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运用林业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准则,对油桐尺蛾(Buzura suppressaria)在福建省莆田市的灾害风险进行量化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油桐尺蛾(Buzura suppressaria)在福建省莆田市的风险综合评价值(R)达到1.86,为中度危险,应纳入灾害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2.
文章依据FAO(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规定的有害生物风险性分析方法,对竹蓖舟蛾(Besaia goddrica)在广东省的分布、潜在危害性、受害寄主的经济重要性、传播扩散的可能性及危险性管理难度5个方面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并对竹蓖舟蛾在广东省的危险性作出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竹蓖舟蛾在广东省的综合风险值R为1.74,属于中度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3.
通过应用林业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方法,对杨小舟蛾在信阳市的危险性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其风险综合评价值R=1.52,在信阳杨小舟蛾为中度危险林业有害生物。并对信阳市杨小舟蛾的综合防控措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该文根据林业有害生物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和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量化计算公式及风险分析等级划分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了麻楝蛀斑螟的风险评估。从中国和广东省的分析区域内的分布情况R1、传入、定殖和扩散的可能性R2、潜在危害性R3、受害寄主经济重要性R4、危险性管理难度R5 5个方面进行定性、定量风险性的分析。结果表明:麻楝蛀斑螟在中国的风险综合评价值R为0.54,属于低度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在广东省的风险综合评价值R为0.57,属于低度危险有害危险生物。  相似文献   

5.
樟巢螟(Orthaga achatina)是危害樟科(Lauraceae)植物的主要害虫。文章依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FAO)规定的有害生物风险性分析方法,对樟巢螟在中国和广东省的分布、潜在危害性、受害寄主的经济重要性、传播扩散的可能性及危险性管理难度5个方面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并对樟巢螟在中国和广东省的危险性作出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樟巢螟在中国的综合风险值 R为1.59,属于中度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在广东省的综合风险值 R 为1.45,属于低度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6.
杨小舟蛾是邗江区杨树主要食叶害虫之一。按照林业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指标体系,对杨小舟蛾的风险分析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杨小舟蛾的风险值R为1.63,在邗江区属于中度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结合全区寄主植物的资源状况及气候特点,对杨小舟蛾的潜在危险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杨小舟蛾在邗江大部分地区具有定殖、扩散的可能性。据此,提出了风险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湖北省华山松大小蠹的风险分析,得出风险评估值R=2.36,属高度危险林业有害生物,建议列为湖北补充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8.
橙带蓝尺蛾(Milionia basalis)是近年来严重危害罗汉松和竹柏的一种重要食叶害虫,为筛选出对该虫具有高致病力的优良菌株,对5株不同来源的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MaFZ-13、MaFZ-16、MaQL-02、MaXJ-04、MaZPTR-01)在PDA培养基上的培养性状及其对橙带蓝尺蛾幼虫的致病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绿僵菌菌株菌落的生长速度、产孢量及其对橙带蓝尺蛾幼虫的致病力差异十分显著。菌株接种培养15 d,菌落直径最大的为MaZPTR-01菌株,达6.5 cm;其次为MaFZ-13菌株,达6.2 cm。产孢量最高的为MaFZ-13,达1.33×10~8孢子·cm~(-2),MaZPTR-01菌株次之,达1.28×10~8孢子·cm~(-2)。MaFZ-13、MaXJ-04菌株对橙带蓝尺蛾幼虫的致死率较高,15 d后分别达到96.7%、95.0%,其它菌株均低于90%;幼虫僵虫率分别为75%、71.7%;致死中时(LT_(50))也显著短于其它菌株,分别为5.01 d、5.48 d。绿僵菌MaFZ-13和MaXJ-04菌株不仅生长速度快、产孢量高,而且对橙带蓝尺蛾幼虫的致病力强,可作为优良菌株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9.
林业有害植物葛藤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葛藤在湖北省的局部地区危害严重,对林业建设构成较大的潜在威胁。该文通过对林业有害植物葛藤的风险分析和入侵湖北省适生区的风险指数评估,表明葛藤是湖北省有害生物,其风险值R=1.538,入侵适生的风险值IR=54,在我省属中度危险的林业有害植物,应加强防治管理,防止扩散蔓延。同时提出加强风险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杨干象是通辽市重大蛀干性林业有害生物,对杨树大苗和幼林危害尤为严重。文章通过对通辽市杨干象危害风险的定性定量分析,得出杨干象风险综合评价R值为2.26,属于高度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建议及时对被害木采取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1.
红棕象甲是危害椰子和其他棕榈科植物的重要害虫。自1996年在广东首次发现红棕象甲的危害后,目前在广州、深圳、博罗县和惠东县等地都有危害。文章从红棕象甲在广东省的分布状况、潜在危害性、受害栽培寄主的经济重要性、传播扩散的可能性以及危险性管理难度5个方面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其综合风险值尺为2.18,属于高度危险的森林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12.
星天牛(Anoplophora chinensis)是广东地区重要的蛀干害虫,主要危害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和柑橘属(Citrus)植物。采用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方法(PRA),从分布和寄主、潜在的危害 性和经济影响、定殖扩散风险、危险性管理难度等方面对星天牛的危害风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 果显示星天牛在广东地区的风险值 R=1.77,属于中度危险性有害生物,建议加强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13.
金钟藤(Merremia boisiana)2005年被我国列为林业有害生物名单。根据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International Standards for Phytosaanitary Measures,ISPM)规定的有害生物风险性分析(pest risk analysis,PRA)程序,文章从国内外分布情况、传入定植和扩散可能性、潜在危害性、受害对象的重要性、危险性管理难度5个方面对金钟藤在我国的风险性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其综合风险值R为1.9,为中度危险,符合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外来入侵害虫桉树枝瘿姬小蜂在中国的风险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ISPM)规定的有害生物风险性分析(PRA)程序,从国内外分布状况、潜在危害性、受害栽培寄主的经济重要性、传播扩散的可能性及危险性管理难度5个方面对桉树枝瘿姬小蜂在中国的风险性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其综合风险值R为2.16,为高度危险,符合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参照国内外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方法,从有害生物的分布状况、潜在的危害性、寄主植物的经济重要性、传播扩散的可能性以及风险管理的难易程度等方面对安徽省油茶软腐病和栗新链蚧的风险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做出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油茶软腐病为中度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栗新链蚧为高度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该结果能够为生产实践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邓刚  宫莉  迟德富 《林业科技》2011,36(5):52-54
依据我国林业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方法,结合黑龙江省林业生产的实际情况,从发生分布、潜在危险性、危害情况、寄主重要性和防治难度5个方面。建立了黑龙江省林业有害生物危险性等级分类指标体系建立评判标准和赋分标准,并对黑龙江省35种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危险性进行了等级分类。  相似文献   

17.
外来有害生物--刺桐姬小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刺桐姬小蜂属外来有害生物,在我国大陆首次发现,已被列为我国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该虫生活周期短,生殖力很强,每个月可完成1代,并且世代重叠严重,已对深圳、珠海、东莞、中山等珠三角地区及福建厦门和海南三亚等地的刺桐属植物造成严重的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