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陈世平)6月28—30日,由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区人民政府、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双百"行动闽西片区、福建省乡村休闲发展协会、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福州综合试验站及福建省农学会葡萄分会联合主办的2013年福建省葡萄产业高峰论坛在梅列区召  相似文献   

2.
日前,由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中国园艺学会葡萄与葡萄酒分会和广西区农业厅共同主办的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2010年总结会暨2010年中国葡萄产业科技年会在桂林市召开。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专家以及来自全国各地从事葡萄及相关学科的科研、教学、推广、生产和经营的各界200余人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柏斌)2011年11月18—19日,云南省葡萄产业发展经验研讨会在昆明市举办。这次会议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研究所和全国葡萄病虫害防治协作网主办,云南省农业厅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和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协办,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元谋综合试验站承办。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为积极推进国家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促进云南葡萄产业快速发展,2009年6月16—18日,受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邀请,国家葡萄现代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段长青教授及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病虫害防控研究岗位科学家王忠跃教授、东北林业大学葡萄资源专家王军教授一行,调研了云南省葡萄产业。专家组首先考察了元谋葡萄产业和市场情况,并现场指导种植关键技术,提出了云南葡萄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共性技术问题和产业发展指导思想等。  相似文献   

5.
为适应果树品种结构调整需要,促进优势特色果业健康发展,福建省源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2010年开始在三明市梅列区发展夏黑无核葡萄,建立生产基地33.33hm2。通过一系列标准化栽培措施,种植后第二  相似文献   

6.
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是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财政部和农业部批准,于2008年正式启动。主要由国家葡萄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和综合试验站2部分组成,研发中心依托单位为中国农业大学,首席科学家为段长青教授。研发中心共设5个功能研究室,分别为育种、病虫害防控、栽培、加工与贮运和产业经济研究室,共聘任岗位科学家26名,建设综合试验站26个,主要分布在葡萄和葡萄酒生产产区,涵盖了北京、吉林、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河南、宁夏、甘肃、新疆、四川、广西、湖北、江苏、浙江、安徽、福建、云南和上海等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源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于2010年开始在三明市梅列区种植南方葡萄20 hm2.通过推广南方葡萄高效栽培综合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效,2011年实现产量1000kg/667m2,产值18 000元/667m2,2012年实现产量1 500kg/667m2,产值33 000元/667m2,扣除建园投资(包括土地租赁费)和管理费用(生产资料及人工成本),纯利润1 600元/667m2.现将综合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柏斌)6月29日,云南省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在玉溪市举办“云南省葡萄产业现场观摩及经验交流培训会”。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会长晁无疾,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陶建敏、王忠跃,南方葡萄联盟理事长徐卫东,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副研究员杨顺林等专家在会上分别向160多位参会的相关领导、科技人员和云南省内及周边省份葡萄种植大户作了“葡萄质量安全与标准化栽培技术”“葡萄架式及花果管理关键技术”“葡萄病虫害防治技术”“云南葡萄产业发展状况”等专题讲座和现场技术咨询。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 6月30日,桂林市召开葡萄宽行平棚避雨栽培技术座谈会。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南宁综合试验站葡萄生产技术研究专家陈爱军副研究员应邀参加了会议。桂林市农业局总农艺师何祖任、桂林市水果生产办公室主任刘永忠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10.
《长江蔬菜》2012,(14):F0002-F0002
温庆放(右数第4位),男,1965年5月出生,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现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副所长,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主任,福建省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福建省园艺学会副理事长,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福州综合试验推广站站长,福建省蔬菜科技重大专项首席专家,  相似文献   

11.
<正>2015年8月19—20日,"2015河南省第二届葡萄品鉴观摩暨产业创新发展论坛"在洛阳龙阳葡萄公园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河南省农学会葡萄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豫东和豫西综合试验站、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资源与育种岗位协办,洛阳市农业局承办。河南省农学会葡萄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农业  相似文献   

12.
6月30日,由广西桂林市水果办举办的葡萄宽行平棚避雨栽培技术座谈会在兴安县召开。这次会议旨在探索和推广葡萄宽行平棚避雨栽培技术和提高当地葡萄产业种植水平及经济效益。国家葡萄产业体系南宁综合试验站陈爱军和桂林市县农业、水果部门有关领导、  相似文献   

13.
《河北果树》2009,(4):F0002-F0002
赵胜建,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创新团队首席专家,研究员,所长助理,硕士生导师,遗传育种室主任,昌黎县葡萄嫁接苗木繁育中心主任,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常务理事。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陈世平)近几年来,福建省福安市穆云乡刺葡萄产业快速发展,经济效益不断提高,果农增产增收。2011年,该乡溪塔刺葡萄被评为福建省休闲农业示范点;2013年,该乡申报的“溪塔刺葡萄”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通过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证,刺葡萄销售顺畅,价格上升至12~20元/kg,果农自酿的刺葡萄酒销售价格更是高达60元/kg,刺葡萄产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据悉,福安市穆云乡刺葡萄种植历史悠久,该乡溪塔村是刺葡萄原产地,如今这里的刺葡萄是通过长期栽培驯化和风土适应选育出的优质品种。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柏斌)近日,元谋葡萄产业技术协会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挂牌成立。元谋县科技局、科协等相关单位和当地从事葡萄科研、种植生产、流通企业的80余人参加成立大会。协会首任会长、元谋综合试验站站长杨顺林表示,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孙兆军)据渭南日报消息,近日,临渭区渭北葡萄产业园被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组确定为全国首个葡萄综合科技示范基地。临渭区渭北葡萄产业园总投资2.5亿元,核心区占地333.33hm2,  相似文献   

17.
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对云南省发生百年不遇的干旱非常重视和支持,在首席科学家段长青教授的安排下,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栽培生理岗位科学家、宁夏大学葡萄与葡萄酒教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振平研究员.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科技管理科杨顺林副研究员的陪同下.  相似文献   

18.
本报讯(特约通讯员柏斌)云南省首个民营葡萄科研机构“宾川纳西河葡萄研究所”近日揭牌。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研究所王忠跃研究员,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副所长刘崇怀研究员等专家和宾川县有关部门领导应邀参加了揭牌仪式。  相似文献   

19.
2011年6月30日,由广西桂林市水果办举办的葡萄宽行平棚避雨栽培技术座谈会在兴安县召开。这次会议旨在探索和推广葡萄宽行平棚避雨栽培技术和提高当地葡萄产业种植水平及经济效益。来自国家葡萄产业体系南宁综合试验站陈爱军和桂林市县的农业、水果部门有关领导、专家和技术骨干参加座谈会。与会人员参观考察了兴安县4个葡萄宽行平棚避雨...  相似文献   

20.
福建葡萄产业现状与比较优势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福建省位于北纬23°33′~28°20′、东经115°50′~120°40′,属亚热带农业气候区,气候温暖,无霜期长,有效积温高,有利于葡萄生长发育和提早成熟[1]。福建省1984年引进巨峰葡萄并试种成功,1990年开始应用设施避雨栽培[2],随后葡萄生产迅速发展起来;但由于湿度过大(年平均降雨量1 700 mm),致病害多发,葡萄生长受到影响,品质难以提升,与市场优质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现[3]。为此我们深入葡萄主产县(市)了解当地葡萄产业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初步提出发展对策,以期为福建省葡萄产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