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闽台农作物品种引进与交流是闽台农业合作的重要内容。实践证明引进、开发和推广台湾农作物优良品种,对福建省发展效益农业和外向型农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福建引进台湾农作物品种的成效,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进一步加快对台农作物品种引进与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正>一、引种引种是指从不同区域或其他国家引进农作物新品种,经过在本地区进行适应性鉴定和试种比较,把表现优良的品种直接反制推广的方法。二、品比试验品比试验是育种家对自己选育的一系列品种在自己的育种圃内进行的品种比较试验,根据试验结果,评选出最优品系,参加全省统一安排的各项试验。三、预备试验由省级种子管理部门统一安排,它是对参加区域试验品种较多情况下进行的预试验,从中选择出表现优异的品种进入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3.
<正>2010年,福建省宁德市计划在全市示范推广农作物优质、专用、高效新品种10.67万hm2。其中,将引种20个台湾农作物新品种,示范推广台湾农作物品种2万hm2。据该市农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该项计划充分利用福建省区位优势,进一步加强闽台农业合  相似文献   

4.
国外农作物引种与中国种植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国外农作物引种不仅是一个国际农业科技交流活动,而且是促进农业科研和生产发展的重要手段。我国的国外引种历史悠久,目前栽培的600种作物中约有一半是国外引进的。引进数以万计的优良品种和优异种质在我国直接推广利用或用作亲本培育新的品种,使我国的作物产量不断提高,品质不断改善。国外引种潜力巨大而且经济、快捷。改革开放为国外引种提供了良好机遇。进一步加强国外引种的基础建设和管理,国外农作物引种将会在我国农业科研和生产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福建农业科技》2009,(4):92-92
厦门集美区至2009年上半年已引进台湾优良农作物品种800多个,结合无公害产品生产,引进台湾地区蔬菜、水果、水产、花卉等优良新品种,引导鼓励台商投资创办专业化生产基地,共同发展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目前引进台湾优良水果品种有"世纪番石榴"、"台湾爱文芒果"、"火龙果"、"印度青枣"等,  相似文献   

6.
引种是品种更换的重要手段,盲目引种往往给生产造成损失。为了避免损失和合理利用外省市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成果,《天津市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对同一生态区之间的引种问题做出了具体规定。本文依据生态区的划分,明确了我市各主要农作物同一生态区的地域范围和品种生态类型,结合我市多年品种应用情况,提出了引种的品种应具备的条件和主要引种方向。倡导加强对引种工作的管理,依法规范引种行为。  相似文献   

7.
玉米是甘肃省康乐县的主要农作物,随着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大面积示范推广,种植面积进一步增长,在该县海拔2100 m以下的东北部农田基本实现了全面种植。但近几年来,当地市场上的玉米品种多而杂,良莠不齐;生产中也存在盲目引种、越区种植、搭配不合理、主体品种更替缓慢等问题。为此,康乐县农业技术推广站于2018年引进了10个玉米新品种,在康乐东北部区域进行了种植试验,旨在筛选出适合该区域种植的玉米品种,提高康乐县玉米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8.
草原22号豌豆品种是由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所于1998年从台湾引进的高代品系,从中选择矮秆、绿粒单株选育而成,是适宜加工的豌豆品种.2005年12月9日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7年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向化乡上滩村(海拔2890m)高位旱地引种栽培6.67hm2,平均产量达到3186kg/hm2,为当地农民开辟了新的农业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9.
引进优良的棉花品种是棉花取得高产高效的一项有效措施。近年来,我团农技中心安排引进和推广品种的展示试验,通过棉花品种展示试验,对比不同棉花品种在124团种植的适应性和丰产性,为124团引种扩繁,确定主栽品种提出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辽棉18不论在抗病性、早熟性、丰产性都表现最为优良,适合在我团各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10.
<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的规定,湖南省制订了《湖南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引种备案实施办法》,要求引种者为具有相应生产经营资质的种子企业,引种者应当在拟引种区域开展不少于1年的适应性、抗病性试验。湖南省按市州行政区域划分14个引种区域,拟引种的每个引种区域内适应性试验点数不少于2个且应分布在不同县(市、区)。抗病性试验由引种者委托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  相似文献   

11.
一是规范新品种的引进。为了规范瓜州县农作物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行为,切实抓好农作物品种管理工作,保证农业生产用种安全,维护种子使用者合法权益,瓜州县制定了农作物品种管理相关规定,在积极鼓励单位和个人收集和提供农作物优良品种信息和品种资源的同时,不允许单位  相似文献   

12.
台湾的果桑研究起步于1979年,苗栗市农业改良场利用当地的野生桑与国外引进的品种杂交.先后培育出46C019和72C002两个高产、优质、专用果桑品种,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台湾广泛栽植。近几年,首先在江苏引种栽植145hm^2,所生产的桑果汁饮品全部销往美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并在宿迁建立了4.5hm^2苗木繁育基地。该品种适应性强。我国大部地区均可栽植,具有产量高.果型整齐,桑椹大,口感好,成熟齐等优点,是鲜食和加工桑果饮品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3.
早稻新品种苏引稻2号(原名IRAT109),由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引进并与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协作鉴定,1992年4月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目前该品种已在我省沿江、沿海淡水资源不足或缺乏灌溉设施的早作地区累计推广种植13万亩,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四川等省有关旱谷或丘陵地区引种数千亩。  相似文献   

14.
一、选育经过苏棉6号原系号为盐1015,是1993年4月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抗枯萎病棉花新品种.其选育经过是:1983年以河北省棉花育种合作组育成的高产、抗病材料冀合24-1为母本,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从美国引进的优质材料AC241(编号82-201)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1983年冬到海南岛加代,1984年种植杂种圃,编号联选12,同时进行病圃鉴定.1985年继续种杂种圃,编号0073.1985年秋从0073中选择早熟、丰产、抗病的单株,1986年种入株行圃,编号1169,进行比较鉴定.1987年继续种植株行比较,编号1015.1988年升入本所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较对照种盐棉48增产  相似文献   

15.
金帅王是北京宝丰种子公司自台湾引进系选育的超甜玉米品种,2007年通过天津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株型半紧凑,叶色翠绿,保绿性好,果穗粗大且呈锥形,籽粒金黄;熟期中熟偏早,口感香甜,风味独特;高抗大斑病、  相似文献   

16.
该品种母本是由河南农业大学选育的花皮品种N-8。父本H-9是从台湾第一种苗公司引进的优良自交系选育而成。2007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豫星3号。  相似文献   

17.
台湾水晶无籽芭乐是台湾农业专家从印度加尔各答引进改良出来的新一代稀有番石榴新品种。福建省南靖县于2000年引进试种 ,通过4年的引种观察 ,认为该品种具有投产早、产量高、品质优、风味佳、营养丰富等特点。据调查 ,近年来的市场销售价格都保持在4元 /kg以上 ,且供不应求 ,经济效益十分显著。1品种特性台湾水晶无籽芭乐属于桃金娘科番石榴属 ,为常绿小乔木。其分枝多靠近地面而呈灌木状树冠 ,1年多次长梢 ,新梢为四棱形 ,叶对生、椭圆形。花为两性花 ,5~11月连续开花结果 ,8月果实陆续成熟上市直至翌年4月。果实为浆果 ,果形圆凸状 ,果…  相似文献   

18.
台湾省甘蔗育种的历史悠久,成绩显著,首先是引种,先后引进27个国家和地区的品种,其中以NCO310为最好,贡献最大,1920年开始甘蔗杂交育种,到1979年先后育台糖品种(F)178个,由1979年起台湾将新育成的品种改为新台糖品种(ROC)称号,到1995年共16年,先后育成命名为新台糖的品种21个,目前的才老台糖品种基本上被新台糖品种所代替,1995年台湾推广商业品种18个,其中,老台糖品种只  相似文献   

19.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农村经济也随之得到快速发展。因此,不断加大对农业的科技投入,引进推广新、特、优农作物品种,加快农作物品种的更新更换,使农业科技成果尽快地转化为生产力,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近几年各地都很重视新品种引进推广工作,已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但也有深刻的教训,为了避免引种的盲目性,减少对生产造成的损失,就此浅谈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建瓯市西瓜种植面积逐年增大.2004年达到0.2万hm^2。然而西瓜产业的发展也存在制约着瓜农收益的问题:其一。种植品种以外运型中晚熟品种居多,上市集中.售价不高,瓜贱伤农时有发生;其二。果型偏大。小家庭消费者较难适应;其三。西瓜品种花色偏少。红肉西瓜占绝大多数,消费者没有挑选余地;其四.高产栽培技术推广面还有待进一步扩大。为了扩大西瓜市场占有量,提高农民收入,我站在2004年引进11个西瓜品种进行秩延栽培的基础上,2005年继续从南平市农科所引进2个黄肉西瓜品种:在穆墩瓜菜引种观察圃进行秋延迟立架栽培试验,现将试验结果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