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明不同灌溉方式对"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农田肥水利用的影响,在驿城区水屯镇开展了"小麦-玉米"节水节肥效应研究。通过研究滴灌、喷灌、微喷和地龙四种灌溉方式对小麦、玉米产量、氮肥增效、灌水利用效率等节水节肥增效技术的影响可知,不同节水灌溉方式对提高灌水利用效率具有积极效果,且有利于实现作物高效用水节肥一体化。因此,实现"小麦-玉米"节本高效最佳的途径就是灌水与追肥同步进行,即水肥一体化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一项综合了水分和养分管理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措施,具有节水、节肥、省工、高效等特点。我国的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起步较晚。目前,我国的水肥一体化技术仍以设施农业为主。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稳步发展。相比而言,喷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研究尤其是针对大田粮食作物的灌溉施肥技术开展的工作还远远不够。因此,我们有必要开展大田粮食作物喷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研究,以期为黄淮海地区大田粮食作物喷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卫青萝卜水肥一体化技术开展试验示范研究,开展滴灌、微喷、畦灌条件下青萝卜生长对比试验和不同灌溉方式不同套餐肥对比示范研究,以期确定青萝卜水肥科学管理技术参数.结果表明,利用微喷水肥一体化方式进行肥水管理,青萝卜产量更高;水肥一体化方式下,肥料采用高氮配比比平衡配比,青萝卜产量更高;灌水和肥料2种因素交叉,影响更...  相似文献   

4.
水肥一体化是借助压力势差.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按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需肥规律及特点进行肥水配对,通过管道系统和滴头均匀、定时、定量浸润作物根系发育生长区域的一种节约型灌溉技术。我国大力提倡发展节约型社会.为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北京等诸多省份或城市也在积极探讨、试验、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本文主要结合现代果园管理,介绍水肥一体化在生产上应用,希望能为水肥一体化在果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蓝田县农技中心多年来积极开展小麦旱作节水绿色增产模式和水肥一体化的研究,集中展示和示范了移动式喷灌、固定式喷灌、半固定式喷灌、微喷、卷盘式喷灌、以色列耐特菲姆水肥一体化自动化控制系统等多种旱作节水技术模式。最终确定半固定式喷灌系统省时、省工、节水、节肥、经济、绿色,符合蓝田县域特点,迎合了蓝田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人文山水蓝田,丝路生态慢城"的发展思路,是"性价比"、综合性能最佳的节水模式,值得进一步示范和推广。  相似文献   

6.
水肥耦合对露地松花菜产量、品质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水肥耦合对露地松花菜产量、品质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探求水肥一体化条件下露地松花菜高产质优的高效灌水施肥方法.【方法】以"青梗松花100天"为供试材料,设传统大水漫灌常规施肥(CK)以及水肥一体化条件下3个灌水下限(田间持水量的80%、田间持水量的60%、田间持水量的40%)和3个施肥水平(常规施肥、节肥20%、节肥40%)的双因素交互试验.【结果】除了水肥一体化节肥40%的3个处理,水肥一体化等量施肥和水肥一体化节肥20%的各处理经济产量均高于传统的水肥处理(CK),相比提高了9.0%~15.4%;水肥一体化下F2W1处理花球中含有较高的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并有较低的硝酸盐含量;幼苗期和营养生长期水肥一体化条件下各处理的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高于传统水肥处理,但在花球生长期差异不显著;水肥一体化条件下各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传统水肥处理(CK).【结论】推荐在兰州市榆中县高原夏菜松花菜的露地生产栽培中使用水肥一体化膜下滴灌技术,其中F_2W_1是一种较佳的肥水组合,且最优的水肥耦合灌水量应控制在2 181m~3/hm~2,施肥量以N 411kg/hm~2、P_2O_5 255kg/hm~2和KO_2 341kg/hm~2最优.  相似文献   

7.
<正>2012年春季雨水偏少、气温偏低,如果田间管理不当,势必会影响作物的长势和产量。根据雷力海藻肥系列产品的特点和优势,现将小麦和苹果等常见作物的肥水管理技术向广大农民朋友作一个推荐。小麦的肥水管理春季要根据土壤的墒情和保水、保肥能力,合理确定灌水用量和时间,水、  相似文献   

8.
通过采用传感器实现对大田作物生长环境的监测,结合大田作物的需水、需肥规律,利用物联网、作物生长模型、大数据等技术,对作物实施科学、智能的自动化灌水、施肥,帮助生产者实现水肥一体化管理,促进水肥耦合,提高水肥利用率,实现农业生产管理的智能感知、智能分析、自动灌溉,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化种植和智能化决策。  相似文献   

9.
南方蔬菜水肥一体化与节水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肥一体化是农业部主推的农田节水技术模式之一,该技术能提高水肥资源利用率、促进农业生产增产增收,为了摸索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南方蔬菜生产上的应用效果,特实施了该试验,结果表明:在南方蔬菜生产上应用水肥一体化喷灌技术,每次节水1.5 m3/亩,节水率达33.0%,节肥4.5 kg/亩,节肥率达30%以上,可提高蔬菜产量69.3 kg/亩,增产率达12.6%以上.说明在南方种植蔬菜生产中,应用水肥一体化喷灌施肥技术,水、肥资源利用率高,蔬菜易于吸收,不但能增产,而且能节本增效.  相似文献   

10.
为掌握蔬菜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具体参数,科学评价该技术在设施蔬菜上的应用效果,开展了以比例式注肥泵+喷灌系统为载体的水肥一体化技术在青菜上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青菜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其株高、开展度、最大叶面积、叶柄长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常规水肥管理,且节本增效成效显著,能增产13.16%、节肥37.11%、节水42.13%、节省灌溉施肥人工50%。  相似文献   

11.
<正>2017年6月6日邢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在巨鹿县柳洼村举办了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观摩培训会,项目负责人李文治研究员就该项目技术研发与示范进行了系统讲解。"小麦玉米微灌水肥一体化关键技术模式研发与应用"项目核心示范面积1030亩,主推技术是小麦玉米微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的集成与示范,项目实施过程中重点研发了包括中低产麦田节水品种的筛选,智能喷灌控制系统的研发与示范、微喷灌水肥一体化条件不同节水技术模式的优化应用和节水高产高效关键技术的研究,以及新的播种样式如免耕播种、宽幅密植和窄行密植等的研究与示范。与会人员看到  相似文献   

12.
<正>在生产上,微灌水肥一体化系统由水源、首部枢纽、输配水管道、灌水器等几部分组成,其中,首部枢纽是整个水肥一体化系统的操作控制中心,它包括了水泵、过滤器、施肥罐、加压泵等设备。浇水施肥时,施肥罐输出的肥液与灌溉水混合,然后通过经过过滤器过滤后,由输水管道输送到小麦玉米大田当中。目前,生产上应用的微灌主要有固定微喷带、卷盘式淋灌机和平移式淋灌机等模式。  相似文献   

13.
水肥一体化是农业部主推的农田节水技术模式之一,该技术能提高水肥资源利用率、促进农业生产增产增收,为了摸索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南方蔬菜生产上的应用效果,特实施了以下试验,结果表明应用水肥一体化喷灌施肥技术,水、肥资源利用率高,蔬菜易于吸收,不但能增产,而且能节本增效。  相似文献   

14.
以拱棚生姜为研究对象,通过微喷灌水肥一体化管理、增施生物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微生物菌剂应用等创新技术研究,结合姜种处理、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环节,探索出一套适用于北方地区拱棚生姜栽培的微喷灌水肥一体化高效技术方法.旨在利用该技术,切实提高生姜产量和生产效率,减少水、肥、农药等资源投入,促进生姜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水肥一体化技术实施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肥一体化技术作为一种灌水、施肥高度精准的灌溉技术,提高水肥利用效率的同时,也可实现节水、节肥、省工、增效的目的,是现代农业发展首推的关键技术。基于此,阐述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内涵,分析其系统组成,从肥料和施肥设备、过滤设备的选择、灌溉制度和施肥制度的制定、运行管理技术要点等方面总结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实施要点,并对我国水肥一体化技术在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水肥一体化技术作为一种灌水、施肥高度精准的灌溉技术,提高水肥利用效率的同时,也可实现节水、节肥、省工、增效的目的,是现代农业发展首推的关键技术。基于此,阐述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内涵,分析其系统组成,从肥料和施肥设备、过滤设备的选择、灌溉制度和施肥制度的制定、运行管理技术要点等方面总结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实施要点,并对我国水肥一体化技术在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在有着"中国草莓之乡"美誉的安徽省长丰县,滴灌、喷灌技术在该县20万亩草莓大棚中广泛应用,加快了水肥一体化进程,实现了水肥管理、节水增效的协同互进。据介绍,目前国内节水灌溉设备生产企业已经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滴灌系统、微喷系统、喷灌系统和智能化灌溉系统的全套设备;价格上也明显优于进口产品。正是它的高性价比吸引了设施农  相似文献   

18.
研究滴灌、微喷灌对土壤水分和养分分布以及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可为该技术在河北省冬小麦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在利用埋深0.2 m的真空表负压计控制土壤基质势下限为-25 kPa条件下进行滴灌和微喷带灌溉(微喷灌),以小畦田地面灌(畦灌)为对照,研究了不同灌水方式对土壤水分和养分分布以及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畦灌处理相比,滴灌和微喷灌处理的灌水量均减少了150 m~3/hm~2;总施肥量均降低了24.0 kg/hm~2,其中,节约氮肥(N)16.5 kg/hm~2,节约钾肥(K_2O)7.5 kg/hm~2;土壤基质势始终保持在-25~-3 kPa,变化幅度较小;根层土壤硝态氮和氧化钾含量均较高,保肥能力强;产量分别提高了6.33%和8.45%,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采用冬小麦滴灌和微喷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在提高灌溉自动化程度的前提下,可省水、省肥,且可提高产量,符合当前规模化农业生产的要求,建议在冬小麦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节水节肥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对设施园艺来说,水肥一体化的应用具有先天优势,相对较高的收益和对于水肥更高精度的需求,更适合优先发展水肥一体化技术,本文针对中国设施园艺生产中,国内外水肥一体化设备应用现状及各类型设备优缺点进行分析,找出应用中存在的国外设备"水土不服"、国内设备精度性能差等问题,并指出中国水肥一体化设备未来优化设计、算法研究、灌溉模型建立、轮灌策略等方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正>碱地番茄是在盘锦独特的高盐碱土壤和灌溉水的自然环境条件下,集成应用优良品种与特定的栽培方式生产出独特风味品质高营养价值的番茄果实,但常规栽培方式碱地番茄商品率低,肥水不易控制。水肥一体化技术,又称水肥耦合灌溉施肥,其借助压力系统,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配兑成肥液,与灌溉水一同通过可控管道系统将水和作物所需的养分以较小的流量均匀,准确地直接输送到作物根系生长区域。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大大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