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山东省主要玉米杂交种种质基础的综合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山东省1983、1992年主要推广玉米杂交种的分析表明:目前山东省年种植百万亩以上的杂交种占玉米总播种面积的92.10%,占主导地位。1983年种植超过百万亩的有8个品种,1992年有9个品种,它们分由8和11个自交系组配而成、其中由国内系×国内系组配的杂交种面积由1983年的59.32%上升到1992年的79.63%,由黄早4、Mo17、E28、107和8112五大骨干自交系组成的杂交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79%,由此看出,山东玉米杂交种的种质基础比较狭窄。  相似文献   

2.
武运粳8号系武进市运村农科良种场复合杂交育成的迟熟中粳新品系。我市于1997年引进,经两年15万亩的示范种植,表现出丰产性好、抗逆性强、熟期适中、熟相清秀等特点。据1999年全市48块田测产,平均亩产608-4kg,最高田块达807-3kg,比武育粳3号增产10-1%。1998年全市61块田测产,平均亩产648-5kg,最高田块达823-7kg,比武育粳3号丰产方增产8-7%;1997年全市推广面积超过30万亩,已成为我市粳稻的主体品种。1 生育特点1-1 感光性中等,属迟熟中粳1997年武运粳…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甘肃省推广面积在10万亩以上的15个高产优良春小麦品种(系)的对比种植,分析了品种的抗条锈性,对12个品种(系)与产量有关的11个数量性状进行了相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穗长,穗粒重,单株粒重,穗粒数及千粒重是构成产量的主要因素:穗长与每穗有效小穗数应是田间选择的主选性状。文中对抗条锈病的育种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为提升传统产业.宣威市确立了种植业以马铃薯、玉米、蔬菜三大产业为主导产业加于培植。一是三季种薯,周年上市。宣威充分挖掘资源优势.探索出烤烟地套种秋薯,玉米地套薯,水田.季节性水淹地、水浇地冬季种薯的栽培模式,推行三季“串抱”种植.实现周年有鲜薯上市,扩大了种植面积,增加了产量,马铃薯种植面积从2004年的70万亩扩展到2005年的85万亩、2006年的100万亩,产量从2004年76万t提高到2005年的88万t、2006年的100万t;二是大力调整品种品质结构。加大赖氨酸含量达36%的宣黄单系列优质专用饲用玉米和薯块大、薯型好、市场热销的宣薯系列马铃薯良种的推广.宣黄单系列玉米良种推广面积从2004年的50万亩到2005年的68万亩、2006年的80万亩.宣薯系列马铃薯良种推广面积从2004年的35万亩到2005年的40万亩、2006年的60万亩;三是扩大订单.实现产销衔接.  相似文献   

5.
经1年小区试验和在江西省内2年5个点次的不同生态条件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3号,9号和10号3个绞股蓝品种皂甙含量均稳定在5%以上,干品产量均在3000kg/hm^2以上。综合3个品种的皂甙含量与干品产量,其排名顺序依次为:3号、9号、10号,试验结果表明,以上所筛选的3个绞股蓝品种均适宜在江西省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信息快递     
江西两系杂交稻进入成熟应用阶段 2000年,江西两系早稻面积达 50万亩,在全国位居前列;两系超级稻示范面积全国第一,“两优培九”种植面积 46万亩;两系晚稻已在全省铺开,面积扩大到 60万亩。继消灭了两系稻空白市、县后,全省大部分县 (市、区 )消灭了空白乡。近 5年间,全省两系稻示范推广面积累计 285.73万亩,增产稻谷 1亿公斤。 江西在去年两系杂交稻研究、示范、推广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基础上,今年,两系杂交稻已进入成熟应用阶段,种植面积将超过 200万亩。两系中稻“两优培九”成为主推品种,面积大幅度增加,有望突破 150万…  相似文献   

7.
杂交稻中灿迟熟组合3月25-30日播种,3.5-5.5叶移栽的本田单株分蘖5.5-15.3个,有效分蘖3.1-8.9个,每公顷有效穗248.67万-266.76万,实粒132.6-146.8粒,结实率79.2-80.8%,分恭同,经济性状好,全生育期161-165d,生育期较适中,产量为9.40-10.66t/hm^2,适宜海拔600-800m的丘陵旱育秧推广区空茬田应用推广;8.0叶移栽的,齐  相似文献   

8.
对3份生态核雄性不育小麦、20份不同生态型父本及68份两系杂种在长沙进行一个年度或连续两个年度的分期播种试验,研究其育性表现及杂种双亲恢保关系.结果表明:3个不育系均属短日低温敏感型雄性核不育小麦,ES-9,ES-11属“浅不育”类型,ES-10属“深不育”类型;父本和杂种育性程度不同地受温度影响,年度内及年际间育性均有较大差异;3个不育系恢复源范围大小顺序依次为ES-11,ES-9,ES-10;南方麦区春性品种(系)具有较高的恢复能力,是3个不育系的共同恢复源.  相似文献   

9.
泰和县现有耕地面积72.7万亩,草山草坡面积137万亩,宜牧面积42万亩,可放水面5.2万亩,生态资源非常丰富。近年来,泰和县充分利用生态资源优势,大打“生态牌”,生态农业已逐步成为泰和县颇具特色和竞争力的新兴产业。综观全县生态农业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主导产业型。一是优质稻。今年,全县优质稻种植面积72.9万亩,优质率达90%以上。二是商品蔬菜。上半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10.7万亩,其中发展无公害蔬菜500亩。三是草食畜禽。1-7月份,全县饲养肉牛3.7万头,山羊0.7万头、灰鹅1…  相似文献   

10.
玉米杂交种庆单6号是大庆市庆发种业有限责任公司,2000年以自选系庆系46为母本、自选系庆系47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玉米杂交种。2007年3月通过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0年来,良种良法配套推广,随着其秸秆集行覆盖还田免耕栽培技术的成熟,其应用面积逐年扩大,到2017年在黑龙江省累计推广面积已超过800万亩,深受广大农民欢迎。  相似文献   

11.
正宜单629系湖北省宜昌市农科院选育的高产稳产型杂交玉米新品种。该品种于2008年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湖北省宜都市2009~2010年试验示范成功后,2011年大面积推广,推广面积由当年的0.3万亩扩大到2015年5.12万亩,占本市玉米种植面积的31%。1品种特性1.1高产稳产宜单629在湖北宜都2013~2015  相似文献   

12.
玉米是中国重要的农作物,年产量居世界第二位,但是由于产量、品质、适应性等因素在全国大面积推广的玉米品种并不多。我们看到2001年农业部发布的全国重点推广的10项新技术中,在玉米的主推品种中除了由中国农业大学育成的“农大108”外,还有一个品种是“中原单32”。目前“农大108”已经成为全国的主栽品种,2001年在全国的种植面积已经超过200万hm2,而“中原单32”以其优异的玉米品质及较高的产量和特殊的作用———粮饲兼用,得到众专家的认可。中原单32号杂交玉米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通过核辐射选育而成。…  相似文献   

13.
94年度全国北方水稻区域试验共计10个参试品种(系),经过田间调查及产量统计分析,对来自辽宁,北京,天津,河北等地科研单位提供的新品种(系)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冀90-3,垦育9118,垦育9号的丰产性较好,增产极显著,港辐1号适宜本地区,增产显著,中作9017、津91-10在本地区有一定的适应性,增产潜力不大。津308、津较对照减产。  相似文献   

14.
以贵州省农科院园艺所鉴选的巨峰群优良品种为主,于1991年在贵阳市乌当区野鸭乡先锋园艺场建10亩中试葡萄园,1992年开始结果,1994年各品种的平均亩产达到1018.95 ̄2255.5kg,1988 ̄1992年省农科院园艺所先后共推出30万株以巨峰群为主的葡萄优良品种在省内示范推广,带动了全省葡萄生产的发展。1993年贵阳、镇宁、兴义3市(县)葡萄栽培面积达到2770亩,投产面积1445亩,产量  相似文献   

15.
使用增氧机的几个问题1.选购增氧机目前全国有增氧机9个系列、36个品种,主要有潜水喷泉式增氧机、叶轮式增氧机、水车式增氧机、移动式喷水增氧机等。一台3千瓦的增氧机,负荷水面6~7亩,最多不超过10亩。因此,购买时要根据自己的塘面大小、经济情况、使用习...  相似文献   

16.
经试验、示范,研究出一套适合于淮北地区小麦—夏玉米连作吨粮田栽培技术。小麦品种以博爱7422和西安8号为主,夏玉米以掖单12号、13号为主。单产350kg以上麦田,平均亩基本苗15~18万,冬前总茎蘖数65~80万,每亩穗数35.48万,穗粒数33.6粒,千粒重38.4g。单产620kg以上的夏玉米,平均密度4423株/亩,穗粒数510.3粒,千粒重297.7g。小麦-夏玉米连作吨粮田氮肥应偏施在夏玉米上,玉米田氮肥运筹以苗期施40%、大喇叭口期施50%、吐丝期施10%,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7.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年产量居世界第二位,但是由于产量、品质、适应性等因素在全国大面推广的玉米品种并不多.2001年农业部发布的全国重点推广的十项新技术中,在玉米的主推品种中除了"农大108"外,还有一个品种是"中原单32".由中国农业大学育成"农大108"目前已经成为全国的主栽品种,2001年在全国的种植面积已经超过3000万亩.而"中原单32"以其优异的玉米品质及较高的产量和特殊的作用-粮饲兼用,得到众专家的认可.  相似文献   

18.
一、河南省玉米品种概况: (一) 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 河南省玉米常年种植面积約在1,500万亩左右,占全国玉米总面积23,000万亩的6.5%,1956年由于提倡种植高产作物扩大了玉米面积,种植面积增加到1,980万亩,是历史上种植玉米最多的一年。以后种植面积逐年縮减,到1959年以后,由于連年干旱,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和产量,因而面积更为减少,到1962年降为1,111.74万亩。表1 河南省玉米历年种植面积产量平均統計表  相似文献   

19.
地处滇中腹地的通海县蔬菜种植历史悠久,结球甘蓝的种植面积已超过2万亩,产量达9万多t。为了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近几年本站探索创新的“玉米一甘蓝”高效粮菜栽培模式,适宜有灌溉条件、肥力中上的地块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攀枝花市玉米病毒病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攀枝花市以玉米矮花叶病毒病为主,有极个别粗缩病发生的玉米病毒病大面积爆发,发病面积50000亩,占当年种植面积的36.33%。其中绝收5000亩,减产1~3成的有10000亩,损失产量达242.45万kg。发病品种达到39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