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洋县是多山区域,全县山地面积2314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72.2%;丘陵面积667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21.1%.丘陵、山地适宜魔芋生长。但近年来由于魔芋种植方式软腐病发生危害普遍及气候因素导致产量、效益较低、魔芋产业发展严重受挫。通过在生产实际调查,初步总结出了魔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软腐病防控措施,指导魔芋种植户在生产中参考实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勉县魔芋生产的现状,分析了魔芋生产中存在优良品种缺乏、耕作粗放、病虫危害严重、技术支撑力度不够等问题,造成生产水平较低,指出应充分发挥勉县气候特点、资源优势,依托龙头企业,推进魔芋产业化发展进程,从而有效推动和发展勉县魔芋产业。  相似文献   

3.
城固县魔芋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论述了城固县发展魔芋生产的现状,分析了魔芋生产中存在的缺乏优良品种、耕作栽培粗放、病虫危害严重、技术支撑力度不够、魔芋加工开发程度较低等突出问题,指出应充分发挥城固县魔芋生产的自然优势及资源优势,建立魔芋良种繁育基地,加大病害防控力度,推广优质高产技术,加大培训引导等,以推进魔芋产业化发展进程,从而有效地推动城固县魔芋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魔芋为药食两用作物,在食品、医药等领域应用广泛,其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近年,由于脱贫攻坚纵深推进以及农业产业结构加快调整,毕节市魔芋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其在助力毕节市脱贫攻坚工作中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为推进毕节市魔芋产业发展提供参考,对毕节市魔芋产业发展现状进行综述,认为毕节市魔芋产业发展存在重视程度不够、科技支撑不足及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并提出推动良种标准化生产、打造良种繁育示范区,加强技术攻关、强化科技支撑,加强产业宣传、构建市场品牌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
魔芋是旬阳县农业四大产业之一,特别是万亩无公害魔芋生产基地建设被县政府列为重点建设项目工程,2011年全县种植魔芋5.1万亩,总产6.2万吨,但魔芋病虫害对魔芋产量影响较大,特别是软腐病和白绢病发生普遍,对生产威胁最大。通过近年来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组装集成旬阳县魔芋健身栽培技术规范,用于指导魔芋病虫害绿色防控。  相似文献   

6.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农业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使得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作为当前一种新兴的农业产业—魔芋产业,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制约魔芋产业发展因素主要还是种植技术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姚安县魔芋产业现状调查,找到问题的原因,提出一些针对性对策,以期促进全县及周边地区魔芋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魔芋为药食两用作物,在食品、医药等领域应用广泛,其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毕节是贵州脱贫攻坚主战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贫困现象复杂、贫困类型多样。要打赢脱贫攻坚战,重点在农村,难点在产业结构调整,要点在高收益产业发展。而魔芋种植效益高、带动能力强且市场需求大,是一个较好的扶贫产业。近年,由于脱贫攻坚纵深推进以及农业产业结构加快调整,毕节市魔芋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其在助力毕节市脱贫攻坚工作中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为推进毕节市魔芋产业发展提供参考,概括了毕节市魔芋产业发展现状进行综述,认为毕节市魔芋产业发展存在重视程度不够、科技支撑不足及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并提出推动良种标准化生产、打造良种繁育示范区,加强技术攻关、强化科技支撑,加强产业宣传、构建市场品牌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8.
主要从秦巴山区魔芋产业发展条件及现状、市场需求、涉及政策、魔芋产业的发展思路、问题与设想、魔芋高产高效种植技术研究成果的应用推广等6个方面,对秦巴山区魔芋产业发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适宜秦巴山区魔芋生产的技术实施意见和建议,对秦巴山区魔芋产业发展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继2008年县委、县政府把魔芋确定为县域农村后续产业之后,通过行政推动、市场拉动、示范驱动、科技带动“四轮驱动”措施,全县产业基地快速发展,魔芋已成为中高山区域农民增收的重要项目。但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也伴随着生产环节病害重、种源缺、规模小,经营环节机制僵,加工环节链条短等问题,需要各级各部门加快攻坚破解,以确保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0.
镇巴是秦巴山区魔芋最佳适生区之一,魔芋产业已经成为县域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实现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朝阳产业、绿色产业,崛起于秦巴山水间的生态产业。镇巴花魔芋,俗称镇巴魔芋,本地传统主栽品种,在生产中表现为抗病性强、产量高、品质稳定,保护利用“镇巴花魔芋”品牌意义重大。该文紧扣县域产业发展实际,从坚持花魔芋技术综合示范、聚焦经营主体活力、促进产学研融合、品牌应用监管、完善激励促进机制、夯实发展措施等方面提出了“镇巴花魔芋”保护发展的路径对策,致力夯实乡村振兴产业基础保障,持续推进镇巴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简述了魔芋的用途及市场需求,总结了楚雄州魔芋产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分析楚雄州魔芋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优势,并提出了楚雄州魔芋产业绿色发展的对策:政府应设立魔芋产业发展的专门机构;建立支撑产业发展的科技服务体系;加强良种基地和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强调精深加工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认证魔芋地理标志并打造"楚雄魔芋"品牌;研究出台魔芋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建立现代化魔芋产品交易市场;建立魔芋文化园。  相似文献   

12.
对临沧市云县涌宝镇魔芋生产的优势、发展前景进行分析,介绍涌宝镇魔芋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做大做强魔芋产业的建议和措施,以促进魔芋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3.
镇巴县为秦巴山区魔芋种植大县,当地立足资源禀赋,紧抓政策机遇,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带动、科技支撑、循序渐进”的原则,坚持把魔芋产业作为县域四大农业主导产业之一,成功探索形成了秦巴山区魔芋产业发展“镇巴经验”,走出了一条极具特色的绿色发展道路。为推进镇巴县魔芋产业高质量发展及类似条件地区县域农业产业发展提供参考,总结镇巴县在强化组织保障、统筹技术示范、促进产学研融合、发挥主体作用、促进科技转化应用等方面推进魔芋产业发展的主要经验和举措。  相似文献   

14.
镇巴县自2009年以来,经过多方面努力,魔芋产业逐渐发展壮大,已经发展成为陕南魔芋生产大县,创建了一套科学生产、科学管理的魔芋产业发展致富之路。文章总结了近几年该县发展魔芋产业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魔芋是群众对天南星科魔芋属一类植物的习惯呼,是个集合名词。全世界已知的有130种,中国有21种,云南省有17种。目前各地栽培比较多的是白魔芋、花魔芋和滇南的黄魔芋。魔芋在永胜县过去仅是农家房前屋后、田边地角零星种植,挖大留小,让其自生自灭。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云南省人民政府将魔芋产业的发展列入18项生物资源开发工程(简称18工程)在全省适宜地区大量组织开发,永胜县也将魔芋列入主导产业之一组织发展。1998年县委、县人民政府作出了《关于加快魔芋资源开发的决定》,从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给予了支持。依托永胜宏光魔芋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以市场为导向,公司为龙头,办基地带动千家万户发展,进行产业化经营。由于龙头企业在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经验不足、决策失误的原因,企业发展速度缓慢甚至停滞不前,严重阻碍了永胜县魔芋产业的健康发展,到2004年全县魔芋种植面积1613亩,产量2174吨,农业产值265.2万元。2003年丽江玉元食品有限公司正式人驻永胜发展魔芋产业,给永胜县魔芋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6.
白魔芋营养丰富,用途广泛,经济效益高,发展白魔芋产业是兴县富民的一条有效途径。白魔芋产业是融生产、加工和营销为一体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7.
陕南贫困山区是全国魔芋种植的主产区和优势产区。该区气候温暖湿润,土壤含硒丰富,适宜魔芋生长。魔芋产业发展具有生态环境、生产、品质、研发和品牌的优势,但依然存在基础性研究较低、品种选育缓慢、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建议制定优惠政策,扶持魔芋产业;加强优质魔芋种植基地建设;注重产品开发;强化富硒魔芋品牌建设等,以促进陕南贫困山区村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及魔芋产业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魔芋产品的开发利用,其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价格一路攀升,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为了更加快速稳健发展青川魔芋产业,实现农民增产增收,调研总结了近年来我县魔芋生产发展中的问题和经验,为今后更好地发展魔芋产业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根据当前产业扶贫种植业提质增效的要求,通过总结近年来姚安县魔芋种植情况,结合姚安县气候特点,分析魔芋种植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种植管理对策,从优质品种选择、前作要求、整地、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提出适合魔芋优质高产的种植技术,推进魔芋产业快速发展。魔芋(konjac)为天南星科魔芋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魔芋属于半阴生植物,需要湿润  相似文献   

20.
魔芋为天南星科魔芋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可能作为大量提供葡甘聚糖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目前,陕南魔芋产业的发展受到制约。因此,分析了魔芋在渭河流域的种植优势,并且提出将魔芋的生产基地向渭河流域转移,以期解决制约魔芋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