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金佛山方竹(Chimonobambusa utilis (Keng)Keng f.)为禾本科竹亚科寒竹属植物,因标本最早采集于南川市金佛山,故定名为金佛山方竹.该竹以笋用为主,因其生于高山丛林,品质纯净,加之形态方正、肉厚鲜美、营养丰富,被誉为"竹笋之冠",又是中秋前后出笋,形成竹笋上市季节反差,故深受国内外市场欢迎.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雷山方竹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雷山方竹笋为研究对象,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对其营养成分、矿质元素、氨基酸、单宁、草酸及总黄酮的含量进行测定,并与金佛山方竹、毛竹、合江方竹和菠菜进行比较分析,采用氨基酸评分、化学评分和必需氨基酸指数评价其营养品质。【结果】相对于金佛山方竹、毛竹、合江方竹和菠菜,雷山方竹笋膳食纤维质量分数(11.0 mg/g)低于金佛山方竹笋(29.6 mg/g)和菠菜(22.0 mg/g),高于毛竹笋(7.2 mg/g)和合江方竹笋(5.6 mg/g),处于中等水平;蛋白质质量分数(35.4 mg/g)高于金佛山方竹笋(35.1 mg/g)、毛竹笋(32.5 mg/g)、合江方竹笋(23.0 mg/g)和菠菜(28.6 mg/g);脂肪质量分数(1.4 mg/g)低于金佛山方竹笋(1.7 mg/g)、毛竹笋(7.1 mg/g)、合江方竹笋(3.1 mg/g)和菠菜(3.9 mg/g),可作为天然减脂食品;钾元素质量分数(3.24 g/kg)和锌元素质量分数(9.61 mg/kg)均为中等水平;还原糖质量分数(0.04 mg/kg)较高,总糖质量分数(0....  相似文献   

3.
以天然金佛山方竹林为对象,研究不同钩梢强度对金佛山方竹笋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钩梢对金佛山方竹笋笋径增大有促进作用,在1/4钩梢强度下立竹发笋笋径最大,平均笋径为24.55 mm。钩梢会导致金佛山方竹发笋周期延长,延长时间约6 d。金佛山方竹发笋数量随钩梢强度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在1/3钩梢强度下金佛山方竹笋产量最高,为6 546.12 kg/hm2,相较不钩梢立竹笋产量增加26%;1/2钩梢强度笋产量最少,仅为3 776.92 kg/hm2,相较不钩梢立竹笋产量减少了27.3%。在金佛山方竹林经营过程中可采用适度钩梢以提高竹林经营产量。  相似文献   

4.
金佛山方竹残次林改造产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结果表明:对贵州省桐梓县金佛山方竹残次林进行改造后,其竹笋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采株数和径级都有效明显的增大。  相似文献   

5.
施肥对金佛山方竹竹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不同施肥量对金佛山方竹竹笋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用不同施肥量的复合肥对金佛山方竹发笋株数和产量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发笋地径的促进作用较小,但是相对于未施肥,其发笋的地径也有一定的增加;不同留竹密度对其发笋株数、地径和发笋产量也有一定的影响.综合以上结果可以初步得出以下结论:留竹密度在2.3~2.5万株·hm-2,复合肥使施用量1~1.5 t·hm-2(0.1~0.15 kg·m-2)能有效促进方竹的发笋株数,增大发笋地径,从而提高发笋产量;留竹密度太多或者太少,施肥量太高都对提高方竹笋产量无益.  相似文献   

6.
桐梓县金佛山方竹资源及今后经营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竹子研究汇刊》1997,16(3):75-77
金佛山方竹(Chimonobambusautilis)是贵州大娄山特殊竹种,它自然分布狭窄,当前所知,仅见于黔北及其毗邻的川东几个县市,总面积约有50万亩。尤其相样具柏菁自然保护区,有4.2万亩原生性金佛山方竹——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实为罕见。今后如何利用金佛山方竹这一资源,各有关部门应予重视与关注。  相似文献   

7.
金佛山方竹(Chimonobambusa utilrs (Keng)Keng.f),属禾本科竹亚科,是金佛山特有植物,世界稀有竹类,其竹笋味美嫩脆,闻名中外。该文通过对金佛山方竹的采种、育苗、造林试验研究,得出结论:金佛山方竹可以通过人工繁殖造林,更新进入开花期的成熟林,并经过人工种植驯化,将其生长的海拔线降低200m。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南川金佛山方竹开展施肥、林地覆盖及调整立竹等试验的初步研究,总结出各项技术措施对方竹笋产量的影响,为科学实施方竹低改复壮技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寻金佛山方竹适宜的混交造林树种,营造了方竹混交林。2004年开展了金佛山方竹混交造林混交树种选择的试验初报工作,获得金佛山方竹与枫香、鹅掌楸混交造林推广模式。为了进一步探寻金佛山方竹适宜的阔叶混交树种,2008年又开展了金佛山方竹阔叶混交林混交树种选择的试验研究工作,通过对金佛山方竹纯林、方竹阔叶混交林在竹林生长及竹笋产量方面8 a差异的对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金佛山方竹阔叶混交林在促进竹林生长,增加竹笋产量方面效果明显,适宜与枫香、鹅掌楸、厚朴、桦木、木荷、檫木等混交造林,阔叶树与方竹的比例宜1∶10~15。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介绍了金佛山方竹的历史及生物学特性。重点阐述了重庆市南川区方竹产业的发展状况及方竹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1.
金佛山方竹为贵州特产,大多生长于高山丛林中,生长时间均为每年的9月中旬到10月上旬.基于金佛山方竹的生物学特性,对它的营养成分、采收时间、采笋和加工等进行了阐述,并对方竹笋的深加工技术和方法作了一定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廖雄 《绿色大世界》2009,(4):58-58,62
金佛山方竹为贵州特产.大多生长于高山丛林中,生长时间均为每年的9月中旬到10月上旬。基于金佛山方竹的生物学特性,对它的营养成分、采收时间、采笋和加工等进行了阐述,并对方竹笋的深加工技术和方法作了一定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以云南省威信县麟凤镇4年生金佛山方竹笋用林为研究对象,布设“施尿素+林分结构调整”(Ⅰ)、“施复合肥+林分结构调整”(Ⅱ)、“林分结构调整”(Ⅲ)和对照(CK)4个处理的田间试验,分析不同抚育措施对竹笋生长、产量、产值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筛选生态高效的抚育措施组合,为金佛山方竹笋用林合理经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不同抚育措施对金佛山方竹笋生长影响明显,处理Ⅰ、Ⅱ、Ⅲ的出笋数量分别比CK提高146.15%、84.61%和69.23%,处理Ⅰ、Ⅱ的地径分别是CK的1.31倍、1.24倍;2)不同抚育措施对金佛山方竹笋产量和经济效益影响显著,处理Ⅰ、Ⅱ、Ⅲ的竹笋产量分别是CK的5.35倍、3.22倍、1.65倍,经济效益分别较CK提高492.26%、205.59%、68.53%;3)不同抚育措施与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关系密切,“施尿素+林分结构调整”是金佛山方竹笋用林高效培育技术措施的首选,“施复合肥+林分结构调整”则是生态高效培育的重要技术措施,“林分结构调整”具有经济实用、环境友好的特点,是生态培育的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人造金佛山方竹纯林、方竹针叶混交林和方竹阔叶混交林近十年的定位观测研究发现方竹混交林能够促进竹林生长,增加竹笋产量,以方竹阔叶混交林的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镇雄县金佛山方竹资源现状进行概述,对金佛山方竹资源状况、生长性状等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镇雄县境内金佛山方竹生长适应性强,其高、粗生长性状在其主要分布区域随海拔高度增加而逐渐减弱,其立竹密度和竹笋产量已达到行业指标要求。以镇雄县金佛山方竹产业发展成效为基础,并总结管理经验,对镇雄县今后金佛山方竹培植和竹产业发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正>重庆南川区有座金佛山,山上生长着一种独特悠久的以金佛山命名的方竹——"金佛山方竹"。随着国家退耕还林工程在重庆的推进,南川金佛山方竹基地的规模不断扩大,方竹特色产业不断做大做强。如今,南川已成为金佛山方竹高产栽培的示范基地、竹笋加工的集散基地。在中国退耕还林的历史画卷中,金佛山方竹特色产业写下了让农民"退得下、还得上、不反弹、能致富"的光辉篇章。独特悠久的金佛山方竹  相似文献   

17.
南川方竹笋特殊品质形成原因初探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本文从金佛山方竹的产地和自然条件阐述了南川竹笋的理化感官特色、形态特征、营养成分与产地的关系和产地植被特征。  相似文献   

18.
金佛山方竹笋用混交林混交树种选择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试验研究了金佛山方竹纯林、方竹针叶混交林、方竹阔叶混交林在竹林生长及竹笋产量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方竹混交林能够促进竹林生长,增加竹笋产量,其中,方竹阔叶混交林的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9.
针对金佛山方竹的生物学特性,对它的营养成分、方竹的采收、时间、采笋和加工进行了阐述。并对加大方竹笋的深加工技术作了研究和探讨,为提高林副产品利用率和附加值,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盐津县金佛山方竹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佛山方竹是高寒山区特有经济竹类.本文探讨了金佛山方竹的育苗、栽植、抚育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措施,期望能为今后金佛山方竹的培育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