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张祖绪 《农家科技》2006,(11):11-11
随着小麦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早熟小春作物种植面积减少,其中花生茬口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了解决花生主产区粮油争地矛盾和伏旱天气影响等问题,可采取小麦播种时预留空行,次年套种花生的办法来解决。一、麦套花生生育特点麦套花生可增加边行优势,并使花生提早1个月左右播种,延长有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濮阳市麦套花生生产现状调研,找出了阻碍濮阳市发展花生生产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发展麦套花生的对策,其中小麦花生轻简化种植,便于机械化操作,省工省时,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很容易普及推广,有利于小麦花生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濮阳市麦套花生生产现状调研,找出了阻碍濮阳市发展花生生产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发展麦套花生的对策,其中小麦花生轻简化种植,便于机械化操作,省工省时,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很容易普及推广,有利于小麦花生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粮油争地的矛盾,粮油作物套种的种植方式已广泛应用于生产,但传统的麦田套种花生多采用麦前半月等行套播的种植方式,这种栽培方法,严重影响了小麦、花生正常生长而导致产量较低。几年来,招远市农技推广部门在深入探讨,广泛研究的基础上,改革了传统种植方式,实施“五改”技术措施,既保证了前茬小麦丰产,又使麦套花生的产量大幅度提高。 ——改等行平套为宽幅大沟套。过去,小麦、花生套种的种植规格一般是在25~30公分的等行距小麦间平套花生。这种平衡的田间配置方式,使小麦、花生  相似文献   

5.
扶沟县花生种植常年在15万亩以上,其中麦套花生是主要种植方式,占花生总面积的90%以上.近几年来青壮年劳力大量外出打工,造成劳力短缺,其麦套花生种植模式存在的问题突显出来,一是花生种植费时、费工、成本高:二是花生播种基础差,出苗整齐度差,长势较弱,密度难以保证;三是不利于小麦机械化作业.  相似文献   

6.
延津县麦套花生为普通畦田麦套花生,下面介绍麦套花生简化高效栽培技术,从而为农民增产增收提供参考. 1合理选择品种 麦套花生生产中,花生与小麦有10~15天左右的共生期,此时小麦已进入灌浆成熟期,花生对小麦的影响甚微,但小麦品种的长相和熟相对花生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正滑县地处黄河故道,耕地面积13万hm~2,半坡店、四间房、白道口、慈周寨等乡镇的砂质土壤,十分适合花生种植。滑县夏花生在河南省为大果花生生产区。滑县的麦套夏花生种植模式,表现出较大的高产潜力,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麦套夏花生的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播前准备(一)施足底肥麦套花生不便施基肥,应在小麦播种前施足两种作物所需肥料或在春季麦田多施肥,以保证花生有  相似文献   

8.
<正>大沟麦套种,不但保证小麦面积,扩大秋粮、油料作物面积,而且还能有效提高套种作物玉米、花生、西瓜等作物的产量。现介绍大沟麦套种的几种主要方式如下。1大沟麦套花生种植规格大沟麦套种覆膜花生应体现以花生为主的原则,套种方式为90厘米一带,种2行小麦,2行覆膜春花生。应实行高低  相似文献   

9.
麦套花生是豫东地区花生的主要种植方式,其面积占全市花生总面积的60%以上。但是,随着小麦产量的提高和劳动力价值的不断  相似文献   

10.
麦套花生,是兰考县夏播花生的主要种植方式。多年来,农民习惯采用满三垄(一行小麦,一行花生)和隔垄种植(隔2行小麦,套种1行花生)模式。满三垄田间作业难度大,而隔垄种植,不能充分利用土壤和光热资源,影响花生产量的提高。为改革种植方式,给花生高产开发提供...  相似文献   

11.
麦套花生是我国常见的小麦花生栽培技术,我们通过阐述麦套花生的生育特点及高产栽培与管理技术,为麦套花生实际生产中高产栽培技术规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我们宁阳县西部及沿汶平原地区土质肥沃、水浇条件好,是著名的“汶阳田”的组成部分。传统的种植方式是小麦套种玉米。近几年由于受市场的引导,群众强烈要求改变种植习惯,我们及时在上述地区推广了小麦套种花生的种植方式,面积逐年扩大,去年小麦套种花生面积达到了12万亩,农民收入也有了相应提高。麦套花生面积扩大后,玉米的种植面积大大减少,粮经争地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麦套夏花生在冀中南地区发展较快,对提高复种指数、正确处理粮经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将麦套夏花生高产轻简栽培技术要点归纳如下。一、选择优良品种,进行种子处理麦套花生播种出苗后与小麦有一段共生期,因遮光和近地气温较低,花生苗期生长发育受到影响。为了改善花生光热条件,小麦选择晚播早熟、矮秆、  相似文献   

14.
河南麦套花生可持续发展思路与技术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套花生占河南省花生播种面积的70%以上。目前,麦套花生生产上存在着优良品种覆盖率低、种植密度不合理、过量施用氮肥、农药及除草剂药害等问题。本文通过对麦套花生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促进河南麦套花生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15.
<正>1小麦套种花生双高产技术小麦套种花生双高产技术是指冬小麦收获前在麦垄里套种花生的技术,此项技术能够提高土地复种指数,使小麦、花生双丰收。麦套花生采取大垄宽幅麦套种花生,加宽播幅和套种行,套期提前,花生生育期延长至140~150 d,相当于中晚熟春播花生,改善了光热条件,为有效降低因前期与小麦共生期间的争光矛盾和后期气温低的影响,在花生生长中期合理追肥,促进花生中期生长,以获得花生高产。  相似文献   

16.
豫北地区花生种植模式以麦垄套种为主,传统麦垄套花生种植模式与农机农艺不融合,机械化种植难,不利于高油酸花生推广应用。改革传统的种植模式,推广高油酸花生麦垄套种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能够实现粮油协同增产增效,提高生产效率。本文从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贮藏等方面介绍了该生产技术规程,为高油酸花生麦垄套机械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正> 我县地处豫北平原,土质疏松,水肥条件好,适宜种植小麦、玉米、花生、棉花等多种农作物。近年来,我们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总结推广了麦秋两熟制麦套花生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使我县在保证小麦单产400 kg的前提下,花生产量从常年的150 kg左右提高到 350 kg左右(最高的达 425kg),实现了小麦花生双丰收,其经验是:  相似文献   

18.
麦套花生是我县已推广十多年的夏花生种植方式,在实践中逐步完善栽培技术,有效地提高了我县花生的产量和品质,现将麦套花生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滕州市位于山东省南部,农业气候条件比较优越,是全国著名的粮油主产区和高产区,花生种植历史悠久,生产水平较高,其中麦套花生已有二十余年的种植历史,现已占花生播种面积的86%,在栽培上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选用良种麦套花生要选用适应本地种植的、增产潜力大、抗病虫、品质好  相似文献   

20.
<正>一、麦套花生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品种问题多数农户种植花生一般采用自留种的方式,导致花生品种更新换代周期长,优良品种推广速度慢,已成为麦套花生进一步发展的限制因素。(二)种植密度问题目前,在种植密度上,密度过稀和密度过大的问题同时存在。在老花生产区,农民有种植花生的经验,采用花生专用人力播种耧在麦垄间条播,代替了人工穴播,从而使播种密度有了保证,但超量播种也比较普遍。根据生产调查,麦套花生播量达到25~30kg/667m2的农户占26.7%;而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花生产区,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