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理施用氮磷钾肥对蓖麻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施肥能明显改善蓖麻生长状况并提高产量,为了探明蓖麻高产施肥中氮磷钾最佳配比用量,通过大田试验,采用"3414"肥料试验设计,研究了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对蓖麻植株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蓖麻生长过程中,植株地上部干物质不断增加,植株各部分之间干物质分配比例呈动态变化;不同处理N、P2O5、K2O吸收比例为2.89:1.00:1.75;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显著提高蓖麻产量,各施肥处理产量较不施肥处理增产27.9%~43.2%;蓖麻高产最佳肥料配比用量N50.0kg/hm2,P2O5105.0kg/hm2,K2O90.0kg/hm2和3种肥料施用比例N:P2O5:K2O=1:2.1:1.8可作为蓖麻生产氮磷钾肥配施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不同类型控释肥对夏玉米产量和干物质积累及转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品种屯玉808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新型控释肥金肽能(处理)和常用掺混控释肥(对照)对夏玉米产量和干物质积累及转运的影响。分别在玉米的苗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吐丝期、灌浆期、蜡熟期和完熟期取样,采用烘箱干燥法测定干物质积累量,于收获期测产。结果表明:不同肥料处理的玉米单株干物质积累均呈现"慢-快-慢"的积累规律,可用Logistic方程Y=a/(1+be-cx)加以描述。与对照相比,金肽能肥料促进了玉米大喇叭口期之后的干物质积累,在成熟期,处理玉米单株干物重是340.3 g,对照玉米单株干物重是329.7 g,比对照增加了10.6 g。金肽能肥料促进了玉米茎叶干物质向籽粒中的转运。施用金肽能肥料玉米产量达到了707.1 kg/亩,对照为671.1 kg/亩,比对照增产36 kg/亩,增产5.4%,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3.
为达到马铃薯生产高质高效、产业持续发展的目的,通过田间试验,马铃薯栽培以有机肥+复合肥为基肥,尿素和水溶性钾肥为追肥,根据马铃薯生长需肥规律分期施肥。在浇水与田间管理相同条件下分别在团棵期与结薯期进行不同比例追肥,研究不同生育时期肥料的用量对马铃薯株高、叶绿素含量、产量、商品性、干物质等的影响,确定出滕州马铃薯在产量不减少的条件下化肥的最佳用量和使用时期。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马铃薯团棵期的株高和叶绿素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但是对产量、商品性、薯秧干物质等有一定的影响。播种前基施80 kg/亩有机肥与60 kg/亩复合肥+苗期追施尿素4 kg/亩+团棵期追施硫酸钾5 kg/亩+结薯盛期追施硫酸钾5 kg/亩+结薯中后期追施尿素1 kg/亩,马铃薯产量、大薯率、薯块干物质积累最高,是最佳的肥料配比施用方法。  相似文献   

4.
玉米施肥的增产效果取决于土壤肥力水平、施肥时期与方法、肥料配比、玉米吸收利用能力、气候状况及农业措施等。因此,不同条件下施肥增产效果存在差异。通过测产结果表明:氮肥效应试验中氮施用12 kg/亩(P2O55 kg/亩,K2O 6 kg/亩)效果最好;磷肥施用2 kg/亩(N 12 kg/亩,K2O 6 kg/亩)效果最好;钾肥施用6 kg/亩和8 kg/亩(N 12 kg/亩,P2O55 kg/亩)、从节省肥料上来看4 kg/亩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为了筛选适合麦套花生应用的缓/控释肥料,选用金正大控释掺混肥(处理1)、史丹利缓释肥料(处理2)、红四方缓释掺混肥料(处理3)、司尔特长效缓释肥(处理4)、土肥收控释肥(处理5)、心连心水触膜控释放复合肥(处理6)6种缓/控释肥料,同时设置史丹利普通复混肥(处理7)和对照(处理8,不施肥),在大田等量施肥条件下,研究不同种类缓/控释肥料对麦套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生育时期的推进,麦套花生叶面积指数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且在结荚期(8月8日前后)达到峰值,其中以处理1、2较大,处理3、6次之.随着生育时期的推进,麦套花生干物质积累量均呈现逐渐上升的变化趋势,处理1-6干物质积累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处理1-6的荚果产量、籽仁产量、单株饱果数、百果质量、百仁质量和出仁率均高于处理7和对照,且以处理1和处理2表现较优,荚果产量和籽仁产量较处理7分别增加13.65%、12.66%和19.15%、17.79%,处理6、3次之.处理1-6的籽粒蛋白质、粗脂肪、油酸、可溶性糖含量和油酸/亚油酸均高于处理7和对照,其中处理1和处理2表现较优,较处理7分别增加9.59%、2.25%、6.77%、6.59%、11.08%和8.52%、2.11%、6.10%、6.08%、9.90%,处理6、3次之;对照籽仁亚油酸含量均高于其他处理,处理7次之,处理1最小.可见,与施用等量普通复混肥、不施肥相比,施用缓/控释复合肥可显著增加麦套花生收获期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显著增加麦套花生单产,改善花生品质,且以处理1(金正大控释掺混肥)、处理2(史丹利缓释肥料)效果较好,其次为处理3(红四方缓释掺混肥料)、处理6(心连心水触膜控释放复合肥).  相似文献   

6.
不同肥料配施对砂质潮土夏花生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不同肥料配施对夏花生产量和土壤养分利用的影响,在通许县开展了砂质潮土不同肥料配比对花生的增产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氮磷钾配施对花生增产具有积极效应,单施氮肥时,花生产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N90 kg/hm2 (N90)和N 180 kg/hm2 (N180)分别比不施肥处理(CK)增产5.91%、7.04%;单施...  相似文献   

7.
不同栽培技术措施对花生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明确不同栽培技术措施对花生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和品质等方面的影响,设常规塑料地膜覆盖、液体地膜覆盖、施撒保水剂3种栽培技术措施。结果表明,3种栽培技术措施对花生的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和品质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以液体地膜覆盖表现最好,花生结荚期干物质积累量最多,产量最高,品质最优。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氮、磷、钾不同肥料配比对一年生桔梗根部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以及初步筛选试验范围内最佳氮、磷、钾施肥配比,采用“3414”田间肥料的试验设计方法对一年生桔梗的根长、根径、侧根数、单根鲜重等性状加以调查,利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结果表明:14种处理的桔梗根部性状等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施肥处理的根部外观品质和桔梗产量综合表现好于不施肥处理CK,合理的氮、磷、钾配施可以提高桔梗的产量和根部外观品质,外观品质最好和产量最高的施肥配比为T9(N∶P2O5∶K2O=88∶174∶450,kg/hm2)、T5(N∶P2O5∶K2O=88∶174∶300,kg/hm2),且钾肥对一年生桔梗的增产有重要影响。经回归分析建立了在试验设计范围内最佳氮、磷、钾施肥配比为N∶P2O5∶K2O=67.2∶190∶450(kg/hm2),可为今后桔梗栽培施肥方案的制定和专用肥料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氮磷钾优化配比对大豆品质及相关生理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不同氮磷钾优化配比施肥对高蛋白大豆品质及相关生理参数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最有利于高蛋白大豆籽粒产量提高的氮磷钾配比是N 150kg/hm2、P2O5 90 kg/km2和K2O 75 kg/hm2.氮磷钾优化配比可以调节大豆叶面积和干物质积累,但对大豆籽粒含量的调节效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花生新品种豫花9326是河南省花生升级换代的理想品种,但配套的施肥方案尚不完善。试验研究了不同的肥料配比处理对豫花9326花生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肥料配比为尿素343.5 kg/hm2、过磷酸钙93 kg/hm2、氯化钾217.5 kg/hm2、钼酸铵0.30kg/hm2、硼酸9.0 kg/hm2、硫酸钙450 kg/hm2时豫花9326产量达到7 973.75 kg/hm2,经济效益为51 977.75元/hm2,扣除肥料成本后净效益比对照增加3 217.50元/hm2。  相似文献   

11.
花生新品种豫花9326是河南省花生升级换代的理想品种,但配套的施肥方案尚不完善。试验研究了不同的肥料配比处理对豫花9326花生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肥料配比为尿素343.5 kg/hm2、过磷酸钙93 kg/hm2、氯化钾217.5 kg/hm2、钼酸铵0.30kg/hm2、硼酸9.0 kg/hm2、硫酸钙450 kg/hm2时豫花9326产量达到7 973.75 kg/hm2,经济效益为51 977.75元/hm2,扣除肥料成本后净效益比对照增加3 217.50元/hm2。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黄土高原旱作农业区谷子的最佳(合理)施肥量。[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氮、磷肥不同配比及不同施用时期对谷子农艺性状、干物质构成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氮肥和磷肥施入量的增加均有利于谷子植株的生长,可促进谷子干物质的积累及产量的增加。[结论]以基肥施尿素163 kg/hm2、过磷酸钙1 875 kg/hm2,追肥施尿素620 kg/hm2的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盐化土壤氮、磷、钾肥对油葵养分吸收、产量和籽实品质的影响,在宁夏灵武农场中度盐化土壤(盐化度≥0.5%)设置油葵肥效试验,测定油葵(S606)生长状况、干物质累积量、养分吸收利用、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处理整个生育期株高、茎粗变化均符合Logistics生长曲线,且各处理间差异显著,主要表现为N_2P_2K_2处理的植株株高最高,各肥料对植株增高效果表现为氮肥磷肥钾肥生物有机肥,对茎粗贡献为生物有机肥氮肥钾肥磷肥。(2)干物质累积量随生育期变化符合Logistics曲线,氮肥及磷肥对油葵植株干物质的累积量有显著促进作用,钾肥对干物质累积作用贡献较小;氮肥对干物质向籽实累积有促进作用,而磷肥对干物质向籽实累积有抑制作用。(3)总体上施用氮、磷、钾肥分别显著提高植株氮总吸收量(TNA)、磷总吸收量(TPA)、钾总吸收量(TKA)以及100 kg籽实需氮、磷、钾量,但是显著降低其对应干物质生产效率及收获指数。N_2P_2K_2处理油葵N、P_2O_5、K_2O吸收累积量最高,分别为3.75、1.18、15.20 g/株。平均每生产100 kg籽实吸收N 4.18kg、P_2O_51.48 kg、K_2O 25.34 kg。整个生育期中36.17%的养分由花期形成,灌浆期的养分累积仅次于花期(23.44%)。(4)氮、磷、钾肥均能够提高油葵产量,且3种肥料配施的增产效果优于任2种肥料配施,经分析单株叶干质量及株高对产量起到主要正效应。N_2P_2K_2处理产量与其他施肥处理相比差异显著,为4 558.8 kg/hm~2,比对照提高23.19%。(5)氮、磷、钾肥的施用可以改善部分油籽品质。经分析,氮肥促进粗蛋白、粗脂肪、棕榈酸、油酸在籽实中的积累,降低硬脂酸、亚油酸在籽实中的含量;磷肥促进油酸在籽实中积累,降低粗蛋白、棕榈酸、硬脂酸、亚油酸在籽实中积累;钾肥促进粗蛋白、硬脂酸、亚油酸在籽实中积累,降低粗脂肪、棕榈酸、油酸在籽实中的含量。  相似文献   

14.
4种肥料对芝麻干物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芝麻生产中常用的4种肥料进行试验,研究其对芝麻干物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肥料能显著提高芝麻干物质产量。施用史丹利第四元素复合肥和丰收快车掺混肥时干物质积累高,施史丹利第四元素复合肥的芝麻折合产量1 921.28 kg/hm~2,较不施肥处理增产719.48 kg/hm~2,增产率59.9%;施丰收快车掺混肥料的折合产量1 893.14 kg/hm~2,较不施肥处理增产691.34 kg/hm~2,增产率57.5%。2种肥料均适宜山西芝麻栽培中施用。  相似文献   

15.
选用高产小麦泰山23号,在中等土壤肥力条件下,研究了氮磷钾施用量对小麦干物质积累量、籽粒产量、籽粒蛋白质含量及氮肥和磷肥农学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施磷钾水平条件下,施氮量(N)在0~240 kg/hm2范围内,随施氮量的增加小麦干物质积累量、产量、蛋白质含量、磷肥农学利用率提高,而氮肥农学利用率下降;同一施氮钾水平条件下,施磷量(P2O5)在0~210 kg/hm2范围内,随施磷量的增加干物质积累量、产量、氮肥农学利用率提高,而磷肥农学利用率除不施氮条件下随施磷量增加升高外,其他处理随施磷量的增加而降低;籽粒蛋白质含量先增后减。综合考虑小麦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肥料利用率,每公顷施用N 180 kg,P2O5105 kg,K2O 105 kg为最优氮磷钾组合,其配比为1.7∶1∶1。  相似文献   

16.
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花生相关生理特性、农艺性状及产量影响,在节约成本和减少肥料过度使用对农田造成的破坏与污染的前提下,为优化花生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提供依据。以‘泉花557’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法,研究不同条施深度(0、10、15 cm)和不同施肥量(150、300、450 kg/hm2)对花生相关生理特性、农艺性状及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肥料深施能够改善花生茎叶、株茎高和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等形态发生因素与单株结果数、百仁重、饱果数和出仁率等产量构成因素,提高花生开花下针期以后的叶绿素含量、叶面积系数和根系活力。其中以条施深度15 cm的花生荚果增产最明显,条施深度10 cm的次之。综合考虑产量和肥料用量等因素可以得出条施氯化钾复合肥(N:P2O5:K2O为15%:15%:15%)深度15 cm施肥量150 kg/hm2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砂质潮土不同土体构型对花生生长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砂质潮土不同土体构型对花生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在清丰县浅位黏砂壤土、砂壤土和砂土上开展了花生不同氮(0、90、180kg/hm2)、磷(0、90、135、180kg/hm2)肥料配施增产增效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配施对花生生长具有积极作用,不同生育期不同肥料配比处理个花生单穴分枝数和株高均高于对照,其中单穴分枝初...  相似文献   

18.
通过田间多因素综合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配方施肥模式及施用微量元素肥料对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和施钾均可使花生籽粒产量增加,本试验条件下,氮肥(N)用量以6~9 kg/亩为宜,钾肥(K2O)用量以8 kg/亩为宜。增施硼和钙可使花生籽粒产量增加,且在6 kg/亩施氮量下硼的增产效应最明显,施钙可促进花生饱果率或百果重增加,但钼肥拌种,却导致百果重下降。施氮可促进花生籽粒蛋白质和脂肪的形成,施钾使花生蛋白质含量增加,而脂肪含量降低。施钼使花生蛋白质含量增加,施硼使花生脂肪含量增加,而施钙对花生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影响均较小。本研究结果可为花生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以赣花8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用量磷肥(0、45、90、135、180 kg/hm2,以P2O5计,对照为当地习惯施肥)和氮肥(0、60、90、120、150 kg/hm2,以N计,对照为当地习惯施肥)对南昌地区花生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肥主要是通过影响花生的饱果数、百果重、百仁重等影响产量.在氮肥(N)用量90 kg/hm2、磷肥(P2O5)用量90 kg/hm2时,花生产量最高,节肥效果最好.与当地习惯施肥相比,该肥料用量水平可使花生产量增加8.97%,磷肥用量减少50%,氮肥用量减少14.3%.  相似文献   

20.
不同施肥量对小麦生理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贵农18号为材料,在氮、磷、钾配比一致的条件下,研究分析了不同施肥量对小麦生理特征及产量的影响,并对其经济效益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肥料用量较低的范围内,随着肥料用量的增加,处理间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和产量差异显著,肥料对小麦生理特征及产量有明显的调控作用;在肥料用量较高的范围内,随着肥料用量的进一步增加,肥料对于增加小麦干物质积累、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的促进作用变弱,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肥料的增产优势也不明显.综合分析表明,处理4(氮肥用量为N 270 kg/hm2,N∶P2O5∶K2O为2∶1∶1)是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