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占社  刘恩玉 《中国蜂业》1998,49(1):15-15,23
新疆南部蜜粉源植物的分布及蜂群管理新疆南部阿克苏地区塔里木盆地北部,属于暖温带极干旱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05~112℃,7月平均气温25~27℃,最高气温38℃,1月份平均气温-10℃,最低气温-24℃。年降水量50毫米,无霜期200~220天,...  相似文献   

2.
8月26日以来,东北地区平均气温偏低,致使作物灌浆速度减缓甚至短暂受阻。9月3~4日,长江中下游气温下降,局部地区出现轻度寒露风。据中央气象台预测,9月份,黑龙江北部、内蒙古东北部局部、陕西西部、甘肃东部和南部、宁夏大部、四川北部局部等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10日前后黑龙江北部部分地区将出现初霜冻。目前,北方玉米正值乳熟期、大豆正值结荚期,长江中下游晚稻陆续进入抽穗扬花期,是产  相似文献   

3.
<正> 海南省位于我国的南端,年平均气温24.5~27.0℃,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7.0~29.0℃,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17.0℃以上。≥10℃年积温多数地区为8300℃以上。除中部山区和北部沿海外,全年无霜。年平均日照时数达2177小时,年太阳总辐射量大部分地区120~140千卡/厘米~2,年降雨量为1700毫米左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0~86%,平均风速2米/秒以上,且具台风多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正田阳县地处广西西部,右江河谷中部,总面积2 394km2,由南部石山区、北部土山区、右江河谷平原三类不同区域组成,素有"两山一谷"之称,其中岩溶地区占总面积达52.3%。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平均气温20℃(其中南部山区18℃~20℃、北部山区19℃~21℃、河谷平原22℃)。年降雨量1 100毫米~1 520毫米,气候温暖,光热充足。为林木、牧草及农作物生长提供了优越的气候和水热条件,是发展农、牧、果蔬产业的好地方,尤其南北山区常年气候干爽,气温适度,相对湿度较低,很适宜发展肉用山羊产业。  相似文献   

5.
摩洛哥(Morocco)王国位于非洲西北部,西濒大西洋,北临地中海,1月平均气温12℃,7月平均气温22~24℃,极端最高气温33.5℃,最低气温5.5℃.中、北部为地中海型亚热带气候,昼夜温差大,每日日照时间比中国长江流域长1~2h;全国人口 2900万,农业人口占70%以上,北部山区高达90%.可耕地面积828万hm2,年降水量从中部到北部为200~800mm.中、北部地区,特别是北部地区非常适宜种桑与养蚕.笔者等受国家外经贸部的派遣,在执行援外任务期间,进行了中国桑蚕品种在摩洛哥地区饲养的适应性试验.  相似文献   

6.
根据内蒙古赤峰地区建站以来冬季的气温、降水资料,冬季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偏高的差异,对冬季气温异常偏高的集中时间段的气温,逐日气温的变化幅度及极值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得出赤峰地区冬季气温异常偏高是气候变暖的产物,与冬季冷空气活动次数少、强度弱有关。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内蒙古通辽地区气温变化特征趋势,利用通辽地区1961—2015年8个气象台站的气温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验及R/S分析法分析了通辽地区气温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0年间通辽地区年平均气温及最高、最低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其中,1988年为年平均气温升高突变点;通辽地区年和四季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存在明显的Hurst现象。  相似文献   

8.
1引言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自承担国家绒毛用羊产业技术体系圈舍设计与环境控制岗位科学家研究任务以来,通过近三年的资料收集与现场调查、实验测定,对体系内现有21个综合试验站的基本气候和圈舍状况进行了初步了解,作为阶段性的总结和下一阶段开展工作的参考,形成了此报告. 2气候条件及圈舍状况 2.1 石河子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为新疆农八师紫泥泉种羊场,位于东经84°58'~86°24',北纬43°26'~45°20.平均海拔高度450.8 m.各地年平均气温6.5~7.2℃,北部地区气温低,南部高.一年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平均气温25.1~26.1℃,其中以北地区高于以南地区;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  相似文献   

9.
利用MOD10A1积雪产品逐像元提取积雪覆盖率、积雪日数、初雪日期、终雪日期,分析2000~2017年间蒙古高原各积雪参数的分布特征、变化及其与气温、降水的关系,为蒙古高原长期生态环境保护和应对全球变化制定适应对策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蒙古高原积雪覆盖率介于24~47%之间,且呈现"北部多南部少"的分布特点。积雪覆盖率最大出现在2002年,为46.02%;最小出现在2014年,为24.72%;1月份积雪覆盖率最大,为46.04%。积雪日数在46~82d之间,且呈现"北部长南部短"的分布特点,西北局部地区可达140d以上。积雪覆盖率和积雪日数以不明显的减少趋势为主,但西北部蒙古阿尔泰山、杭爱山,东部呼伦贝尔、锡林郭勒北侧和大兴安岭西侧小部分地区呈显著增长趋势。初雪日期北部出现早,南部晚,分布在第317~343d之间。终雪日期北部出现晚,南部早,分布在第45~63d之间。初雪日期和终雪日期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前。(2)初步研究表明气温变化对积雪影响程度大于降水变化的影响。(3)整体上,蒙古高原积雪覆盖率随海拔升高而增大,但小尺度范围内,不同海拔地区积雪覆盖率变化多样。  相似文献   

10.
利用1983~2012年内蒙古高原中部地区3个站点天然牧草生育期地面观测资料,分析了32年来典型草原代表性天然牧草返青、开花、黄枯期及生长季的变化趋势,并通过偏相关分析探讨了气温和降水对天然牧草生育期的关系。结果表明,内蒙古高原中部典型草原区天然牧草生育期趋势变化存在着明显地域差异性。北部锡林浩特地区返青呈推迟(P0.01),但开花呈提前趋势(P0.05),黄枯期呈弱提前趋势;中部镶黄旗返青呈弱推迟趋势,黄枯呈显著提前趋势(P0.01),开花期趋势不显著;南部察右后旗返青呈显著提前趋势(P0.01),其余生育期趋势不显著。生长季长度南部延长,而北部呈显著缩短趋势。3月和4月气温是影响研究区天然牧草返青最主要的气候因子,气温增高返青推迟;开花期以气温为主导因子,北部锡林浩特糙隐子草与降水量呈明显负相关关系;此外,黄枯期北部主要受气温影响,而气温、降水对南部察右后旗天然牧草黄枯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正>陇东南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黄土高原与秦岭连接地,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平均海拔1100米。地跨长江、黄河两流域,以西秦岭为分水岭,北部地区为黄河流域的渭河水系,南部地区为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春夏秋三季蜜粉源植物丰富。而11月至来年1月基本是  相似文献   

12.
气候变化对三江源兴海县草地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三江源区兴海县草原区46年的气候资料,分析了气温、降水的变化趋势及其对草地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三江源区兴海县气候总体上呈暖干化趋势,46年来年平均气温上升了1.6℃,平均每10年升高0.35℃;年降水量变化总体上呈不显著的增加态势,增加幅度为2.imm/10a;草地气候生产力呈增加趋势。降水量是影响该地区草地气候生产潜力的关键因子,未来“暖湿型”气候对兴海草地干物质生产有利,平均增产幅度为2%~4%,而“冷干型”气候对草地的干物质生产最为不利,平均减产幅度为3%~7%。若气温升高1~2℃、降水量增加10%~20%,则兴海草地的气候生产力将增加2%~4%。  相似文献   

13.
1960~2012年内蒙古阿拉善盟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内蒙古阿拉善盟8个气象站1960--2012年平均气温和年平均降水量资料,应用气候统计学方法,分析了该地区近53年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趋势、突变时间点、周期特征等。结果显示:①内蒙古阿拉善盟近53年,气温升高显著,升温幅度为0.33℃/10年;年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显著,但年际间波动较大,最少年与最多年降水量相差1.6倍。②该地区年平均气温存在明显的突变特征,突变时间点是1987--1988年,突变后年平均气温显著升高,而年降水量没有明显的突变特征。③该地区年平均气温在53年时间尺度上没有显著的周期波动,但在1980--2000年存在4年左右的周期显著。年降水量的小波周期特征比气温复杂,呈现出多个周期叠加的特性。其中,20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末,降水量的波动性较复杂,存在着12、9和5年的显著周期变化。  相似文献   

14.
气候变化对三江源兴海县草地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利用三江源区兴海县草原区46年的气候资料,分析了气温、降水的变化趋势及其对草地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三江源区兴海县气候总体上呈暖干化趋势,46年来年平均气温上升了1.6℃,平均每10年升高0.35℃;年降水量变化总体上呈不显著的增加态势,增加幅度为2.1mm/10a;草地气候生产力呈增加趋势.降水量是影响该地区草地气候生产潜力的关键因子,未来"暖湿型"气候对兴海草地干物质生产有利,平均增产幅度为2%~4%,而"冷干型"气候对草地的干物质生产最为不利,平均减产幅度为3%~7%.若气温升高1~2℃、降水量增加10%~20%,则兴海草地的气候生产力将增加2%~4%.  相似文献   

15.
华南地区是中国七大地理分区之一,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南部,简称“华南”,包括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和港澳地区。华南地区最冷月平均气温≥10℃,极端最低气温≥-4℃,极端最高气温≤38.7℃,日平均气温≥10℃的天数在300天以上;多数地方年降水量为1400~2000毫米,是一个高温多雨、四季常绿的热带-亚热南带气候区域。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陕西省植被的空间分布格局、植被的组成及其多样性等,利用点盖度法对陕西省的陕北北部、陕北南部、关中地区和陕南地区4个区域内各种植被类型的分布面积进行调查研究,用β-分布模型进行解析,为陕西省4个区域土地的综合利用提出合理建议。结果表明:4个区域植被的空间异质性指数为关中地区陕南地区陕北北部陕北南部,且随着植被分布面积(盖度)的增加空间异质性指数呈现降低趋势。植被的平均多样性指数陕北南部和陕南地区极显著地高于陕北北部(P0.01),陕北北部又极显著地高于关中地区(P0.01)。陕西省4个区域的所有组成植被类型的盖度与它们的空间异质性指数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由宏观得出的结论也适用于生产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1基本概况   庆阳市位于甘肃省东部,全市有总人口217.50万,总土地面积271.19 km2.海拔高度南部最低,为885 m,北部最高,为2082 m.土质以黑垆土和黄绵土为主.气候属大陆性气候.降水量南部多北部少,年平均为480~660 mm,暴雨多集中在七八月份.气温南部高于北部,年平均气温为7~10℃.历年最高气温为37.7℃,最低为-22.6℃.无霜期南部长北部短,平均140~180天,全市地面平均年蒸发量为520 mm.……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湖北省宜昌市点军区位于宜昌长江段南岸,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是宜昌城区的后花园。年平均气温16.8℃,1月平均气温最低,年极端最低气温-5℃;7月平均气温最高,年极端最高气温40.1℃;常年有效积温5200℃,降水量1100~1200mm。冬季因北部大巴山脉阻挡冷空气,具有河  相似文献   

19.
利用1971—2010年辽宁省锦州地区4个气象观测站的逐日最低气温资料,对影响锦州地区的寒潮气候特征、路径和环流形势进行了分析,并特别对2006—2010年的寒潮过程进行了天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锦州地区西部出现寒潮的次数要比南部和东北部多,且10月和11月为寒潮发生最密集的月份;锦州地区北部寒潮发生的时间比南部和东北部开始早,结束晚;年平均寒潮次数为2.6次,逐年寒潮次数呈下降趋势,这与当前全球气候变暖是相一致的;影响锦州地区的寒潮分为东北、西北、偏西路径,从影响强度上看,东北和西北路径较剧烈,降温幅度较偏西路径稍大;影响锦州地区寒潮天气的环流形势分为横槽型、冷涡型、一槽一脊型和小槽发展型,其中以横槽型最多;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寒潮暴发前1~2 d,锦州地区各观测站气温普遍回升6~8℃。  相似文献   

20.
利用1965~2015年曲麻莱地区月、光、温、湿气象资料和1990~2015年牧草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该地区光、温、水和牧草产量变化特征及其同期牧草产量和温湿因子之间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近51a来曲麻莱地区年平均气温以0.42℃/10a的速率呈极显著升温趋势,四季气温均呈极显著增加且秋季气温对年气温升温贡献率最大;年降水量和日照时数以11.6mm/10a和-18.9h/10a的速率呈不显著的增加和减少趋势,日照时数减少主要体现在春夏季;1990~2015年曲麻莱地区牧草产量以441.0(kg·hm~2)/10a速率呈显著增加趋势;牧草产量和同期温湿因子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但年降水量变化对牧草产量的影响要大于气温对牧草产量的影响,冬季气温和夏季降水量对牧草产量的影响要大于其他各季气温和降水对牧草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