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下经济作为林业产业的补充,在退耕还林,修复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林农利用林下空间发展种植、养殖、采集和森林旅游实现增收,也是脱贫攻坚中产业脱贫的主要方式之一。旺苍县作为林业大县,目前全县核桃种植规模达33466.7 hm2,利用大面积的林下空间发展林下经济,是旺苍县脱贫、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在调研基础上分析了旺苍县林下经济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垦》2020,(4):26-27
推动产业深度融合,对于加快农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农场扩大就业、推进脱贫攻坚、繁荣经济、促进增收的新路子。2019年12月17日,全国农垦扶贫产业(特色种植及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示范交流活动座谈会在海口召开,座谈会聚焦特色种植及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深入探讨农垦国有贫困农场脱贫攻坚的具体措施。现选编2篇典型发言材料,以及云南省景洪市大渡岗茶场产业脱贫纪实文章,供垦区及农场参考。  相似文献   

3.
石磊 《中国农垦》2019,(5):23-24
如何带领贫困户稳定增收,贫困村长效发展,是脱贫攻坚发展中亟需攻克的重点、难点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产业增收是脱贫攻坚的主要途径和长久之策”。安徽省农垦集团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讲话精神,以抓“造血式”扶贫产业发展为核心,充分发挥农垦农业产业优势,因地制宜,积极引导帮扶贫困村——定远县七里塘社区发展草莓高效种植产业,促进贫困村实现长效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4.
绥江"半边红"李子产业是全县脱贫攻坚农业产业发展中的优势产业。文章从绥江县半边红李子种植分布、果园管理、销售情况、投入产出等方面介绍了该产业发展现状,并提出了李子科学规范种植配套技术,以促进绥江半边红李子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雅江县地处雅砻江河谷地带,山高坡陡,耕地零星分散,不利于规模化种植,交通不便,产业发展小、散、弱,形不成规模,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县产业发展。近几年,该县积极探索发展思路,全力推进产业发展,在脱贫攻坚中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围绕食用菌产业,按照区域分布,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分片区发展种养殖业,以农业产业带动脱贫,取得良好效果,通过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发展,最终达到实现高质量脱贫的目标。文章对此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6.
正正阳县以现代产业园为抓手,坚持务农、为农、兴农的理念,聚焦农村贫困人口,有效对接产业扶贫,强化利益联结机制,培育壮大花生产业,大力推进三产融合发展,实现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稳定脱贫。一、培育主导产业,挖掘园区特色优势(一)在规模种植上着力围绕贫困村发展和贫困户脱贫,产业园在花生种植上采取"统一供种、统一供肥、统一技术、统一栽培、统一管理、统一回收"的"六统一"模式,发展花生种植1.13万hm~2,并辐射带动全县85%的农村人口从事花生产业,种植面积达到11.47  相似文献   

7.
靖远县枸杞产业发展现状及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靖远县是甘肃省种植大县,近几年种植产业发展迅猛,产业脱贫稳步推进。但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本文分析了靖远县枸杞产业发展现状,总结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下一步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8.
正宜宾市翠屏区永兴镇狮子村为省定贫困村,狮子村在管理使用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中注重结合村情、民情,发挥本村资源和政策优势,吸引外出企业家回乡创业,大力发展茶产业和村集体经济,有效带动了全村产业发展和贫困户脱贫增收,实现整村脱贫退出。1 坚定脱贫信心,发展优势茶产业要改变贫困落后面貌,就必须发展效益好的经济作物,为此,经专家论证,结合"川茶"产业及"生态早茶"快速发展实际,决定把发展茶叶种植作为全村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并多次组织有回乡  相似文献   

9.
宁洱县气候条件、土壤条件以及政策环境均适宜发展核桃种植产业。本文针对宁洱县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核桃产业发展的对策,以期为巩固脱贫攻坚、促农增收致富奠定长期产业基础。  相似文献   

10.
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独有的地理优势环境造就了杂粮种植的传统习惯,常年杂粮种植面积稳定在30万亩左右.2020年全县种植谷子10万亩、糜子7万亩、荞麦7万亩、莜麦3 万亩、豆类3 万亩,创建了 500亩以上杂粮扶贫产业示范基地30个.为扩大提升当地杂粮产业发展水平,助力贫困建档立卡户脱贫增收,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2020...  相似文献   

11.
开展精准扶贫贵在精贵在准,选择有效增收的产业是助推脱贫攻坚的关键。发展食用菌产业,帮助贫困户掌握食用菌种植技术,是帮助贫困地区解决脱贫增收的一项短平快的重要途径。食用菌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提高对食用菌的利用率,这样才能够逐渐缓解山区贫困的问题。因此,本文针对食用菌产业精准扶贫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为农村贫困对象脱贫增收拓宽产业门路。  相似文献   

12.
兰州高原蔬菜产业已成为榆中当地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和助推精准扶贫的特色主导产业之一,但是从20世纪九十年代榆中种植蔬菜开始,到"十二五"政府政策引导和种植技术的创新发展,现已发展成为榆中乃至甘肃农民脱贫奔小康的特色优势产业,创立成了甘肃蔬菜知名品牌。本文重点围绕产业背景、特色、方略,通过技术创新,进行推广实践,拓展销售终端市场,突破性培植特色蔬菜产业,打造蔬菜健康生产,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脱贫攻坚和建成小康社会进程。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四个方面例证了"四新"在行唐谷子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指导下,谷子种植新技术得到推广应用,脱贫路上新的种植模式值得借鉴,新型职业农民在产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14.
小杂粮是绥德县的传统优势农作物,是当地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产业之一。文章从种植规模、产品品质、生产环境、产业化发展等四个方面介绍了该县小杂粮生产现状,找出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今后小杂粮产业的发展思路与目标,并提出加强组织领导、创建知名品牌、强化产业指导、壮大服务组织的发展措施,对促进当地小杂粮产业,实施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战略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农技服务》2019,(10):100-101
食用菌产业是贵州省十二大农业产业之一,也是贵州省重点发展的产业。为贵州健康有序发展食用菌产业提供参考,通过对贵州省织金县和大方县食用菌产业调研,以及贵州农经网食用菌供求信息分析得出,目前贵州食用菌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提出结合贵州脱贫攻坚工作,让食用菌产业成为脱贫产业,做到产销信息对称,加强种植技术难关攻克和技术指导等对策。  相似文献   

16.
正在瑶族女村主任赵小芳的带领下,龙纳村村民们发展乡村旅游、金橘种植、成立生态养鱼专业合作社,让这个原本位于大山深处的贫困村实现了产业脱贫。就在周边村庄的年轻人纷纷进城务工时,广西壮族自治区融安县龙纳村却迎来了越来越多返乡创业的青年。在瑶族女村主任赵小芳的带领下,龙纳村村民们发展乡村旅游、金橘种植、成立生态养鱼专业合作社,让这个原本位于大山深处的贫困村实现了产业脱贫。  相似文献   

17.
核桃种植是旺苍县一项传统的增收产业,有着较好的发展基础和广阔的市场空间。近年来,旺苍县立足县情实际,坚持把核桃产业作为农民致富的绿色产业、经济产业、增收产业来抓,核桃产业逐渐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生态增效、山区发展"三位一体"的重要产业,成为引领北部山区脱贫解困、提速推进现代农业大发展的强大引擎。一、发展现状截至目前,全县核桃种植面积已达  相似文献   

18.
鸡街乡无长夏、无酷暑,具有低热河谷气候,立体气候明显,适宜种植草果。本文介绍鸡街乡草果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草果种植科技含量,增加农户收入,进一步加快鸡街乡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和顺利脱贫步伐。结合实际情况,总结了草果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正临颍县辣椒现代农业产业园牢牢抓住成功入围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重大机遇,着力推动园区发展转向高质量,将辣椒产业发展与脱贫攻坚相结合,探索出了支持引导机制、订单协作机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贫机制,让广大贫困户在辣椒产业发展中增收脱贫。2019年,园区投入3000多万元,鼓励贫困户种植优质辣椒,为贫困户提供种子、化肥、农药及种植技术服务,户均年增收8000~28000元;辣椒收购企业、加工企业吸纳13000名贫  相似文献   

20.
田娟 《饲料博览》2020,(1):91-91
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紧紧以产业脱贫和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中心、以增加农民群众收入为导向,大力发展肉牛养殖和优质牧草种植,不断加快产业科学化、规模化、产业化进程,近年来草畜产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脱贫增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