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1.间苗、定苗。间苗分陌次,第一片真叶时进行首次间苗,达到均匀分布即可;2~3片真叶时第二次问苗,保留最后留苗数的2~3倍;4~5叶时定苗,一般每平方尺留3~4株,亩留苗1.8~2.2万株。间苗定苗的原则是:去弱留壮,去密留稀,去小留大。注意结合间苗定苗清除田间杂草。  相似文献   

2.
由于2011年秋种以来受到极端气候的影响,田间麦苗出现两极分化现象;一种是早茬早播小麦。由于播期早,墒情好,播量大,一播全苗;加之苗期气温偏高,造成麦苗旺长,群体过大:全省此类旺苗面积已超过26.67万hm^2.这类旺长麦苗在越冬期间由于抗寒能力减弱,已遭受不同程度的冻害。对遭受冻害的麦苗,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春季管理,将对小麦产量产生严重影响。另一种是晚播稻茬麦。这类麦苗由于播期晚出苗迟,越冬期大部分在2~3叶时,有部分田块预计在春节后才能出齐苗。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农民普遍存在着重化肥、轻农家有机肥的倾向。小麦用肥也是如此,农民嫌农家肥堆头大,难运输。施用不便,劲头小,采得慢,对麦苗的作用不如化肥。同时。有的农户长期习惯在小麦播种时,每667m^2施碳铵80~100公斤.这种施用方法会造成一些不良后果。一是降低了化肥的利用率,碳铵、尿素施用过多。土壤难以吸附保存.作物也难以一时吸收完毕,遇雨不会溶化下渗。导致肥料流失浪费;二是会降低小麦的抗寒能力。氮肥施的过多。会加速小麦叶片的抽生和快长.导致小麦体内的碳氮比例失调。使作物体内含碳化合物减少,麦苗疯长,抗寒性差。易遭冻害死苗:三是会降低小麦的抗旱、抗倒伏能力。氮肥过多施在土壤耕作层里,小麦根系就会就近吸收。导致根系不再向下生长和深扎.这样根系短浅就降低了小麦的抗旱和抗倒能力:四是影响发芽和出苗。氮肥过多,容易撤施不匀,最易出现肥害,轻则影响发芽和出苗。重则引引导烧种、烧根而缺苗断垄.导致小麦基本苗不足,势必影响下年产量:五是可能形成土壤板结。  相似文献   

4.
1.弱苗地不浇 一根针没有分蘖和分叉少的弱苗地一般不浇冬水,以免浇水埋苗,不利于小麦正常生长,或降低地温不利于麦苗分叉扎根,造成来年小麦减产。  相似文献   

5.
正一、疙瘩苗和立针苗发生原因:播量过大,易形成疙瘩苗;播种过深,秸秆粉碎得质量不好或土壤明、暗大坷垃多,使麦苗出土受阻会形成立针苗。治理技术:对于播种过密、过深形成的疙瘩苗、立针苗,尽早扒土把多余的麦苗除掉,以充分利用地力、光能等使个体生长健壮;适时浇好小麦封冻水;为了使弱苗转壮,巩固冬前蘖,增加春生蘖,结合浇封冻水追施化肥,一般每亩施尿素15~20千克。二、冻苗发生原因:浇冬水过晚或封冻后浇水,使水分不能充分下  相似文献   

6.
陈茂春 《农家顾问》2009,(12):31-32
冬小麦苗期要经历一个严寒的冬季,常会因耕作质量差,管理不到位等而造成一些异常苗的发生,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如果及早采取措施,仍能使其转化为正常麦苗。下面介绍几种异常苗的形成原因及补救方法:  相似文献   

7.
1金针虫的危害特点 一是取食小麦种子胚乳,造成种子发不了芽,从地面看出现缺苗断垄。二是取食麦苗幼根,小麦出苗后,取食小麦须根及主根,使麦苗地上部分枯死。三是取食分蘖节,当麦苗开始形成次生根及分蘖时,幼虫取食地下茎、茎基部,将分蘖节蛀成孔洞,小麦地上部枯死,造成死苗、缺苗。四是成虫喜欢啃食小麦苗的叶片边缘或叶片中部叶肉,  相似文献   

8.
八、加强田间管理。适时铲瞠 1.及时间苗 非精量播种地块,在大豆两个对生单叶展开至第一片复叶展开前,进行人工间苗。间去弱苗.病苗、杂苗,留大苗、壮苗、纯苗,按计划密度一次定苗。  相似文献   

9.
1998年秋播期间,由于多日持续高温、干旱无雨,致使我省部分地区的小麦不能适时播种。即便适时播种的,也表现出苗迟、苗质差,缺苗断垄现象严重,这对来年小麦夺取丰收极为不利。针对这一情况,应重点抓好如下几项措施。1冬季田间管理1.1查苗补栽补栽的麦苗应具...  相似文献   

10.
在肥力条件好、地力高的高产麦田,如果冬前气温偏高,再加上犁底化肥使用过量,麦苗很容易发生旺长,表现为分蘖增生过快、过多,麦苗徒长.造成群体过大。在肥水条件不太好,地力较薄的中产麦田,往往因播种早、播量大,基本苗过多,加之气温过高.使麦田拥挤“窜高”旺长。前一种称为真旺苗.后一种称为假旺苗。冬前旺苗如不及时加以控制,就会造成生长过旺,消耗大量养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土肥 《农家致富》2007,(13):32-33
小麦如何施用底肥? 答:施足小麦底肥是提高麦田土壤肥力的重要措施。底肥能保证小麦苗期生长对养分的需要,促进早生快发,使麦苗在冬前长出足够的健壮分蘖和强大的根系.并为春后生长打下基础。底肥对小麦中期稳长、  相似文献   

12.
<正>小麦播种出苗后,由于管理不善或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导致麦苗生长发育受阻,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红苗、黄苗、褐叶苗、紫叶苗、黄白苗、瘦苗、水渍苗等,应根据麦苗叶色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田间管理措施进行补救,以确保小麦增产增收。1发红苗遇干旱天气,土壤水分供应不足,麦苗生长缓慢,植株瘦弱,叶色变为淡黄红色,是干旱引起的红苗,要及时结合追肥进行浇水抗旱;冬前雨水过多,会造成渍涝,渍水伤根僵苗,叶色变  相似文献   

13.
于1992-1995年对阔叶散防除小麦玉米带回草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75%阔叶散悬浮剂19.5g/hm^2于小麦带麦苗3叶1心期、玉米带玉米苗3-8叶期分期主季药,对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在87.3%以上,增产效果明显,且对小麦、玉米和大豆安全。  相似文献   

14.
近日,记者在山东省临沭县南占镇东盛公司看到,当地农民拉着一辆辆装满麦苗的车,排队等候过磅、验级。车间内,工人正在对小麦苗冲洗、分检、加工。该镇沟北村农民吴福月喜滋滋地点完麦苗对记者说:“俺今年种了三亩小麦苗,第1茬亩产1500kg,一季二茬收入1万多元。老外真会琢磨事,寸把长的麦苗也能‘捣鼓’出新食品,麦苗比麦子还‘金贵’。” 记者在该镇朱果村的麦田旁见到,不到16cm长的麦苗被人们像割韭……  相似文献   

15.
冬季是冬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对于小麦储存养分、增加分蘖、提高成穗率有重要意义.为了来年小麦能获得高产,冬季应精细管理,防止小麦弱苗. 1.过量密植造成的弱苗 播种量过大会导致幼苗拥挤不堪,麦苗争夺养分导致植株瘦弱、纤细.管理措施:及时疏苗,特别是地头、地边以及田内的多苗地块,要早疏、狠疏,再追施少量氮、磷速效肥,以弥补土壤养分的过度消耗,促使麦苗由弱转壮.  相似文献   

16.
<正> 小麦田间看苗诊断,进行科学施肥,这是一项高新实践的技术。什么样的麦苗需要追肥,主要看麦苗的叶色、叶姿、分蘖、根系等植株外形的综合因素观察来决定。采用这种方法施用肥料,称之为小麦田间看苗诊断施肥法。  相似文献   

17.
小麦干冻苗是在越冬期间因土壤长期干旱失墒而形成的。此苗叶片皱缩,失去光泽,根系发育差,如果干冻持续过久,麦苗将会进一步干枯死亡。 让小麦干冻苗转化,必须适时进行冬灌,解除旱情。土壤中的水气协调,作物根系的吸收能力就会增强,而各种营养元素都要先溶解于水以后,才能被作物根系所吸收利用;此外,水的热容量比土壤大2倍左右,可以把白天吸收到的热量储存起来,在夜间逐步释放,缩小昼夜的温差。从而有利于防冻保苗和促进冬发苗壮。 在进行小麦冬灌时应注意,要把握时机。冬灌以夜冻日消、日平均气温在3-4℃时进行为好。若日平均温度降到0℃左右冬灌,则会使土温更低,水分不易下渗,表土层滞水结成冰块,反而使麦苗窒息,影响正常生长;若在气温过高时进行冬灌,则往往造成冬前旺长,使麦苗易受冻害。二要看土壤墒情。一般看在20厘米的土层中土壤的含水量,当砂土低于13-15%、壤土低于16-17%、粘土低于19-20%时,可不考虑进行冬灌。三看苗情长势。一般以适时播种、生长正常的麦苗作为冬灌的主要对象。晚茬小苗、单秆独苗冬灌后会加重冻害;对生长过旺的麦苗,可推迟或不进行冬灌,以便控旺促壮,减轻冻害。四要掌握冬灌技术。冬灌要采取小畦细水、沟灌窨水等方法。灌溉前搞好“三沟”(竖沟、横沟、腰沟)配套,灌水时逐块田进行,速灌速排,田间不积水,切忌大水漫灌串灌,造成表土被冲刷使麦根裸露或麦苗被泥沙埋没。冬灌时,如能与追肥结合起来,则效果更佳。冬灌后,在天气回暖时应适当浅锄松土,以防地面龟裂透风而伤根死苗。 (本刊辑)  相似文献   

18.
菠萝老茎留苗地间种甘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摘果后的常规菠萝老茎留苗地为试验地,以菠萝老茎留苗与甘蔗种进行间种.探讨和研究不同间种规格和方法对菠萝老茎所留种苗数量、质量(种苗合格率)以及甘蔗产量的影响.并与常规技术的经济指标做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菠萝老茎留苗地间种甘蔗技术,以菠萝大行距间为种植沟,实施隔行间种甘蔗.该技术能使老茎留苗地菠萝留苗平均可达12.81万株/hm^2,种苗合格率占94.8%,平均可产甘蔗种31.95t/hm^2以菠萝大行距间为种植沟,实施连行间种甘蔗技术,菠萝种苗留苗的数量相对减少。种苗合格率占93.6%.平均每公顷可摘种苗8.30万株.平均可产甘蔗种42.00t/hm^2。菠萝种苗数减少.但甘蔗产量增加。两种不同的间种规格和方法对留苗和砍种都有各自的效果.与常规菠萝老茎留苗技术相比.菠萝老茎留苗与甘蔗种间种技术总体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9.
仪征市中后山区小麦返青以后大范围内经常会出现麦苗发黄、分蘖少、脱力等黄僵苗现象,针对这一现状,设计了本试验,旨在探索不同用肥对僵苗转化及其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小麦返青期出现黄僵苗的田块补施肥料均有增产效果,其中尤以施用尿素加壮秧剂试验小区有效穗适宜,每穗粒数多,千粒重高,增产幅度最大,平均亩单产达433公斤,比空白区增产17.7%。  相似文献   

20.
麦苗色变原     
小麦苗期生长健壮是丰产的基础。但是,在这一阶段如因营养缺乏、管理不善,或不良的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小麦生长发育受阻,往往出现黄苗、红苗、紫苗等麦苗色变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