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对珍贵出土文物秦陵铜车的饰物银蝉作了详细描述,并讨论了银蝉的作用,银蝉的发现为我国秦代昆虫学史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2.
秦俑坑出土铜镞制造工艺方法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秦俑坑出土的铜镞结构性能、加工精度及制造工艺方法等的分析,论述了秦代在机械产品制造方面的指导思想和工艺水平,证明秦代已具有组织规模生产的技术能力,在组织产品批量生产中,不仅注意了产品的标准化、通用化,而且有明确的生产工艺过程及保证产品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对秦陵铜车马木车马构件的考证结果,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秦代产品的标准化、产品规格的系列化,以及在设计、工艺、管理等方面的标准化问题.首次提出了秦代应用优先数系的论点。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铭文是特定政治、经济、文化的产物。而随着商品经济的产生与发展以及产品的规范化、标准化及质量管理等方面的需要,出现了与铭文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物勒工名。到秦代,国家用法律的形式加以贯彻,初步形成了秦代的物勒工名制度。这对促进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秦俑坑大量出土兵器的研究,了解秦代机械工艺技术水平,从而为我国科学技术史的研究、提供更多的依据。通过对秦代弩机和镞的结构、合金成份、铸造方法、机械加工技术的分析和模拟制造,验证考证分析的可靠性,进一步说明秦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以秦陵铜车马及秦俑坑出土的实战兵器为典型,结合先秦时期重要的科技著作《考工记》,分析探讨了秦代机械设计中的科学思想.  相似文献   

7.
以湖北云梦出土的秦律及秦始皇兵马俑坑出土的兵器和秦陵铜车马为主,从零件几何参数的标准化、加工工艺的标准化以及产品规格的系列化等方面,综合研究和考证了秦代机械工程标准化的主要特征及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8.
研究秦陵出土的铜车马的结构及制造工艺,从中可以看出,铜车马的结构独特,驾具及系驾方式科学、先进。制作上使用了铸造、焊接、嵌铸、镶嵌等机械联接工艺,许多为我国考古史上首次发现,反映了我国两千多年前的秦代金属制造工艺已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秦陵一号铜车的立伞结构,并从力学、机构学、联接工艺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考证,从而探讨了秦代在机械设计制造等方面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0.
对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土最多的兵器──铜镞,从尺寸、形状、表面粗糙度等几何参数精度及表面加工质量进行了精确的测量和研究考证.在此基础上,分析和探讨了秦陵三棱钢镞的结构功能、制造工艺、几何精度及相应的机械加工技术和质量管理制度.提出秦代具有磨削工艺及其尺寸符合正态分布等观点。  相似文献   

11.
从力学、运动学、材料学、工艺学等方面分析探讨了秦陵铜车马典型构件──车轮和轴的性能结构。结果表明,秦代在机械工程方面已发展到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以《史记》和秦陵出土的实物为主线索,分析了秦迅速灭亡的原因,以及秦对大批技术工程人员的屠杀,给中国古代机械工程的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旅行总费用最小路线问题是生活实际中常见的一类问题,本文建立了该类问题的赋权多阶段有向图模型。多阶段有向图是应用中常见的一种有向图,有许多运输、工程、管理等的实际问题能转化为有向图最短路问题进行求解,尤其赋权多阶段有向图对解决该类实际问题更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了赋权多阶段有向图的最短路问题,从图上逆序标号法、表上作业法和动态规划法不同的角度对文中模型给出了赋权多阶段有向图最短路求解策略。  相似文献   

14.
以陕西秦陵出土的一、二号铜车马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农业、手工业和科学技术发展等方面论述了秦代机械工程发展的原因与水平,提出了秦陵铜车马在古代机械工程方面实现了古代青铜器由“静态”到“动态”,车辆由木制到金属制造的两个重大突破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秦始皇陵出土的一、二号铜车马,综合反映了我国春秋战国晚期至秦代青铜器的制造技术与生产组织水平.以二号安车为例,对其铸造工艺进行分析发现,在二号安车3400多个零部件中,绝大部分为铸造件,反映了秦代机械制造行业中,仍以铸造部门为主。其工艺特点主要表现在:①铜锡合金配比比《考工记》中的“六齐”更合理,更完善;②型范和范芯的应用更灵活.③广泛应用分铸法,以嵌铸、铸焊和包铸等方法组装成整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