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烟蚜是同翅目蚜科瘤蚜属,在我国各个植烟区为害严重,不仅直接影响烟株的健康生长,而且是多种病毒病的传播媒介,蚜虫的为害大大降低了我国烟叶的产量和质量。结合烟叶生产和实践经验,介绍烟草蚜虫的发生特点和系统控制技术,为烟草蚜虫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桃树蚜虫的危害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危害桃树的蚜虫主要有桃蚜、桃粉蚜、桃瘤蚜3种 ,均属同翅目 ,蚜科。这3种蚜虫除主要危害桃树外 ,还危害杏、李、樱桃等多种核果类果树。桃蚜又是传播病毒的重要害虫。这3种蚜虫寄主广泛 ,夏秋寄主有大豆、烟草、瓜类、白菜等多种作物。冬季较温暖 ,若早春雨水适宜 ,将为蚜虫大发生提供了条件。一、危害症状桃树蚜虫一年发生多代 ,且主要危害幼嫩部位。集中在嫩梢和叶片上吮吸汁液 ,被害桃叶叶绿素含量低 ,苍白卷缩 ,不能展叶 ,光合作用下降 ,最后脱落 ,影响桃果产量及花芽形成 ,严重削弱树势。二、防治的最佳时期由于蚜虫危害造成卷叶 ,…  相似文献   

3.
吴红波  ;金道超 《植物保护》2007,33(6):121-123
研究了贵州省烟田蚜虫的种类,结果表明:迁入到烟田的蚜虫隶属9种,其中桃蚜(Myzus persicae)、甘蓝蚜(Brevicoryne brassicae)、豆蚜(Aphis craccivora)、萝卜蚜(Lipaphis erysimi)、麦长管蚜(Macrosiphum miscanthi)占诱集蚜量的90%以上,尤以桃蚜数量最大,是烟田传播病毒病的主要蚜种,能传播多种烟草病毒病。试验结果还表明,单作烟田和毗邻油菜的烟田病毒病发病较高,麦套烟的发病较轻;甘蓝蚜、豆蚜和萝卜蚜基本上不能在烟叶上定殖。  相似文献   

4.
烟蚜Myzus persicae Sulzer 是为害烟草的重要害虫之一,分布范围广,寄主种类多,在我国各烟区发生普遍。蚜虫作为一种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常群集于烟株叶片、嫩茎、花蕾、顶芽等部位,刺吸汁液,使叶片皱缩、卷曲、畸形,严重时引起枝叶枯萎甚至整株死亡,直接影响烟叶的产量和质量。烟蚜还能携毒传播,造成烟草黄瓜花叶病毒病、烟草蚀纹病、烟草丛枝病的发生和流行。蚜虫个体虽小,看似为害不大,但繁殖能力很强,有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方式,孤雌生殖可以很快产生新的蚜虫个体,若条件适宜,蚜虫会迅速繁殖为害,给烟株带来很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5.
邵武市烟田烟蚜及其天敌的发生情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烟蚜[Myzus persicae(Sulzer)]又名桃蚜。该虫食性杂,除为害烟草外,还为害其他170多种作物。在烟田,烟蚜的发生数量大,为害时间长,以若、成蚜聚集在烟株的叶背和幼嫩的组织上,刺吸汁液,使叶片卷缩、变形,烟株生长缓慢。被害烟叶烘烤后缺乏光泽,难于回潮,且易破碎。烟蚜分泌的蜜露又常导致烟叶诱发煤烟病,影响烟叶的品质。此外,烟蚜还是多种病毒病的传播媒介。烟蚜的为害成为烟叶生产中最为严重的问题。十几年来,对烟蚜的防治一般都采用化学农药,不但未减少烟田烟蚜的数量,而且使烟蚜产生抗性而更不易被杀死。这样,人们才重新认识到天敌的重…  相似文献   

6.
1999年宜昌市烟草花叶病暴发,发病面积达0.9万hm2,占全市烟草种植面积的48.2%,田间平均株发病率32.4%,高的达100%,平均病指二级,高的三级以上。发病最重的是山区县秭归。秭归县烟草花叶病暴发面积953.3hm2,占全县烟叶种植面积的49.2%,病株率平均35%,高的70%,局部地区100%,给烟叶生产带来严重损失。发病重的因素,一是气候条件适宜。冬旱春暖及夏季高温多湿气候,有利传毒介体蚜虫繁殖,蚜虫暴发成灾,导致烟草花叶病严重,且见病时间较早。据秭归杨林、周坪调查,百株蚜量1.6…  相似文献   

7.
烟草病毒病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烟草病毒病种类多 ,有烟草普通花叶病、黄瓜花叶病、烟草蚀纹病、马铃薯Y病毒病、烟草环斑病等 ,其中发生普遍、为害严重的有烟草普通花叶病、黄瓜花叶病、烟草蚀纹病。烟草蚀纹病发生为害呈上升趋势 ,部分烟区的发生为害超过普通花叶病和黄瓜花叶病。受害严重时 ,不仅影响产量 ,而且烟叶皱缩 ,不能烘烤。1 症状及传播病毒病在烟草各生长期间都能侵害。其中普通花叶病呈典型花叶症状 ,叶片有黄绿相间斑纹 ,厚薄不匀 ,高低不平 ,皱缩呈畸形 ,绿色部分比黄色部分为厚。幼叶上初期病斑对光透视 ,可见叶脉略微透光 ,呈淡黄色。早期病株显著矮…  相似文献   

8.
烤烟生产是施秉县的一大支柱产业.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每年种植面积达2467hm^2,其中利用干田种烟(简称田烟)面积567hm^2。通过2a对施秉县主要烟区烤烟病虫害的调查,病害主要有:气候斑、猝倒病、普通花叶病、烟草黄瓜花叶病、黑胫病、立枯病、炭疽病、赤星病、青枯病、根结线虫病、烟草蚀纹病毒病、烟草脉斑病毒病、烟草早疫病、烟草菌核病、野火病等。主要虫害有:烟蚜、烟青虫、斜纹夜蛾、稻缘蝽、蓟马、小地老虎、蛞蝓、蛴螬等。众多的病虫种类在烤烟的各个生育阶段交错发生,给防治工作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9.
烟草黄瓜花叶病 (Cucumbermosaicvivus,CMV)为全世界烟草病毒病中最常见、流行最广泛的病害之一。 2 0 0 0年以来 ,黄瓜花叶病一直是湖北烟区的主要病害 ,该病毒由烟蚜等多种蚜虫传播 ,随着蚜虫的迁飞而流行 ,因此 ,发病流行速度快 ,来势迅猛。近年来随着我国种植结构调整 ,返季节蔬菜、林果类种植面积扩大 ,CMV越冬基数大 ,并且越来越靠近烟区 ,黄瓜花叶病发生有逐年加重的趋势。1 发生规律1 1 病状特点烟草移栽后开始发病 ,旺长期为发病高峰。发病初期表现“明脉”症状 ,后逐渐在新叶上表现花叶 ,病叶变窄 ,伸直呈拉紧状 ,叶表面茸…  相似文献   

10.
北京十字花科蔬菜上的蚜虫是桃蚜和菜缢管蚜,前者全年都有发生,而后者划在6月才开始发生。桃蚜以卵期在窖藏大白菜和核果类果树枝条上越冬,也有少数有翅成蚜能在窖藏大白菜上渡过参天。但白菜上的卵由于食用及留种株切关剥邦处理,而不能成为有效蚜源。另一部分桃蚜则在温室里连续发生,不进行越冬。阳畦菜苗和风障根茬菠菜上早春很早就发生桃蚜。大白菜留种株三月种植,它的第一蚜源来自风障根茬菠菜——3月下至4月初产生有翅蚜迁飞。桃树上的桃蚜在4月下开始发生有翅蚜,成为种株的第二蚜源。种株上的蚜群5月中产生有翅蚜,连续向外扩散。春菜——主要是甘蓝、花椰等——在定植时(四月)从阳畦带蚜下田;它的第二蚜源也来自桃树。春菜上的蚜群也在5月中产生有翅蚜扩散。从4、5、6月进行杂草调查证明,有9科13种是桃蚜的寄主,未发现菜缢管蚜的寄主,而旋花科的小旋花是唯一能在5月发生有翅蚜的杂草(6月没有)。由此可见,杂草不是春菜地的主要蚜源。桃蚜和菜缢管蚜在夏菜上——包括晚甘蓝、晚苤蓝、萝卜、小白菜、小油菜——混合发生,但有明显的偏嗜现象:桃蚜在甘蓝和苤蓝上占多数,菜缢管蚜在萝卜、白菜、油菜上占多数。从有翅蚜发生期看,甘蓝、苤蓝上的桃蚜正是秋白菜苗期的蚜源,同时萝卜、小白菜、小油菜上的菜缢管蚜也正是秋白菜苗期蚜源。秋白菜上也是两种蚜虫混合发生,但菜缢管蚜多于桃蚜,它们在9月上、中旬产生有翅蚜扩散。  相似文献   

11.
利用Y形嗅觉仪观测了烟碱类杀虫剂影响异色瓢虫对桃树叶片与桃蚜、桃瘤蚜复合体的选择行为。结果表明,在正常生长状况下,桃树叶片释放的挥发物对异色瓢虫无明显引诱作用,而桃树叶片受到蚜虫危害后所释放的挥发性次生物质则对异色瓢虫有明显的招引作用;在杀虫剂处理后,烟碱类杀虫剂并不会影响异色瓢虫的搜索行为。  相似文献   

12.
谭忠 《广西植保》1992,(3):43-44
斯统普为暗琥珀色液体,是美国氰胺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农药。此药能抑制野草生长,用在烟草上能抑制烟株侧芽。 在烤烟生产上,抹杈除芽是一项花工多、成本高的工作。烟株侧芽需养份多,如不及时抹除,则会消耗烟株体内养份,降低叶片干物质的积累,影响烟叶的质量。 为了减少烟农劳动强度,节省生产成本,提高烤烟质量,1990年,笔者采用了斯统普乳油进行抑制烟株侧芽的小区试验,取得良好效果,现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13.
棉花抗枯萎病品种抗性稳定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病原学研究证明新疆哈密瓜花叶病主要由西瓜花叶病毒2号(WMV-2)、黄瓜花叶病毒(CMV)、南瓜花叶病毒(SqMV)引起,大田发病以 WMV-2为主。研究证明 WMV-2的介体主要为麦二叉蚜、苜蓿蚜、桃蚜、伞形蚜,其次是麦长管蚜、叶虫甲。CMV 的介体有桃蚜、苜蓿蚜、伞形蚜。SqMV 的介体为叶(虫甲)。哈密瓜在田间感染病毒的时间与上述蚜虫开始迁飞的时间有相关性。有翅蚜的发生、消长与田间发病成正相关。6月份降雨量与病害发生,有翅蚜消长成反相关。据五家渠、昌吉等地区调查,WMV-2的自然寄主有蚕豆、豌豆、西葫芦,它们的发病时间比甜瓜早。  相似文献   

14.
烟草丛顶病是由烟草丛顶病毒(TBTV)、烟草丛顶病毒类似卫星RNA(Sat-TBTV)、烟草扭脉病毒(TVDV)和烟草扭脉病毒相关RNA(TVDVaRNA)复合侵染引起的一类特殊病害,目前尚不清楚这些病原物各自在病害症状形成和病害传播中的作用。本文根据蚜虫传播烟草丛顶病复合病原物传毒特性的差异,探索了3种分离TVDV的生物学方法。方法A为将获得了烟草丛顶病复合病原物的蚜虫饥饿24h后,以单虫单苗的方式接到健康烟株上传毒,24h后灭虫。方法B为将无毒蚜虫饥饿2~4h后转接到感病烟株上饲毒48h,再以单虫单苗的方式接到健康烟株上传毒,24h后灭虫。方法C为将无毒蚜虫于感病烟株上饲毒48h后,以单虫单苗的方式接到健康烟株上传毒24h,此后每隔24h将蚜虫移到另一健康烟株上传毒,直到蚜虫死亡。其中方法A和B均可将TVDV从烟草丛顶病病原复合体中分开,方法A操作简单、分离周期短且TVDV的分离效率高。单独TVDV侵染的烟株无明显的丛顶症状,叶片靠近主脉的地方会出现皱缩,生长后期叶片变得细长且顶端会发生扭曲。本试验可为研究TVDV与其他病原物、寄主植物和传播介体的相互作用提供很好的试验材料,也可为蚜虫传播的复合侵染病毒的生物学分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一些报导表明,植株氮含量的微小变化可影响。韧皮部取不的蚜虫之行为。桃蚜的种群参数与汤莱(Brussels Sprout)和烟草叶片中氮浓度成正相关。桃蚜的相对生长速率与酰胺(天冬酰胺+谷氨酰胺)、谷氨酸和丙氨统的总浓度成正相关,但与汤莱叶中的脯氨酸和氨基丁酸浓度呈负相关。本研究在于确定氮肥对马铃薯害虫种群参数的间接影响。特别是在于验证后述假说,即桃蚜的种群增殖率与叶片中游离氨基酸浓度成正相关。由于游离氨基酸浓度的增加,致使桃蚜在马铃薯下部叶片上的数量更  相似文献   

16.
研究结果表明,榨菜病毒病病原以烟草花叶病毒为主,由桃蚜、萝卜蚜传毒。在病原存在的条件下,其发病轻重与蚜虫,特别是与有翅蚜数量密切相关。采取以网纱覆盖为主,选择远离毒源地育苗、适当推迟播种、移栽期等避蚜防病的综合防治技术,能够有效地控制其危害。  相似文献   

17.
云南烟田杂草的种类及防控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胡坚 《杂草科学》2006,(3):14-17
云南省烟草种植地域广阔,省内各地气候、土壤及环境条件差异很大,在长期的生产和自然选择中形成了复杂的杂草群落。云南省烟区,在烟草生长季节,温度高、降雨量大,杂草的生长和危害成为生产中的突出问题,影响烟叶的产量和质量。同时茄科、蓟科等杂草还是烟草病毒病、黑茎病的寄主,一些十字花科杂草及小旋花则是蚜虫的寄主,而蚜虫又是烟草病毒病的媒介,对烟草具有间接的危害。烟田杂草对烟叶产量和产值的影响是显著的。2003~2004年云南省在各主产烟区开展了烟田杂草种类、密度、分布、优势种群等基本情况的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邓劲松 《植物医生》2010,23(5):31-32
<正>蚜虫是为害柑橘新梢的主要害虫,主要种类有橘蚜、橘二叉蚜、桃蚜和棉蚜等。成虫和若虫群集在柑橘的芽、嫩梢、嫩叶、花蕾和幼果上吸食汁液为害,造成叶片卷曲,新梢枯死,落花落果。为了控制柑橘蚜虫的为害,笔者引进了青岛海纳  相似文献   

19.
浅析皖北烟草脉斑病连年发生并间歇式暴发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马国胜  郭红  陈娟 《植物保护》2000,26(4):26-28
调查分析认为 ,导致烟草脉斑病在皖北烟区连年发生并间歇式暴发主要原因是烟区大量种植马铃薯等茄科蔬菜 ,蚜虫严重危害 ,烟农治蚜防病不力和防病毒制剂防效不理想。防治该病应以农业措施为基础 ,治蚜防病为中心 ,辅以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20.
易龙 《植物医生》2002,15(6):7-9
随着烟草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 ,连作烟田的增多 ,连作年限的延长 ,耕作栽培制度及烟草品种的变化 ,烟草病害种类也随之增多 ,危害不断加重。在各类病害中 ,烟草叶斑病成为了烟草生产威胁最大的一类病害。烟草赤星病、烟草野火病在中国各烟区为害逐年加重 ,局部地域常出现毁灭性为害 ,给烟叶生产带来重大损失。鉴于叶斑病危害的严重性 ,现对烟草生长期容易混淆的主要叶斑病害的识别特征及防治技术加以总结。1 烟草赤星病烟草赤星病俗称“红斑”、“恨虎眼” ,该病是烟叶成熟期的病害 ,在烟株打顶后 ,叶片进入成熟阶段开始发病 ,条件适宜病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