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地面样方调查的小麦倒伏遥感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遥感技术及时获取小麦倒伏信息,对于农业部门指导小麦倒伏后的农业生产、灾害评估等具有重要意义。在鲁西、鲁西南地区小麦倒伏样方调查的基础上,选用小麦倒伏前后两期环境与灾害监测小卫星数据,探讨了利用遥感影像监测小麦倒伏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首先,根据小麦灌浆期不同组分的光谱特性,解释了倒伏小麦光谱变化的原因;其次,分析了倒伏小麦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的光谱反射特点,寻找小麦倒伏遥感监测的敏感波段;最后,利用敏感波段建立植被指数,讨论了小麦倒伏发生程度的遥感监测问题。  相似文献   

2.
小麦倒伏原因与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敬昌  陈洁 《农技服务》2009,26(9):32-32,43
针对小麦倒伏的原因与类型,分析了小麦倒伏后对小麦产量和品质造成的影响,提出了预防小麦倒伏的措施,以期防止小麦倒伏,达到小麦高产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受强降雨和强对流天气的综合影响,2010年午季,灵璧县小麦发生了3次大面积倒伏,对小麦产量造成一定影响。在省农委统一布置下,该县对小麦倒伏面积、时间和类型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小麦倒伏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止小麦倒伏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南阳盆地小麦倒伏危害、倒伏种类及小麦倒伏原因的分析,提出了针对小麦倒伏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随着小麦单产水平的不断提高,高产与倒伏的矛盾日益突出,倒伏已成为小麦持续获得高产稳产的主要障碍因素。分析小麦倒伏的原因,探讨预防小麦倒伏的有效措施,对于促进小麦生产再上新的台阶具有重要意义。一、小麦倒伏的类型及对产量的影响1.小麦倒伏的类型。小麦的倒伏可分为根倒和茎倒两种类型。根倒即小麦倒伏时一侧的根断裂连根歪倒;茎倒即小麦倒伏时其茎秆倾斜或折断匍匐于地面。根倒  相似文献   

6.
倒伏是制约小麦生产的关键因素,提高小麦抗倒性有利于提高小麦机械化收获和农业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小麦产量和籽粒品质.为了明确倒伏原因、机理及其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合前人的研究,总结了小麦倒伏的影响因素、茎秆倒伏机理、倒伏对产量以及籽粒品质的影响.最后,从小麦育种和栽培两个方面,指出提高小麦抗倒性的关键措施以及未来研究方...  相似文献   

7.
灌浆期小麦倒伏后光谱变化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灌浆期小麦倒伏后的光谱变化特征。[方法]通过人工模拟小麦灌浆期的倒伏现象,采用光谱仪测量倒伏小麦的光谱反射率,分析了冠层光谱变化的原因及特征。[结果]小麦倒伏越严重,植株光谱变化特征越明显。小麦倒伏后,其冠层光谱反射率整体增大。其中,灌浆前、中期5级倒伏小麦在近红外波段的反射率最高。随着时间的推移,正常生长和倒伏的小麦冠层光谱反射率发生了同样的变化。[结论]该研究为使用遥感影像监测目标区域、获得倒伏面积及受灾程度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关于小麦倒伏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小麦倒伏类型进行划分,阐述了小麦倒伏造成的影响,并对倒伏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倒伏的预防措施和倒伏后的注意事项,以期为小麦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上蔡县国营农场的耕作制度基本上为一年两熟,小麦是主栽作物,多采用小麦—玉米、小麦—大豆或小麦—花生进行轮作。近几年来,小麦倒伏现象一直困扰着小麦生产。笔者分析了问题原因,并提出如下对策:一、倒伏的危害倒伏是小麦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近3年,农场小麦的倒伏现象发生较为普遍,影响了小麦的高产稳产,且倒伏后多伴生病虫害等此生灾害,还影响了小麦的品质与销售价格。生产实践表明,倒伏越早,  相似文献   

10.
小麦倒伏是小麦高产的最大障碍,小麦倒伏后,光合作用受到严重影响,水分、养分运输受阻,籽粒秕瘦。倒伏减产的程度与倒伏发生的时间有直接关系,小麦倒伏一般发生在抽穗之后,倒伏越早对产量影响越大,如抽穗开花倒伏可减产30%~50%,灌浆期倒伏一般减产20%以上。防止小麦倒伏是小麦高产的关键措施,小麦倒伏除本身品种特征特性外,栽培因素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小麦单产的逐年提高,小麦高产与倒伏的矛盾日益突出.商丘市在小麦生产实现从低产向中高产跨越后,小麦倒状问题已成为实现超高产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 一、小麦倒伏的成因 小麦倒伏有2种类型,即根倒伏和茎倒伏.茎倒伏在生产上普遍存在.造成倒伏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2.
倒伏,是阻碍小麦高产的主要因素。小麦灌浆前期倒伏主要影响粒数和粒重,减产20%~50%;灌浆期倒伏主要影响粒重,减产10%~20%。所以,研究小麦倒伏发生规律,因地制宜科学防止,是争取小麦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一、小麦倒伏的种类与原因研究发现,小麦倒伏有两种:一种是根倒伏。这种  相似文献   

13.
小麦倒伏后扶好还是不扶好,几年来一直是人们争论的问题。近年来笔者做了大量的试验调查,认为小麦倒伏后扶好还是不扶好,并不是绝对的,不应一概而论。而应根据小麦倒伏时间、小麦品种、小麦密度以及天时地力等条件来决定。一、小麦倒伏后扶起来好这种情况必须是小麦扬花灌浆前倒伏的,这期间小麦头轻易直立,倒伏后及时扶起,恢复直立,有利通风透光;扶麦时抖落了麦叶上的雨水和露水,有利于叶片制造养分;有利灌溉结实。如倒伏后不扶,只有上边一层能扬头生长,被压在下边的大部分小麦由于温度高,湿度大,通风透光不良,麦根麦秆和麦…  相似文献   

14.
鄂北地区近年小麦倒伏现象频发,部分年份倒伏面积大且倒伏程度大,严重影响小麦灌浆成熟,降低穗粒数、千粒重,造成小麦产量损失甚至是大幅减产。当地小麦倒伏现象易在灌浆期前后发生,倒伏越早对产量影响越大,如抽穗期、灌浆前倒伏主要影响粒数和粒重,可减产30%~50%,灌浆期倒伏主要影响粒重,一般减产达20%左右,因此防止小麦倒伏是目前当地实现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生产措施。  相似文献   

15.
<正>倒伏是影响小麦高产、稳定、优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小麦倒伏主要发生在肥水充足、小麦旺长、群体过大、田间郁蔽的高产麦田。早春是预防小麦倒伏的关键时期。小麦抽穗前倒伏可减产30%~40%,灌浆期倒伏减产20%~30%,乳熟期倒伏减产10%左右,倒伏严重时减产可达50%以上。1发生症状分根倒伏和茎倒伏两类。1.1根倒伏根在疏松的土层中扎得不牢,一经风吹雨打,就  相似文献   

16.
王峰 《现代农业科技》2010,(10):91-91,94
介绍了小麦倒伏的形态特征,分析了小麦倒伏的原因,并提出防止小麦倒伏的措施,以期指导小麦生产。  相似文献   

17.
倒伏对冬小麦病害发生情况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小麦发育中后期倒伏后病害发生情况和进行减产量化评估,采用木棍将小麦小心压倒人工模拟大风造成小麦倒伏的方法进行不同倒伏时间和不同倒伏程度处理,分析不同处理对小麦病害、早衰、成熟时间、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在开花期至灌浆期间发生倒伏,主要加重纹枯病和白粉病的发生,病情均为3级,倒伏时间越早,小麦越易早衰和成熟期提前,病情指数与对照的差异也越显著。平铺和倾斜倒伏都使小麦穗粒数减少、千粒质量明显降低而导致大幅度减产,对穗粒数、千粒质量和产量的影响都是开花期灌浆始期灌浆中期灌浆后期,平铺倒伏处理依次减产25.9%、21.1%、10.1%、4.0%,倾斜倒伏处理依次减产9.1%、7.6%、5.0%、1.9%。从倒伏程度对小麦病害、早熟、成熟时间、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看,都是平铺倒伏的影响大于倾斜倒伏。故在小麦中后期倒伏产量减损评估时,宜将倒伏时间作为重要依据,其次还应结合倒伏程度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8.
小麦倒伏对产量的影响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倒伏是限制小麦高产的主要因素之一。2016年上海市宝山区小麦生产上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倒伏现象,通过田间调查取样与测定,对小麦发生倒伏的原因及小麦倒伏对产量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倒伏会致使小麦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下降,最终导致产量降低。最后,根据宝山区实际情况,结合调查结果,提出了选育抗倒品种、适期播种、降低基本苗数、适度拍麦镇压、科学施肥等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一、小麦倒伏的分类小麦倒伏从时间上可分为早倒伏和晚倒伏,从形式上可分为根倒伏和茎倒伏。一般根倒伏多发生在晚期,损失较小;茎倒伏则早期、晚期均可发生,是倒伏的主要形式,损失较大。灌浆前期倒伏主要影响粒数和粒重,灌浆后期倒伏主要影响粒重。二、倒伏发生的主要原因(一)不良的气候条件是主要外因小麦生育后期,植株上部负荷逐渐加重,大雨过后遇大风,或风雨交加易造成倒伏。小麦生育后期风雨天多,光  相似文献   

20.
小麦是一种密植型作物,在实际种植中经常会遇到小麦倒伏的现象。小麦的倒伏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所产生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很多农民朋友面对小麦倒伏,叹息之余而又不知所措,本文从预防和补救两方面解析了小麦倒伏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