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加大科技兴农工作力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地位,以及各种农业科技推广渠道的现状,建议国家应在增加农业科技推广经费投入的基础上,搞好以农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为技术支撑、政府农业科技推广系统为主渠道、积极发展民间科技推广渠道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建设,以加大科技兴农工作的力度。  相似文献   

2.
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技推广中介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阐述了我省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分析了当前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中介体系面临的问题,对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新型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提出了组织多元化、形式多样化,运行机制市场化,保障措施合法化若干思路与建议意见。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中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与创新模式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加大农业科技的引进与推广力度,促进科技进步是推动中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针对中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发展现状,借鉴农业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中国的基本国情,建立和完善以政府为主导、非政府机构积极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技推广创新模式,应该是中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杨凌农业科技推广模式与制度创新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农业科技推广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杨凌示范区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制度创新的探索中,积极发挥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的作用,突破了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促进了农科教、产学研的紧密结合,为中国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浅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着重分析了当前农业科技推广的背景和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建设多元化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作了深入探析.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表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业生产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农民种田积极性高涨,农业科技推广取得较大进展,种植业生产发展速度加快,主要农产品产量获得较大幅度增长,种植业结构趋于合理。指出了我省种植业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农产品总量不足,人均占有量低,随着人口的增长和耕地的减少,供求矛盾难以缓和;2.生产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低;3.生产条件差,基础脆弱;4.生产成本增加,比较效益下降;5.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薄弱,影响农业科技推广的深入发展。提出我省种植业生产今后发展的对策措施为:1.抓好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切实保护耕地;2.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加速中低产田土改造,改善生产条件;3.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耕地产出率;4.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种植业;5.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农业科技推广;6.增加农业投入,管好用好建设资金,发挥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7.
刘建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1):421-421
科技推广作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重要组成部分,运作的好与差将直接影响着项目实施效果。分析了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具有综合性、主导性、普及性、应用性等基本特征。结合南通市的具体实际,以机制创新为突破,从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的运行、组织、推广等层面探索出工作新模式。提出了通过推行科技委托制创新其运行模式、建立推广项目组创新其组织模式、健全联动新机制创新其推广模式。并以南通市优质稻米产业区为例进行了探索与实践,科技推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有效地发挥了科技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8.
农业科技推广是将农业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力量。太谷县以省级战略山西"农谷"建设为契机,开创农业科技推广创新模式。对此发展新模式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9.
《种业导刊》2009,(4):45-45
针对我国千家万户分散的小规模经营方式,以及农户获得农业新技术的渠道不畅、时间较长、成本较高的现实,专家呼吁需要构建科技人员直接进村入户的农村科技推广服务模式与长效机制。同时建议,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引导专业技术协会、合作经济组织、涉农企业等主动参与技术推广服务,推进我国农村科技服务的社会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议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设置和条件支持,积极推进农村科技服务站和专家工作站建设,形成人员稳定、机制长效的农村科技推广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0.
俞平高  李炯 《中国种业》2011,(11):30-31
农业科技推广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种子是农业生产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也是农业科技的主要载体.因此优良品种的推广是农业科技推广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当前海峡两岸农业科技合作与发展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并从政策、技术、人力、资源、信息、服务体系和农业工程实施等多方面阐述了今后海峡两岸在农业科技合作与发展双向交流中的对策,为进一步构建和谐双赢海峡两岸关系指明了一条可探索、可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苏毅  刘薇 《中国农学通报》2020,36(31):148-158
笔者回顾了陕西百年来不同时期农业科技发展的历史背景与社会环境,分析了陕西农业科技发展的动因与本质、范围与对象、社会需求等内在属性特征;总结了陕西农业科技发展的主要成效,即构建了农业科研技术服务体系、培育推广了技术良种方法、发展了农业产业、形成了农业科技发展的政策人才环境、改变了农业传统观念与生产方式;归纳凝练出陕西农业科技发展的经验启示,即农业科技发展是解决农业诸多矛盾的必然要求、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构建农业安全的重要举措,同时农业科技发展必须以国家需要、人民需求为根本出发点。指出陕西农业科技发展中成果转化率不高、体制机制僵化、省级支持不够、基层人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提出通过“科研面向需求”、设立省级基金、开展农技有偿服务、扩大农技部门人事权限、发挥各类市场主体作用来解决问题,推动全省农业科技持续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陕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存在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资金投入不足、体制落后、队伍不稳、农民文化素质较低等诸多问题。在综合分析发展机遇和面临矛盾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科学合理的政策法律保障体系、坚实的农业科技创新基础、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高效灵活的运行机制、以国家投入为主的多渠道投融资体系和精干高效的农业科技推广队伍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研究旨在探索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农民科普信息化服务工作新模式、新路径、新方法,为全国各地各级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及助力乡村振兴方面提供借鉴。在文献研究农业科学普及工作新模式、新方法的基础上,深入剖析辽宁12316“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经验以及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所取得的实际效果。辽宁12316“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开创了“五位一体”农民科普信息化服务新模式,构建了国家、省、市、县、乡五级“三农”综合信息服务体系。2019—2021年间,平台累计向全省提供科学普及服务1130.71万例,现已成为辽宁“互联网+农业”的典型案例,是辽宁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品牌。各地农业管理部门有必要借鉴辽宁12316平台的建设经验,完善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各级地方农业主管部门应重视农业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高素质农民队伍;各省农业信息服务平台有必要建立“星系式”科普服务体系,跨区域开展科普活动;各级农业信息服务平台要积极探索多元化信息服务模式,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5.
西藏农业科技信息资源数字化平台建设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目的】针对西藏农业文献资源特色和信息资源的开发性保护需求,探寻适用的资源建设与利用技术方案。【方法】研发西藏农业科技信息资源数字化平台,进行西藏图书、期刊资源的数字化,建设青稞、牦牛等特色资源库。【结果】本文提出了由信息资源层、技术支撑层、整合服务层和用户层构成的平台总体技术框架,梳理了可用资源的类型、来源和内容建设方式,设计和开发实现了系统的功能,进行了应用部署并利用平台功能进行数据整理与装载,面向藏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结论】平台的建设和应用,将进一步发挥和扩增农业科技文献数据资源的效益,为西藏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生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6.
浅析大学农业技术推广创新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总结了大学主导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概念内涵、产生背景和发展现状。对项目主导型、企业主导型、基地主导型、培训主导型和培育农协型五种大学科技推广模式进行了剖析,提出大学主导型科技推广模式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科技特派员长效机制建设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科技特派员制度由福建省南平首创,是解决目前农村基层科技力量不足与科技服务“缺位”的成功实践,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有益探索。但科技特派员制度毕竟是在农村科技体制不完善,“三农”问题比较突出的情况下采取的非常措施,为此,就福建省科技特派员制度运行现状,制度实施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该制度的长效机制建设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农业科技团队助推新农村建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根据“团队”理论,介绍了我院在新农村建设中,组建科技团队和团队创新所作的探索与实践。在加强科技团队建设过程中,我院的科研、技术推广、为地方经济服务、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工作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该研究对农业高校、科研院所在为“三农”服务和新农村建设中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薛建鹏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2):455-455
社会服务功能是大学、也是大学科技园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在建设中,找准位置,不断强化公益性社会服务功能,以“五个结合”促进“三区并举”,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为我国农林类大学科技园的可持续发展开辟出了一条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