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将提高菌体发酵密度的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vgb和腈水解酶基因bxn共同克隆进巴斯德毕赤酵母的分泌型表达载体pPIC9K而设计了重组质粒pPIC9K-vgbbxn,其中vgb胞内表达以提高菌体的发酵密度,bxn分泌表达.转化GS115菌株后,通过PCR、SDS-PAGE检测证实两基因已经整合进酵母基因组且能高效表达,摇瓶发酵试验证明,血红蛋白在贫氧条件下可明显促进酵母菌体生长和bxn基因分泌表达.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将启动子P43与透明颤菌血红蛋白(Vitreoscilla hemoglobin)基因(vgb)通过重叠PCR进行融合,克隆到芽孢杆菌表达载体p CM20上,将筛选得到的重组载体p CM20-vgb转化多粘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NR1,Western-Blot表明重组菌株表达了VHb蛋白,该蛋白的表达对重组菌体的生长和多粘菌素的产生均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根据透明颤菌血红蛋白(VHb)的氨基酸序列,按照植物偏爱密码子,对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vgb)进行优化改造,同时考虑到可实现分别克隆拼接的酶切位点,设计并合成了22条单链DNA短片段,通过拼接获得了全长450 bp的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vgbM,并将其克隆至pUC19上,获得重组质粒pGSVHB。利用设计的引物,通过PCR在vgbM基因的5′端引入NcoⅠ位点,将其克隆到原核生物高效表达载体pBV221上,获得质粒pBV221SVHB。转化E.coli. BL21并经热激诱导表达后,在培养物中检测到了约16 kD的VHb蛋白。经CO差示光谱分析测定,该蛋白具有生物活性。为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vgbM在植物基因工程研究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链霉菌抗生素的生物合成对培养环境中氧的供应相当敏感,为了改善这一溶氧问题,本研究通过将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vgb)克隆到含ФC31int,attP基因的诱导型表达载体pU8600上,构建了可接合转移到链霉菌的整合型表达vgb基因的质粒pHZ1276。pHZ1276通过接合转移导入变铅青链霉菌(Streptomyces lividans),所得重组子经Southern杂交验证后,进行诱导表达,菌体经破碎后所得蛋白粗提物经Western杂交和CO结合试验表明vgb基因在该菌中表达出了有活性的VHb蛋白。  相似文献   

5.
【目的】将透明颤菌血红蛋白(VHb)基因(vgb)在枯草芽孢杆菌中进行整合表达,提高β-半乳糖苷酶的产量。【方法】用枯草芽孢杆菌整合载体pA01和启动子P43构建vgb基因的整合表达载体pA-vgb,通过双交叉整合方式,将vgb基因整合到枯草芽孢杆菌DB104:bga的染色体上,构建枯草芽孢杆菌DB104:vbga。采用PCR和Southern blot对DB104:vbga进行检测,并通过发酵摇瓶试验研究VHb对β-半乳糖苷酶产量的作用。【结果】PCR与South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DB104:vbga中vgb基因整合位置正确,且表达的VHb蛋白具有生物学活性。摇瓶试验结果表明,在转速250 r/min条件下,枯草芽孢杆菌DB104:vbga与DB104:bga的β-半乳糖苷酶活性无显著差异;在150 r/min的限氧条件下,vgb基因的表达促使DB104:vbga的β-半乳糖苷酶活性较DB104:bga提高了14.9%。【结论】vgb基因可用于提高枯草芽孢杆菌目的蛋白的产量。  相似文献   

6.
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SYBR Green I荧光染料法,对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vgb在转基因棉花中的表达水平进行相对定量分析,建立了快速检测转基因产品中基因表达量的方法。通过该方法检测出了vgb基因在转基因棉花不同株系里的相对表达量,且表达量有差异。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定量准确、速度快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酵母发酵时贫氧限制目的蛋白表达量,利用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vgb设计毕赤酵母分泌 型表达载体pPIC9K-vgb,并以人乳铁蛋白基因为目的基因转入毕赤酵母GS115。研究结果表明,该表达载体具 有转化操作简单、后期工程菌筛选简便、菌体耐低氧能力强、目的蛋白摇瓶表达量高等优点。该表达载体也可 以通过直接替换目的基因而用于其他蛋白表达系统的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8.
将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vgb基因)克隆至链霉菌的质粒载体pIJ702中,构建成表达载体pLY702,并将pLY702质粒转化阿扎霉素B的高产菌株——吸水链霉菌NND—52—C的原生质体,获得转化子H。经发酵实验表明,在限氧的条件下,可以使NND—52—C菌株的生物量提高14.4%,阿扎霉素B的产量提高30.8%。  相似文献   

9.
将透明颤菌血红蛋白(VHb)基因转化至苏氨酸发酵基因工程株E.coli中,研究了导入VHb基因对苏氨酸发酵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改造后苏氨酸发酵菌对营养物质的利用效率增加。以不同碳源发酵时,摇床培养提高苏氨酸产量28.7%~55.4%,以不同氮源发酵时提高产酸7.4%~36.1%。导入VHb基因对菌体生长动力学的影响较小,但对苏氨酸产酸动力学曲线作用较显著。基因改造提高了菌株的生长与苏氨酸合成能力,并能缓解摇床转速较低时供氧对发酵的限制。  相似文献   

10.
云南核桃细菌性黑斑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核桃细菌性黑斑病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以云南临沧、大理、楚雄、曲靖、保山和昭通等县(市)核桃主栽地区的398份感病核桃病叶和果实为样本,采用实验室组织培养与仪器检测分析相结合方法对云南核桃细菌性黑斑病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与鉴定。结果表明:云南核桃细菌性黑斑病的病原菌为成团泛菌(Pantoea agglomerans)和核桃黄单胞杆菌(Xanthomonas arboricola),2种病原菌的分离率和致病力存在较大差异,即成团泛菌的分离率高于核桃黄单胞杆菌,而核桃黄单胞杆菌的致病力高于成团泛菌。  相似文献   

11.
[目的]黄原胶是植物致病菌野油菜黄单胞菌所分泌的胞外多糖,其主链类似纤维素很难降解,可作为生物胶用于增稠剂、悬浮剂、乳化剂和稳定剂,还能引起十字花科植物黑腐病.筛选分离对黄原胶有显著降解作用的放线菌,以生物方法降解黄原胶,降解产物黄原胶寡糖可有效防治黑腐病,具有开发为生物农药的潜力.[方法]从自然土壤样品中进行分离筛选、纯化、16S rRNA鉴定及诱变选育,获得高效降解黄原胶放线菌菌株,通过发酵工艺研究,确定最适产酶条件.[结果]优化产酶培养基配方为:蔗糖3;,( NH4 )2SO4 0.5;,KNO31;,酵母膏0.1;.菌株发酵产酶培养条件为:发酵温度28℃,pH7.5,500mL瓶装量为150 mL,底物浓度0.5;,接种量为5;.[结论]获得一株高效降解黄原胶的链霉菌(Streptomyces sp.),优化其产黄原胶降解酶的摇瓶培养基及培养条件,发酵液黄原胶降解酶的酶活达到200 IU/L.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十字花科植物黑腐病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athovar campestris,简称Xcc)hrpW基因的功能及Xcc的致病机理,实验以甘蓝型油菜为试验材料,以5~6d无菌苗的带柄子叶为外植体,建立了高效稳定的带柄子叶再生体系,同时探索了影响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甘蓝型油菜子叶柄的各种因素;并用农杆菌介导法将hrpW基因导入甘蓝型油菜中,经PCR检测法分析,证明hrpW基因已整合到油菜基因组中。hrpW基因编码HarpinXcc(十字花科植物黑腐病菌Harpin蛋白),该转基因植株的获得,为进一步研究十字花科植物黑腐病菌的致病机理提供了材料,也为选育高效抗病油菜种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几种杀菌剂对柑桔溃疡病的生物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防治柑桔溃疡病的有效药剂,按大田推荐使用浓度,用抑菌圈法测定17种非铜药剂和5种含铜药剂对柑桔溃疡病的毒力,并研究7种非铜药剂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代森锰锌、福美双、福美双.溴菌腈、农用链霉素、金核霉素和琥胶肥酸铜.乙磷铝.硫酸锌抑菌作用最强,其次为福美双.福美锌、大蒜素、络氨铜.络氨锌和盐酸吗啉胍.乙酸铜,过氧乙酸、噻唑锌、春雷菌素、中生菌素、琥珀酸铜和噻菌铜有微弱的抑菌作用,百菌清、多菌灵、苯醚甲环唑、叶青双、复硝酚钠和井冈霉素无抑菌作用。大田试验结果表明,30%金核霉素WP 500 mg/L和72%农用链霉素WP 200 mg/L处理对柑桔溃病的防效分别为76.34%和74.94%,显著优于其它药剂处理;80%代森锰锌WP 2000 mg/L、50%福美双WP 400 mg/L和50%福美双.溴菌腈WP 500 mg/L处理对柑桔溃病的防效分别为70.36%、66.55%和69.37%,与对照含铜药剂20%噻菌铜SC 67 mg/L处理无显著差异;大蒜素和叶青双对柑桔溃病防效较差,6%大蒜素EC 120 mg/L和20%叶青双WP 400 mg/L处理对柑桔溃病的防效分别为41.84%和21.8...  相似文献   

14.
ω(Omega)亚基是组成细菌RNA聚合酶(RNA polymerase,RNAP)核心酶的5个亚基(2α、β、β′andω)中最小的一个,也是5个亚基中唯一可以去除而不会导致细胞死亡的亚基。尽管ω亚基存在于所有细菌中并且序列非常保守,但迄今为止,人们对ω亚基的功能却知之甚少。基因组注释结果表明,十字花科黑腐病菌8004菌株(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campestris strain 8004,简称Xcc8004)基因组中存在一个编码ω亚基的基因rpoZXcc(ORF编号为XC0957)。为了研究Xcc RNA聚合酶ω亚基的功能,采用自杀质粒pK18mob整合突变方法,构建了rpoZXcc基因的非极性突变体NK0957。表型检测结果显示,NK0957在基本培养基MMX和丰富培养基NYG中的生长比野生型菌株Xcc8004的生长明显减慢,而且NK0957的生长缓慢表型能被rpoZXcc反式互补。这些结果说明,ω亚基在Xcc的生长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鉴定福州地区不结球白菜黑腐病致病菌,以感染黑腐病的不结球白菜植株为材料进行了病原菌分离和鉴定。通过观察所分离病原菌的形态及接种试验发现其形态和发病症状与黑腐病的形态和发病症状相一致。以细菌通用引物16S对该病原菌进行16SrDNA的PCR扩增测序分析,发现该病原菌与野油菜黄单胞菌(Genbank:CP017308.1)16SrDNA序列同源性为99.8%。从接种病原菌植株中重新分离病原菌,其16SrDNA序列与之前接种菌株序列一致。以上结果初步证明分离的病原菌为不结球白菜黑腐病病原菌,且该病原菌为十字花科黑腐病野油菜黄单胞菌野油菜致病种。  相似文献   

16.
根据黄单胞菌hisF基因的同源性设计简并引物,采用PCR方法从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Xoo)中克隆了hisF同源基因,命名为hisFXoo.NCBI网站蛋白质保守结构域搜索表明,HisFXoo属于组氨酸生物合成蛋白家族的一员,具有与其他HisF蛋白相似的结构.序列比较显示,该基因在黄单胞菌中是相对保守的.同源性搜索比较显示,与水稻条斑病菌(Xoryzae pv.oryzicola,Xooc)的hisF(登录号:DQ372107)同源性高达98%.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了hisFXoo的插入突变体,在NA+Amp平板上筛选后,并且经过PCR及Southern杂交验证插入正确.在MMX基本培养基中生长测定发现,hisF突变体生长能力明显下降,证明hisF基因与Xoo生长代谢相关.但是,该突变体仍具有致病性,并且毒力与野生型菌株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1 Introduction  Broccoli(Brassica aleracea L.Var.italica Planch) is a new type of vegetable introducedto China in recent years.People in China tended to consume more broccoli,because of itsgood quality,rich nutritions,delicious taste and anti- cancer compositions.Due to the increas-ing need of consumption,tourism and exportation,its cultivation area is enlarged incessantly.But so far most cultivars are susceptible to Black rot disease (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campestris) .The yield a…  相似文献   

18.
蔬菜根际细菌R2–2的鉴定及其抑菌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云南昆明市郊蔬菜根际分离细菌,经平板对峙培养筛选出1株抑菌能力较强的菌株R2-2,通过对其进行形态观察、Biolog微生物自动鉴定系鉴定和16S rDNA序列测定及其系统发育学分析,鉴定为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对R2-2与植物病原细菌(甘蓝黑腐病菌、魔芋细菌性软腐病菌、海棠斑点病菌、水稻白叶枯病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和病原真菌(疫霉菌、尖镰孢菌、茄镰孢菌、立枯丝核菌)进行对峙试验,结果显示,R2-2对水稻白叶枯病菌和水稻条斑病菌有较强的抑菌效果,抑菌圈直径分别达6.83 cm和7.03 cm。该菌株的16S rDNA序列已在GenBank中注册,登录号为JN648098。  相似文献   

19.
两种发酵工艺对黄原胶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添加表面活性剂TritonX-1∞与补水两种不同工艺条件对黄原胶发酵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产胶初期添加∞×10"TritonX-1∞的试验组对黄原胶产胶率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其产胶率可达3.951∥1∞mL,较对照组提高约n%,碳源转化率为71.836%.(2)保持碳源含量6.5%,当发酵进行至36h时补加20%的水分,黄原胶的产胶率可达4.962∥100mL,较对照组提高约15%,碳源转化率为76.33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