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正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本诗作者王安石,"唐宋八大家"之一,文学造诣深厚,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除此之外,王安石还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改革家,为大家熟知的便是"王安石变法"。公元1068年,王安石上书主张变法,次年任参知政事(宰相)主持变法。变法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  相似文献   

2.
正古代很早就建立了以"物勒工名"为主体的质量责任体系。"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历代变法,目的之一在富国强兵,质量发展既是富国强兵的重要手段,又是重要标志,自然成为变法的题中之义。所以,从管仲变法到商鞅变法,从汉武帝变法到王安石变法,无一例外,非常注重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抚州临川人,北宋时期著名的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又是文学史上的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王安石最伟大的成就在于他的政治经济改革,即历史上有名的熙宁变法。王安石变法包括经济政策、军政政策、教育、治水政策、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4.
王安石在北宋神宗朝主理国家政治之时,在政治上厉行新法,在经学上力倡新学,两个“新”字当中包含着政治史和思想史的多方面内涵。王安石的变法革新与经典诠释之间的联系,不仅通过其对《周礼》的认识和解说得到体现,更与王安石本人的“先王”意识及古典理想主义结合起来。王安石变法与《周礼》一书的真实联系,以及他是如何以《周礼》为依据而进行具体变法的问题,都是值得我们加以探究的。  相似文献   

5.
陈晓珊 《农业考古》2015,(3):237-240
劝课栽桑法是北宋王安石变法中,不为人注意的一项新法。它最初因宋辽边境的国防事务而设立,在后来的执行过程中,却衍生出更多经济因素,体现了王安石变法中的一些典型特征。本文对这项法规的制定过程和历史成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王安石青苗法对农村信贷的借鉴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清振  魏巍 《甘肃农业》2010,(5):67-68,71
在中国封建社会史上王安石变法产生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在从农业金融的角度分析王安石青苗法,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制度设计及其缺陷的基础上,从重视市场力量、大力发展明间信贷公司方面提出了王安石青苗法对农村信贷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方田均税法是王安石变法中一项重要内容,推行十几年,其范围在京东路、开封府界、河北、陕西等四路,既不包括河东路,也不是全国。从变法派与反变法派的争辩来看,方田均税推行速度缓慢,施行区域有限,所带来的影响不大,无法与其它新法等量齐观。《文献通考·田赋四》所载方田数248余顷与全国登录在籍的田地为4616556顷无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8.
《汉书·五行志》中记载了大量异常现象,"怪雨"现象就是其中一种,其主要形式有雨毛、雨鱼、雨螽、雨草、雨血、雨星。这些现象引起了灾异学家的极大关注,被认为是灾异、祸端。在科学知识匮乏的汉代,他们运用阴阳五行思想划分灾异类型,以"天人感应"的思维模式分析灾异成因。"怪雨"最终与政事联系在一起,成为制约君主政治行为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9.
灾异学说是两汉时期极为流行的一种政治理论,经历了从灾异谴告、阴阳灾异到谶纬之学的演变过程,对汉代社会政治生活的影响日渐加深。灾异学说的主要目的是在神化皇权的同时限制和约束君主权力,避免皇权滥用。此外,灾异学说也是官吏和儒生推销政见、各派政治势力相互争斗的工具。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灾异学说有其存在的历史合理性,对其后中国传统政治伦理、政治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纵观我国法制发展的历史,从周穆王时的《吕刑》称法为“刑”到李悝《法经》称“法”,再到商鞅变法改法为“律”,逐步发展至秦朝形成较完整的封建社会法制体系。秦以后的历朝历代都以此为基础制法定律,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丰富和发展。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哪个朝代重视法制(很重要的方面是农业法制)建设,那个朝代的经济就繁荣发达;而每一个朝代在建立初期不但重视立法,还注重执法,在其衰落期,或是注重立法,疏于执法,或是既疏于立法,又疏于执法,造成经济和国力的衰退。本文欲从我国法制发展史中寻找出有关农业法制的线…  相似文献   

11.
周林 《古今农业》2011,(2):54-60
明代,皇家建筑用木基本上是南方的楠木和杉木。清代,开始大量使用塞外木植,主要是松木。本文通过整理相关历史资料,对清代塞外木植采办作了梳理。清代塞外采木始于顺治,盛于乾隆、嘉庆,并延续至清末。从乾隆开始,木兰围场成为采办的主要地区。采木的方式主要有招商和内务府派员采办。采木对塞外森林生态造成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2.
清代珠江三角洲农业大发展的同时,面临环境更为恶化的局面。围垦增加了土地资源,同时增加了环境重建的成本,并且造成灾害,加剧了水利社区之间的矛盾。广东地方政府试图通过发布禁令,阻止有碍水道的围垦活动。但在实际执行中存在各种利益集团与政府的博弈与互动。在两难选择之间,为了保护水环境和防止灾害的发生,清代仍在有限的时间和范围内实行了禁垦令。  相似文献   

13.
士族阶层在南朝逐渐衰落是学术界的共识,但对其衰落的原因却有不同看法。颜之推亲历了梁、北齐、北周、隋四个朝代,在《颜氏家训》中他虽对南朝士族的衰落没有直接描述,但仍是我们分析南朝士族衰落原因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14.
毛乌素沙漠沙化过程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查阅历史文献和实地考察等手段,重点研究了从唐朝中后叶至今毛乌素沙漠的沙化过程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从气候学的角度来看,除了元朝的气候条件有利于沙漠固定外,其他朝代和现在的气候条件均有利于该地区的沙化;毛乌素地区在唐宋及明朝时期,是抗击外掳的军事要地,军垦、农垦严重,此外战争的践踏及土地的撩荒促进了该地区的沙化;从清代开始我国人口开始膨胀,从外地迁往该地的人口较多,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迅速增长,繁重的人口承载加重了该地区的垦殖、过牧和樵采,进而促进了该区的沙化。  相似文献   

15.
南宋理学家朱熹推崇陶渊明,但对韦应物山水诗更为欣赏,这与其心性论理学思想有着深刻关联。他声称“心与理一”,但其理学体系中的心被割裂为人心、道心,心的本体地位不完整,心与理无法真正合一。这就使心与理的关系极为紧张,去欲成为心的必要任务,并导致了心对理的外求。故朱熹不仅欣赏去欲色彩浓厚的韦诗,且其山水诗常常表现出主体对客体的“格物”冲动。总之,在朱熹山水诗中,主、客体是一种控制与被控制的对立统一。  相似文献   

16.
《福乐智慧》是学习和研究古维吾尔民族历史、文化和语言的宝贵史料和百科全书。透过作者和书中人物的观点,我们也了解到了喀喇汗王朝维吾尔族社会的女性价值观念。文章分析了《福乐智慧》中论女性之美与女性之恶的内容,并探究了这种女性观的普遍性以及当时女性的实际生活状况。  相似文献   

17.
2009年我国增值税转型为消费型增值税,使我国的增值税在消除重复征税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但我国的增值税同国际上先进的增值税实施情况比较,还存在着征税范围过窄、税率设计不合理、征收管理不到位等一系列的问题,在转型后续改革中国家应以扩大增值税征税范围为基本,全面完善增值税制度,进而改善现行流转税制结构。  相似文献   

18.
李白诗中引用事典的共有719处。其中,与人物故事有关的697处。尤以谢安、鲁仲连、姜子牙、王子猷、王子乔等人的居多。透过这一现象,我们可以看出,李白对追求功业、功成身退、诗酒风流、任意适志的人生理想的追求。  相似文献   

19.
宋元时期安徽自然灾害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元时期,在今安徽境内发生的自然灾害有水灾、旱灾、震灾、雹灾、雪灾和霜冻等,灾害频率比宋代以前提高多了,特别是水灾更加严重.为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宋元王朝采取了一些措施,不论是消极的禳灾之举,还是积极的治灾之策,对纾缓灾情、救济灾民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三长制、均田制和府兵制是隋唐国强大的密码,但是这一体系之中有一个最大的缺陷是国家一定要有着充分的土地去支配,否则就会导致建立在其上的国家税收制度的失效。中唐以来,由于土地兼并日益严重,以及大量浮逃户的出现,建立在土地公有制上的租庸调也随之失灵,李唐王朝只有日益缩小的税基。故中唐以来,"两税法"逐渐代替"租庸调"成为了最为主要的农业税收制度,但两税法的出发点是为了维护李唐王朝的统治,只能"救时之弊"。两税法的实施至多在税收项目和征收手续上有所简化,但是对剥削量而言并没有减少,所以也并未减轻农民负担,更没有解决好中央和地方的财政问题,最终导致李唐王朝的税收彻底瓦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