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优7号”是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1998年选育的高产、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2002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该品种熟期适中、适应性广,株高适中,分枝较多、角多,耐菌核病能力较强,丰产、稳产性好,品质优(低芥酸、低硫苷)、含油量高(40%以上)。本市2003年开始引进试种,2004、2005年参加品比、示范试验,单产均居参试品种第二位,大面积种植表现较好。2005年进行大面积种植,平均单产居应用品种首位,已成为本市油菜的主要品种。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河南省大面积推广种植双低杂交油菜,大部分双低杂交油菜品种,对菌核病的抗性较差,属高感病品种.因此,防治好油菜菌核病是夺取油菜丰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秦油10号”是由咸阳市农科所育成的双低中熟杂交油菜品种,经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2006003),由陕西荣华杂交油菜种子有限公司推出。海门市三阳镇2006年引进种植,一般每667m^2产量250kg,最高田块每667m^2产量300kg。该品种在本地成熟期适中,全生育期248d。表现出抗逆性强,在2007年底、2008年初遇特大雪灾情况下,冻害较轻;在菌核病大发生时,病株率30%,  相似文献   

4.
豫南区域油菜菌核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河南省大面积推广种植双低杂交油菜,大部分双低杂交油菜品种,对菌核病的抗性较差,属高感病品种。油菜菌核病俗称白秆、烂秆病,河南省上蔡县油菜花期雨水偏多,菌核病常年发生并流行,造成油菜产量大幅度的减产,轻者5%~10%,重者达70%,有的甚至绝收。因此,防治好油菜菌核病是夺取油菜丰产的关键。本文进行了防治油菜菌核病的试验。  相似文献   

5.
近十年来甘肃省广大春油菜产区在推广双低杂交油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双低杂交油菜,品种已占当地油菜种植面积的60%以上,单位面积产量普遍比普通油菜品种提高20%-30%,油籽品质也有很大改善,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已经成为甘肃省主要油料作物优良品种更新换代和依靠科技增产增收的一大亮点。然而,在双低油菜的在实际生产中也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之处,  相似文献   

6.
油菜是苏中地区主要油料作物,以姜堰市为例,其种植面积占夏熟面积的35%左右。近年来审定推广的双低油菜品种较多,为筛选出适合本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品种,并通过试验掌握有关特征特性,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2005年我们搜集了省内外推广的几个主要双低油菜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农家顾问》2005,(10):32-34
油杂2号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选育。半冬性甘蓝型杂交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单产(667平方米产量,下同)195.10千克。含油量40.86%,品质达到“双低”优质油菜标准。菌核病发病率15.5%,病指8.0,病毒病发病率9.2%,病指3.23。全生育期218.4天。适于湖北省两熟和三熟制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淮杂油1号”是江苏省淮阴地区农科所育成的甘蓝型杂交双低油菜新品种。于2001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株高中等,分枝较多,角多,耐菌核病能力较强,丰产、稳产性好,品质优(低芥酸、低硫苷)、含油量高达40%左右。我市于2002年开始引进试种,2003年进行品比、示范试验。在2004年品比试验中,该品种单产居参试品种第1位,大面积种植表现较好,产量位居大面积应用品种前列。2004年秋播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淮杂油1号”已成为我市油菜的主要品种。  相似文献   

9.
雷晓琴  杨建太 《甘肃农业》2008,(2):86-86,88
秦州区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油菜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种植区域由河谷川区向半山、高山区拓展,油菜已发展成为仪次于冬小麦、玉米、马铃薯的第四大作物,是种植面积最大的经济作物,年播种面积在0.67万hm^2左右。双高双低优质油菜品种秦州区已部分地引进成功,面对秦州区油菜种植品种以普通品种为主的现状,人力推广双高双低油菜良种,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2000 ~2010年油菜审定品种资科,分析了近10年来四川省甘蓝型油菜育成品种的特点.结果表明,近10年来四川省油菜品种数量明显增多,杂交化、双低化发展迅速,品种株高呈现升高、全生育期呈现延长趋势;油菜品种的单株角果数明显增加,每角果粒数也有所增加,千粒重仅略有降低,因此,油菜单位面积产量和生产潜力明显提高;油菜品种品质得到有效改善,含油率稳步增加,但抗病性(病毒病、菌核病)总体上仍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1.
耿玲 《农家顾问》2007,(7):34-34
“沪油杂1号”由上海市农科院作物所选育,是我国第一个经国家鉴定的高抗油菜菌核病和病毒病的隐性核不育杂交双低油菜品种。2003年通过上海审定,2005年通过国家审  相似文献   

12.
油菜是青海省的第一大作物,近几年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20万hm^2左右。其中海拔2500m以上地区的面积占总面积的70%以上。2011年,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春油菜研究所选育的特早熟甘蓝型杂交油菜青杂8号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比白菜型油菜浩油11号增产14.8%以上)、优质(芥酸和硫苷含量达到国际“双低”标准、含油量46%)、抗(耐)菌核病性较强、适应性广等特性,适宜在青海、甘肃省高海拔地区,  相似文献   

13.
瑞安市林溪乡地处瑞安市西北山区,大多数行政村在海拔500m以上,系单季水稻耕作区,冬季以种植油菜为主,当地群众习惯采用“油菜—单季稻”耕作模式。常年全乡油菜种植面积1000余亩,油菜是当地冬季主要作物。2006年前推广“沪油15”、“浙双6号”等常规双低油菜品种。2006年10月,从瑞安市农业局引进杂交双低品种“沪油杂1号”试种。2007年10月扩大种植198亩,表现优质高产,受到山区农民好评。现将试种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油菜菌核病是油菜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 ,近年来随着罗平县加强对双低油菜品种的推广普及 ,该病发生危害程度逐年加重 ,特别是 2 0 0 4年入春以来 ,油菜生长正处开花期 ,遇到低温阴雨 ,田间湿度增大 ,光照不足 ,降雨过多的情况 ,有利于油菜菌核病的发生蔓延 ,部分田地油菜菌核病发病率达80 %以上 ,发病的趋势是 ,坝区重于山区 ,低凹田地重于坡田坡地 ,种植密度过大重于种植密度小 ,易倒伏品种重于抗倒伏品种 ,偏施氮肥的田地发病重 ,严重影响罗平油菜生产和油菜产业化的发展。因此 ,加强油菜菌核病防治工作刻不容缓。根据油菜菌核病的发病条件…  相似文献   

15.
黄涛  潘锦勇  王兴琴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3):99-100,116
油菜菌核病是霍邱县油菜上主要病害。近2a来,笔者结合油菜品种抗性,利用不同播期、种植密度、施肥等栽培措施,进行了物理方法防控油菜菌核病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品种抗性对油菜菌核病有很强的抑制作用;(2)适时迟播、合理稀植和施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油菜菌核病的发生程度。  相似文献   

16.
陕油9号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作物研究所油菜育种室用细胞质雄性不育系203A和恢复系1186C杂交选育而成的甘蓝型双低油菜新品种,2004年9月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突出优点是生长势强,抗倒伏,抗病毒病,耐菌核病,品质优良,丰产性状好。2004年在关中、陕南大  相似文献   

17.
宁杂1号油菜是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选育而成的第一个宁杂系列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品种,我市于1992年引进试验种植,结果比对照秦油2号增产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8.
我县是全国优质粮油生产基地县之一,常年油菜种植面积5.3hm^2左右,其中优质双低油菜种植面积占90%以上。为了引进高产、优质、抗性强的油菜品种,肥东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于2005-2006年度开展了对“湘杂油814”种植试验,从而进一步了解该品种在我县的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以及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现将试验示范种植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青杂3号是清海省农科院春油菜中心育成的特早熟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是替代海拔在2800~3000m地区种植的白菜型油菜的理想品种。本文详细介绍了青杂3号特早熟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华信8063是原信阳市种子公司利用同内抗性和丰产性都优良的油菜品种与国外优质油菜品种杂交。经系统选育培育出丰产、稳产、抗性好的优质双低常规油菜品种,再与国内性状优良的不育系进行回交.选育出优质不育系和保持系,然后用优质双低油菜品系对优质不育系进行恢复力测定,鉴定杂交种的纯度和杂种优势,选育出了品质特优、丰产稳定、抗性强的双低杂交品种华信806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