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种连续流动制备糖糊的系统在原型设计上通过了评定,并认为可以投入商业性生产中。这个系统包括了在控制条件卜糖糊的稀释、加热及冷却等连续步骤,并产生紧密的大小均匀的晶粒,稀释后分割。该原型设计用热汽直接喷入储糊中以达到加热目的,并利用汽凝水来稀释糖糊。设计结构简单,管理要求不高。实验证明,该系统能为一个高级的连续煮糖罐的第一室提供高质量的糖糊。该系统同样适用于提高间歇煮糖罐所用的糖糊质量,并有效地减少其洗涤步骤。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国内制糖企业采用的各种起晶制种方法的工作原理及特点,提出使用PKZF—Ⅰ型煮糖专用种糊机制备糖种,可以提高工艺技术指标和提高糖厂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海藻酮糖是一种新型的甜味剂。介绍了它的结构、性质及其作者在研究试验中总结的生产和提取方法,以便人们更好的了解和利用该产品,有利于促进新糖品的生产与开发,延长蔗糖深加工的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实现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4.
外源糖和氮对春小麦花后物质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花后养分供应对春小麦产量形成的调控效应,以春小麦品种龙麦33为试验材料,分析了叶面喷施糖、氮物质(5%蔗糖和2%尿素)后小麦花后干物质积累、齐穗后群体生长率(CGR)、旗叶SPAD值、净光合速率、可溶性糖含量和全氮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叶面喷施糖、氮后小麦穗粒数和千粒重均增加,并分别增产 6.86%和15.82%。 外源糖、氮使小麦花后光合物质积累量及其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提高,其中外源糖的效果更明显;外源糖、氮对CGR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外源氮显著提高收获指数(增幅11.76%),而外源糖使收获指数略有下降(降幅0.085%);外源糖、氮分别降低和增加旗叶SPAD值,但均提高旗叶净光合速率和全氮含量,降低旗叶可溶性糖含量和糖氮比值(C/N)。可见外源糖、氮对春小麦花后碳、氮代谢和物质生产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可促进小麦高产。  相似文献   

5.
粤糖88-64在徐闻和雷州等蔗区经多年多点试验、示范和推广种植面积达266.7hm^2,该品种为旱熟、高产高糖新品种,比对照种粤糖63-237增产9.9%,增糖率达20.63%,11-1月平均蔗糖分达14.43%,比粤糖63-237的13.10%,提高1.33%(绝对值)。该品种中茎,生长直立,萌芽较慢,分蘖力较强,前中期生长较快,后期生长较慢,有效茎数较多,较耐旱,抗倒伏,宿根性好,蔗叶易脱落,  相似文献   

6.
卢昌 《中国糖料》2003,(1):26-27
新植、宿根蔗两年试验结果表明,粤糖85/152主要农艺性状较好,新、宿平均公顷有效茎数比对照种(桂糖11号)蔗茎增多6329条、蔗茎产量提高13.1%、蔗糖分提高1.76%、含糖量提高28.1%,优势明显,具有较好的丰产、早熟、高糖潜力。  相似文献   

7.
闽糖92-142与闽糖92-505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分别从杂交组合桂糖57-624×湛蔗74-141、选15×CP73-1574中选育而成的甘蔗新品种。2005年中试结果表明,闽糖92-142公顷蔗茎产量132.228t、11~1月蔗糖分为14.92%,公顷含糖量为19.725t,比福建省主栽品种闽糖70-611增产22.47%、蔗糖分提高0.29个百分点、含糖量提高25.41%,比新台糖10号增产32.60%、含糖量提高31.66%。该品种具丰产高糖、抗逆性强等特点。闽糖92-505平均蔗茎产量125.841t/hm2,11~1月份平均蔗糖分达15.93%,含糖量为20.049t/hm2,分别比闽糖70-611增产16.55%,蔗糖分提高1.30个百分点、增糖27.47%;比新台糖10号增产26.19%、蔗糖分提高0.91个百分点、增糖33.82%,是一个具高产高糖、中早熟、适应性广的甘蔗新品种。经t测验,闽糖92-142与闽糖92-505的蔗茎产量与两对照相比,增产均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8.
外源糖可以缓解盐害,提高植物耐盐性。为探究外源糖对盐胁迫下小黑麦幼苗糖代谢的影响及其机理,以小黑麦品种东农8809为材料,通过施加0.5mmol·L~(-1)葡萄糖和0.5mmol·L~(-1)蔗糖,探讨了100mmol·L~(-1) NaCl胁迫下外源糖处理的小黑麦幼苗相对电导率、碳水化合物含量和糖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与未经外源糖处理(CK)相比,外源葡萄糖、蔗糖预处理的小黑麦幼苗叶片的相对电导率显著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及蔗糖合成酶、蔗糖磷酸合成酶、果糖-6-磷酸激酶和己糖激酶活性提高,尤其是己糖激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丙酮酸激酶活性降低。说明盐胁迫下,施加外源糖可以促进蔗糖和葡萄糖进入蔗糖合成途径和糖酵解途径,促进淀粉向可溶性糖转化,从而提高可溶性糖含量,降低渗透势,提高细胞吸水能力,以缓解盐胁迫对小黑麦的伤害程度。  相似文献   

9.
《广西甘蔗》1996,(2):95-99
一种连续旋动制备糖糊的系统在原型设计上通过了评定,并认为可以投入商业性生产中,这个系统包括了在控制条件下糖糊的稀释、加热及冷却等连续步骤,并产和紧密的大小均匀的晶粒,稀释后分剂。该原型设计用蒸汽直接喷入糖糊中以达到加热目的,并利用汽凝水来稀释糖糊。设计结构简单,管理要求不高,实验证明,该系统能力为一个高级的连续煮糖攀的第一定提供高质量的糖糊,该系统同样适用于提高间歇煮糖罐所用的糖糊质量,并有效减少其洗涤步骤。  相似文献   

10.
刘水丽  杨其长 《大豆科学》2007,26(2):163-166
在可控环境下,以有糖培养为对照,对中黄13、中黄25和鑫豆1号三个大豆品种进行了无糖培养试验,探讨了三个品种的组培苗的生长差异和根系活力差异.结果表明,生根培养21 d后,有糖培养处理的大豆组培苗的叶片部分出现黄化现象,无糖培养条件下三种大豆组培苗生长健康,叶色浓绿,生根率均为100%(高于有糖培养),中黄25的根鲜重与根长指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02 g和481.6 cm,鑫豆1号的根系活力最高,达到78.62 UTTC·g-1FW·h-1,中黄13与鑫豆1号的根系活力与其有糖培养处理相比差异显著.因此,无糖培养提高了大豆组培苗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促进了组培苗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1.
以异麦芽酮糖母液为原料,利用模拟移动床分离母液中的海藻酮糖和异麦芽酮糖,制备海藻酮糖液。选用漂莱特钙型色谱分离型树脂作为分离剂,去离子水为洗脱剂,在合适的中试条件下实现了海藻酮糖和异麦芽酮糖的有效分离。模拟移动床海藻酮糖和异麦芽酮糖出口产品纯度分别为70.96%和53.08%。  相似文献   

12.
椰子水中主要为蔗糖、果糖和葡萄糖;椰花序汁中为蔗糖;椰肉中主要含有半乳甘露聚糖和膳食纤维。目前,可溶性糖的应用范围较广,如食品加工、微生物发酵等,而不溶性糖主要作为饲料使用。但是,椰子水中的糖和椰肉中的膳食纤维也为加工带来了困扰。本文综述椰子水、椰花序汁、椰肉中糖的种类、组成、变化规律及其功能与应用前景,为提高椰子副产物加工利用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提高糖蔗产量和效益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提高糖蔗产量和效益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以克新 1号和夏坡蒂原种为材料 ,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测定 ,对生育期间马铃薯块茎还原糖含量的变化与各器官含磷量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马铃薯块茎中还原糖含量随生育进程逐渐减少 ;品种之间各器官含P量与块茎还原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增施磷肥可显著提高各器官含磷量 ,从而有利于块茎还原糖含量的降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解市售人参、西洋参制品糖分含量特性,方法采用比色法对60个人参、西洋参样品总糖和还原糖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蜜制参类制品总糖含量显著高于其它类制品,红参、生晒参、鲜参、保鲜参和活性参间总糖含量差异不显著。生晒参、鲜参、保鲜参和活性参还原糖含量小于6%,红参还原糖含量不高于16%,蜜制参还原糖含量均大于24%。结论还原糖含量应作为人参、西洋参制品质量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不同前处理对烟叶中糖及有机酸含量的影响,比较了液氮研磨烟叶、杀青烟叶、初烤烟叶及鲜烟叶4种样品中糖和有机酸的含量。结果显示,初烤烟和杀青烟样分别与其它处理样品中糖类物质的含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液氮研磨样品与鲜样的糖类物质含量差异不显著;4种处理样品中有机酸含量的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7.
为探明不同种植密度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籽粒糖含量和淀粉积累的影响,于2004~2005年在大田试验条件下,分析了不同种植密度下多穗型品种豫麦49-198系和大穗型品种兰考矮早八灌浆期间籽粒蔗糖、可溶性糖含量和淀粉积累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灌浆进程的推进,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籽粒中蔗糖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而淀粉含量则持续上升。不同种植密度对小麦品种籽粒糖含量变化和淀粉积累的影响存在差异:多穗型品种豫麦49-198系和大穗型品种兰考矮早八分别以225×104株/hm2和375×104株/hm2种植密度有利于蔗糖和可溶性糖的转化以及籽粒淀粉的积累,从而提高了千粒重;两种穗型品种千粒重变化与光合同化物及淀粉积累的变化趋势相吻合。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应针对不同类型品种籽粒糖和淀粉积累特点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以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不同品系贮藏期品质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马铃薯秋天入窖后,测定不同品系的还原糖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其结果为:还原糖含量入窖后到次年3月份逐渐升高,之后又快速下降,6-21还原糖含量最低,小白花还原糖含量最高;可溶性糖含量较稳定,只是不同品系表现趋势不同,6-21可溶性糖含量最低,1-38可溶性糖含量最高;淀粉含量也较稳定,6个品系总趋势为逐渐下降;1-38淀粉含量最高;大多数马铃薯品系的还原糖与可溶性糖呈正相关,可溶性糖与淀粉、还原糖与淀粉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主要有2种标准类型的液体糖,一种是蔗糖型液体糖(固含量为65%。67%的液体糖浆),另一种是转化型液体糖(固含量为77%的液体糖浆)。这2种类型的液体糖都是通过离子交换法精炼而成。液体糖的益处包括:获得稳定的产品质量,节省时间和成本,减少劳力等。它的附加品质包括风味增强,使产品保持湿润和新鲜。  相似文献   

20.
单粒型甜菜杂交种吉洮单301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吉洮单301为单粒雄性不育杂交种,较丰产、高糖、高抗甜菜褐斑病,较耐甜菜根腐病和丛根病。在1995~1997年吉林省甜菜品种区域试验中,其根产量、含糖率、产糖量分别比HYB-13提高-2.71%、1.7度和8.34%;生产试验3项指标分别比HYB-13提高-2.03%、1.7度和9.01%,与国产单粒对照种吉甜单一比,则分别提高16.61%、1.3度和26.10%。在1997年国内外甜菜单粒种全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