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进一步明确不同生物农药对斜纹夜蛾的防治效果,选用针对斜纹夜蛾的几种药剂进行了田间药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甜核·苏云菌60 g/667 m2和阿维·苏云菌125 mL/667 m2处理防效最佳,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处理也有较好的防效,与苏云金杆菌混用可提高其防效,在夏季高温主害期用药间隔期以7~8 d为宜。  相似文献   

2.
几种生物农药对茶园斜纹夜蛾的控制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防治茶园斜纹夜蛾的有效生物药剂。方法:采用300亿PIB/g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水分散粒剂、16000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悬浮剂、0.3%印楝素乳油和0.5%苦参碱水剂等5种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2%甲维盐乳油进行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结果:短稳杆菌、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印楝素和苏云金杆菌等4种生物农药在推荐剂量下,药后3~10d,对斜纹夜蛾的防效均在80%以上。结论: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短稳杆菌和印楝素等4种生物农药适用于防治茶园斜纹夜蛾,值得在无公害茶叶和绿色食品茶叶生产中特别是有机茶生产中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为有效防治杜仲夜蛾,选用1.8%阿维菌素EC、25 g/L多杀霉素SC、茶核·苏云菌SC、300亿PIB/g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WG、20%氯虫苯甲酰胺SC和48%毒死蜱SC 6种药剂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8%阿维菌素EC1500倍液、茶核·苏云菌SC1000倍液和20%氯虫苯甲酰胺SC4000倍液对杜仲夜蛾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施药后7 d的防效均达90%以上,显著优于其它药剂,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防治茶园斜纹夜蛾的高效药剂。[方法]采用喷雾和浸叶饲喂的方法,研究6种药剂对茶园斜纹夜蛾的田间和室内防效。[结果]茶园喷施药剂3和7 d后,短稳杆菌防效分别为76.24%和88.09%;氟啶脲为58.82%和90.48%;氯虫苯甲酰胺为55.88%和84.13%。室内药效测定结果表明,所有供试药剂药效均优于田间药效。短稳杆菌药后1和3 d防效分别为93.33%和100%;甜核·苏云金、氯虫苯甲酰胺和氟啶脲药后7 d防效为100%;茶核·苏云金和苏云金杆菌药后14 d防效分别为92.85%和100%。[结论]短稳杆菌具有高效性和速效性,是理想的防治药剂,值得推广;其余所有药剂都有高效性,但速效性较差,需在斜纹夜蛾发生早期施用。  相似文献   

5.
为防治玉米草地贪夜蛾,开展了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20%多杀霉素悬浮剂、24千亿PIB/mL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12千亿孢子/mL短稳杆菌悬浮剂、24 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金龟子绿僵菌4.8千亿孢子等生物药剂大田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5 d,以亩用100 mL 20%多杀霉素悬浮剂防效最佳为91.5%;亩用50 mL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24千亿PIB防效次之为74.78%。施药后10 d,以亩用100 mL 20%多杀霉素悬浮剂防效最佳为80.77%;亩用50 mL 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防效次之为56.12%。综合来看,多杀霉素悬浮剂防治草地贪夜蛾幼虫效果明显,具有良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也具有良好的速效性,建议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6.
在玉龙县开展球孢白僵菌、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等3种生物制剂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施药14 d后,球孢白僵菌、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对草地贪夜蛾防控效果均在63%以上,其中球孢白僵菌对草地贪夜蛾防控效果最好,防效为72.83%。与空白对照处理相比,球孢白僵菌、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处理的玉米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施用球孢白僵菌的处理玉米产量最高,为9450 kg·hm~(-2),比不施用药剂处理增加1950 kg·hm~(-2),增产率为26%,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为了筛选出对茶尺蠖具有较好防治效果的生物农药。采用浸叶法测定了6种生物农药对茶尺蠖的室内生物活性,对室内防效较好的2种药剂各2个浓度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发现,室内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100亿孢子·mL-1短稳杆菌悬浮剂和0.6%苦参碱水剂对茶尺蠖3龄幼虫生物活性显著高于其他药剂,药后7 d,两者的校正防效均为100%。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100亿孢子·mL-1短稳杆菌悬浮剂和0.6%苦参碱水剂对茶尺蠖都具有较好的防效,药后 1 d的校正防效均在88%以上,表现出较强的速效性,2种药剂所试的2种剂量对茶尺蠖的校正防效无显著差异。因此,100亿孢子·mL-1短稳杆菌悬浮剂和0.6%苦参碱水剂对茶尺蠖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用于该虫的防治。  相似文献   

8.
为寻找对茶园茶尺蠖防治的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生物农药,选择了2种生物药剂和2种化学药剂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生物药剂49%脂肪酸盐药液配比2%和1万PIB/μL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200IU/μL苏云金杆菌,药后3d防效分别为100%和85.58%,均高于2.5%高效氯氟氰菊酯和0.5%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防效。药后7dl万PIB/~L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200IU/μL苏云金杆菌防效为94.6%,仍高于2种对比化学农药。  相似文献   

9.
几种药剂处理对甘蓝甜菜夜蛾田间防效试验研究表明,生物源农药20亿PIB/ml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和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对甘蓝甜菜夜蛾的防效显著,药后7d防效分别为90.10%和84.12%,药效持效性好,且具有低毒、低残留和对环境安全的特点,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0.
不同生物药剂防治花椰菜菜青虫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茶核.苏云菌悬浮剂1 000倍液对菜青虫防效好,具有较好的速效及残效。药后2、7 d防效分别达99.22%、94.64%。该药剂可作为当前防治菜青虫的生物制剂推广使用,施药间隔期810 d。25 g/L多杀霉素悬浮剂、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等生物药剂及对照药剂氯氰.毒死蜱对菜青虫速效好,但残效较差,在70%以下。但4种药剂药后7 d田间菜青虫均以1龄为主,为害轻,因此该4种药剂也可作为防治菜青虫药剂推广使用,施药间隔期以710 d。25 g/L多杀霉素悬浮剂、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等生物药剂及对照药剂氯氰.毒死蜱对菜青虫速效好,但残效较差,在70%以下。但4种药剂药后7 d田间菜青虫均以1龄为主,为害轻,因此该4种药剂也可作为防治菜青虫药剂推广使用,施药间隔期以78 d为宜。  相似文献   

11.
进行不同生物药剂防治稻纵卷叶螟试验,结果表明:甜核苏云菌杆菌、短稳杆菌和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3种生物农药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与化学农药25%毒死蜱·辛硫磷相当,甚至更高,可替代化学农药用于防治稻纵卷叶螟,建议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10亿PIB/mL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防治甘蓝甜菜夜蛾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剂对甘蓝甜菜夜蛾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田间每667 m2用量75~100 g时,药后5d对甜菜夜蛾幼虫的防效可达80%以上,药后10 d防效仍高达70%以上,具有极好的持效性.而该药剂对菜田蜘蛛等天敌影响的统计表明,其对蜘蛛种群影响较小,当试验药剂和对照药刺用量为75 g时,药后5d和10d,百株甘蓝上蜘蛛的减退率分别为1.2%和0.5%,显著低于对照药剂3%高效氯氰菊酯·107PIB/mL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处理区的减退率.说明该药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短稳杆菌为试验药剂,采用小面积试喷、大面积喷施的2种不同方法防治茶尺蠖进行试验。实验结果发现,无论短稳杆菌用500倍还是1000倍,对尺蠖各种虫龄均有防效,相比较印楝素仅对3龄内有防效;短稳杆菌是在有机茶园应用前景广阔,是比化学农药更有效的生物制剂。  相似文献   

14.
短稳杆菌防治茶尺蠖的室内生物测定和田间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短稳杆菌对茶尺蠖的防治效果,进行了室内生物测定和田间试验。结果显示,100亿孢子·mL~(-1)短稳杆菌悬浮剂对茶尺蠖幼虫具有优良的生物活性,其LC_(50)为1.429 0 E+05孢子·mL~(-1);田间推荐剂量为1.00 E+07孢子·mL~(-1)(即1 000倍液),药后1~7 d的防治效果在92.3%~96.0%,优于对照药剂联苯菊酯16.7 mg·kg~(-1)防效,可用于有机茶园替代化学农药防治茶尺蠖。  相似文献   

15.
<正> 为了满足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需要,指导各地安全使用农药,农业部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向农业植保部门和广大农业生产者推荐一批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和植保机械,供选择使用。1杀虫、杀螨剂 (1)生物制剂和天然物质苏云金杆菌、甜菜夜蛾核多角体病毒、银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小菜蛾颗粒体病毒、茶尺蠖核多角体病毒、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苦参碱、印楝素、烟碱、鱼藤酮、苦皮藤索、阿维菌素、多杀毒素、浏阳霉素、白僵菌、除虫菊素、硫磺。  相似文献   

16.
生物农药尺蠖清悬浮剂防治茶树茶尺蠖的效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琴  徐健  殷向东  王洪珍  朱锦磊  祁建杭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0):1867-1867,1918
尺蠖清悬浮剂对茶树茶尺蠖有较好的防治效果,500~1000倍液药后10d的防效为76.50%~84.43%,药后14d的防效为82.36%~93.24%,显著高于Bt制剂,与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水剂的防效相当,且持效期在14d以上。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出玉米生产上防治玉米螟的高效药剂,特进行了10%溴氰虫酰胺悬浮剂、10亿PIB/mL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0.4%氯虫苯甲酰胺颗粒剂3种药剂对玉米螟的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以每667 m~2用10%溴氰虫酰胺悬浮剂60 mL对玉米螟的防效最好、持效期长,但该药剂价格略贵,建议该药剂在玉米螟发生高峰期施用;每667 m~2用0.4%氯虫苯甲酰胺颗粒剂450 g对玉米螟的防效略差,但该药剂施用方法简便、省工节本,建议该药剂在玉米螟中等发生时施用;每667 m~2用10亿PIB/mL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100 mL对玉米螟的防效最差,但该药剂为生物农药,对生态环境安全,建议该药剂在玉米螟轻发生时施用。  相似文献   

18.
8 种杀虫剂对广东草地贪夜蛾的田间防效及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8种杀虫剂对广东草地贪夜蛾的田间防效、防效投入比关系。【方法】参照《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开展田间试验,测定50 g/L虱螨脲乳油、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0亿PIB/L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等8种药剂对广东玉米田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效果。【结果】25 g/L溴氰菊酯乳油、25 g/L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50 g/L虱螨脲乳油、1.8%阿维菌素乳油、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0亿PIB/L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300亿孢子/g球孢白僵菌可湿性粉剂对草地贪夜蛾的田间最高防效分别为70.75%、66.75%、92.23%、75.21%、84.29%、92.52%、88.12%、71.41%;防效投入比分别为11.60、5.56、13.56、8.05、9.00、18.76、42.13、87.50。【结论】在用药预算有限的情况下,推荐使用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在用药预算比较充足的情况下,优先推荐50 g/L虱螨脲乳油、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0亿PIB/L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可用于草地贪夜蛾幼虫的生物防治。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并推广新型替代农药和防治措施,对2种害虫的田间危害情况进行连续多年的调查,基本探明了2种害虫在江西南昌的消长规律,在此基础上对几种新型化学、生物和植物源农药防治茶尺蠖和假眼小绿叶蝉的田间效果进行试验,探明了植物源农药茶蝉净和苦参碱、生物农药苏云金杆菌防治小绿叶蝉与茶尺蠖的效果,优选了防治茶尺蠖和小绿叶蝉的新型化学农药凯恩,防治小绿叶蝉的新型化学农药帕力特,总结了无公害茶园、绿色和有机茶园控制2种害虫危害的技术要点。研究结果显示:安装黄板茶园较不安装茶园平均虫口密度低39.8%;防治小绿叶蝉施药后3~14天防效,15%凯恩75.6%~95.9%,帕力特72.9%~93.2%,茶蝉净66%~72.5%,防效优于吡虫啉。防治茶尺蠖施药后3~14天防效,康欣373(苏云金杆菌)、15%凯恩、维特绿(0.3%苦参碱)、清源保(0.6%苦参碱)都在90%以上,防效优于联苯菊酯。  相似文献   

20.
在湖北省襄阳市采用不同浓度茶核·苏悬浮剂、0.6%苦参碱、30%茶皂素开展防治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 Prout)幼虫试验。结果表明,0.6%苦参碱、30%茶皂素、茶核·苏悬浮剂对茶尺蠖均有一定防治效果,3 000 mL/hm~2茶核·苏悬浮剂对茶尺蠖防治效果最好,综合防效达到83.0%;各处理药剂对茶树鲜叶和害虫天敌均没有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