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讨适用于高温高湿地区的火龙果果袋,以红皮红肉型‘桂红龙2号’火龙果为材料,测定5种不同类型果袋套袋后袋内温湿度日变化及对火龙果果实品质、果实病害以及采后果实失水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后袋内温度升高速度更快,白天袋内温度均显著高于对照;套袋使果皮变薄,增加可食率,促进了果皮鳞片转红,以牛皮纸袋为最高;套袋显著增加了果皮与果肉的色素含量;显著增加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不同程度的提高了葡萄糖和果糖的含量;但套袋也提高了果实苹果酸及柠檬酸的含量。套袋总体上降低了采后水分散失的程度,白色纸袋和无纺布袋有利于降低采后病害发生率,延长货架期。除黑色尼龙网袋以外,套袋均提高了果实煤烟病的发病率。综上,在广西南宁周边高温高湿地区,可使用黑色尼龙网袋,有利于防止鸟啄和虫害,或使用白色纸袋和无纺布袋,有利于延长货架寿命,但采收后要注意煤烟斑的清洗。  相似文献   

2.
以优质无核黄皮良种‘丽光’为试材,分析7种材料套袋对黄皮果实的主要经济性状、内在品质及病虫害的影响。结果表明:双层报纸袋和牛皮纸袋能提高黄皮果实的坐果率和可食率,改善果皮颜色及其它主要经济性状;牛皮纸袋能降低黄皮果实的含酸量,提高氨基酸总量和水分含量,改善黄皮果实的内在品质;硫酸纸袋、双层报纸袋、白色纸袋、无纺布袋、牛皮纸袋大大降低了黄皮果实的裂果率、桔小实蝇、堆蜡粉蚧、煤烟病、日灼病、炭疽病等病虫害的发生,有效改善果实的外观品质。综合各种套袋对改善果实主要经济性状、品质和防病虫害的效果,‘丽光’黄皮生产宜用牛皮纸袋。  相似文献   

3.
左雪冬  胡玉林  邓峰 《热带作物学报》2014,35(10):2008-2012
以毛叶枣品种‘蜜丝枣’为试材,分析无色透明薄膜袋、白色无纺布袋、白色单层纸袋、外黄内黑双层纸袋4种果袋对‘蜜丝枣’果实品质及抗氧化酶POD、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能明显改善‘蜜丝枣’果实的外观色泽,提高果实抗氧化酶POD、CAT活性;套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蜜丝枣’果实的内在品质,降低了果实风味。套袋后,在4种果袋中,只有无色透明薄膜袋可以显著提高果实的单果重(比对照提高22.1%),而套其他3种果袋却会不同程度抑制果实生长,导致单果重不同程度下降;套无色透明薄膜袋对果实的内在品质影响程度最小,仅降低了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而对可溶性总糖无显著影响,对维生素C含量略有提高。综合套袋对果实品质和商品性的影响,推荐‘蜜丝枣’果实套袋材料为无色透明薄膜袋。  相似文献   

4.
以海南本地3个油梨品系为试材,选取2种不同类型果袋(白色纸袋和外黄内黑牛皮纸袋)进行油梨果实套袋处理,以不套袋作为对照,在套袋后100 d,油梨成熟时采集样品,进行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的测定.观察并测定套袋对油梨果实品质和脂肪酸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外黄内黑牛皮纸袋套袋处理后的果实表皮变黄,白色纸袋套袋处理后的果皮颜色与...  相似文献   

5.
不同套袋材料对红杧果实品质及贴字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过硫酸纸袋、白色纸袋、黑色双层纸袋、纱网袋、白色无纺布袋、黑色无纺布袋和报纸袋等不同套袋材料对红?(Tommy)果实进行套袋处理,研究不同套袋材料对果实品质的影响,同时对果实贴字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套袋对防虫防病效果非常明显,改善果实的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并增强贴字效果。其中以白色无纺布袋和双层黑纸袋效果最佳,其次是黑色无纺布袋和白色纸袋。   相似文献   

6.
以福建省晚熟龙眼品种‘立冬本’果实为材料,研究果实采前套袋时期(盛花后80 d、95 d、110d)对龙眼果实品质和采后贮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果实采前3个不同套袋时期都可以可明显改善龙眼果实的外观品质,提高果肉可溶性固形物、总糖、维生素C和可溶性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果实采前套袋提高了与龙眼果皮褐变密切相关的总酚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促进龙眼果实贮藏期间果皮褐变的发生;同时,果实采前套袋促进龙眼果实采后果肉自溶和病害发生,降低果实耐贮性,缩短龙眼果实贮藏期.综合研究结果认为,果实采前套袋能有效改善‘立冬本’龙眼果实的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其最佳套袋时期为盛花后110 d(即果实采收前1个月左右);但果实采前套袋降低‘立冬本’龙眼果实的耐贮性,不利于延长龙眼果实贮藏期.  相似文献   

7.
以福建省晚熟龙眼品种‘立冬本’果实为材料,研究果实采前套袋时期(盛花后80 d、95 d、110 d)对龙眼果实品质和采后贮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果实采前3个不同套袋时期都可以可明显改善龙眼果实的外观品质,提高果肉可溶性固形物、总糖、维生素C和可溶性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果实采前套袋提高了与龙眼果皮褐变密切相关的总酚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促进龙眼果实贮藏期间果皮褐变的发生;同时,果实采前套袋促进龙眼果实采后果肉自溶和病害发生,降低果实耐贮性,缩短龙眼果实贮藏期。综合研究结果认为,果实采前套袋能有效改善‘立冬本’龙眼果实的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其最佳套袋时期为盛花后110 d(即果实采收前1个月左右);但果实采前套袋降低‘立冬本’龙眼果实的耐贮性,不利于延长龙眼果实贮藏期。  相似文献   

8.
以‘双肩玉荷包’荔枝为试材,研究套袋处理对果实内在品质和外观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能改善‘双肩玉荷包’荔枝果实外观,并能提高还原糖、总糖含量,降低果皮质量与种子质量,提高可食率,是提高果实综合品质和商品性的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以单施化肥为对照,研究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三红蜜柚’树体营养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有机肥替代20%化肥处理可显著提高‘三红蜜柚’叶片镁、锌含量,降低叶片氮含量至适宜水平;提高‘三红蜜柚’发育过程中果实钾、钙、锌、硼含量,降低果实磷含量;并显著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及糖酸比,降低果实可滴定酸含量,而维生素C含量、可食率和单果质量等与对照相比未呈现显著差异。因此,有机肥替代20%化肥可提高‘三红蜜柚’叶片部分矿质营养元素含量,改善树体营养水平,提高‘三红蜜柚’果实钾、钙、锌、硼等矿质元素含量及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0.
套袋对Irwin芒果实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不同果袋对Irwin芒果实外观、自然常温贮藏性能、果皮色素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盛大果袋套果后,果实外观品质最佳,在自然常温贮藏后,果实的转黄指数较高,烂果率最低,失重率也较低,提高了果实的耐贮性。盛大果袋果的叶绿素a和b含量均最低,花青苷和类黄酮含量较高,使果皮在青熟时呈现暗红色,完熟时呈现鲜红色。当果实达到完熟时品质最佳,盛大果袋果的维生素C和可滴定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可溶性总糖和可溶性固形物与其它处理差异不显著,可食率显著高于不套袋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3种特早熟温州蜜柑‘稻叶’、‘大浦’、‘大分’外观和内在品质差异,为其上市时间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纵横径、单果重、可食率、瓣数和果皮叶绿素等外观形态,以及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Vc、类胡萝卜素、总酚、类黄酮等内在品质指标,分析3种特早熟温州蜜柑的内外在品质。[结果]3个品种果皮薄而光滑,呈青绿色,果实形状多为扁圆形,瓣数为9~13瓣,其中,大浦、大分果形较大,稻叶果形偏小。内在品质方面,稻叶和大分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差异较小且高于大浦;稻叶的可溶性糖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大分次之,大浦含量最低;另外,稻叶的可滴定酸、Vc、总酚含量最高,大分最低,大浦介于两者之间;在糖酸比方面,大分最高,稻叶次之,大浦最低。[结论]大分的内外品质较好,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2.
香蕉枯萎病是危害全球香蕉产业发展的主要病害,选育抗病品种是控制枯萎病的有效措施,而开展抗病香蕉品种的果实特性及品质研究是选育和推广抗病品种的基础。本研究通过以巴西蕉为对照,对4个香蕉枯萎病抗性品种的果实特性、果实品质及感官评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蕉9号’的单穗重、果梳数和果指直径显著高于巴西蕉,单株产量比巴西蕉增加21.9%,而‘南天红’和‘南天黄’的单穗重、果梳重及果指数均显著低于巴西蕉,‘中蕉4号’的果实性状则与巴西蕉无显著差异。‘南天红’的含水量显著高于巴西蕉,其他3个品种的含水量则与巴西蕉无显著差异。‘中蕉4号’的可食用率显著高于巴西蕉,其他3个品种的可食用率与巴西蕉无显著差异。‘中蕉9号’的果实硬度和维生素C含量显著低于巴西蕉,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则显著高于巴西蕉。‘中蕉9号’和‘南天红’的单宁含量显著低于巴西蕉,‘南天黄’的单宁含量则显著高于巴西蕉。‘南天红’和‘中蕉9号’的果肉色泽、气味、甜味及口感等感官评价显著高于巴西蕉,其他2个品种则与巴西蕉无显著差异。隶属函数法综合分析表明,4个抗枯萎病香蕉品种的综合表现可分为3个等级,‘南天红’和‘中蕉9号’为第1等级,‘中蕉4号’为第2等级,‘南天黄’为第3等级。综上,‘中蕉9号’的单株产量高、综合性状优异,可进一步开展大面积的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3.
对选育出来的蛋黄果新品种‘蛋苹一号’进行了植物学性状、农艺性状以及品质性状等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蛋黄果新品种‘蛋苹一号’具有结果早、丰产、稳产特性;果形端正,为苹果型,果形指数为0.8,平均单果重322 g,可食率高,总糖含量22.91%,甜度适中,维生素C含量高达70.40%,粗脂肪6.95%,总淀粉含量1.60%,可食率71.00%。此结果对该品种的生产应用及示范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琯溪蜜柚果实套袋技术与综合效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郑宴义 《福建热作科技》2005,30(4):15-16,14
本文根据珀溪蜜柚标准化栽培技术应用与推广项目实施过程中掌握的情况,结合实地调查,查阅有关资料,总结有关嘻溪蜜柚果实套袋技术及其综合效果。果实套袋技术包括果袋材料、套袋时间及方法;综合效果包括套袋可提高和改善柚果的外观、产量及内在品质,使采果期提前和降低柚果的农药残留等。实践证明,珀溪蜜套柚袋可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值得在产区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云南地区红色砂梨适宜的套袋时间和果袋类型。【方法】以红色砂梨品种云红梨1号为试材,以4种果袋分2个时期对云红梨1号进行套袋试验.【结果]云红梨1号在云南地区适宜的套袋时间为4月25日。用外灰内黑薄膜双层袋套袋可显著提高梨果的着色指数和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用外黄内黑双光蜡袋套袋能减少果锈的形成,显著提高梨果的着色指数。适宜的纸袋类型为外黄内黑双光蜡袋。【结论】适宜的套袋时期和果袋类型有利于果品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贵州主栽杧果品种果实品质及香气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贵州主栽杧果品种的果实品质特性,分析了‘金煌杧’‘贵妃杧’‘玉文杧’‘桂七杧’‘红玉杧’5个主栽杧果品种果实的12个品质指标和香气成分。结果表明:5个杧果品种的平均单果重在380~898 g,果形指数在1.60~2.14,可食率72.10%~77.74%,水分含量82.06%~85.10%,总灰分含量1.30%~1.70%,粗纤维含量在0.90%~1.10%,可溶性糖含量在7.75~13.90 g/100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1.05%~17.10%,总酸含量在0.120~0.233 g/100 g,维生素C含量在0.0018~0.0073 g/100 g,糖酸比在40.26~123.88,固酸比在61.30~153.39;5个杧果品种共检测出50种香气成分,以萜烯类化合物为主;‘金煌杧’‘贵妃杧’‘玉文杧’‘桂七杧’‘红玉杧’分别检测出香气组分14种、14种、21种、21种、16种,其中萜烯类化合物的含量分别达56.34%、73.95%、82.47%、97.32%、64.16%。5个杧果品种的香味均以松木香味为主,略带青香、苹果香和柠檬香等香味。  相似文献   

17.
‘福眼’和‘东壁’龙眼果实贮藏性与采后品质变化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研究了福建省主栽品种‘福眼’和‘东壁’龙眼果实在(8±1)℃、85%相对湿度条件下贮藏的果实贮藏性和品质变化差异.结果表明:与‘福眼’龙眼相比,‘东壁’龙眼果实贮藏性较好,采后贮藏期间的‘东壁’龙眼果实好果率较高,而果实失重率、果皮褐变指数、果肉自溶指数、果肉褐变度较低.采收当天的‘东壁’龙眼果实的果肉可溶性固形物(TSS)、总糖和维生素C含量都高于‘福眼’龙眼.采后贮藏期间,‘东壁’龙眼果实的果肉TSS、可滴定酸、维生素C和总糖含量的变化比‘福眼’龙眼果实少;在同一贮藏时间,‘东壁’龙眼果实的果肉TSS、维生素C和总糖含量都高于‘福眼’龙眼果实.因此认为,‘东壁’龙眼果实的贮藏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以‘Zillate’芒果为材料,研究避雨栽培对其芒果产量、果实外观、果皮色泽及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避雨栽培区芒果单株产量比露地栽培区高43.3%,病虫果率明显低于露地栽培区,避雨栽培显著提高果皮亮度,但降低果皮的色彩浓度;内在品质如果实Vc、可溶性固形物显著高于露地栽培区,而可滴定酸度显著低于露地栽培区.  相似文献   

19.
研究不同除袋时期对红芒6号芒果果实外观、果皮色素、果皮色泽、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除袋时间的推迟,果实着色面积减少.早除袋处理的果皮色素含量显著高于晚除袋处理,果皮色泽如果皮亮度以晚除袋处理高于早除袋处理,但色相角度相反:果实内在品质如维生素C、可溶性同形物以采前10~15天最佳.红芒6号芒果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的最佳除袋时期为采前10~15天,除袋后,果皮花青苷含量迅速上升,果实着色最快,果面光洁,外观最佳.  相似文献   

20.
以‘巴厘’菠萝品种为试材,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IAA和L-色氨酸,探讨对菠萝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50 mg/L IAA和200 mg/L L-色氨酸可增加果实纵径,提高单果重,并可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和Vc含量,降低有机酸含量,从而改善果实品质,提高商品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