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7 毫秒
1.
研究不同用量的藻酸丙二醇酯对调配型酸性乳饮料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藻酸丙二醇酯在酸乳饮料中的最适用量,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调配型酸乳饮料复配乳化稳定剂的最佳配方:藻酸丙二醇酯0.2%、羧甲基纤维素钠0.25%、高酯果胶0.1%、蔗糖酯0.015%。  相似文献   

2.
酸枣汁酸乳菌饮料的工艺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研究酸枣汁酸乳饮料的配方组成及琼脂、CMC复配效果对饮料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25%酸乳量、10%枣汁量、10%蔗糖量、0.35%稳定剂(CMC:琼脂=2.5:1)配制的酸枣汁酸乳饮料具有较好的口感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调酸型乳饮料稳定剂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调酸型乳饮料稳定剂进行了研究,采用部分因子、最陡爬坡和响应面试验设计对稳定剂添加量进行了优化。试验得出调酸型乳饮料稳定剂最佳添加量为:0.22%果胶,0.43%魔芋胶,0.06%CMC。以此配比制得的调酸乳饮料稳定性好,口感优良。  相似文献   

4.
1微利时代的思考近年来,乳业规模不断增大,同质化竞争越来越明显,奶业市场还是以巴氏杀菌奶、酸奶、超高温灭菌(UHT)奶、调配型酸乳饮料、乳酸菌饮料以及传统的奶粉、冰淇淋等产品为主,尽管看起来琳琅满目,但与国际市场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利润率也不断下滑。在第六届中国(广  相似文献   

5.
以大米和鲜乳为主要原料生产出一种大米活性乳酸菌饮料,确定其工艺流程为:先将大米淀粉用双酶法进行酶解,酶解液煮沸后再使其与灭菌的鲜乳混合,经接种乳酸菌发酵制成大米酸乳,再与其他物料调配即可。最佳配方为:50%大米酸乳,7%蔗糖,0.4%复合稳定剂,0.15%乳化剂,0.06%柠檬酸。  相似文献   

6.
以大米和鲜乳为主要原料生产出一种大米活性乳酸菌饮料,确定其工艺流程为:先将大米淀粉用双酶法进行酶解,酶解液煮沸后再使其与灭菌的鲜乳混合,经接种乳酸菌发酵制成大米酸乳,再与其他物料调配即可.最佳配方为:50%大米酸乳,7%蔗糖,0.4%复合稳定剂,0.15%乳化荆,0.06%柠檬酸.  相似文献   

7.
主要探讨了影响配制型酸乳饮料稳定性的一个因素--稳定剂.通过试验,并结合实践发现,使用单一稳定剂时,从颜色、口感、风味、稳定性来综合考虑,效果均不良好.然而,配比适合的BE-3复合稳定剂,效果最佳.因此,不同稳定剂之间的配比在酸乳饮料稳定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测定搅拌型酸乳的酸度、pH值、持水力、乳清析出量和对酸乳进行感官品评,研究不同海藻酸丙二醇酯(propylene glycol alginate,PGA)添加量对搅拌型酸乳稳定性的影响,确定PGA在搅拌型酸乳中的最佳添加量。结果表明:添加PGA可以明显抑制酸乳贮藏过程中的后产酸现象,较好地增强酸乳的持水力,显著降低酸乳贮藏过程中的乳清析出量,同时可以明显改善酸乳的质地、组织状态和口感。添加PGA有利于搅拌型酸乳体系的稳定,且随着PGA添加量的增加,稳定效果逐渐提升。综合考虑应用效果和成本,PGA在搅拌型酸乳中的最佳添加量为0.3%。  相似文献   

9.
以桑葚为主要原料,研究了桑葚酸乳饮料的生产工艺,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产品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桑葚果汁添加量10.0%,酸奶添加量35.0%,复合稳定剂添加量0.3%,蔗糖添加量10.0%。配合后的饮料采用20MPa压力均质,65℃杀菌30min,所得产品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是一种具有开发价值的新产品。  相似文献   

10.
以玫瑰茄粉为原料研制一款玫瑰茄酸乳.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得到玫瑰茄酸乳的最佳稳定剂方案和最佳配方.结果表明:最佳稳定剂复配方案为结冷胶、琼脂、刺槐豆胶的添加量分别为0.04、0.04、0.02 g/100 g.玫瑰茄酸乳最佳优化配方为玫瑰茄粉、稳定剂、白砂糖的添加量分别为0.3、0.6、8.0 ~100 g,玫瑰茄溶液pH值为5.5.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羊奶酸乳饮料加工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鲜羊乳发酵和在饮料中添加柠檬酸能够消除羊奶膻味,羊奶酸奶添加量为32%,稳定剂添加总量为0.35%,柠檬酸添加量为0.35%,螯合剂添加量为0.2%~0.3%,羊奶酸乳饮料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以杨梅制备酸乳饮料的工艺条件,并通过调整杨梅汁的添加量、蔗糖添加量、乳清粉添加量及发酵时间,比较不同条件对酸乳稳定性的影响,并进行了正交试验,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同时通过选择不同的稳定剂,比较了生产出的杨梅酸乳饮料的稳定效果,确定了最佳稳定剂及其最佳使用量。  相似文献   

13.
以铁皮石斛多糖提取液、脱脂乳粉为主要原料,发酵制备铁皮石斛多糖酸乳饮料.铁皮石斛多糖乳饮料的最佳工艺参数(以质量分数计):50%铁皮石斛多糖溶液添加量10%、蔗糖添加量7%、发酵剂(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1:1)接种量0.10%,在发酵温度42℃条件下发酵6h,所得铁皮石斛多糖酸乳饮料风味最佳.  相似文献   

14.
石榴和巴旦木均是新疆的特色农副产品,本文选择石榴、巴旦木和酸乳制备一种绿色天然、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的新型乳酸菌饮料,主要研究了石榴、巴旦木、乳酸菌饮料的生产工艺及原辅料的最佳添加量。通过试验可知,最佳石榴汁、巴旦木浆和酸乳配比为30%∶35%∶35%,白糖添加量为10%,蜂蜜添加量为2%,柠檬酸添加量为0.08%,最佳复配稳定剂为CMC-Na和果胶按0.10%与0.10%配比,最佳杀菌条件为75℃,杀菌25min。  相似文献   

15.
以变色酸乳饮料为材料,用脱脂乳琼脂平板培养分离出污染细菌。将污染细菌接种到新鲜配制酸乳饮料中,观察变色情况,从而确定变色原因是细菌污染。用细菌通用引物扩增出污染细菌16srRNA序列,测序分析,鉴定污染细菌,初步确定污染原因。  相似文献   

16.
酸乳饮料变色原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变色酸乳饮料为材料,用脱脂乳琼脂平板培养分离出污染细菌.将污染细菌接种到新鲜配制酸乳饮料中,观察变色情况,从而确定变色原因是细菌污染.用细茵通用引物扩增出污染细菌16s rRNA序列,测序分析,鉴定污染细菌,初步确定污染原因.  相似文献   

17.
我国市场上将益生菌进行健康宣称的食品主要涉及调制乳粉、酸乳、乳酸菌饮料和益生菌粉。本次调研主要从产品中添加益生菌的种类、产品包装正面益生菌的健康宣称和产品包装背面益生菌的健康宣称三方面进行。同时对比我国与国外益生菌健康宣称的法规,针对国内益生菌健康宣称管理中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结果表明:不同产品的益生菌添加种类不同,调制乳粉中添加的益生菌一般为1~2 种,而乳酸菌饮料、酸乳和益生菌粉中添加的益生菌大多在2 种以上,有些产品达到10 种以上;益生菌产品包装正面用语主要涉及“益生菌”、“活性”、“菌株名称”、  相似文献   

18.
李林强  刘进 《家畜生态》2002,23(3):6-7,16
本文对羊奶酸乳饮料加工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鲜羊乳发酵和在饮料中添加柠檬酸消除羊奶膻味,羊奶酸奶添加量为32%,稳定剂添加总量为0.35%,柠檬酸添加量为0.35%,螯合剂添加量为0.2%-0.3%,羊奶酸乳饮料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9.
为弥补脱脂酸乳在质构和感官品质等方面的缺陷,以全脂酸乳为对照,将菊粉和脱脂乳粉配制成复合乳,经均质后,发酵制备以菊粉替代乳脂肪的凝固型低聚乳糖脱脂酸乳,并测定其持水力、黏度、色泽等,同时对其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当菊粉添加量为3.0%时,酸乳的黏度和感官评分与对照组全脂酸乳较为接近,持水力低于全脂酸乳,但所有酸乳样品中均未出现乳清析出现象。因此,添加3.0%菊粉的脱脂酸乳总体可接受度较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嗜酸乳杆菌发酵乳饮料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和开发了一种嗜酸乳杆菌发酵乳饮料.对嗜酸乳杆菌单菌发酵和与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的混菌发酵工艺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最佳混合菌种组合比为2∶1∶1.同时对工艺条件及稳定性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得出活菌型最佳发酵终点为90-95°T灭菌型最佳发酵终点为75-80°T;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稳定剂的最佳组合配方.对活菌型产品进行了4℃下,18 d的储藏试验,产品中的嗜酸乳杆菌的活菌数大于1×106 cfu/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