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花生疮痂病发生规律与防治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花生疮痂病作分离培养、越冬场所、流行动态、品种抗性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病菌能在花生汁液琼脂平板上形成菌落,对新梢嫩叶喷雾接种潜育期3 d,病菌主要在病株残体上越冬。感病品种果荚带病率高,可通过种子调运和销售传播。在福州于4月下旬始病,5月中下旬盛发,出现明显的发病双高峰期;花生下针结荚期间遇持续降雨是导致该病流行的主要原因。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每隔10天连续施药2次,可达到显著的防病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2.
酿酒高粱品种、组合及亲本的丝黑穗病抗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不同类型的酿酒高粱材料对西南地区丝黑穗病的抗性和促进抗丝黑穗病品种的选育,采用土壤接菌法对107份材料进行了丝黑穗病抗性鉴定;根据抗性鉴定结果,比较了酿酒高粱杂交组合与其亲本对丝黑穗病的抗性,并对供试菌种进行了致病力分析.结果显示:在感病对照恢1植株平均病株率为67.65%时,有13个不育系、6个保持系、10个恢复系、28个杂交组合的病株率为0,达免疫水平,其中,酿酒高粱不育系和杂交组合所占比例较大,分别为86.67%和75.68%;恢复系中免疫类型所占比例较小,为24.39%;常规品种和组合中无免疫类型;杂交高粱对丝黑穗病的抗性属显性遗传;泸州丝黑穗病菌具有较强的致病力.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通过抗感品种间作栽培方式来提高大白菜品种抗病毒病的能力,采用小区试验和对黑龙江大白菜区试与生试结果分析。结果表明,抗感品种间作可提高感病大白菜品种抗病毒病能力;抗性不同的品种间作使同一品种在区试、生试中表现出不同的抗性,与对照相比表现出不同增产幅度。  相似文献   

4.
辣椒和甜椒品种抗细菌性疮痂病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我国辣椒细菌性疮痂病菌的优势小种辣椒-番茄小种3的菌株,对64份辣椒和甜椒材料,做了抗病性鉴定,明确了各自的抗性,其中高抗品种(HR)有93B110,ZJ10,93W2,96B126和9701共5个品种,占总数7.8%;抗病品种(R)有9个,占14.1%;中抗品种(MR)有20个,占31.3%;中感品种(MS)有20个,占31.3%;感病品种(S)有10个,占15.6%。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县玉米粗缩病(Maize roughdwarf virus)严重。1992年夏玉米发病7万亩,其中以套种玉米发生最重。一般病株率2.5%,严重地块病株占30.7%;直播夏玉米发病株率为0.5%,最高5%。发病程度在品种间差异很大,以改良掖单2号(新2号)最重,平均夏套种的病株率为15%,发病最重的病株率占48%。1993年5月,春玉米田也已发现病株。玉米粗缩病在苗期叶色深,生长健壮,与健苗高度一样,间苗时往往误留,玉米拔节期植株开始矮化,叶色黑绿,茎秆粗壮,  相似文献   

6.
 以本室保存的RBSV沙县毒源,经人工饲养纯化的黑尾叶蝉(Nephotettix cinctice ps)带毒虫,采用笼罩集团接种法,结合试管定苗定虫接种法,进行抗性测定。结果在供试的156个水稻种质材料中,未见免疫类型,但品种间存在明显的抗性差异,其稻苗发病率在2.09%~88.51%,其中属于高抗的类型有包胎矮、包胎矮选、赤块矮3号和珍龙选3号等品种,可供病区推广使用或作为抗病育种的抗源材料。高抗品种不仅能明显降低病苗率、延长病害潜育期,而且能显著缩短带毒虫的寿命、降低无毒虫的获毒率、减少病株内的病毒量。  相似文献   

7.
以本室保存的RBSV沙县毒源,经人工饲养纯化的黑尾叶蝉(Nephotettix cinctice ps)带毒虫,采用笼罩集团接种法,结合试管定苗定虫接种法,进行抗性测定。结果在供试的156个水稻种质材料中,未见免疫类型,但品种间存在明显的抗性差异,其稻苗发病率在2.09%~88.51%,其中属于高抗的类型有包胎矮、包胎矮选、赤块矮3号和珍龙选3号等品种,可供病区推广使用或作为抗病育种的抗源材料。高抗品种不仅能明显降低病苗率、延长病害潜育期,而且能显著缩短带毒虫的寿命、降低无毒虫的获毒率、减少病株内的病毒量。  相似文献   

8.
紫鞘病与水稻品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新病害“紫鞘病”,近年在我省出现后,病情发展快,尤其某些高产品种大面积推广后,则有蔓延趋势。品种间发病情况差异显著: (1)感病品种 其病株率在30%以上有:红410、光大白、溪选4号、温选青、珍二矮、谷龙13、科京1号、印选糯、新青早、大粒早、大粒红、卷叶青、色红选、白壳糯等51个品种。  相似文献   

9.
甘薯品种对疮痂病的抗性及其机理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为查明我国南方甘薯主栽品种抗疮痂病的能力,用疮痂菌孢子悬液对16份品种作苗期接种与田间病情系统观察.结果表明,广薯79-15、潮薯1号等8份表现感病-中感;福薯26、广薯88-70等8份表现中抗-高抗;不同抗、感品种在田间表现长短不一的感病期.对6份品种藤蔓不同的部位和株龄的组织结构作显微测量与计数、接种试验以及糖含量测定显示,不同品种皮层组织结构差异决定对疮痂病的抗、感性;抗病品种藤蔓具有较厚的角质层,叶片气孔和幼嫩组织的腺鳞数目都较少,表现潜育期长,病斑少.且同一品种不同株龄皮层结构差异与感病程度间有密切关系,但其藤蔓糖含量与品种抗性之间不相关.  相似文献   

10.
1992-1996年对水稻橙叶病的发生流行条件进行了广泛深入调查研究。结果证明,当地水稻品种全属感病和高感品种、人工接种发病率为40%-93.3%,只有几个新近引进或准备诉品种属抗病或高抗。秧苗尤以3-5叶龄期最易感病,6叶龄后抗耐病性逐渐增强,在分蘖盛期后病株基本死亡。  相似文献   

11.
油菜菌核病是荆州市油菜上主要病害之一 ,常年茎病株率 8%~ 30 % ,病指 5~ 2 5。 2 0 0 2年该病在荆州市猖獗流行 ,发生范围广 ,来势迅猛 ,发生程度重 ,是继 1986年大流行后的最重一年。全市各类油菜叶病株率达 6 0 %~ 10 0 % ,茎病株率 30 %~80 % ,病指 32 8。2 0 0 2年 3月 5日田间始见病叶 ,3月 12日前仅为零星田块发病 ,即使感病品种发病也不重 ,但 3月15日叶病株率迅速上升为 10 8% ,重茬旱田油菜高达 34%。 3月 2 5日叶病株率上升到 6 4% ,4月 2日达 71 7%。监利县、石首市 3月 2 0日部分旱地油菜叶病株率 10 0 % ,4月 3日茎病…  相似文献   

12.
30个水稻品种抗稻曲病的田间抗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自然诱发与人工辅助接种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30个湖南省主栽水稻品种对稻曲病的田间抗病性。结果表明,30个品种中,没有高抗品种,抗性品种有7个,占23.3%,中抗品种8个,占26.7%,中感品种11个,占36.7%,感病品种3个,占10%,高感品种1个,占3.3%。  相似文献   

13.
《湖北植保》2011,(2):20-20
一、注意确定防治对象田。调查稻瘟病常发区、感病品种种植地区,发现本田出现发病中心(病株率达3%以上)或急性病斑(病斑为暗绿色水浸状,无光泽,多为椭圆形,密生青灰色霉层),即确定为叶瘟防治对象田。凡是稻瘟病常发区、感病品种种植区和发生了苗瘟、叶瘟的地方则确定为颈瘟预防田。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甘薯品种地上部害虫发生动态和品种抗虫性差异,2019年在江西省南昌县定点调查了6个甘薯品种地上害虫发生为害情况。结果表明,甘薯主要害虫为叶螨、甘薯跳盲蝽和甘薯麦蛾,不同品种对3种害虫抗性存在差异。叶螨发生高峰期为7月31日至8月10日,宁紫1号叶螨发生持续时间最长(46 d),抗性最低;广薯87叶螨数量始终显著低于其他品种,抗性较好。甘薯跳盲蝽发生高峰期为8月上旬,叶片受害较重,徐薯22和其他5个品种叶片受害率分别为18.28%和45.23%~73.08%,徐薯22对甘薯跳盲蝽抗性良好,广薯87叶片受害率高达73.68%,抗性最差。甘薯麦蛾发生盛期为9月份,各甘薯品种在生长早期均未出现明显的卷叶症状,,广薯87卷叶率低于3.41%,抗性较好;赣GZ12-27抗性较差,卷叶率达33.97%,其余品种卷叶率居中。本研究结果将为甘薯的抗虫育种和害虫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安西县玉米茎基腐病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肃省安西县玉米茎基腐病病原鉴定为小麦根腐平脐蠕孢Bipolaris sorokiniana(Sacc.) Shoemaker.玉米品种Sc704比中单二号感病:玉米小麦间作田病株率61.7%单播玉米3.4%。  相似文献   

16.
灰飞虱传播水稻条纹叶枯病毒的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灰飞虱是水稻条纹叶枯病的传毒介体,带毒的长短翅型成虫及各龄若虫均能在秧苗期和分蘖期传毒感病,秧苗感病以卷叶型为主,均相继枯死,分蘖期感病以展叶型为主,病株95%以上不能抽穗结实。主蘖传毒,主蘖及各分蘖均发病,分蘖传毒,仅分蘖发病。带毒雌雄配对繁衍3代,无毒分离率平均为31.38%。带毒虫传毒3min,发病率为2%,传毒2h,发病率达22.5%。带毒率50%以上的群体一生传毒频次为3~5次,10%以下仅1次。各龄若虫及不同成虫1天传毒致病株:秧苗期为0.97株及1.26株:分蘖期为0.45株及0.42株。秧田传毒后,80%以上的隐症病株到本田期才陆续显现病状,故秧田“治虫防病”甚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选择京津冀地区主栽生菜品种,在温室内开展了自然感病条件下生菜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抗性研究。结果表明,41个供试品种全部受到根结线虫病为害,其中22个品种对根结线虫抗性较好,表现为高抗或抗病,占被试品种的53.66%。结球、散叶和直立3类品种间根结线虫病抗性表现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结球品种总体上抗性较弱,感病和中感的品种占该类型总数的81.82%;散叶品种总体上抗病性较强,表现为高抗和抗病的品种占该类型总数的73.91%;直立品种则介于二者之间。此外,紫叶和绿叶两类品种之间,田间抗性表现则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抗、感玉米茎腐病的形态解剖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3~1994年对单接瓜果腐霉菌Pythiumaphanidermatum或禾谷镰刀菌Fusariumgranminearum的玉米苗期茎腐病抗感病株冰冻切片镜检结果,品种的抗性与筛管中的胼胝质沉积物形成的时间早晚及萤光强弱有关。形成的时间越晚,萤光越强的品种越抗病;植株的主根和茎基皮层细胞壁及中柱维管束的细胞壁厚,大导管数量多、筛管细胞粗短者抗病,反之壁厚、小导管数量多、筛管细胞细长者感病。  相似文献   

19.
黑颖病[Xanthomonas translncensf.sp.unduulosa(S.,T.and R.)]是我市麦田的一种常见病,常在抽穗后的麦田零星发生,一般不引起人们的注意。但1989年4月上旬,在本市丰台南苑大红门村的1000亩麦田普遍发生,其中的200余亩农大146品种特重。病株率重病因100%,轻病田也有40%,当时正值拔节期,病株春生1、2叶  相似文献   

20.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近年来在我国南方稻区新发生的一种重要病毒性病害.本文通过测定水稻品种‘T优272'上该病不同发病程度所对应的产量损失,分别建立了以病丛率、病株率与产量损失率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y=1.0270x1-1.363 4(R=0.999 6)、y=1.050 9x2-0.450 8(R=0.999 2).依据回归方程及南方稻区水稻生产实际情况,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中稻上经济允许水平与成灾水平因子是病丛率4.79%与30.54%或病株率3.81%与28.98%,晚稻上经济允许水平与成灾水平因子分别是病丛率5.06%与30.54%或病株率4.08%与28.98%,中晚稻的绝收水平因子是病丛率79.22%或病株率76.5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