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般认为气温降到略低于水温时为蚕种洗浴适期。从蚕卵生理说,大部分蚕卵处于不完全解除滞育卵阶段。本省实际浴种时期大多在12月上旬。由于洗落过程中摩擦、振动等物理刺激,加速了解除滞育过程,以及浴种后在5℃中保护,使群体蚕卵胚胎俗称胚子)发育趋向整齐,大约到1月中旬,达到甲  相似文献   

2.
合成滞育激素 蚕卵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了进一步阐明家蚕滞育激素在诱导滞育卵发生以及对蚕卵滞育过程中碳水化合物代谢的调节作用,对低温(16℃)暗催青的二化性品种大造,在化蛹初期注射合成滞育激素,诱导其产下滞育卵,然后将这种滞育卵分别用25℃和5℃保护,调查其在滞育过程中糖元、海藻糖、山梨醇和甘油量的变化。结果发现,从化蛹第3天开始,每天注射150pmol/合成滞育激素,连续3次,可得到70%左右的滞育卵。这种滞育卵在产卵初期糖元的含量与自然滞育卵相似,但山梨醇的含量仅有自然滞育卵的50%左右。诱导滞育卵在5℃中保护时,解除滞育的时间比自然滞育卵提前,孵化率比自然滞育卵低20%左右。未孵化卵大多在转青期死亡。由上述结果推测,这种诱导滞育卵在产卵初期糖元与山梨醇的代谢间存在某种障碍,从而影响山梨醇的合成,导致滞育的提前解除和胚胎发育异常。  相似文献   

3.
为节约成本,减少人工越夏的人工及能源消耗,探究经济实用的人工越夏方法,2001年秋期制种后,我们对不同品种、不同批次的秋制越年种(在卵色转为固有色后)进行了先行洗落,然后用盒装越夏。通过对比重前后及冷藏解除滞育后的卵质以及次年孵化率的调查.发现人工越夏前先行洗落蚕种不会对卵质产生不良影响。现将试验过程汇报如下与同行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4.
合成滞育激素对家蚕卵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进一步阐明家蚕滞育激素在诱导滞育卵发生以及对蚕卵滞育过程中碳水化合物代谢的调节作用 ,对低温 (16℃ )暗催青的二化性品种大造 ,在化蛹初期注射合成滞育激素 ,诱导其产下滞育卵 ,然后将这种滞育卵分别用 2 5℃和 5℃保护 ,调查其在滞育过程中糖元、海藻糖、山梨醇和甘油量的变化。结果发现 ,从化蛹第 3天开始 ,每天注射 15 0pmol/头合成滞育激素 ,连续 3次 ,可得到 70 %左右的滞育卵。这种滞育卵在产卵初期糖元的含量与自然滞育卵相似 ,但山梨醇的含量仅有自然滞育卵的 5 0 %左右。诱导滞育卵在 5℃中保护时 ,解除滞育的时间比自然滞育卵提前 ,孵化率比自然滞育卵低 2 0 %左右。未孵化卵大多在转青期死亡。由上述结果推测 ,这种诱导滞育卵在产卵初期糖元与山梨醇的代谢间存在某种障碍 ,从而影响山梨醇的合成 ,导致滞育的提前解除和胚胎发育异常。  相似文献   

5.
新型散卵布上浆剂的使用方法杭州蚕种场楼霞蚕种生产上传统的散卵布上浆剂几乎全部采用小粉或面粉之类粮食,虽然容易使散卵布上蚕卵洗落脱粒。但散卵布保护不当,往往会发生霉变现象,严重的霉变容易发生灰白死卵等,影响蚕种质量。近二年来,我们采用浙江省上虞市无机盐...  相似文献   

6.
冬季收蚁的滞育蚕卵孵化法实验徐厚镕(安徽农业大学轻工学院蚕桑系230036)春制滞育蚕种,需要在夏秋季使用时,生产上一般采用冷藏浸酸法,即:滞育卵从母蛾产下后在,25℃温度中保护3天左右,卵色变为赤豆色,入库冷藏。根据生产需要,可用卵色深浅不同、冷藏...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对家蚕滞育卵长期保存研究,探索出了越年种有效保存时间和两段不同的低温冷藏法。即:第一段用抑制发育的1℃低温,保存滞育期的滞育卵;第二段在用种前的一段时间,用促进解除滞育的5℃低温冷藏,促进蚕卵解除滞育后即可出库使用。1992年涪陵地区蚕种冷库用这种两段冷藏新法保存越年毛种23,868张,到1993年秋季,实用于农村大面积生产的散卵15,217盒,结果表明与当年春季生产的冷藏浸酸秋用种无明显差异,同样可以获得丰收。  相似文献   

8.
冯家新 《蚕桑通报》1993,24(3):36-38
做好蚕种保护冷藏工作,是提高蚕种质量的重要措施,有关单位做了大量科学试验,并通过生产实践,使蚕种保护冷藏浸酸技术有所发展和革新.现将主要内容概括如下,以供参考.一、明确各种温度对滞育卵的作用桑蚕以卵期滞育.各种温度对滞育卵的作用概括如下: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广西现行三对实用品种的原种的淡色卵的保护和孵化情况调查,发现淡色卵可分为滞育性淡色卵和非滞育性淡色卵,认为造成淡色卵的原因较复杂,有待于进一步试验找出原因。  相似文献   

10.
朱有敏  李青峰 《蚕业科学》2002,28(4):341-343
以天蚕(A.yamamai)为母本,以美洲野蚕(A.poyhemus)为父本的远缘杂交,后代均以卵滞育越冬,多数表现为一化性,仅少数蛾区和个体夏卵不滞育,表现为二化性。从F1代起,就有完全滞育蛾区和不完全滞育蛾区之分,完全滞育蛾区占总受精蛾区数的37.7%,而不完全滞育蛾区内的滞育卵占总受精卵数的91.0%。低温可以促进夏卵滞育的解除。  相似文献   

11.
产后置于温度为25℃条件下保护16天的家蚕滞育卵,用盐酸和过氧化氢处理,研究了过氧化氢对盐酸解除家蚕滞育的作用。结果表明,48℃、18.4%的盐酸处理能一定程度解除蚕卵滞育性,1mol/L和2mol/L过氧化氢处理,不能解除滞育性而获得孵化能力,但对盐酸的解除作用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促进作用大小与盐酸处理时间、过氧化氢浓度、两种处理之间的时间间隔有关。  相似文献   

12.
家蚕滞育卵长期保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调查了不同温度保存的9个原种及2对杂交种的滞育性及多元醇量的变化,对长期保存卵进行了养蚕试验。结果表明:5℃保存卵在产卵100日后滞育开始解除,150日左右孵化率达到最高峰,200日后急剧下降。不同品种间无明显差异。1℃保存卵在产卵后180日左右开始解除滞育,原种在200-300日之间孵化率最高,300日后显著降低,而杂交种产卵后450日孵化率仍在80%以上。-1.5℃保存卵在产卵后500日仍呈滞育状态,但转入5℃保存80日后可获得孵化能力,到产卵后700日孵化率大致在60%左右。不同温度保存卵滞育的解除,与卵内山梨醇及甘油量的减少呈相同趋势。养蚕结果表明,用1℃保存410日以及-1.5℃保存700日的杂交种,除孵化率比当年生产的冷藏浸酸种低外,其它饲育成绩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蚕种冬期保护是蚕种生产的重要工作之一。保护适当与否,对蚕种质量和提高孵化率有密切关系。蚕种的冬期保护主要是浴种、散卵洗落和冷藏。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在广东6—7月气温高日照长期间;如采用26℃±1和短光照每日15小时黑暗综合因素处理新九蚕品种蛹期,可获得平均蛾产525.9粒卵,其中滞育卵为506粒,滞育较深滞育卵率为96.2%,不出现再生卵,而在该时期的自然温度31℃,日照13时10分48秒下的对照区,平均蛾产386粒卵,其中滞育卵只有230粒,滞育卵率仅占59.6%,同时所产的滞育卵,滞育浅。相比之下试验区增产滞育卵276粒,加深了卵的滞育,延长了滞育期。因此温度和光照的条件会改变蛾产滞育卵数量和产的滞育卵滞育深浅之差。说明中温度和短光照条件可以诱导蛹的咽下神经节分泌滞育激素。高温和长光照抑制蛹的咽下神经节分泌滞育激素。导至应产滞育卵的蛾改变为产非滞育卵或产滞育浅的卵。短日照的4月和10月的季节,如果5龄期感受温度稍高于蛹期,可提高产滞育卵率。相反,5龄期温度低于蛹期,虽然蛾平均产卵达518粒,但滞育卵只有417粒,滞育卵率仅占80.5%。出现非滞育卵多。显现出5龄期和蛹期感受变温的效应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合成滞育激素对家蚕卵Gpase、NAD-SDH、PFK、FBP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化性蚕品种大造在高温(25℃)明条件(每日光照18小时)下催青时,全部产滞育卵,在低温(16℃)暗条件(全天黑暗)下催青时全部产非滞育卵。低温暗条件下催青的大造在化蛹第3日注射一定剂量的合成滞育激素,可以诱导其产下70%左右左右的滞育卵。这种由合成滞育激素诱导形成的滞育卵,在滞育期中Gpase,PFK,FBP,NAD-SDH等与碳水化合物代谢相关的酶活性与非滞育卵不同,,但与天然滞育卵相似。只是酶活性和蚕卵解除滞育的时间比天然滞育卵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6.
在25℃保护时间短、尚未完全进入滞育的蚕卵,用一般即时浸酸方法处理,即可使2天孵化率达到90%以上。但保护时间长、完全进入滞育的蚕卵,低浸酸强度下,滞育解除率少,且有一部分已解除滞育卵蚁蚕不能破壳孵化而死亡;高浸酸强度下,一部分已解除滞育的胚胎不能发育到成熟就死亡;加上来自不同母蛾的蚕卵对盐酸的敏感性不尽相同;因此,用一般的浸酸方法处理,难以达到实用孵化的目的。本研究通过特殊浸酸方法,可使在25℃下保护15天和10天、5℃低温冷藏0至50天不等的滞育卵的2天孵化率接近或达到90%。  相似文献   

17.
提高滞育卵冷藏漫酸孵化率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通过总结近几年国内外同行及本单位对滞育卵人工孵化的研究试验和实践,探索出提高滞育卵冷藏浸酸孵化率的部分技术要领,认为二化性品种滞育卵进入滞育时间在20日以内,采取浸酸—冷藏—浸酸形式,如冷藏时间在40天以上,配合补催青黑暗处理,其孵化率基本可达到生产上的要求,且对蚕体体质无不良影响,如冷藏时间在50天以上可在生产上放心使用。  相似文献   

18.
家蚕垂体同源框激素PITX对滞育激素DH的分泌与作用有直接影响。为了探讨家蚕滞育的信号传导机制,研究了3种典型的滞育发生诱导温度和光周期条件对Pitx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亲代催青期滞育卵诱导发生条件25LL显著上调了蚕卵中Pitx基因表达水平。整个世代持续25LL环境中,3龄前幼虫和成虫体内,Pitx基因的表达水平高于15DD环境中的蚕体;胚后蚕体Pitx基因的表达水平有显著组织差异,幼虫眠中表达水平有下调趋势。子代卵内Pitx基因mRNA的水平变化与亲代诱导所致的蚕卵滞育性差异密切相关,滞育性卵中未检测到母源Pitx基因的mRNA,卵龄12~24h的胚胎发生期则有较高水平的表达,卵龄72h后的滞育发生阶段后只有痕迹量;非滞育性卵中有较高水平的母源Pitx基因mRNA,胚胎发生及发育期,Pitx基因转录水平显著高于滞育性卵;亲代20LD催青条件下所产卵滞育性不稳定,Pitx基因的mRNA水平显著高于滞育性卵,也高于非滞育性卵。亲代卵的孵化温度与光周期决定子代卵的滞育性,也影响到Pitx基因表达水平,子代卵内Pitx基因表达水平高低不是蚕卵滞育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刚产下的越年卵虽然已经获得了越年性,但其越年性还没有完成。要使蚕卵安全地越年,就必须使蚕卵完成越年性,这是越年种产卵后初期保护的工作重点。越年性的完成是通过蚕卵的滞育实现的。但是,必须按照第2年的养蚕收蚁时期调节蚕卵的滞育时间,使其在人们希望的时间之前完全解除滞育,这是越年种初冬以后保护的主题。即时浸酸是在蚕卵越年性尚未确立之前,施以浸酸处理、中止蚕卵滞育,使其变  相似文献   

20.
家蚕是完全变态的昆虫.从卵孵化的幼虫,再经化蛹,而羽化成蛾,为一个世代.其品种很多,有的有“滞育”;有的无“滞育”.有“滞育”的品种,均以卵期“滞育”越年.化性是指一年之内孵化回数,即世代回数的遗传性.凡一年之内只完成一个世代,即产“滞育卵”越年的品种,称为一化性品种;一年之内要完成二个世代,而以“滞育卵”越年的品种,称为二化性品种;一年之内发生多回世代的品种,称为多化性品种.多化性品种分为有“滞育”多化性品种和无“滞育”多化性品种两个类型.多化性品种每年世代回数,一般表现不稳定.比如,有“滞育”多化性品种,在亚热带年内发生八个世代的,往往因生活条件关系改变其世代回数.主要是气温条件的影响,例如,将广州的有“滞育”多化性品种引进合肥,即减少年内世代回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