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大学生阅读习惯的现状进行分析,进一步指导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以天津大学仁爱学院图书馆为例探索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内容和形式,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发挥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阅读理论模式,提出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交互阅读模式,综合运用语言知识和图式知识来指导学生的阅读实践,是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和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探索文检课开展学术论文研究性阅读指导的教学模式,该模式源于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之理念。阐释浅阅读、深阅读和延伸阅读3个阶段的任务目标和具体内容,分析和纠正学生写作中认知误区导致的技能缺陷。以期实现图书馆阅读指导和文检课教学,交融渗透中的协调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4.
以元阅读理论为指导,开展以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指导为主的主动型阅读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以教为主的被动教学模式。通过新教学模式下的实验组和传统模式下的对照组阅读成绩及速度的测试,与问卷自我评估调查的数据对照分析,可确认新教学模式达到了以上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阅读大概可以分为三种任务类型: 课堂阅读、课外阅读和考试阅读。本研究主要以 O''Malley & Chamot 的学习策略分类框架为基础, 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在不同的阅读任务下所采取的阅读策略的对比研究, 分析了不同学习成绩组学生与具体阅读任务下策略运用的相关数据, 了解学生在不同阅读任务下使用阅读策略的特点和变化, 以期更加有效地指导学生阅读、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生阅读现状的调查,了解高职院校学生的阅读动机、阅读需求、阅读行为的特点以及对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评价,可以有利于图书馆根据自身条件和服务对象,采取多种方式吸引读者,主动影响其阅读行为,培养阅读技巧和方法,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和阅读效果.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高校在校大学生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的问卷调查,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找到对策,从而发挥图书馆主阵地的作用,对大学生人文阅读进行不同层次、不同级别的指导,让高校图书馆的职能更好的发挥,服务更加深化。  相似文献   

8.
吴文丹 《农业与技术》2005,25(5):187-189
从培养阅读兴趣、传授阅读方法、培育阅读习惯、指导预读复读等方面,谈中专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些做法、体会。  相似文献   

9.
高中英语学科课程标准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之一,由此可见阅读理解的重要性。而课堂是进行英语教学、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主渠道,所以本文试着从指导原则、教学层次、教学策略三方面来探究这一既有效又实用的训练方式。  相似文献   

10.
课外阅读是高中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注重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指导。  相似文献   

11.
阅读理解能力不仅是学生一直提高的科目,也是英语教师不断攻克的课题,教师始终把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作为教学中的重点,实践证明,元认知理论能有效指导学生学习,提高阅读能力。作者在理解元认知理论的基础上,使该理论和大学英语阅读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加以应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本文阐明了元认知理论的含义以及该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中的应用,从而论证了阅读理解对元认知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中女性读者的阅读倾向与视角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哈尔滨市图书馆387位女性读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近年来女性读者到馆比例、阅读习惯及阅读倾向.据此,掌握图书馆读者群体中女性读者的相关情况,为有效开展用户研究、有针对性地搞好用户教育、阅读指导和读者服务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张志莉 《甘肃农业》2006,25(11):356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教师们共同关心的话题。实践证明:教学中教师利用好图式理论。不断丰富学生头脑中原有图式;阅读时指导学生激活图式,建立图式并运用图式,这些活动对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大有禆益。  相似文献   

14.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0):293-294
立体阅读作为一种以读者需求为导向的新型阅读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学生读者的青睐。以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图书馆为例,探讨立体阅读对提高高职学生阅读兴趣的作用,并且分析阅读推广过程中所遇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通过立体阅读新模式引导更多学生好读书、读好书,进一步提升图书馆的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15.
张海东 《河南农业》2020,(12):33-33,44
阅读理解是中职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听、说、读、写中变得越来越重要。提高中职生阅读理解能力要充分利用好教材,用"导—读—讲—练"的模式进行课堂教学;要激发中职生阅读兴趣,进行有效课外阅读;要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运用正确的阅读技巧。  相似文献   

16.
英语阅读的教学目的在于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速度能力以及阅读兴趣,并掌握各种技巧,扩大词汇量,增加文化背景知识。如何提高大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教师们共同关心的话题。实践证明:教学中教师利用好图式理论,不断丰富学生头脑中原有图式;阅读时指导学生激活图式,建立图式并运用图式,这些活动对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7.
阅读理解是学生十分重要的一项技能,应当下大力气训练和培养。本就阅读的重要性、影响阅读的一些因素进行了一些简单分析,并对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对广大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调查显示,大学生读者阅读倾向呈现快餐式的浅阅读。剖析了影响大学生阅读倾向的主要因素,着重探讨了吸引、培养、指导读者深阅读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围绕中国高校培养应用型、创新型、开放型人才的目标,在“互联网+交互阅读群+阅读推广”协同认知中,通过利用重视后阅读环境下泛在阅读方式,强化大学生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意识,促进和提高学生文化传承及发展创新IP意识。使学生在不同的教育阶段通过文化协同认知和阅读设计,提升学生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文化创新和国家文化责任的新一代文化创新型人才。[研究方法]分析中国学生群体阅读生态环境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对学生群体阅读生态变化进行趋势分析发现,分析大学生阅读问题及对策,打造后阅读时代大学生文化创新意识的培养体系,深入阐述在文化自信和知识创新(IP)的视野下,IP创新的培养模式,创新阅读模式。[研究结论]后阅读时代,学生阅读群体的阅读特征和阅读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交互互动式阅读、碎片化短阅读、评论式阅读、图像阅读等制约了学生的阅读行为,社会信息爆炸性激增,泛在化的信息大量充斥着信息的获取,图书馆及学校文化场所利用文化传播与传承的创新科技因素的干预,会为学生群体的导向性阅读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20.
借鉴国内外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对福建农林大学192名非英语专业大学一年级学生的英语阅读策略使用情况进行实证性研究,分析他们的阅读理解成绩与阅读策略使用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阅读理解成绩好的学生比成绩差的学生更善于选择和使用阅读策略,尤其表现在元认知策略的使用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3)。因此认为,阅读策略的使用与学生阅读成绩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