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笔者介绍了双孢蘑菇白色石膏霉病的发病症状、病原菌、发病条件和传播途径等,提出了综合防控技术,为双孢蘑菇安全生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开展了利用猪粪和甜叶菊废渣栽培双孢蘑菇的试验研究,并测定了双孢蘑菇的品质和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 利用猪粪和甜叶菊废渣可栽培双孢蘑菇,且有提高双孢蘑菇品质和提升双孢蘑菇风味的效果,双孢蘑菇重金属含量符合NY/T 224-2006《双孢蘑菇》标准。  相似文献   

3.
以双孢蘑菇的生长特性为基础,从培养料的配制堆制、双孢蘑菇种植管理、双孢蘑菇病害防治3个方面,阐述了双孢蘑菇高产栽培技术,旨在强化对双孢蘑菇栽培的认识,并为今后相关领域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开展了利用猪粪和甜叶菊废渣栽培双孢蘑菇的试验研究,并测定了双孢蘑菇的品质和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利用猪粪和甜叶菊废渣可栽培双孢蘑菇,且有提高双孢蘑菇品质和提升双孢蘑菇风味的效果,双孢蘑菇重金属含量符合《双孢蘑菇》(NY/T 224—2006)标准。  相似文献   

5.
蘑菇属17个菌株的酯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酯酶同工酶对野生双孢蘑菇和褐色、白色双孢蘑菇栽培种,大肥菇,美味蘑菇和姬松茸等蘑菇属17个菌株进行了酶谱带表型和相似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野生双孢蘑菇与双孢蘑菇之间亲缘关系较近,相似系数为0.667,而与大肥菇和姬松茸之间亲缘关系较远,相似系数分别为0.00,0.333;野生双孢蘑菇组织分离菌株、多孢分离菌株和单孢分离菌株遗传变异幅度较小,亲缘关系较近,表明野生双孢蘑菇的遗传背景较单一;同时分析了大肥菇与美味蘑菇,褐色蘑菇彼此之间,以及白色双孢蘑菇菌株彼此之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6.
双孢蘑菇是世界上栽培最为广泛的蘑菇品种,生产一种适合栽培双孢蘑菇的基质称为堆肥.综述了双孢蘑菇生产过程中关键的3个发酵阶段、堆肥过程中的微生物及酶活性变化,以及影响双孢蘑菇生长的几个主要因素(堆肥基质、环境、菌种),旨在为双孢蘑菇的标准化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双孢蘑菇栽培覆土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栽培双孢蘑菇必须通过覆土才能形成子实体,但是目前关于覆土刺激双孢蘑菇原基形成的机制还不是非常清楚。从覆土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微生物的作用3个方面阐述了覆土对双孢蘑菇子实体形成的作用,着重介绍了覆土层中微生物与双孢蘑菇子实体形成的关系、不同覆土材料的特性及其对双孢蘑菇产量的影响,以期对双孢蘑菇覆土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双孢蘑菇生产研究进展及生产技术体系组建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国内外双孢蘑菇产业的发展现状和秸秆栽培双孢蘑菇的优势,针对目前国内双孢蘑菇生产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具有特色的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技术体系的设想。  相似文献   

9.
戈壁日光温室双孢蘑菇废料栽培蔬菜的3种模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总结了3种适宜在酒泉市肃州区戈壁日光温室推广且经济效益较好的双孢蘑菇废料栽培蔬菜模式,即双孢蘑菇—番茄—架豆栽培模式、双孢蘑菇—黄瓜—架豆栽培模式、双孢蘑菇—西葫芦—架豆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国内外双孢蘑菇产业的发展现状和秸秆栽培双孢蘑菇的优势,针对目前国内双孢蘑菇生产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具有特色的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技术体系的设想。  相似文献   

11.
《山西农业科学》2015,(8):1058-1060
疣孢霉菌是一种以土壤为主要传染源的双孢蘑菇病害真菌,其为害范围广、为害程度大,严重制约我国蘑菇生产发展。对蘑菇疣孢霉病菌形态、分类、病理、症状、发病规律、传播途径及综合防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综述了生产实践中具体防控措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双孢蘑菇营养丰富,保健功能强,但由于双孢蘑菇的含水量高、组织柔软,在贮藏过程中极易受到损伤及腐败,如贮藏温度、湿度、pH、气体成分、金属离子等外部因素以及一些内部因素等都会影响双孢蘑菇的贮藏时间.主要综述了影响双孢蘑菇贮藏期的各种影响因素,以期为双孢蘑菇的保鲜技术提供借鉴、参考与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在双孢蘑菇栽培中有时会发生褐斑病,导致双孢蘑菇的质量和产量降低. 双孢蘑菇褐斑是由托兰斯假单孢杆菌引起的,因此又称作双孢蘑菇细菌性褐斑病.该病原菌存在于双孢蘑菇的覆土材料中,其含量极少.用常规方法很难检测出来,但它却能使双孢蘑菇严重感染病,进而降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本文作者详细介绍了双孢蘑菇生产中的原料前处理技术、秸秆发酵工艺技术及双孢蘑菇栽培技术,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工厂化生产双孢蘑菇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5.
嗜热革节孢在双孢蘑菇培养料制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食用菌栽培中,双孢蘑菇培养料的制作最复杂,且堆制时间长、成本高、并污染环境。而研究表明,在堆制过程后期,嗜热革节孢的密度和活性的大小直接影响双孢蘑菇的产量。综述了嗜热革节孢的生物学特性、应用嗜热革节孢改进传统双孢蘑菇培养料堆制方法以及嗜热革节孢促进双孢蘑菇菌丝生长的机制。  相似文献   

16.
双孢蘑菇设施栽培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孢蘑菇是一种味道鲜美营养齐全且具保健作用的菇类蔬菜,其设施栽培可促进我国双孢蘑菇栽培业成为设施化和现代化的新型产业,有利于提高双孢蘑菇单产、提高产品附加值,有利于产品质量与国际接轨,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消除国际贸易技术壁垒,增加出口创汇。本文对国内外双孢蘑菇设施栽培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双孢蘑菇栽培技术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食用菌菌种是食用菌生产的基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双孢蘑菇菌种作为食用菌生产资料进入商业活动中,具有商品的属性。本文介绍了双孢蘑菇菌种商品质量的要求和管理操作,分析了菌种质量管理中的重点操作规范,提出了双孢蘑菇菌种商品质量标准,推荐作为山西省地方双孢蘑菇菌种质量标准,供我国特别是山西省广大双孢蘑菇生产者和菌种生产者以及关联业务人员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中稻和双孢蘑菇轮作的效益。[方法]通过2014—2016年连续3年中稻和双孢蘑菇轮作试验,研究中稻和双孢蘑菇轮作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结果]中稻和双孢蘑菇轮作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纯收入30万~50万元/(hm2·a),是单纯栽培中稻的10多倍,经济效益主要来源于双孢蘑菇栽培。中稻和双孢蘑菇轮作有效改善了稻田土壤肥力和基本理化性质,提高了土壤有效NPK含量和有机质含量。[结论]中稻和双孢蘑菇轮作生产措施简单粗放,省工省时,适合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9.
双孢蘑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屈艳 《新农业》2004,(2):45-46
双孢蘑菇又称白蘑菇、洋蘑菇,属伞菌日,伞菌科,蘑菇属,是一种好气性的草腐性真菌。双孢蘑菇在我国栽培历史较短,福建省是双孢蘑菇生产的大省,占全国生产量的50%以上。在我国北方,尤其在东北地区.双孢蘑菇起步较晚,生产技术较差,因此,发展双孢蘑菇生产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双孢蘑菇中多糖的提取工艺以及该多糖在体外的抗氧化活性,检测不同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液料比对双孢蘑菇多糖提取率的影响,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双孢蘑菇多糖的提取工艺,并测定双孢蘑菇多糖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能力、总抗氧化活性对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优化的双孢蘑菇多糖提取工艺参数为:提取温度94℃、提取时间3 h、液料比34 m L/g,在此工艺条件下提取得到的双孢蘑菇多糖含量为5.18%,与预测值一致;双孢蘑菇多糖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清除的半清除浓度(IC50)分别为4.94 mg/m L和2.77 mg/m L,双孢蘑菇多糖总抗氧化活性随着多糖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升高,表明双孢蘑菇多糖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为双孢蘑菇多糖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