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木腐菌与草腐菌宜分场所制种和种植。草腐菌类菇种的制种和栽培都需将培养料发酵处理,在发酵期间,病菌和蚊蝇害虫大量繁殖,同时木腐菌类菌种也处于制种发菌期,相互间在同一环境下操作。病虫害易交叉感染。只有分开场所,分别制种,才能保持木腐菌类菌种场和栽培场地的清洁卫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工厂化菇渣理化性状和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为菇渣规模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草腐型和木腐型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后的4种菇渣,并按照半年、一年自然堆置发酵后采样,对其pH值、EC值、有机质、含氮量等理化性质及菇渣中铜、砷、铅、铬、镉、锌6种重金属等进行分析。【结果】草腐型菇渣EC值在3.775.22mS/cm;木腐型菇渣EC值在2.473.79mS/cm;随着腐熟时间延长草腐型菇渣含碳、氮量增加,碳氮比非常稳定,木腐型菇渣含碳量、氮量明显高于草腐型菇渣,但稳定性稍差。草腐型菇渣As、Cr、Zn偏高;木腐型菇渣Zn含量显著偏高;Cd和Pb含量均未超标。【结论】草腐型菇渣EC值高于木腐型菇渣,木腐型菇渣含碳量、氮量高于草腐型菇渣,本试验所测菇渣Cd和Pb含量未超标。  相似文献   

3.
鸡腿菇因形似鸡腿而得名,属中温偏高草腐土生菌,菌丝生长适温20℃~30℃。一、生产过程建造菇棚→配制培养料→培养料建堆发酵→装袋播种→发菌管理→菌袋覆土→出菇管理→适期采收。二、建造菇棚选择远离"工业三废"等污染源的空地、荒地、林荫下均可建棚。三、培养料制作1.棉籽壳5%、出过菇的菌料30%、干粪(马、牛粪均可)20%。2.麦  相似文献   

4.
蘑菇属草腐菌中低温性菇类。用麦秸与牛粪发酵栽培蘑菇,成本低廉,方法简单,容易掌握;且具有原料广、投资少、产菇快、销售畅、效益高等优势。实践证明,栽培1平方米蘑菇,投资10元左右,一般可产鲜菇10~12公斤,按每公斤售价3元计  相似文献   

5.
草菇属典型的高温食用菌,28℃以下不结菇,低于25℃时发菌亦不能顺利进行,10℃以下菌丝死亡;同时,草菇又是食用菌中草腐菌的代表种,在国际市场上被誉为“中国蘑菇”,一直为我国南方各地的主栽品种之一。南菇北移以后,一直使用发酵腐熟料  相似文献   

6.
<正>1.金针菇"冷风死亡再生技术":常温生产,搔菌并生出幼菇后,将菌瓶(袋)移入室(棚)外,借助自然冷风低温、大风、干燥的环境条件令幼菇死亡,然后移入室内,按正常操作进行管理。产出的金针菇生长整齐、个头均匀、色泽正常、产量增加。设施化或半机械化生产另有操作办法。2.双孢菇"隧道发酵技术":利用相应的"隧道设备",将基料发酵处理。与露天作业或保护发酵等传统技术相比,具有发酵均匀、基质分解效率  相似文献   

7.
施兴凤 《北京农业》2007,(21):23-24
双孢蘑菇属草腐菌、中低温性菇类,在贵州省温凉地区采用旧房或烤烟房经改造后栽培秋菇,或用塑料中棚、小棚栽培秋菇,效益好。现结合多年的生产实际,对温凉地区双孢蘑菇秋菇生产技术做一总结。  相似文献   

8.
发展草腐菌是缓解"菌林矛盾",促进食用菌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大球盖菇又名皱环球盖菇、皱球盖菇、酒红球盖菇,是国际菇类交易市场上的十大菇类之一,我市1999年开始引进,几年来的引种推  相似文献   

9.
通过发酵菌种筛选试验,筛选出适合茭白草快速腐熟的发酵菌剂,探明发酵菌及调节剂的最佳配比。结果表明,浙江省农科院生产的发酵菌对茭白草发酵效果较北京春熙公司生产的速腐剂的好。浙江省农科院发酵菌则以处理3(0.3%发酵菌+1.0%尿素+2.5%过磷酸钙+1%生石灰)的配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针对秸秆直接还田的普遍性以及带来的弊端,采用套种食用真菌来分解秸秆,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根据真菌理化性质的不同,代表性选取分解能力不同的木腐菌平菇、草腐菌鸡腿菇和金针菇菇渣,设置无秸秆还田、套栽木腐菌平菇、套栽草腐菌鸡腿菇、施入陈年金针菇菌渣4种处理,研究了套栽食用真菌及施入菌渣对夏玉米产量、农艺性状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直接还田影响夏玉米扎根和前期株高,草腐菌、木腐菌、菌渣残存菌丝均能分解秸秆,降低秸秆直接还田的副作用,提高夏玉米主要经济指标。其中套栽木腐菌平菇表现最优,与对照有极显著差异,在粮食主产区,秸秆直接还田后套种食用真菌是提高玉米经济指标、改善土壤性状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双孢菇隧道发酵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孢蘑菇生产过程中,培养基料的制备、播种、覆土、出菇管理和采收等都是重要的环节,本文主要阐述了双孢菇生产备料、预湿及混合处理、隧道一次发酵、隧道二次发酵、进棚、播种、发菌管理、覆土、出菇管理、采收和病虫害防治的栽培技术要点。旨在为广大菇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 草菇又名兰花菇、美味包脚菇、秆菇、麻菇,是一种高温型草腐真菌。生产上以稻草、麦秸、玉米秸、棉籽壳、废棉渣等为栽培原料。可在室内室外、屋前屋后、塑料大棚等栽培。在自然环  相似文献   

13.
草菇是典型的高温食用菌,28%以下不结菇,低于25℃时发菌亦不能顺利进行,10℃以下菌丝死亡。同时,草菇又是食用菌中草腐菌的代表种,在国际市场上被誉为“中国蘑菇”,一直为我国南方各地的主栽品种之一。南菇北移以后,一直使用发酵腐熟料进行栽培,产量低而不稳。北方地区使用棉籽壳为原料时,生物学效率一般在30%左右,而以麦草为主料时,则仅为10%甚至更低。生产效益的低下,使得北方地区的草菇栽培一直难以形成“气候”,无法进行商品化基地的运作。  相似文献   

14.
<正>大球盖菇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发展中国家推荐种植的食用菌品种之一,其栽培易成活,管理粗放简单,业内人士称其为"懒汉菇"。大球盖菇属草腐菌,可利用各种农作物秸秆、稻壳、木屑等进行栽培,其在生长过程中分解秸秆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多糖等大分子营养物质,生产后留下的大量菌渣可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粪草类、纤维类、草本类、木腐类4类菇渣发酵前后主要理化性状的变化情况,对比4类菇渣发酵产物与草炭的理化性质,并探讨其潜在用途。结果表明:粪草类菇渣发酵后物理性状改善不明显,且部分化学性状变差,所以此类菇渣不宜再次发酵,宜作为有机肥直接还田;纤维类、草本类、木腐类菇渣发酵后各项指标均优于发酵前,发酵后多数理化指标接近草炭,部分指标优于草炭。这3类菇渣经充分发酵后,可替代草炭用于配制工厂化育苗和无土栽培用基质。  相似文献   

16.
<正>球盖菇菌盖圆形、中实、红褐色,初时淡黄色、棕色,成熟后变深,直径3~12厘米,菌柄圆柱形,灰白色、中实,菌柄与菌盖为中生,菌相与菌柄着生形式为直生,孢子椭圆形,孢子印黑褐色,菌环明显。球盖菇为草腐菌,主要利用长稻草,麦草等原料进行生料栽培。在用纯稻草栽培时,出菇时菇潮来势猛,朵形挺拔高大(最大朵重1~2.5千克),周期短,从出菇到收获结束仅40天左右,每米可收鲜菇15~30  相似文献   

17.
采用厌氧技术研究了菇渣作原料进行沼气发酵的细菌组成、数量分布及其与产气的关系。结果表明,发酵初期,产酸菌是优势类群;发酵中期以后,纤维分解细菌逐渐成为优势类群;发酵后期,甲烷菌数略高于发酵初期。产气效果菇渣优于稻草。  相似文献   

18.
刘桂云 《农家科技》1998,(12):34-34
<正> 目前,栽培平菇的方法有室内碎草袋栽和室外阳畦整草栽培两种,前者投资大、用工多、产量低,后者占地多、难管理、产量不稳,种菇效益不高。山东省茬平县菌业技术研究所经过两年的反复实践,试验成功了一种室内整草覆土墙式栽培平菇的新技术,采用这种方法种菇,不但投资小、占地少、用工少、易管理,而且发菌快、产量高、经济效益好。1998年春,我所在30平方米菇房中投料1500公斤,选用广温型优良菌种栽培,种后13天发满菌,18天采收第一茬菇,两个月内共采菇3100公斤,取得斤料产菇两斤以上的好  相似文献   

19.
中国食用菌生产装备发展现状与重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用菌生产装备是实现食用菌大国向强国迈进的重要保障,是涵盖基质粉碎、搅拌、装袋(瓶)、灭菌、接种等多工序的成套装备,研究分析食用菌生产装备对食用菌产业提升与规模发展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了梳理中国食用菌生产装备发展现状,有效推进中国食用菌生产装备研究开发重点、促进食用菌产业现代化建设,在梳理中国食用菌生产装备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阐述当前中国食用菌生产装备存在的主要问题,即生产装备企业规模小、技术人才缺乏、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科研平台少、标准滞后等。分析草腐菌生产装备、木腐菌生产装备和生长环境等方面的研究开发重点:(1)草腐菌以智能化发酵隧道、送料布料一体机、堆肥打包机、自动割菇机、卷帘式自动上料覆土机等为主;(2)木腐菌以瓶栽食用菌机械化生产成套装备的优化提升与袋栽筐式栽培技术体系为主;(3)生长环境以质量可追溯的全程物联网测控系统为主。最后,提出中国食用菌生产装备应向智能化、成套化、标准化、国情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为了优化平菇菇渣(棉籽壳)的发酵工艺,在平菇菇渣中分别添加尿素5 kg/m3和酵素菌1 kg/m3进行高温发酵,以纯菇渣发酵处理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添加物对菇渣发酵时间、发酵温度以及发酵后理化性质和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尿素和酵素菌均可以缩短进入高温阶段的时间、提高堆体的最高温度、延长持续高温发酵的时间,最终缩短腐熟所需要的时间,其中,添加酵素菌的发酵效果较好。发酵结束时,各处理菇渣的物理性质均接近于理想栽培基质,但容重偏轻、持水孔隙度偏小,其中,添加酵素菌处理的菇渣物理性质与理想栽培基质最接近;p H值均略有增高,但差别不大;EC值均有所降低,其中,添加酵素菌处理的菇渣EC值最低,为2.25 ms/cm,最接近于理想栽培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均有所提高,其中,添加酵素菌处理的菇渣全磷和全钾含量最高,全氮含量与添加尿素处理差别不大。在菇渣中添加酵素菌,发酵效率最高,且发酵后菇渣的理化性质与理想栽培基质最接近。添加酵素菌的菇渣发酵方法为平菇菇渣最优发酵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