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明锋 《内陆水产》1995,21(3):20-20
如何提高渔用饲草的利用效果种草养鱼是降低养鱼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如何提高渔用饲草的利用效果,是种草养鱼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下面结合金湖县的实践谈谈提高渔用饲草利用效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养殖结构。合理的养殖结构是提高渔用饲草利用效果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正> 种草养鱼是降低养鱼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如何提高渔用饲草的利用效果,是种草养鱼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下面结合金湖县的实践谈谈提高渔用饲草利用效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 养殖结构 合理的养殖结构是提高渔用饲草利用效果的基础,种草养鱼的养殖结构应以草食性鱼类为主,同时考虑到水体和饲料的充分利用,合理搭  相似文献   

3.
种草养鱼是降低养鱼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如何提高渔用饲草的利用效果,是种草养鱼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下面结合金湖县的实践谈谈提高渔用饲草利用效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养殖结构 合理的养殖结构是提高渔  相似文献   

4.
种草养鱼是降低养鱼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渔用饲草利用效果呢?笔者结合生产实践,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5.
利用鱼池的坡埂、塘边隙地适当套种优质饲草喂鱼,是降低养鱼成本、提高养鱼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种草养鱼由于养殖成本低、周期短、效果好,适合山区大力推广,现将种草养鱼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6.
肖秀芝 《齐鲁渔业》2007,24(11):50-52
利用人工种植的饲草养鱼,是我国传统的养殖方式,也是降低养鱼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渔用饲草品种除了苏丹草、黑麦草、紫花、苜蓿等常见品种外,又陆续引进、开发了几种渔用饲草新品种。本文通过对有关资料的归纳研究,概  相似文献   

7.
<正> 利用人工种植的饲草养鱼,以草换鱼,是我国传统的养殖方式,也是降低养鱼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渔用饲草品种除了苏丹草、黑麦草等常见品种外,又陆续引进、开发了几种渔用饲草新品种。本人通过对有关资料的归纳研究,结合自己的实践,对四种饲草新品种的生物学特性、栽培方法及渔业利用技术试作简要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利用人工种植的饲草养鱼,以草换鱼,是我国传统的养殖方式,也是降低养鱼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除了苏丹草、黑麦草、苦荬菜、紫花苜蓿、聚合草、三叶草等常见品种外,又逐渐引进、开发了几种渔用饲料草新品种。本文作者通过对有关资料的归纳研究,结合自己的实践,对六种渔用饲草新品种的生物学特性、栽培方法及利用技术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肖秀芝 《内陆水产》2003,28(3):25-27
利用人工种植的饲草养鱼,是我国传统的养殖方式,也是降低养鱼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渔用饲草品种除了苏丹草、黑麦草、紫花苜蓿等常见品种外,又陆续引进、开发了几十种渔用饲草新品种。本文通过对有关资料的归纳总结,概述几种渔用饲草新品种的生物学特性、栽培方法和渔业利用技术。1摩特矮象草1.1生物学特性摩特矮象草是1987年从美国引进的禾本科饲草,多年生,茎丛矮,一般株高80~140厘米,节短而多,株含叶量大,冠幅70厘米以上,株叶量可占株重80%以上,分蘖再生能力强。茎丛生、直立、圆形,直径1~2厘米;叶长40~80厘米,宽2…  相似文献   

10.
周红  张岚 《水产养殖》1991,(5):9-10
随着渔业内部生产结构的调整,渔用青绿饲料种植的规模正不断扩大,水平迅速提高,南京市近年来渔用饲草种植面积每年都达万亩以上,为养鱼增产节本做出了贡献。但是,如何提供稳定、优质的饲草种籽,已成为生产中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1989年起南京市水产主管部门决定在江浦县建立  相似文献   

11.
南方种草养鱼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方种草养鱼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我国南方土地肥沃,光热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对各种饲草的生长都很有利。特别是在饲料价格普遍上涨的情况下,更可以利用边角空地种草,以草作饲料降低养鱼成本。但不少地方在种草技术、品种搭配、割青利用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  相似文献   

12.
利用人工种植的饲草养鱼,是我国传统的养殖方式,也是降低养鱼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有关资料的归纳研究。结合作者的实践,介绍四种渔用优质饲草的生物学及栽培利用技术。 一、坚尼草 1.生物学特性。坚尼草又名大黍、几内亚草、天竺草,属禾本科,黍属多年生牧草,茎圆形,直径较细,6mm左右,植株高1~2.5m。其根茎发达,分蘖能力  相似文献   

13.
综合养鱼是以水体为中心,根据生态经济学原理,以渔为主,利用传统技术精华和现代技术成就,把渔、农、牧、工等紧密结合起来的生产体系,具有十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下面介绍几种综合养鱼的主要形式。1 种草养鱼。利用饲料地、池埂及其斜坡等种草养鱼。据笔者试验,主养草食性鱼类,占总放养量的60~65%,混养滤杂食性鱼类。每年10月至翌年5月份每667m~2鱼池配备黑麦草地面积130~170m~2,5~10月份配备苏丹草或杂交狼尾草地面积300~400m~2,水肥管理适当,可收割饲草8000kg左右,可净产草食性鱼类300kg,滤食性鱼类约100kg,加上杂食性鱼产量,每667m~2可产鱼达500~600kg。  相似文献   

14.
随着水产养殖的发展和精养水平的提高,渔用饲料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使得菜籽饼、棉仁饼、豆饼、麸皮等常用饲料原料及渔用饲料的价格不断上涨.目前,水产养殖业的产量不断增长,其比较效益反而下降,因此,为了提高养殖效益必须在降低成本上求突破,最重要的是要调整养殖品种结构,实行种草养鱼、捞草养鱼,采取以青带精的节粮型养鱼方法,积极发展草食性鱼类养殖.笔者根据近几年养殖草鱼成鱼的经验,总结节粮型养殖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5.
随着水产养殖的发展和精养水平的提高,渔用饲料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使得菜籽饼、棉仁饼、豆饼、麸皮等常用饲料原料及渔用饲料的价格不断上涨。目前,水产养殖业的产量不断增长,其比较效益反而下降,因此,为了提高养殖效益必须在降低成本上求突破,最重要的是要调整养殖品种结构,实行种草养鱼、捞草养鱼,采取以青带精的节粮型养鱼方法,积极发展草食性鱼类养殖。笔者根据近几年养殖草鱼成鱼的经验,总结节粮型养殖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6.
推广渔用颗粒饲料机,改变传统种草养鱼的习惯,是提高池塘养鱼单产的重要措施之一。湖南省岳阳地区,位于洞庭湖畔,1977年被列入全国十大商品鱼基地后,池塘养鱼发展较快,由1978年的3520亩人工池塘,到1985年发展为7万余亩。单产由72斤上升到522斤。  相似文献   

17.
李安 《内陆水产》1990,(2):31-31
目前种草养鱼.种植的品种主要有苏丹草和黑麦草。由于这两个草种在大部分地区都已连作多年,又忽视选育,造成了草种品质退化,鲜草产量下降,抽穗期提前。出现养鱼饲草初夏(5—6月)秋来(9—10月)两个对期严重缺草。如果合理地间作套种鱼用青饲料,既可降低养鱼成本,提高鲜草产量,又能解决淡季无草的矛盾。  相似文献   

18.
杭州市的渔用牧草种植,自六十年代引进以来,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全市1987年春播苏丹草面积3,500亩,秋播黑麦草面积达1万余亩。为了进一步推广种草养鱼,杭州市参加了由省水产局、省科委组织的、省淡水所负责的“大面积渔用牧草种植高  相似文献   

19.
三、种草养鱼的牧草栽培模式和供应体系高产、高效、低成本养殖业有赖于稳定的饲料基地建设,这不仅是因为饲草生产的低成本化和高效化,而且养殖业本身需要周年均衡供应大量饲草的特点,也决定了要发展养殖业,必须建设饲料基地。饲料基地建设必须考虑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根据饲养规模的大小,决定饲料基地的规模;二是根据饲养的畜禽鱼的种类,建立相应的饲草供应体系。随着农业向种养加的产业化方向发展,种草养鱼和草食畜禽生产,都迫切需要种植牧草青饲料,建立饲草供应体系。前面介绍了可利用的牧草种类和青饲料栽培技术,下面着重介绍…  相似文献   

20.
文正华 《内陆水产》2005,30(5):21-22
利用饲草养鱼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明朝徐光启著的《农政全书》中,有“池中先栽荇草,栽法。子二三月边,旧鱼入大塘,去水晒半干,栽荇草于内,栽完,放水长草以养新鱼”的记载,这说明当时利用鱼池种草养鱼,种养结合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