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尽管我国葡萄生产发展很快.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一鲜食葡萄生产大国.但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我国每年进口的鲜食葡萄不断增加。2002年已达7.4万t。加入WTO后。我国进口葡萄关锐大幅度降低,国外优质葡萄及其加工品将对我国葡萄产业形成更大冲击。同时.我国葡萄出口面对国外的技术壁垒和“绿色壁垒”.出口量逐年下降.形势十分严峻。  相似文献   

2.
澧县葡萄种植始于八十年代末期,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县鲜食葡萄种植面积已达3万亩,为了进一步完善葡萄生产体系,加快我县鲜食葡萄产业发展的步伐,笔者结合近些年鲜食葡萄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发展对策方面上的总结,以供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3.
据秘鲁国家农业检疫署(SENASA)报道,在经过双方长达6年的协商后,韩国已同意对秘鲁开放鲜食葡萄市场。目前秘鲁国家农业检疫署已接到韩国植物检验检疫署(SNCV)的正式通知,韩国同意进口秘鲁鲜食葡萄,但必须经过特定的程序和相应的检疫处理措  相似文献   

4.
Inform@cción咨询公司总裁预言,2016年秘鲁将成为世界第二大鲜食葡萄出口国,因为它利用了目前两个最大鲜食葡萄生产基地智利和美国加州面临的困难。目前智利的鲜食葡萄产量日益下降,美国加州也不再扩种,均是因为缺乏劳动力和水资  相似文献   

5.
2005市场年(2005年1—12月)智利鲜食葡萄产量将增加,梨产量相对稳定,受不良气候条件影响,苹果产量预计略有下降。受产量影响,鲜食葡萄出口量相应增加,苹果出口量则略有下降。智利主要出产苹果、鲜食葡萄和梨等鲜食水果。智利水果出口行业有自己的标准,对出口美国和欧洲市场的苹果、鲜食葡萄、核果类水果及猕猴桃等按照行业规定的标准执行,目前该标准仅对水果成熟度做了规定,对水果大小及出口量没做规定。在水果市场淡季,智利也进口部分水果,进口水果的消费量主要受价格限制,智利消费者早已习惯于低价的水果消费,对淡季的高价进口水果消费甚…  相似文献   

6.
《山东饲料》2004,(7):17-17
鲜食葡萄除采用冷藏保鲜外,还可速冻保鲜。与冷藏相比,葡萄速冻保鲜贮藏期长,不添加防腐剂,食用方便卫生,可周年供应,且不受品种限制,不同风味的葡萄都可进行速冻处理。我国曾生产速冻去皮葡萄果粒供应国外厂商用于生产果汁饮料。但该工艺操作过程中,葡萄需进行去皮处理,营养成分不可避免地受到破坏,且易变色。为增加葡萄供应花色品种,对葡萄果粒速冻保鲜工艺进行了探索,形成以下工艺:  相似文献   

7.
秘鲁农灌部部长奥克拉抵达伊卡市出席了2018—2019年度鲜食葡萄的开幕活动。据估计,秘鲁本季将生产鲜食葡萄34万t,比上产季(27.4万t)增产20%,其中伊卡市的鲜食葡萄产量为19.6万t。奥克拉参观了伊卡市的几个农场,并根据包装公司的风险状况颁发了植物检疫证书;还参观了几家鲜食葡萄的包装厂,了解了鲜食葡萄的筛选工艺和出口检疫流程。他指出,从秘鲁全国来看,鲜食葡萄出口增长明显,已成为秘鲁最重要的出口农产品之一,秘鲁主要的出口农产品还包括鳄梨、蓝莓、柑桔、杧果和芦笋。  相似文献   

8.
为精准把握我国葡萄产业的生产发展状况,对近年来尤其是2014—2018年我国鲜食葡萄生产、消费、加工流通、进出口和市场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近几年来,我国葡萄种植面积和产量持续上升,优质葡萄的需求量与日俱增,葡萄价格因品种、地区、时间差异明显。鲜食葡萄出口量和出口额明显增加,保持贸易顺差态势。基于生产状况的综合分析,对葡萄产业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同时,分析了我国葡萄产业发展存 在的问题,主栽品种结构单一、精深加工技术落后、产后流通环节薄弱等,并提出了针对性政策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新德里秘鲁商业办公室(OCEX)称,继去年秘鲁对印度出口鲜食葡萄后,今年秘鲁是印度第二大鲜食葡萄供应国。据印度工商部发布的报告称,从2015年4月1日至2016年3月31日,亚洲国家从秘鲁进口了297万美元的鲜食葡萄,比上年度增长16.47%。在印度市场,秘鲁的鲜食葡萄出口量远超其他国家,如智利、墨西哥和澳大利亚等。新德里秘鲁商业办公室为此  相似文献   

10.
正7月11—12日,在北京举办了中国与阿根廷的联合经济贸易会议,会上阿根廷食品卫生局和中国国家质检总局达成协议,对阿根廷向中国出口鲜食葡萄的植物检疫条款作出规定。阿根廷水果的进口许可申请于2012年,随后中国方面于2013年对阿根廷水果进行了风险分析。在2015年2月进行实地参观考察后,中国开始就鲜食葡萄的进口要求与阿方协商。随后,阿根廷农业部将与中国国家质检总局签署正式协议,旨在于下一出口季对中国出口第一批鲜食葡萄。  相似文献   

11.
由于俄罗斯和斯里兰卡对进口葡萄病虫害的检测要求提高,印度出口至上述国家的葡萄被迫暂停。斯里兰卡在印度葡萄出口中的份额相对较小,但俄罗斯是印度鲜食葡萄的主要出口目标市场。2018年印度对俄葡萄出口达27434t,对斯里兰卡出口葡萄2331t。虽然印度对出口利润更丰厚的欧盟和英国市场的葡萄出口仍在继续,但生产过剩问题已导致葡萄价格跌至成本价。  相似文献   

12.
美国农业部今年1月宣布,承诺2022年将提供3000万美元用于购买本土种植的鲜食葡萄,分发给美国各地的食品项目。葡萄采购将于6-12月进行。在此期间,加州种植的鲜食葡萄将主导美国葡萄生产。葡萄采购由加州鲜食葡萄委员会正式提出,标志着鲜食葡萄连续第3年被纳入联邦食品采购计划。  相似文献   

13.
2012年意大利苹果、梨及葡萄产销年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大利主要栽培果树有苹果、梨、葡萄、柑桔和橄榄等。意大利是世界第六大鲜食葡萄生产国,第三大鲜食葡萄出口国。2012/2013年度受干旱气候影响,意大利苹果、梨和鲜食葡萄不同程度减产,但果实品质并未受影响,销售情况预计比上年度好转。  相似文献   

14.
<正>宾川县是云南省最大的鲜食葡萄生产基地。2013年,全县鲜食葡萄种植面积达10 648 hm~2,总产量35.9万t,实现总产值27.7亿元。宾川一茬、二茬鲜食葡萄分别于每年6—8月和11—12月成熟上市。同国内其他葡萄产区相比,宾川一茬鲜果因成熟期早而占得市场先机并获益,也为二茬葡萄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当地以维多利亚、夏黑为主的早熟葡萄二茬果栽培面积逐年上升,2014年二茬葡萄生产面  相似文献   

15.
据秘鲁鲜食葡萄生产商协会(Provid)消息,2018/2019产季秘鲁出口鲜食葡萄超过4 700万箱(8.2 kg/箱)。受中美贸易摩擦、美国葡萄晚熟品种以及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秘鲁鲜食葡萄出口时期有所推迟。上产季(2017/2018)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秘鲁鲜食葡萄出口大幅下滑。秘鲁出口鲜食葡萄中94%出口至北美、欧洲和亚洲市场,其增幅分别是28%、65%、46%。  相似文献   

16.
智利水果出口商协会(ASOEX)会长罗纳德表示,基于30个出口公司的数据,智利葡萄出口行业目前已做出两次有关本季度鲜食葡萄出口的评估。2020/2021产季,智利预计将出口鲜食葡萄674939 t,较上产季同期增长12.5%。目前智利是全球主要鲜食葡萄供应国,就出口量而言,葡萄是智利的主要出口水果。  相似文献   

17.
秘鲁有望连续两年成为全球第二大鲜食葡萄出口国。尽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但秘鲁鲜食葡萄出口仍持续增长。根据秘鲁出口商协会(ADEX)的数据,2020年秘鲁葡萄出口额达10.3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6%,预计2021年还将增长。秘鲁葡萄出口量之所以能显著增长,其中一个原因是贸易协定的签署,以及秘鲁国家农业卫生局(Senasa)为促进出口所做的工作,为秘鲁鲜食葡萄开辟了新的出口市场。秘鲁葡萄品种多,其中红地球葡萄的口味最佳,更受消费市场青睐。此外,美国、荷兰和德国对秘鲁葡萄的进口需求增长。2021年底成为秘鲁出口葡萄销售黄金时期,时值中国庆祝新年而成为主要消费国。  相似文献   

18.
国际短波     
澳大利亚鲜食葡萄出口量增加据澳大利亚园艺有限公司出口市场部公布的统计数据,尽管澳元增值,来自南非和智利的竟争日趋激烈,2004年澳大利亚鲜食葡萄出口晕达5力t,1司比增民15%,葡萄出口晕}’全国葡萄总产晕的50%左右澳大利亚鲜食葡萄主要出口亚洲、欧洲和中为地区澳大利亚葡萄主要供应I匕半球国家的反季竹需求近年来,由于泰国进口关税降低,澳大利亚葡萄有棍在泰国市场}’领一席之地此外,随着欧洲市场对进口水果的品质要求越来越}i,'> >澳大利亚葡萄在欧洲市场的份额有棍增加在过去3年中,澳大利亚出口欧洲的葡萄数晕增民较快,由小足1 00o t…  相似文献   

19.
<正>本刊讯辽宁省北镇市气候与土地资源得天独厚,昼夜温差大,为葡萄种植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目前全市已形成了52 km的葡萄经济带,为我国东北地区最大的葡萄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鲜食葡萄县。2017年,北镇市被农业农村部评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2019年,“北镇葡萄”成功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近年来北镇市着力发展设施农业,设施葡萄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并成为现代农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  相似文献   

20.
正智利农产品营销协会(PMA)的鲜食葡萄工作组已发布2019/2020产季的鲜食葡萄出口预测,预计智利将出口鲜食葡萄643 600 t,约合7 850万箱(8.2 kg/箱),较上产季减少1.6%。传统鲜食葡萄品种将减产7.8%左右。该预测考虑了传统品种和新品种种植园、新定植园以及树龄等信息,还考虑了智利中部地区水资源供应对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