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广西富硒农业产业发展现状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广西富硒农业产业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实地调查、总结归纳法进行整理和分析,对广西富硒农业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对策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富硒农业产业现状:企业积极参与,开发面积不断扩大;富硒品牌初步打响,富硒效益逐步显现;总结完善经营模式,逐步完善管理机制。主要存在问题:起步晚,政策扶持少,参与积极性有待提高;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不高;技术力量薄弱,带动力不足的。【建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示范基地建设、加快生产技术研究、实施品牌战略,加强监管等建议,实现广西的富硒产业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2.
安康富硒食品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SWOT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绪敖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2):2620-2623,2627
陕西省安康市富硒食品特色农业产业开发显现出良好态势,已形成初级形态的特色农业产业集群雏形.文章运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了安康市富硒食品产业集群发展的内在优势和劣势、外在机会和威胁,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战略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安康富硒食用菌特色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后,安康富硒食用菌特色农业产业开发显现出良好态势,已形成初级形态的特色农业产业雏形。文章运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了安康富硒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内在优势和劣势、外在机会和威胁,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战略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了明确功能农业视角下济源市富硒农业产业发展的思路,促进富硒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运用经济学中SWOT分析方法,分析了济源市功能农业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战略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富硒功能农业是实现生态高值农业与"质量兴农"的战略突破口,在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广西拥有中国目前最大面积连片富硒土壤和一大批天然富硒农产品,发展原生态富硒功能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广西发展富硒功能农业取得了一些成果,富硒农产品开发已初具规模,但工作起步较晚,富硒产业开发尚处于起步发动阶段,发展存在着标准不够完善、产业链条较短、科技支撑薄弱等问题。广西富硒功能农业发展,应立足广西的产业基础和资源条件,延长产业链,补齐创新链,构建服务链,积累数据链和提升价值链。  相似文献   

6.
功能农业背景下广西富硒农业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理清功能农业背景下广西富硒农业产业发展的思路,更好的促进富硒农业产业的发展。在文献研究法、访问调研的基础上运用经济学中的SWOT分析方法对当前广西富硒功能农业产业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进行较为全面地分析。结果表明:广西富硒功能农业产业的发展在有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独特地理区位优势的同时也面临缺人才、产业链短、品牌少等劣势;虽然政府重视、潜在市场广阔,但是也存在与其他地区的富硒产品结构相似的挑战。结合SWOT矩阵,笔者认为广西富硒功能农业产业的发展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想要进一步发展,应在基础战略─SO战略的基础上以WO战略和ST 战略为核心,兼顾WT战略;同时做好政府统筹、培养人才、创建品牌、延长产业链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为了理清功能农业背景下广西富硒农业产业发展的思路,更好的促进富硒农业产业的发展。在文献研究法、访问调研的基础上运用经济学中的SWOT分析方法对当前广西富硒功能农业产业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进行较为全面地分析。结果表明:广西富硒功能农业产业的发展在有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独特地理区位优势的同时也面临缺人才、产业链短、品牌少等劣势;虽然政府重视、潜在市场广阔,但是也存在与其他地区的富硒产品结构相似的挑战。结合SWOT矩阵,笔者认为广西富硒功能农业产业的发展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想要进一步发展,应在基础战略─SO战略的基础上以WO战略和ST战略为核心,兼顾WT战略;同时做好政府统筹、培养人才、创建品牌、延长产业链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富硒茶油的营养成分、主要功能及富硒油茶开发的概念,阐述了赣州市发展富硒油茶的意义,分析了赣州市发展富硒油茶的资源优势,提出了赣州市发展富硒油茶的对策,以期加快富硒油茶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河池市从2012年开始进行富硒稻米开发研究工作,近年来富硒稻米生产取得阶段性成效,系列产品在国内市场有一定的知名度。随着富硒特色农业的深度开发,河池市富硒稻米品种的单一性、规模性与口感性等问题日渐突出,主要表现为品种的区域布局不合理,优势产品的规模建设乏力,生产经营未走上标准化、规范化的轨道,严重地制约着富硒稻米产业的规模化发展。通过2016年以来对该市各县富硒稻米开发的现状调研,分析其限制因子,提出一些开发对策,以期为提升富硒稻米产业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富硒大麦芽富含蛋白质、糖类、黄酮、多酚和矿物质硒等营养元素和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补充营养素、抗氧化、抗肿瘤、增强机体免疫力等保健功效,可开发为营养保健功能食品。本文对富硒大麦芽的主要营养成分、功能特性以及富硒大麦芽功能食品的研究开发现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以期为富硒大麦芽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发展富硒产业有利于充分开发我国富硒土壤资源,改善各地区硒资源严重分布不均的现状,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分析富硒产业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统计数据,对我国富硒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我国富硒产业起步较晚,依赖当地硒资源与政府扶持;富硒产品类型多样,但产业标准体系尚未健全,产品附加值低,品牌知名度不高.影响我国富硒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硒资源分布状况、技术创新能力、产业政策、品牌和营销意识.最后提出促进我国富硒产业发展的建议,以发挥其社会经济功能.  相似文献   

12.
该文阐述了梅州硒资源优势条件和硒资源开发现状,介绍了梅州富硒土壤分布情况,分析了对梅州在产品检测、富硒开发主体培育、富硒产业发展定位、宣传推介等优势条件,论述了梅州硒资源产业化开发应用的市场、社会、经济效益,以期为地方发展富硒产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作为优质的植物硒资源食品原料,富硒大麦芽富含蛋白质、糖类、黄酮、多酚和矿物质硒等营养元素和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补充营养素、抗氧化、抗肿瘤、增强机体免疫力等保健功效,可开发为营养保健功能食品。本文对富硒大麦芽的主要营养成分,功能特性以及富硒大麦芽功能食品的研究开发现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期望对产业发展有所帮助。S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富硒中药材产业探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富硒产业作为一种新型特色产业已悄然兴起,多地政府部门正在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和市场前景,极力发展富硒特色产业,打造富硒品牌。富硒中药材也被作为中医药产业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产业链来培育和发展。笔者阐述了硒元素对人体的作用功效和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影响,分析了当前富硒产品的开发应用现状以及富硒中药材产业的市场开拓前景,并针对甘肃省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当前开发富硒中药材产业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贵港市港南区富硒农产品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硒作为人类身体内部组织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在保护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贵港市港南区属于富硒土壤集中区,具有发展富硒农产品生产的天然优势。本文阐述了贵港市港南区富硒农产品发展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港南区富硒农产品开发与发展对策,以期为富硒农产品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富硒产业以富硒种植业、养殖业为基础,集绿色农业、功能农业、健康产业为一体。发展富硒产业,对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元化需求,对于农业绿色发展、提质增效、供给侧改革,对于精准扶贫、农民增收、全面小康和全民健康都具有重要作用。1富硒产业发展备受关注1.1中央领导关心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深入赣南老区调研时,考察了于都县梓山富硒蔬菜产业园,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富硒产业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天然富硒农产品的生产备受消费者好评。硒的生物有效性低是我国南方区域合理发展硒产业的主要限制因素。从土壤性质对硒有效性的影响进行分析,从耕作与水分管理、肥料与改良剂施用、菌根接种等3个方面综述提高土壤硒有效性的技术措施研究,以期为探索土壤硒活化方法和技术措施以及富硒地区合理开发富硒农产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绿色优质富硒小麦因兼具生态优质和营养保健功能,产品附加值得到较大提升,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本文从小麦生产环境、良种选择、精细播种、田间管理、绿色富硒技术、做好产后处理等方面总结了绿色优质富硒小麦生产关键技术,以期为科学发展绿色优质富硒小麦产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桃花源里开发有机型富硒柑橘产业的有利条件和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开发有机富硒柑橘产业的对策:重点抓好宣传"富硒产业"树观念,启动"沃土工程"奠基础,落实"生产标准"保质量、强化"管控体系"达绿标、申报有机认证谋发展等。  相似文献   

20.
连城县富硒土壤资源丰富,是福建省为数不多的富硒带之一。该文在分析连城县富硒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就连城县富硒农业产业未来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与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