(Butler)]属鳞翅目,尺蠖蛾科.分布于各蚕区,其幼虫在桑园里常年可见,桑树生长季节都能造成为害,其中首推春季对桑芽所造成的危害最严重.桑叶生长期食害桑叶,造成桑叶损失很大,再加上各蚕区有时候防治不当,又会造成家蚕大面积中毒.生产上一般是采用甲胺磷、灭多威和辛硫磷来防治.  相似文献   

9.
眩灯蛾属鳞翅目眩灯蛾科,是新疆草场的重要害虫,近几年眩灯蛾在我区天山北部、荒漠、半荒漠草场普遍发生,2003年4月乌苏至沙湾一带发生面积达9.3万hm~2,其中严重发生面积达4.3万hm~2,最高密度达1500头/m~2,平均密度达100~150头/m~2。目前国内对该虫的发生防治研究甚少,为了有效地防治眩灯蛾,我们于2003年在沙湾县西戈壁镇对菊马等5种药剂进行了药效对比试验,现将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 桑蟥属鳞翅目,家蚕蛾科,以幼虫危害桑叶的害虫。全省都有发生,尤以陕北关中为害最重。桑蟥危害桑树的程度不同,表现为轻者吃成洞孔,重者仅留叶脉,甚至成片桑园被吃光。近几年由于气候反常,我校桑园及了解到省蚕研所桑园,桑蟥危害都有加重趋势,影响夏秋期桑叶产量和树势。所以为使桑叶的叶质得到保证,对桑蟥的危害不能低估。为提高认识,加强防治,笔者特写此文。  相似文献   

11.
<正>桑毛虫又名金毛虫、毒毛虫,属鳞翅目缰翅亚目,毒蛾科,是危害河南省桑园的主要害虫之一。其幼虫以食害桑芽、叶为主,严重者可将整株桑芽吃尽,甚至可将整个桑园桑叶吃光。同时由其排泄的粪便污染桑叶,造成和蚕儿之间蚕病相互传染,从而导致蚕病的流行和暴发。现就桑毛虫生物学性状、生活史、生产上对桑园的危害状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桑毛虫的生物学性状成虫(蛾)体长12~18mm,前后翅白色。雌蛾  相似文献   

12.
羿红 《蚕业科学》2000,26(3):182-183
桑螟是福建省桑园发生危害较严重的害虫之一 ,近年来已成为福州地区桑园的主要害虫。危害严重时泱及整片桑园 ,不仅影响桑叶的产量和质量 ,且害虫的微孢子病原与家蚕交叉传染更是严重影响了蚕作的稳定。本文采取田间观察与室内饲养相结合的方法 ,调查了桑螟的发生规律 ,并建立了综合防治措施。1 习性与发生特点1 1 研究方法1 1 1 单头饲养 :将采集幼虫或初孵幼虫置于二重皿内自然温度下饲养。皿底铺吸湿纸数层 ,滴水适量 ,以保鲜桑叶。每日给予新鲜桑叶 ,并清除粪便残叶。 4~ 6次 /d观察其生长发育情况。结茧后停止给桑 ,继续保护在…  相似文献   

13.
桑尺蠖是危害桑树芽叶的主要害虫之一。一年发生4代,以幼虫在桑树裂隙或平伏枝干背风面越冬。越冬幼虫危害冬芽,先吃芽的内部,渐渐整个桑芽空,仅留芽苞。桑芽萌发后危害桑叶,在被害桑园中终年可见。幼虫除危害桑外,尚未发现有其它寄主。在生产中,要狠抓第一代和越冬代的防治,并加强桑园冬季管理,可显著减轻危害。  相似文献   

14.
桑尺蠖生活规律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 桑尺蠖近年来在我场桑园有上升的趋势,桑树受害损失较为严重。经1995年以来的调查研究,初步探明了桑尺蠖在我场桑园的生活规律及防治方法。 1 危害 被害桑园终年可见幼虫为害。越冬幼虫在早春食害桑芽,常将桑芽内部食空仅留芽苞鳞被,严重时将整株桑芽食尽,使桑树不能发芽,严重影响春叶产量。其余各代初孵幼虫在梢端嫩叶背群集,取食叶肉和表皮组织,  相似文献   

15.
<正> 桑尺蠖(Phthonandriaatriueata Buter)是桑树主要害虫之一。在我场桑园中,桑尺蠖幼虫世代重叠,终年可见,为害桑园,影响桑叶产、质量。近年来,我场利用80%敌敌畏乳油和40%乐果防治桑园害虫。由于连年重复使用,导致害虫产生扰药性,尽管使用800倍液的敌敌畏喷杀,仍有部分幼虫不能杀死。为此,特进行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桑树灰色膏药病被害株桑叶质量的变化,在其它桑园管理措施一致的前提下,分别就该病桑叶对家蚕幼虫生命力,茧质和卵质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结果是桑树灰色膏药病(病情指数34.58%)被害株叶虽然对家蚕幼虫期及茧质的影响较小,但对卵质的影响较大,种茧育桑园应重视该病的预测预报及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7.
<正>桑叶虫是无锡地区春季桑园主要害虫之一,成虫为害幼嫩芽叶,从叶缘向内取食,轻者将叶食成缺刻,重者叶梢食光,而且虫粪还要污染桑叶,使叶质恶化.1992年,锡山市春季桑园大面积发生桑叶虫危害,我们在华庄镇东元村、安镇镇太平桥村、新区坪北村、梅村西场巷等地进行抽样调查,平均虫口密度为3700头/亩,严重田块达到6624头/亩,桑园春叶被害率达40%,损失桑叶5~10%,严重影响蚕桑生产.  相似文献   

18.
宁南县桑树病虫害防控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定赢 《四川蚕业》2012,40(1):40-41
桑树病虫害防治是在了解和掌握桑园害虫的种群、为害程度及病虫发生量的前提下,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防治方针,控制桑树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使桑园生态平衡与桑园优质高产紧密结合,促进桑树旺盛生长,以达到增加桑叶产量,提高桑叶质量,增加养蚕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26种昆虫体内的1-脱氧野尻霉素含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发掘新的富含1-脱氧野尻霉素(DNJ)的昆虫资源,共测定了26种昆虫体内的DNJ含量。除家蚕(Bombyxmori)之外,野桑蚕(Bombyx mandarina)、桑蟥(Rondotia menciana)、桑尺蠖(Phthonandria atrineata)、桑螟(Diaphaniapyloalis)等4种仅取食桑叶的单食性或寡食性昆虫也富含DNJ,其中桑蟥和桑尺蠖幼虫中的DNJ质量分数分别为1.0648%±0.1134%、0.5138%±0.0083%,高于家蚕幼虫中的DNJ含量(0.4238%±0.0108%),并且桑尺蠖春季越冬代幼虫及其室内桑叶饲育的第1代幼虫和蛹、成虫均含有DNJ,具有开发利用价值。从桑园采集的兼性食桑昆虫中,人纹污灯蛾(Spilarectia subcarnea)、美国白蛾(Hlyphantria cunea)、大造桥虫(Ascotissele naria)、黄斑星天牛(Anoplophora nobilis)等4种昆虫的幼虫中含有微量DNJ,而褶翅尺蠖(Zamacra excauvata)、枣尺蠖(Sucra jujuba)、桑毛虫(Euproctis similis xanthocampa)幼虫和桑天牛(Apriona ger-mari)成虫中不含DNJ。豆天蛾幼虫(Clanis bilineata)等13种非食桑昆虫体内均不含DNJ。研究结果也提示取食桑叶的昆虫对DNJ的富集能力存在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20.
<正> 桑毛虫是无锡一带桑园的主要害虫之一。每年春季开始,各代幼虫均危害桑叶,其中尤以第二代最为严重。为了经济、有效、及时地进行防治,我们多年来对这一害虫进行了一些调查,在防治策略上,特提出如下探讨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