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子宫内膜炎是奶牛常发的一种生殖系统疾病,不仅影响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而且会导致患牛长期不孕,有的甚至造成终生不孕.据调查,我国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平均发病率约为20%.在奶牛不孕症中,由子宫内膜炎所致的不孕奶牛约占60.1%~92.0%[1].该病主要由分娩或产后子宫感染病原微生物引起,其中以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感染最为常见[2].  相似文献   

2.
子宫内膜炎是奶牛生产中常见的多发病之一,也是造成奶牛不孕症的重要原因之一。它通常是由链球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多种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引起的一种生殖道疾病,经常引起奶牛的流产、死胎和不孕,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奶牛子宫内膜炎在临床上可以分为隐形子宫内膜炎、卡他性子  相似文献   

3.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最常见的产科病之一 ,引起该病最主要的原因是病原微生物的感染 ,由于各奶牛场的饲养管理条件不一 ,因此国内外报道引起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和出现频率均不一致 ,其中以链球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感染引起的报道最为常见 ,其次还有放线杆菌、变形杆菌、克雷伯氏杆菌等。由于对奶牛子宫内膜炎多数采用抗菌药物治疗 ,细菌易产生耐药性 ,耐药性的产生又需要加大药量或变换药物品种 ,这样既增加了治疗的成本 ,又使得奶产品中的药物残留问题更加突出 ,因此如何研制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药物成为治疗奶牛…  相似文献   

4.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奶牛子宫内膜炎型不孕症,占成年难孕牛的17%以上.据报道,每年美国因奶牛不孕症造成的经济损失近2.5亿美元;英国报导不孕牛中约95%由子宫内膜炎引起;在国内奶牛子宫内膜炎也非常高,瞿自明等[1]1983~1985年对北京、上海、南宁、兰州等16个城市41个奶牛场调查了9754头适龄奶牛,有1684头发生子宫内膜炎(17.216%),占不孕牛的68.34%(1 684/2 464);东北地区奶牛场的奶牛子宫内膜炎占奶牛病的20%~30%.由此可见,奶牛子宫内膜炎所造成的繁殖和经济损失是相当严重的.  相似文献   

5.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一种常见的、多发性奶牛生殖系统疾病,可造成奶牛生殖障碍甚至不孕,从而给牧场效益带来损失。据报道,产后早期阶段有90%的奶牛会发生子宫细菌感染,其中约20%的分娩奶牛患有子宫内膜炎,由子宫内膜炎引起的奶牛不孕比例可达50.62%,可见正确认识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生、发展和治疗是提高牧场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6.
土霉素在奶牛子宫内膜炎乳中的药动学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的常发病之一,在我国奶牛的发病率约为20%~50%,给奶牛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也给人类健康及公共卫生带来很大危害.土霉素(Oxytetracycline,OTC) 是兽医临床上常用的四环素类广谱抗菌药物,广泛用作治疗药物与生长促进剂[1-2],亦被用于治疗奶牛乳房炎和子宫内膜炎.  相似文献   

7.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发生在子宫内膜的粘液性或脓性炎症[1].在临床上可以分为急性子宫内膜炎、慢性子宫内膜炎和隐性子宫内膜炎等.奶牛患病时,受精和胚胎发育受影响,是导致不孕的主要原因.我国成年奶牛子宫内膜炎发病率平均为18%以上,占成年母牛不孕的68%左右[2].该病不仅严重影响奶牛的繁育性能和产奶量,还可引发乳房炎等其他疾病,重症者可因丧失经济价值而被淘汰,造成损失.  相似文献   

8.
笔者按照临床型奶牛子宫内膜炎的诊断标准,将选出的久配不孕即将淘汰的56头奶牛,经过问诊和直肠检查暂定为子宫内膜炎.奶牛屠宰后将子宫整体取出并采集子宫分泌物,对其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试验共分离出菌种81株,其中主要病原菌为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及化脓性棒状杆菌,且多为混合感染.药敏试验的结果表明:抗生素仍是治疗子宫内膜炎比较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9.
笔者按照临床型奶牛子宫内膜炎的诊断标准,将选出的久配不孕即将淘汰的56头奶牛,经过问诊和直肠检查暂定为子宫内膜炎.奶牛屠宰后将子宫整体取出并采集子宫分泌物,对其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试验共分离出菌种81株,其中主要病原菌为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及化脓性棒状杆菌,且多为混合感染.药敏试验的结果表明:抗生素仍是治疗子宫内膜炎比较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10.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危害奶牛业发展的重要疾病之一,一旦发病不仅影响繁殖率,造成奶牛屡配不孕,而且直接影响奶牛以后的生产效益.通过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的介绍,提出了奶牛子宫内膜炎的预防及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