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玉米螟在生姜上的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玉芳 《植物保护》2004,30(5):90-91
玉米螟(Ostrinia furnaclis)在山东生姜上属偶发性害虫,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生姜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加之姜农常年用玉米秸秆作为生姜的影障遮阴,为玉米螟在生姜上发生危害提供了有利条件.2000~2002年玉米螟危害生姜面积连续3年均为1万hm2以上,个别田块虫株率达40%~50%,花叶株率达100%,成为生姜上的主要害虫,严重影响生姜的产量和质量.为确保生姜的高产、优质, 对该虫在生姜上的发生特点和无公害防治技术作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2.
棉田玉米螟测报因子分析*高泰东(江苏省姜堰市植保站225529)80年代以来,玉米螟Ostriniafurnacalis(Guenée)除为害玉米外,又成为江苏主要棉区的重要害虫之一。全省棉田玉米螟为害面积40多万hm2,产量损失一般为5%~10%,...  相似文献   

3.
我国玉米螟的发生、防治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玉米螟的发生、防治与研究进展周大荣(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北京100094)玉米螟是一种具有巨大危害潜力的世界性大害虫,主要有欧洲玉米螟和亚洲玉米螟两种。在我国,以亚洲玉米螟为优势种,是我国玉米生产上的第一大害虫。据估计,如不防治,春玉米常...  相似文献   

4.
杨黑点叶蜂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丽清 《植物保护》2002,28(5):60-60
杨黑点叶蜂 (PristiphoraconjugataDahlb) ,属膜翅目叶蜂科 ,是杨树人工林中猖獗发生的一种食叶性害虫。 2 0世纪 70~ 80年代在内蒙古昭乌达盛地区严重发生 ,90年代黑龙江省部分地区危害严重 ,吉林省还未见该虫危害的报道。但近年来 ,本院试验基地 7  相似文献   

5.
傅鑫 《植物检疫》2001,15(4):252-253
青海省大通县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 ,森林覆被率 2 6 % ,有青杨林2 3 6 4hm2 ,占有林地面积的 2 9.9% ,青杨是本地最主要树种之一 ,主要受到 3种钻蛀性害虫危害。1 杨树钻蛀类害虫种类及危害情况大通地区青杨枝干钻蛀类害虫种类主要有 3种 ,它们分别是杨干透翅蛾SpheciasiningensisHsw (国内森林植物检疫对象 )、锈斑楔天牛SaperdabalsamiferaMotschulsky(青海省补充森林植物检疫对象 )以及杨木蠹蛾CossuscossusorientalisGade。 3种害虫在本…  相似文献   

6.
玉米螟(OstrinidfurnacatisGuenee)是鳞翅螟蛾科蛀食性害虫,其发生特点分布广、危害重、食性杂。除危害玉米外,还危害高粱、粟子、棉花、麻类、甘蔗、甜菜、向日葵、西红柿、茄子等旱粮、纤维、糖料、油料、蔬菜多种作物,但无危害辣椒的报道。 1  相似文献   

7.
一九九六年大丰市棉田三代玉米螟大发生原因及虫害的控制沈田辉金中时瞿汉中王凤良王永山(江苏省大丰市植保站224100)玉米螟是江苏大丰玉米和棉花上的一种重要的钻蛀性害虫,常年发生三代,一代主要集中在春玉米上危害,棉田零星发生;二代除危害玉米外,部分危害...  相似文献   

8.
洪都拉斯的主要储粮害虫T.Hoppe对洪都拉斯危害农村储藏玉米、豆类、高粱的多种仓库害虫进行的区系调查,记录了鞘翅目害虫25种,最重要的是玉米象Sitophiluszeanais,危害贮藏的玉米和高粱。长蠹科的大谷蠹Prostephanustrunc...  相似文献   

9.
惠肇祥 《植物保护》2002,28(4):60-60
菜黑斯象 (ListroderesobliquusKlug)又称蔬菜象鼻虫 ,属鞘翅目 ,象虫科 ,原产南美 ,近年传入我国。 2 0 0 2年春季昆明市郊区呈贡、西山、富民、石林等县 (区 )发现其危害甘蓝、白菜、青菜等十字花科作物 ,成为蔬菜产区的一种新害虫。形态特征 :成虫体  相似文献   

10.
本文回顾了邱式邦院士在20世纪30年代和60年代对中国玉米主要害虫亚洲玉米螟的研究和防治中的重要工作,以此开启了中国亚洲玉米螟研究和防控的先河,对保障当时我国玉米的稳产、保产及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此外,本文介绍了目前我国亚洲玉米螟的综合治理策略及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11.
广东省甜玉米虫害发生危害规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广东省部分地区甜玉米害虫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初步明确了甜玉米各生育期害虫发生危害的情况.当地甜玉米害虫有亚洲玉米螟、甜菜夜蛾、斜纹夜蛾、棉铃虫和蚜虫,广州还发现红腹灯蛾、毒蛾类及蜗牛危害;甜玉米以5~8月受害虫危害最为严重;在苗期至6叶期,受甜菜夜蛾平均被害率为15.5%~57.3%, 而在喇叭口期、抽雄期和乳熟期则受亚洲玉米螟危害较重,其心叶、雄穗以及雌穗和茎秆的被害率分别为75.3%~91%、24.5%~96.5%和83.5%以上.玉米螟对喇叭口期、抽雄期和散粉期植株有较高产卵选择性.  相似文献   

12.
苹果绵蚜越冬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苹果绵蚜Eriosomalanigerum (Haus mann)是苹果属果树的一种检疫性害虫 ,2 0世纪 50年代中后期曾对山东的苹果生产造成极大的危害 ,通过 1 956~ 1 959年的防治 ,基本得以控制。 2 0世纪 80年代后 ,由于放松了检疫 ,忽视了防治 ,特别是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苹果种植面积在各地迅速增加 ,苹果苗木、接穗等繁殖材料的调运和往来更加频繁 ,给苹果绵蚜的扩散蔓延造成可乘之机。 2 0 0 0年在菏泽发现该虫。为开展好新发生区苹果绵蚜的综合防除和未发生区的疫情监测工作 ,我们在测定苹果绵蚜过冷却点的基础上 ,于 2 …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南部玉米上玉米螟主要危害代的研究姜培增,陈继光,蒋德会,邢东光,李仲兰(黑龙江省哈尔滨植保站150036)(双城市植保站)(肇东市植保站)(肇源市植保站)1引言玉米螟属世界性大害虫,因其发生面积大,危害损失重,多年来一直是黑龙江省玉米产区的主要...  相似文献   

14.
陈艳 《植物检疫》2003,17(4):223-225
杆草螟属 (Diatraea)属鳞翅目 (Lepi doptera)、螟蛾科 (Pyralidae)、杆草螟亚科(Crambinae)、Argyriini族。该属害虫中的西南玉米螟 (Diatraeagrandiosella)、南方玉米螟 (Diatraeacrambidoides)、小蔗螟 (Dia traeasaccharalis)在中美洲地区发生严重 ,危害玉米、甘蔗、高粱、水稻等的生产 ,是美洲地区玉米、甘蔗生产上的重要害虫。小蔗螟、西南玉米螟和南方玉米螟分别是我国进境植物检疫二类和潜在危险性有害生物。我国目前尚无该属害虫发生的记录。现把这 3种害虫的形态特征、幼虫鉴定特征的比较以及检疫处理方法介绍如下。1 小蔗螟…  相似文献   

15.
静宁县一代玉米螟发生量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宁 《植物保护》1989,15(3):23-23
玉米螟在静宁县60年代偶有发生,现已成为玉米的主要害虫。一代猖撅成灾,二代局部发生,准确预测一代玉米螟的发生量,是经济防治的关键。 笔者对本县农技中心植检站1980—1987  相似文献   

16.
玉米螟 ,又名玉米钻心虫、旋心虫、蛀秆虫 ,是危害玉米最主要的害虫 ,是玉米生产的大敌。它不仅繁殖快 ,每年 2~ 3代。而且危害时间长 ,无论是春播玉米还是夏播玉米均会遭到危害。因此 ,防治玉米螟是提高玉米单产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管理措施。那么 ,怎样防治玉米螟呢 ?1 确定防治适期防治玉米螟的最佳适期为心叶末期 ,也就是大喇叭口期 ,这是防治玉米螟的关键时期。因为玉米到了心叶末期 ,玉米螟全部集中在叶丛中进行危害 ,为用药提供了有利条件 ,既能提高防治效果 ,又能降低生产成本。怎样确定玉米的心叶末期呢 ?方法是 :用手捏玉米喇叭…  相似文献   

17.
蓝绿象 (HypomecessquamosusFabricius)属鞘翅目象虫科 ,是西双版纳地区多种植物上的主要食叶害虫之一。该虫寄主广 ,危害重 ,在发生高峰期 ,一株约 2m高的幼树上虫口基数高达 30 0头以上。成虫取食新梢嫩叶 ,使叶片残缺不全 ,甚至咬断新梢、果柄  相似文献   

18.
山核桃CaryacathayenensisSarg 又名小核桃 ,是我国著名干果和木本油料植物 ,其经济价值极高。 2 0 0 1年 4月 ,在安徽省宁国市胡乐镇发现枣大球蚧Eulecanium gigan tea(Shinji)与槐花球蚧Eulecaniumkuwanai(Kanda)同时危害山核桃。发生面积为2 1hm2 ,严重影响树势及产量。蚧科害虫危害山核桃 ,国内尚未见报道。而枣大球蚧为森林植物检疫性害虫 ,经 1年多的观察 ,现将其危害情况报道如下。枣大球蚧、槐花球蚧虫源地海拔 6 0 0~70 0m ,平均树高 1 2m ,郁闭度 0 7…  相似文献   

19.
赤峰地区玉米穗期害虫发生为害特点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赤峰地区玉米主栽品种先玉335、郑单958和丰田6号为供试品种,对本生态区玉米穗期害虫的发生规律,以及穗期主要害虫不同为害时期和为害程度与穗腐病发生程度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并探索了适合本区域玉米穗期害虫防治技术措施。结果表明,赤峰地区玉米穗期的主要害虫为亚洲玉米螟、双斑长跗萤叶甲、蚜虫和西花蓟马。其中,收获期的主要害虫为亚洲玉米螟和双斑长跗萤叶甲,尤以亚洲玉米螟为重。不同玉米品种受害程度不同。亚洲玉米螟虫口密度越大,穗腐病发病程度越重;合理密植措施可有效降低亚洲玉米螟的虫口密度。使用48%毒死蜱乳油、16 000 IU/mg苏云金杆菌颗粒剂、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氨基(寡)糖素水剂5种药剂对玉米螟都有较好防效。16 000 IU/mg苏云金杆菌颗粒剂、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防效较其他供试药剂好。5种药剂防治的玉米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建议本地玉米穗期害虫防治应以亚洲玉米螟为主要对象,以种植抗性品种、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等农业措施为基础,并适时应用苏云金杆菌或氯虫苯甲酰胺等高效、低毒农药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20.
国外利用硅藻土防治储粮害虫及其它害虫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硅藻土是硅藻死后长期沉积而形成的化石。分海水硅藻土和淡水硅藻土。早在 4 0 0 0年前中国人就知道利用硅藻土防治害虫 (Allen ,1972 )。 1888年发现美国道路粉可杀死棉叶波纹夜蛾 (Stelle ,1880 )。一直到 195 0年粘土、沙或硅胶是比硅藻土更流行的试验材料。 195 0年以前用惰性粉防治的害虫包括梨小食心虫、苹果蠹蛾、跳甲、中国守瓜、蜚蠊、墨西哥豆象幼虫和储粮害虫 (Bartlett,195 1)。早期用海水硅藻土对玉米螟、菜豆象、米象、谷象以及Rhyzopertha .sitophilus .Calandra .Tri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