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山东农业科学》2019,(10):86-90
为研究不同时间深松对砂姜黑土理化性质的影响,设计夏季(S)与秋季(A)两个不同深松时间,并以旋耕20 cm(CK)为对照,测定不同处理后的土壤容重、水分含量及速效养分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季节深松0~20 cm表层土壤容重均低于20~40 cm土层。其中夏季深松较秋季深松容重下降显著(P<0.05)。深松可提高土壤含水量,在20~40 cm土层秋季深松含水量较夏季深松与CK分别提高10.7%和13.3%。秋季深松较夏季深松处理碱解氮、速效磷含量有明显提升,在0~20 cm土层,碱解氮含量秋季深松比夏季深松和CK分别高17.7%和41.5%。在20~40 cm土层,速效磷含量秋季深松比夏季深松和CK分别高37.5%和69.7%。综合来看,深松可明显改善砂姜黑土的理化性质,夏季深松降低土壤容重效果优于秋季深松,而秋季深松的土壤养分含量高于夏季深松。  相似文献   

2.
针对马铃薯机械化生产中块茎产量和土壤质量降低等问题,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对马铃薯块茎产量和土壤质量的影响,传统旋耕作(T)、深翻(S)和立旋深松(L)。结果表明:深翻和立旋深松能够显著提高马铃薯块茎产量,与传统耕作相比,深翻和立旋深松块茎产量分别增加347.39kg·667m~(-2)和623.08kg·667m~(-2);深翻和立旋深松能够有效改善土壤质量,与传统耕作相比,深翻和立旋深松显著降低了10~20cm和20~40cm土壤容重;深翻和立旋深松降低了土壤萎蔫系数,特别是收获期20~40cm土壤萎蔫系数分别比传统旋耕降低3.53%和13.22%,同时深翻和立旋深松提高了0~10cm、10~20cm和20~40cm田间持水量。综上所述,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深翻和立旋深松有利于提高马铃薯块茎产量和土壤质地,是适合干旱半干旱地区马铃薯机械化生产的耕作方式。  相似文献   

3.
为构建黑龙江省西部苏打盐碱土合理耕层,试验设不深松(CK)、隔两年深松、隔一年深松、连年深松4个试验处理,分别在播种前、开花期、成熟期测定0~50cm土壤耕层的含水量、容重等耕层指标,并在成熟期测定玉米产量性状指标,以探讨不同深松年限处理对盐碱土耕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深松处理能够提高各耕层的土壤含水量,降低土壤耕层容重,连年深松处理隔年深松处理隔2年深松处理不深松处理;产量对比,隔年深松处理隔2年深松处理连年深松处理不深松处理。由此得出,深松处理能够改善土壤耕层结构,有利于玉米产量的提高,但连年深松增产效果逐渐降低,因此最佳深松模式为隔年深松模式。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改良黑龙江省西部苏打碱土与构建合理耕层,采用秋深松30cm、秋深松40cm、春深松30cm、春深松40cm共4种深松处理,分别在播种前、开花期、成熟期测定0~50cm土壤耕层的含水量、容重等指标及玉米产量性状指标,探讨不同深松处理对盐碱土耕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深松处理能够提高各耕层的土壤含水量,降低土壤耕层容重,而且深松效果秋深松春深松,深松40cm深松30cm。增产幅度秋深松春深松,秋深松40cm秋深松30cm,春深松30cm春深松40cm。由此得出,深松处理能够有效地降低盐碱土中低产田耕层土壤容重,改善土壤耕层结构,提高耕层土壤含水量,构建适合作物生长的合理耕层,有利于玉米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正一、马铃薯机械化深松近些年来,马铃薯的种植越来越多,在一些旱地山区,因为需要增加土壤的出水量,为马铃薯的生长发育提供所需的水分。为了构建土壤水库,经常会用到机械化深松技术。通过使用这项技术,可以深松50cm的土壤,这样,地表以下的50cm的土壤都会蓬松自如。所以,将机械化耕松技术进行推广,可以更有效的帮助农民突破常年耕作农  相似文献   

6.
【目的】针对宁夏南部旱地降水不足、耕层浅薄、作物产量低等问题,探讨不同耕作措施对宁南地区土壤物理性质及作物产量的影响,为合理改善旱地耕层土壤结构、选用适宜耕作措施和作物增产增效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方法】以马铃薯和春小麦为供试作物,在宁南旱区开展2年(2019-2020年)大田试验,设置2种耕作方式(翻耕和深松)和4种耕作深度(20、30、40和50 cm),分别为传统翻耕深度20 cm、深翻耕30 cm、深松30 cm、深松40 cm、深松50 cm等5种不同耕作措施,以传统翻耕深度20 cm处理为对照,研究不同耕作方式结合深度措施对作物收获期土壤容重、生育期土壤紧实度与水分、生育期作物生物量、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深松50 cm处理能显著降低马铃薯季和春小麦季0—60 cm层土壤容重,平均分别较对照显著降低6.49%和6.94%。马铃薯季和春小麦季各处理生育期平均土壤紧实度均以深松50 cm处理最低,分别较对照显著降低19.32%和8.11%。深松50 cm处理对提高马铃薯和春小麦季作物各生育期0—100 cm层土壤蓄水量效果最佳,平均分别较对照显著提高13.58%和2...  相似文献   

7.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以当地习惯的耕作方式旋耕为对照,设置深松35 cm+免翻耕、深松35 cm+旋耕、深松25 cm+免翻耕、深松25 cm+旋耕和免耕6种不同耕作方式,分析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以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深松处理均提高土壤含水量,其中以深松35 cm+免翻耕和深松35 cm+旋耕的保墒效果最佳;深松处理提高了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和氮、磷、钾的含量,而深松处理的产量构成因素均较对照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在研究设定的6种耕作措施中,以深松35 cm+旋耕为最优组合,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含量和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保护性耕作在中国西北旱区已得到了广泛应用,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技术措施。探析保护性耕作对土壤肥力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有助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本试验从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相结合的角度,探讨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微生物空间结构的影响,以及旱作麦田微生物群落丰度和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为推广保护性耕作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持。【方法】以中国西北旱区土壤为研究对象,常规耕作翻耕(PT)为对照,设计深松耕(CPT)和免耕(ZT)两种保护性耕作方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度和土壤理化性质指标,并分析微生物群落空间分布与土壤理化性质和保护性耕作之间的关系。【结果】长期应用保护性耕作已对旱作麦田的环境产生显著影响,不同的耕作方式对土壤真菌和细菌群落丰度有不同的影响,两者对3种耕作方式均有不同程度的响应;在不同的耕作方式下,土壤微生物空间分布不均,连续性较差,空间变异程度较高,表现出强烈的空间聚集分布。耕作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也有显著的影响,与传统翻耕相比,深松耕和免耕方式能显著提高土壤黏粒、水分、全氮、铵态氮含量和脲酶、蔗糖酶活性。典范主分量分析(CPCA)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度和理化性质变化主要受到耕作方式的影响,并且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度与理化性质密切相关,在免耕方式下,土壤黏粒、水分和铵态氮含量等显著影响土壤细菌群落分布;在深松耕方式下,土壤可溶性碳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等显著影响土壤真菌群落分布。【结论】旱作麦田采用保护性耕作,可以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度和空间分布,并且显著影响土壤理化性质,进而影响土壤微生物空间结构。同时,土壤水分和碳氮含量分别显著影响土壤细菌和真菌丰度。  相似文献   

9.
不同耕法对土壤含水量、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壤耕作能有效的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含水量和作物产量,该试验研究了辽西地区玉米连作不同耕作对土壤水分、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时期不同耕法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不同,在不同的耕法中,以一次全方位深松处理的效果最为明显,在20~30 cm的土壤有效耕作层中容重为1.29 g/cm3。一次全方位深松、连年秋翻、连年沟垄交替深松能够增加玉米的株高和增大玉米的叶面积,单从产量来看,以一次全方位深松、连年秋翻和连年沟垄交替深松效果最为明显,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3.7%、10%、3%。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揭示不同农艺措施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筛选适宜宁南山区的种植技术模式。[方法]通过设置G1(翻耕不覆膜)、G2(翻耕覆膜+保水剂)、G3(翻耕覆膜)、G4(深松不覆膜)、G5(深松覆膜+保水剂)、G6(深松覆膜)6个处理,研究不同耕作模式下不同保水措施对土壤结构、养分和水分的影响。[结果]不同技术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有明显影响,与翻耕相比,深松处理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有利于大粒径团聚体的形成,提高了土壤田间持水量,降低了土壤容重,其中深松覆膜+保水剂处理的效果最佳;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大粒径团聚体百分含量与土壤各养分均呈正相关。[结论]在该地区土壤和气候条件下,深松覆膜+保水剂可作为理想的耕作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1.
春季深松对内蒙古西部农田土壤结构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在春季条带深旋耕30cm、春季深松30cm和常规表层旋耕15cm等不同深松方式下,测定土壤容重、田间持水量、土壤含水量以及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等各指标,通过分析阐明春季深松对农田土壤结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30cm春季条带深旋耕和30cm春季深松能有效的打破犁底层,扩大耕层深度,显著降低了土壤紧实度和15~35cm土层土壤容重;增加了土壤田间持水量及土壤含水量;深松能提高玉米株高、单株根干重、单株地上干物质重和叶面积指数,加快生育进程;在收获时,30cm条带深旋耕、30cm春季深松的倒折率(0和1.2%)均低于常规旋耕处理(3.3%);深松有效增加玉米单产,30cm春季条带深旋耕和30cm春季深松处理较常规旋耕分别增产22.10%和25.93%。  相似文献   

12.
通过研究深松对土壤物理性状和玉米产量的影响,探讨干旱灌区玉米不同时期深松的作用效果。于干旱灌区,对伟科702进行秋季、春季、夏季深松,深松深度为40 cm,检测玉米生长前期和不同生育时期的不同土层土壤的物理性状,测定玉米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结果表明:采用不同时期深松对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含水量在不同生育时期、不同土层的作用表现出不同程度差异,在产量相关性状方面表现为,3个时期的深松均提高了玉米产量及千粒重、穗粒数、出籽率等,降低了秃尖和倒伏率;秋季、春季、夏季深松分别较对照增产10.4%、7.1%、3.8%。  相似文献   

13.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土壤呼吸及其影响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常规翻耕、深翻、深松)和秸秆还田(秸秆还田、秸秆不还田)对夏玉米农田土壤呼吸速率及其相关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深耕(深翻和深松)显著增加了夏玉米农田的土壤呼吸速率,而秸秆还田显著降低了夏玉米农田的土壤呼吸速率;深耕(深翻和深松)和秸秆还田均显著提高了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有机质,降低了土壤紧实度;深耕(深翻和深松)显著提高了土壤温度,而秸秆还田显著降低了土壤温度。  相似文献   

14.
不同整地方式的马铃薯种植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深松整地土壤含水量高,水份流失较少,能够有效改善马铃薯生长发育环境条件,比旋耕整地种植马铃薯产量增产明显,可在当地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该文阐述了深松耕法能深松土壤耕层,打破犁底层,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和水、肥、气、热状况,为农作物生长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通过试验对比方法,分析不同结构形式的深松铲对深松作业的影响,试验评价指标为土壤坚实度、膨松度和牵引阻力。试验采用国内常见的4种深松铲,分别为凿型深松铲、凿型带翼铲、曲面深松铲和箭型铲,在单因素的基础上,设计出合理的方案。研究结果表明:(1)深松作业可以有效降低土壤坚实度,凿型铲和曲面铲在水平方向影响距离大,在20 cm测点处分别降低土壤坚实度46. 85%、53. 14%;(2)从降低土壤坚实度最大值角度分析,曲面铲作业效果最好,凿型铲次之;(3)曲面深松铲作业在对土壤坚实度影响上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两侧影响幅度不同;(4)深松作业对于深层土壤坚实度影响比浅层土壤大;(5)在相同作业条件下,曲面式深松铲深松作业需要更多的牵引阻力,作业后土壤膨松度最好。  相似文献   

17.
正最近几年,博湖县以推广深松机械为重点,大力推广深松整地技术,努力提高耕地质量,为农业增效、农民增产增收打好基础。农机深松整地技术,通过深松土壤,但不会对土层进行深翻,打破土地离子一层,有效改善土壤理化结构,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和抗旱排涝能力。通过在工地上应用深松整地技术,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通透性,提升耕地质量,增强雨水的渗透能力和保存能力,促进农作物根系向纵深方向生长,提高作物抗旱抗倒伏能力。土地深松整地之后,  相似文献   

18.
正农机深松整地技术是利用大功率的农机机械设备,对土壤理化性质进行改良,在不翻土、不打乱原有土层结构的情况下,通过深松机械疏松土壤,打破犁底层,增加土壤耕层深度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本文主要探讨昌吉地区农机深松整地技术及推广措施。1农机深松整地技术1.1农机深松原理应用农机深松整地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农田土壤容重,增加土壤颗粒间的空隙度,进一步改善土壤通透性。同时还能使耕作层疏松,吸收水分养分能力提高,促进作物更好的利用水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土壤深松对糯玉米生长表现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方法】采用土壤深松进行春季播前整地并通过定点取样测定了土壤容重、田间持水量、土壤养分、生长期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松紧度,调查分析了玉米关键生育期生长表现(农艺性状、叶绿素含量、根系和鲜穗产量)。【结果】土壤深松对糯玉米的生长发育及土壤理化性质影响明显。与传统土壤翻耕整地相比,深松配合拔节期、孕穗期追施氮肥时,玉米株高、穗位高、鲜穗产量和根系鲜重最大,分别为192.8 cm、130.8 cm、18816.35 kg/hm2和275.7 g,较传统耕作追肥处理高3.9%、2.5%、12.8%和35.9%,土壤保水性和土壤疏松度提高20.4%和86.0~178.0 PSI,土壤容重降低10.0%~22.5%。【结论】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推进土壤深松技术在新疆北部地区玉米种植应用方面奠定了基础,对玉米优质高产栽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物理性状及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深翻、旋耕和深松不同耕作方式处理对土壤耕层物理性状和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采用长期定位试验,以当地传统耕作方式秋季旋耕为对照,设置免耕、苗期隔行深松30 cm、秋季翻耕30 cm等3种耕作方式,对土壤容重、含水量,单株玉米根系、干物质及玉米产量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容重和土壤含水量的影响效果为深松翻耕常规旋耕免耕;在玉米根长、根体积、根表面积,根冠比、籽粒产量方面表现为翻耕深松常规旋耕免耕,翻耕和深松显著大于常规旋耕,二者之间差异不明显。表明翻耕和深松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环境,促进玉米根系生长,提高产量,是较适宜的耕作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