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晶两优1377是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用自育的优质抗倒两用核不育系晶4155S为母本,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常规籼稻品种黄粤丝苗(R1377)为父本杂交组配育成的优质抗病高产广适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2016-2018年分别通过国家华南早晚籼、长江上游中籼、长江中下游中籼,湖北中籼、湖南一季稻、云南中籼、海南晚籼等国家和省级审定,年推广面积超过150万亩,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陆两优106是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用自育的广亲和低温敏型优质不育系陆18S与贵州省黔东南州农科所选育的凯106恢复系测配而成的两系杂交中稻高产品种,于2002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一)特征特性该品种株型好,茎秆粗壮,根系发达,分蘖力中等,成穗率较高,生长势  相似文献   

3.
晶两优3987是两用核不育系晶4155S与恢复系华恢3987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稻晚稻新组合,由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杂交选育而成。该组合具有株型适中、丰产稳产性好、生育期适宜、抗白叶枯病、米质优等特性,2020年通过国家审定。本文作者介绍了晶两优3987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以及栽培技术和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
培两优288是湖南农业大学用自育的优良父本品系288与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育的两系不育系培矮64S配制而成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具有生产优势显著、穗粒协调、生育期适中、米质优、抗逆性较强、高产潜力大等特点。2001年12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
隆两优95是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用自育两系不育系隆科638S与自育恢复系华恢95配组选育而成的两系杂交中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株型好、产量高、抗倒性强、耐高温能力较强、熟期适宜等优点。2020年通过国审。本文作者从选育来源与特征特性、栽培技术及制种技术等方面对该品种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6.
陆两优996是湖南农业大学研究所用自育恢复系996与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两系不育陆18S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早稻新组合。2005年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湘审稻2005008),2005年陆两优996在湖南、江西大面积种植中表现为株叶形态优良、茎杆粗壮、繁茂性好、耐肥抗倒、分蘖力强、穗大粒多、抽穗整齐、后期落色好,谷粒饱满、千粒重大、结实率高、丰产性好,深受农民的好评和称赞。2009年均口镇从湖南金色农华种业引进烟后试制5hm2,平均产量2.52t/hm2,2010年制种50hm2,平均产量3.25t/hm2,2011年制种100hm2,平均产量3.57t/hm2,高产田块达4.65t/hm2。现将其高产制种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隆两优1308是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用自育的温敏两系核不育系隆科638S与自育的优质抗病恢复系华1308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抗病、高产稳产、品质优、适应性广、熟期适宜,农艺性状优良。先后通过了国家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湖南省一季中籼、国家华南晚稻和国家长江上游中籼审定。2018-2019年累计推广面积40余万亩,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8.
<正>晶两优华占是湖南隆平高科用晶4155S×华占育成的抗稻瘟病两系杂交新品种晶两优华占,2015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湘审稻2015022。为了在稻瘟病区推广种植高抗优良的新品种,2015年双牌县农业局选用抗稻瘟病两系杂交新品种晶两优华占,在双牌县茶林镇大河江村(北纬111°46′、东经25°52′,海拔321 m)示范种植面积27.5亩。4月3日播种,4月28日移栽,8  相似文献   

9.
辅优151是由四川省江油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自育强恢复西江恢151,与成都市南方杂交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不育系辅74A组配而成。2002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2004年获准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公告号CNA101558E)。2005年通过重庆市认定。2006年通过湖南、广西、湖北等省(市)认定,同年初被四川省确立为两杂推荐品种之一。其广适性与高产结合好,深受种植首欢迎。  相似文献   

10.
Y两优5866是福州市亚丰水稻育种研究中心利用引自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育成的光温敏核不育系Y58S与自育籼型恢复系亚恢66配组而成的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该组合参加福建省中稻组区域试验,米质达部颁三等优质食用稻品种标准,表现出熟期适宜、穗大粒多、结实率高、丰产性和稳产性好、米质优、适应性广、熟期转色好等特点,2015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15001)。介绍了Y两优5866的选育过程、区试产量表现、特征特性,高产栽培、制种技术,为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陆两优105是湖南亚华种业科学院用广亲和低温敏两用核不育系陆18S和自育的优质父本华105选配而成的两系法杂交早稻新组合。2003~2004年参加湖南省早稻区试,表现丰产稳产好、熟期适中、品质优良、适应性较广等特点,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该组合于2005年1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2.
钱优0724是浙江省农科院作核所以自育优质不育系钱江1号A和自育恢复系浙恢0724配组而成的连作杂交晚籼稻新组合。主要表现为丰产性好、生育期适中、抗倒性较强、后期转色好、米质优等特点。于2011年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适宜在浙江省作连作杂交籼稻种植。文章总结了钱优0724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金优117是湖南金健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用自育的金23A和自育的新恢复系“常恢117”配组选育的一个优质、高产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组合)。该组合1999年配组选育,2000年参加常德市区试,2001~2002年参加湖南省区试,2002年11月1日通过《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公报》的公告.2003年3月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4.
川优6203中稻——再生稻表现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川优6203是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用自育不育系川106A与自育恢复系成恢3203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优质杂交水稻组合。于2011年通过四川省审定,编号为:川审稻2011(018)。富顺县通过2013~2014年两年试验示范种植,该品种表现出产量高、米质优、性状好、抗性强等特点,已成为四川省杂交水稻突破性新品种,在全省大面积示范推广。1主要特征特性1.1产量高富顺县农牧业局农技站与种子站联合在骑龙镇  相似文献   

15.
再生稻“一种两收”,解决了水稻“双改单”的困扰,又成功解决了水稻“单改双”中劳力紧张、粮食产量低和种植效益差的现实问题,缓解了劳力紧张、稳定了粮食产量、增加了种植效益,堪比双季稻种植模式,具有“一种两收三头好”优越性的稻作制度。晶两优1468系湖南百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晶4155S为母本,以R1468为父本选育的两系籼型杂交水稻新品种。该品种再生能力好、抗逆性强、两季米质优良。晶两优1468为优质型水稻品种,2019年被湖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评定为重点推广的再生稻品种之一,也是浏阳市近年来作为优质稻推广的当家品种之一。本文着重介绍晶两优1468在浏阳市作再生稻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辅优151是由四川省江油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自育强恢复西江恢151,与成都市南方杂交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不育系辅74A组配而成。2002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2004年获准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公告号CNA101558E)。 2005年通过重庆市认定。2006年通过湖南、广西、湖北等省(市)认定, 同年初被四川省确立为两杂推荐品种  相似文献   

17.
1 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 北单1号由哈尔滨市北方玉米育种研究所于1999年以自育自交系B084为母本、自育自交系B1153为父本杂交育成.该杂交种在2000~2001年参加两年所内产比试验,同时在省内适应区做多点异地鉴定试验.2002年参加省玉米品种预备试验.2003~2004年参加省玉米区域试验.2005年参加全省玉米生产试验,2006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8.
《现代农业科技》2005,(5):63-63
国豪725系列:绵阳市农科所用自育优质恢复系绵725为父本配组的系列杂交水稻品种。1冈优725由绵阳市农科所用冈46A与绵恢725配组育成的优质杂交中籼品种。1998、1999、2000年分别通过四川、贵州、湖南品种审定;2001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01006。该品种生育期与汕  相似文献   

19.
泸糯3号是四川省水稻高粱研究所于1998年用自育红粒糯性不育系“45A”与自育恢复系“恢1”配组育成。2003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晶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年由浙江省诸暨市农科所和璜山镇农技站联合引进试种。经二年种植,表现为高产、优质、再生能力好、抗逆性强等特点。该品种综合性状好,适合诸暨市种植。  相似文献   

20.
籼型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晶两优534具有米质优、丰产稳产性好、适应性强等特点,适宜在建阳作中稻推广种植。为指导大田生产,该文对近3年来晶两优534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