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全力组织开展主要农产品收购。当前,在东北地区,按照粳稻1.84元/kg、玉米1.50元/kg的价格实行国家临时收储;按照3.70元/kg的价格挂牌收购中央储备大豆。加强“北粮南运”的运输协调,继续实行粳稻(大米)入关运费补贴政策,鼓励销区企业积极到东北产区采购稻米。在南方稻谷主产区,按照1.84元/kg的价格收购中、晚籼稻,作为国家临时收储。  相似文献   

2.
玉米收储制度改革一年来,特别是经过改革后第一个收储季的实践检验,玉米市场出现一些可喜的现象。市场价格机制开始恢复,玉米产业活力增强,多元市场主体成为玉米收购的主力军,保障了玉米收购进度。在新形势下,曾经在玉米临储收购中独挑大梁的中储粮,退出了临储玉米收购,以储备粮轮换购销的方式参与收  相似文献   

3.
正编者按: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场标志性硬仗,玉米收储制度改革一直备受关注。2016年,东北3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将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一年来,改革进展顺利,成效好于预期。深入梳理总结改革经验,对于进一步深化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及建立健全其他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叶青 《种子科技》2016,(4):13-13
<正>高库存催生玉米临储改革"连续9年的临储政策,扭曲了国内玉米市场价格,特别是在国际粮食供应过剩的环境下,政府需要解决天量的玉米库存。春节后市场不断传出玉米临储政策发生变化的消息,直到国家发改委宣布将2016年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农产品集购网研究员杨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杨三表示,这进一步确定了玉米临储政策转变格局,参考大豆、棉花目标价格政策的实施效果,未  相似文献   

5.
2011年中国玉米生产呈现面积、单产、总产、效益齐增长的好局面。但随着新玉米上市,价格高开低走,出现季节性回落。当前,买卖双方观望情绪浓厚,市场处于僵持的状态,后期存在继续下跌的可能。建议国家尽快出台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稳定市场,保护农民种粮收益和生产积极性。国际方面受美国玉米连续两年减产影响,国际价格震荡回升,预计后市仍将保持震荡整理态势。  相似文献   

6.
正国家粮食局近日印发《2017年粮食流通工作要点》,提出要深入推进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粮食收储制度改革。要继续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健全主要由市场决定粮食价格的机制。积极引导多元主体入市收购,争取金融机构加大市场化收购粮食信贷支持力度,健全玉米运输协调机制,强化产销衔接,确保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和收购工作顺利进行、取得实  相似文献   

7.
《种业导刊》2012,(5):34-34
中国粮食收购政策在实施7年之后,即将迎来一次大改革。从2012年夏粮收购开始,国家对小麦、水稻实施的最低收购价政策,对油菜子、大豆和玉米实施的临时收储政策都将实行有计划的“控制收购”。改革后的粮食托市政策将明确定位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为唯一执行主体,而中储粮在执行政策中也将“有计划地控制收购粮食的数量和质量”,每年在限期内收购粮食,将不会像过去一样“敞开收购”。  相似文献   

8.
关注     
《种子科技》2016,(4):12
<正>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农办、财政部等部门联合举行新闻通气会,就即将启动的玉米收储制度改革等问题回应社会关切。会上宣布2016年东北3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将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这意味着实行9年的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将取消。  相似文献   

9.
邹小娇  张郁 《中国农学通报》2021,37(15):150-157
为了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户种植收益,实现区域种植结构合理布局,本研究基于农产品收购政策研究视角,运用DID模型,对黑龙江省2001—2018年种植结构变化与政策驱动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最低收购价格政策、临时收储价格政策、“价补分离”政策对水稻、玉米种植面积和收益有显著正向影响;目标价格政策对大豆种植面积有显著负向影响,临时收储价格政策、“价补分离”政策影响效果不明显,且“价补分离”政策对大豆收益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但临时收储价格政策、目标价格政策影响效果较小;农作物滞后一期收益对除玉米“价补分离”政策时期外的农户种植决策产生正向影响。分析种植结构变化与政策驱动关系,对重新审视农业政策、制定和完善未来粮食安全保障措施等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先正达公司2008年11月10日签署了收购阿根廷卫生和植物检疫设施SA公司(本译文简称为SA公司)的协议,该公司曾经主要专门从事开发、生产和销售大豆、玉米和向日葵业务。这一收购项目将显著扩大和补充先正达现有在阿根廷的大豆、玉米和向日葵重要市场,增强其市场地位。  相似文献   

11.
夏兰 《种子科技》2014,(3):27-28
由于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争议不断,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方针,实行多年的大豆、棉花收储政策出现重大调整,但稻谷和小麦仍将实施最低收购价政策。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的继续实施,对稳定2014年的稻谷和小麦价格预期、确保粮食生产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2016年,一个新名词被黑龙江农民所熟知——"市场定价、价补分离",这是指国家将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生产者补贴"的新机制。全国玉米生产第一大省,种植面积最高突破733.3万hm2,商品量超过450亿kg,黑龙江玉米这列装着农民期盼的重载列车开始了市场化变轨。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第一场硬仗,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勇于担当改革重任,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关于推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热点。2007年以来,国家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实行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在特定历史阶段,这一政策对保护农民利益和种粮积极性、保持市场稳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国家收储行为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今年国家将继续深化玉米等粮食收储制度改革。据了解,2017年我国玉米等粮食收储制度将坚持市场定价、价补分离、主体多元的改革方向。一方面,继续通过加强产供销衔接和市场信息发布、支持加工业发展、完善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加强跨区域运输保障等措施,激发市场活力,鼓励引导多元市场主体入市收购,拓宽农民售粮渠道。  相似文献   

15.
官平  郑俊 《种子科技》2016,(9):13-14
<正>作为同季作物,大豆和玉米具有典型的土地竞争关系,哪一种作物能够为农民带来更多的实惠和更大的生产效益,一直都是农民权衡的问题。不久前,记者跟随由北京期货商会和南华期货公司联手组建的"哈尔滨农产品考察团",对哈尔滨等地区的大豆、玉米种植面积及天气、生长状况进行了实地考察。记者发现,在这些地区,大豆、玉米种植面积有所变化,当前玉米库存量依然较大,农民在售卖玉米的问题上犹豫不定,粮食收购商也不愿冒险收购,部分期货公  相似文献   

16.
尚能 《中国种业》2016,(11):26-27
<正>2016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但2016年我国的种业市场依旧低迷,在国家政策变革、玉米种植结构调整、玉米临储价格下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玉米库存高企、财政负担加剧,国内外价差较大,收储和进口压力逐步增大,用粮企业经营困难突出,不利于生产稳定发展、市场平稳运行。在此背景下,种子行业正处在防范市场风险与艰难维稳阶段。1黄羊河种业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7.
<正>2015年玉米临储价格首次下调,这个细微的变化,向市场释放出信号:高价托底的临时收储政策走到了十字路口,当国内外价差越来越大、玉米库存量越来越高、市场倒逼机制越来越强时,玉米价格该看政策的脸色还是听市场的召唤?政策干预,不能跟市场完全合拍东北玉米种植大户王五厚,听说玉米临时收储价格可能下调,他果断决定,把9月初先收上来的那部分玉米留着自家农场用,不卖。王五厚不再眼巴巴等着粮库收储,而是自己找出路,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2013年河南玉米、水稻、大豆等主要农作物种子的生产面积、产种量、种子需求变化、种子价格变化及2014年市场供需形势,以期为2014年的种子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种子世界》2005,(3):63-63
★春节后国内玉米收购市场行情难回落★节后国内玉米价格将继续走低★2005年春节后国内稻米供需将保持相对平衡,价格总体稳定★春节后的小麦价格走势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2012—2013年度河南省玉米、小麦、水稻、大豆等主要农作物种子的生产面积、产种量、种子需求变化、种子价格变化,以期为2013年的种子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