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3 毫秒
1.
本文对杉木次生林林冠下营造细柄阿丁枫后形成的混交林和杉木纯林的林分燃烧性进行了定量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细柄阿丁枫,杉木混交林的林内相对湿度,地被物含水率,林分贮水量等指标显著高于杉木纯林;易燃危险物数量减少,且呈间歇式分布,易燃危险物生物量与有效潜在能量占林分总负荷量和总潜在能量比率明显低于杉木纯林。  相似文献   

2.
细柄阿丁枫杉木混交林的燃烧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杉木次生林林冠下营造细柄阿丁枫(Altingiagralilipes)后形成的混交林和杉木纯林的林分燃烧性进行了定量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细柄阿丁枫、杉木混交林的林内相对湿度,地被物含水率,林分贮水量等指标显著高于杉木纯林;易燃危险物数量减少,且呈间歇式分布,易燃危险物生物量与有效潜在能量占林分总负荷量和总潜在能量比率明显低于杉木纯林。混交林林分的燃烧低于杉木纯林,有利于阻隔或延缓林火蔓延,在营林防火上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乡土阔叶树山杜英造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杜英是优良的乡土速生绿化树种,对连城县宣和国营林场6年生的山杜英纯林、杉木纯林、马尾松纯林、山杜英与杉木和马尾松的混交林进行生长状况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林分蓄积生长量和生物量的大小分别为山杜英与杉木混交林>山杜英纯林>山杜英与马尾松混交林>杉木纯林>马尾松纯林.  相似文献   

4.
对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的米槠林分与杉木人工林分的燃烧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米槠林分比杉木林分林内日均光照强度小,日均温度低,相对湿度大,林下植被含水量高,可燃物的水分贮量大,易燃危险物负荷量占总负荷量的比率低,其有效潜在能量占总潜在能量的比率亦较低,因此米槠林分的燃烧性低于杉木林分,米槠林分具有较强的抗御火灾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米槠林分布与杉木林分燃烧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的米槠林分与杉木人工林分的燃烧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米槠林分比杉木林分林内日均光照强度小,日均温度低,相对湿度大,林下植被含水量高,可燃物的水分贮量大,易燃危险物负荷量占总负荷量的比率低,其有效潜在能量占总潜在能量的比率亦较低,因此米槠林分的燃烧性低于杉木林分,米槠林分具有较强的抗御火灾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对13年生山杜英与杉木1︰1行状混交林、杉木纯林和山杜英纯林的林分生长量、生物量及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山杜英和杉木混交可以有效促进杉木和山杜英的生长,混交林中杉木和山杜英的生长量均高于其相应纯林,蓄积量比纯林提高65. 00%~72. 89%,生物生产力提高1. 11%~59. 11%;山杜英与杉木混交可以改善土壤物理化学性状,提高土壤有机质、氮磷钾等养分含量;杉木混交山杜英模式在闽西北地区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浦城县世界银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营造的21年生杉木山杜英混交林的生长情况及土壤养分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山杜英(Elaeocrpus Sylvestris)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混交林的林分总蓄积量分别比杉木、山杜英纯林高66.03%和46.34%;山杜英杉木混交林0~20cm土层内的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氮、有效磷及速效钾等养分含量分别比杉木纯林提高了6.48%、7.96%、7.28%、32.43%和12.45%。说明山杜英与杉木种间关系协调,可作为杉木多代连栽林地恢复地力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  相似文献   

8.
对常绿阔叶林采伐后形成的不同群落类型的林分燃烧性进行定量研究表明:米槠单优群落的林分生产力较高,但其林分燃烧性较低,其林褥层、草本层和乔木层所分布的易燃危险物较少,其易燃危险物占林分可燃物总负荷量的比率仅为0.92%,明显低于杉木 杂灌群落和杉木 芒萁群落;其林分的水分贮量和生境湿度亦高于杉木人工林。杉木 杂灌群落的林分燃烧性亦低于杉木 芒萁群落。  相似文献   

9.
不同模式杉木—火力楠混交林林分燃烧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模式杉木-火力楠混交林及火力楠纯林和杉木纯林,林分燃烧的定量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模式杉木-火力楠混交林及火力楠纯林的林分燃烧性均低于杉木纯林,经多目标决策认为,不同模式混交林均具有较高的林分生产力和较强的自身抗御火灾的能力,其中以3:1的杉木、火力楠带状混交林为最佳混交模式。  相似文献   

10.
杉木马尾松木荷人工纯林与混交林火灾隐患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为比较人工纯林与混交林的潜在火灾危险,本文通过对1982年营造的杉木、马尾松、木荷纯林以及这3个树种组成的4种混交林的可燃物负荷量分布格局进行了调查测定,并对这7种林分的潜在能量进行了计算分析,得出7种林分的火灾潜在危险由大到小依次为:马尾松纯林、杉木马尾松混交林、杉木马尾松木荷混交林、杉木纯林、马尾松木荷混交林、杉木木荷混交林、木荷纯林。针叶树种构成的混交林并不能降低火灾的潜在危险,针阀混交林的火灾潜在危险小于针叶纯林。同时还看到,防火林带的防火效应毕竟有限,只有通过营造针阔混交林,提高整个林分的抗火性,才能真正减轻火灾隐患。  相似文献   

11.
杉木马尾松森荷人工纯林与混交林炎灾隐患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比较人工纯林与混交林的潜在火灾危险,本文通过对1982年营造的杉木、马尾松、木荷纯林以及这3个树种组成的4种混交林的可燃物负荷量分布格局进行了调查测定,并对这7种林分的潜在能量进行了计算分析,得出7种林分的火灾潜在危险由大到小依次为马尾松纯林、杉木马尾松混交林、杉木马尾松木荷混交林、杉木纯林、马尾松木荷混交林、杉木木荷混交林、木荷纯林.针叶树种构成的混交林并不能降低火灾的潜在危险,针阔混交林的火灾潜在危险小于针叶纯林.同时还看到,防火林带的防火效应毕竟有限,只有通过营造针阔混交林,提高整个林分的抗火性,才能真正减轻火灾隐患.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19年生杉木毛竹混交林不同混交模式下林分的生长状况及林地内土壤的理化性质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混交林内毛竹和杉木的生长情况都优于纯林,土壤肥力状况总体上较纯林高,土壤水分指标均优于纯林好。研究初步表明毛竹杉木混交对林分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同时对林内地力衰退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杉木闽粤栲混交林分特征与水土保持功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杉木与闽粤栲混交林分特征与水土保持功能,以杉木纯林为对照,对杉木与闽粤栲以3∶1混交的林分特征和林分的持水量、土壤物理性质、渗透性、抗蚀性及水文效益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杉木闽粤栲混交林乔木生物量、地被物生物量、凋落物现存量均显著高于杉木纯林;杉木闽粤栲混交林林分的总持水量、土壤渗透速度、林分地表抗冲刷能力、涵养水源的能力均显著高于杉木纯林。这些说明杉木与闽粤栲以3∶1混交的林分能更有效地改善土壤物理性质,提高土壤入渗能力,截持雨水,减少雨水对林地的冲刷和侵蚀,增强土壤抗蚀性,提高水文效益,从而提高林分的固土保水功能。  相似文献   

14.
杉木观光木混交林的生长状况及生物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通过对三明中亚热带杉木观光木混交林和杉木纯林的生长状况及生物量的研究 ,结果表明 ,与纯林相比 ,混交林中杉木的平均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及单株生物量均得到提高 ,单株细根量增加 2 4 5 4 % ,林分总蓄积量增加 14 72 % ,林分总生物量增加 2 7 4 % ,表明混交林比纯林有更高的生产力。混交林中杉木单株生物量是观光木的 1 85倍 ,且具有明显的树干有机物积累优势。与纯林相比 ,混交林乔木层生物量占林分总生物量比例较高 ,而林下植被层则较小  相似文献   

15.
在粤北杉木采伐迹地种植红锥、火力楠、南酸枣、枫香、山杜英、荷木等6个乡土阔叶树种,通过杉木萌芽更新形成杉阔混交林,5年后对其林分生长和水源涵养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造林5年后林分郁闭度达到0.9,杉木与阔叶树均生长良好,以南酸枣和枫香的生长表现最佳;6种杉阔混交林的凋落物层和土壤层的蓄水特性以及土壤渗透特性远优于杉木萌芽纯林,其中阔叶树种以南酸枣效果最佳,其次是枫香、红锥.  相似文献   

16.
选择福建省建阳范桥国有林场16年生杉木×闽粤栲混交林与杉木纯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坡位不同林分养分积累量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上坡立地条件下,杉木纯林乔木层N、P、K养分积累量均大于杉木×闽粤栲混交林。中坡和下坡林分乔木层养分积累量则表现为混交林大于杉木纯林。不同林分乔木层养分积累量均占整个林分养分积累总量的90%以上,且表现为N>K>P和下坡>中坡>上坡。上坡杉木纯林的灌木层和草本层N、P积累量均大于混交林,下坡林分的灌木层N、P、K养分积累量均表现为杉木×闽粤栲混交林大于杉木纯林。不同林分凋落物的N和P的积累量均大大超过草本层和灌木层的积累量。  相似文献   

17.
在调查杉木与乳源木莲混交林及杉木纯林(对照)生长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杉木与乳源木莲混交林及杉木纯林地上部分各器官及各径级根生物量分配格局。研究结果表明,杉木与乳源木莲混交林中杉木的生长及林分总生物量的积累均优于杉木纯林。从生物量分配上看,杉木与乳源木莲混交林中杉木及纯林中杉木其地上部分各器官的分配均表现为树干>叶>枝,但混交林中杉木叶和干分配率略大于纯林,而枝分配率略低于纯林;混交林中杉木各径级根的生物量均大于杉木纯林。  相似文献   

18.
分析比较了16年生萌芽杉木、拟赤杨混交林(3:1)以及萌芽杉木纯林生长状况、水源涵养功能、林内小气候、生物量分布格局.结果表明:2茬杉木、拟赤杨混交林生长良好,杉木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单株材积、单位面积总蓄积量,林分总生物量分别为14.59m、14.35cm、0.12307m3/株、229.3657m3/hm2、114.79t/hm2,与杉木纯林比较分别提高8.5%、5.8%、19.3%、22.5%、38.97%.混交林中拟赤杨枝叶生物量分布高度高于萌生杉木,有利于提高光能利用率;根系分布深度相差不大,属浅根系,但2者根系之间不互相穿透和盘结,能充发利用地力,同时混交林改善了林内小气候,林分水源涵养功能也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9.
在福建省宁化国有林场开展了9年生杉木、木荷纯林及其不同混交比例林分生物量和碳储量的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杉木纯林,混交林干和根生物量的比例增加,枝和叶生物量的比例降低。5杉5荷林分总生物量分别比杉木和木荷纯林高25.8%和69.3%,7杉3荷和3杉7荷林分总生物量与杉木纯林接近,但分别比木荷纯林高41.2%和35.7%。7杉3荷、5杉5荷和3杉7荷混交林林分总碳储量分别比杉木纯林增加10.1%、22.2%和3.4%,比木荷纯林增加33.5%、48.3%和25.3%;碳储量的增加主要来源于乔木层和土壤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凋落物层碳储量与纯林差异不大。因此,相对于杉木或木荷纯林,5杉5荷混交可以显著提高林分生物量和碳储量。  相似文献   

20.
秃杉混交林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秃杉、杉木、火力楠混交林,秃杉、杉木混交林以及秃杉、杉木纯林的生物量及其空间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秃杉混交林比秃杉纯林具有更高的生产力,混交林中又以秃杉、杉木、火力楠混交林的生产力最高,林分总蓄积量达75.06 m3/hm2,总生物量达81.57t/hm2,分别比秃杉纯林高34.4%和37.7%。混交林林分具有一定成层性,林分结构比秃杉纯林更有利于生物量的积累,而且秃杉比杉木曼速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