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旨在探讨‘玫瑰香’葡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分别于6月下旬和9月下旬取‘玫瑰香’葡萄当年生新梢茎段,用次氯酸钠灭菌并离体培养,无菌茎芽在含有不同浓度IBA的培养基中增殖,在土壤支撑的培养基中生根,并进行带坨移栽试验。结果表明,6月27日取材,用2%次氯酸钠浸泡10~15 min可以获得较好的灭菌培养效果。在不含激素的GS培养基中试管苗的繁殖系数可以达到3.6,添加0.1~0.4 mg/L的IBA对增殖没有明显的促进效果。在土壤支撑的培养基中接种双节茎段,试管苗的生根率达到84.4%,与琼脂培养基中的试管苗无显著差异,并且试管苗具有根毛。土壤支撑培养的试管苗带坨移栽的成活率为75.0%,显著高于琼脂培养基中的试管苗。本项结果将为建立‘玫瑰香’葡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体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4个无核葡萄品种在吐鲁番地区的引种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吐鲁番地区无核葡萄栽培品种结构,提高种植户经济效益,以无核白为对照,通过测定生长特性、物候期及其果实经济性状等指标,对引入的火焰无核、夏黑、克瑞森无核、爱神玫瑰4个无核品种进行栽培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火焰无核和克瑞森无核适合当地栽培,可发展促早或延后栽培,但需要解决着色问题,夏黑和爱神玫瑰表现较差。  相似文献   

3.
7种砧木对克瑞森无核葡萄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砧木对克瑞森无核葡萄生长和产量品质的影响,为选择优良砧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7种不同砧木嫁接的3年生克瑞森无核葡萄为研究对象,调查不同砧穗组合的生长、结实、成熟期和产量情况,测定果实色差、粒重、可溶性固形物、pH值、可滴定酸等品质指标.[结果]克瑞森无核葡萄砧木嫁接苗的生长、产量和果实品质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自根苗.不同砧木嫁接对克瑞森无核葡萄生长、成熟期和产量有不同的影响,其中以110R和SO4砧木更利于克瑞森无核葡萄枝条的生长;110R、101-14MG和SO4能大大增加克瑞森无核葡萄的产量;101-14MG和SO4砧木嫁接更能促进克瑞森无核葡萄早熟,使其果实提前成熟16d.不同砧木对克瑞森无核葡萄的果实品质影响有所不同,其中以SO4为砧木嫁接的果实粒重最大,果实着色最好;以101-14MG砧木嫁接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以5BB砧木嫁接的果实pH值最高;贝达砧木嫁接的果实可滴定酸含量最高;以SO4为砧木嫁接的果实固酸比最高.[结论]以SO4为砧木嫁接的克瑞森无核葡萄具有成熟期早、产量高、着色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等优点,是7个砧木品种中最佳适宜克瑞森无核葡萄的优良砧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葡萄玫瑰香味性状,为无核香味葡萄育种提供重要的材料基础,探究亲本基因型、胚发育形态以及生长调节剂对胚萌发的影响,进一步优化无核×玫瑰香味组合胚挽救体系,并结合分子标记技术初步对杂交后代进行无核性状鉴定。【方法】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方法,对10个玫瑰香味和无玫瑰香味葡萄品种的果实香味物质含量进行测定,从中筛选出浓香型品种作为亲本;结合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以6个玫瑰香味品种为父本,5个欧洲无核品种为母本,配置13个杂交组合;无菌条件下,从幼果中剥离杂种胚珠,离体黑暗培养8周,随后将发育的杂种幼胚接种于添加不同激素浓度和比例的胚萌发培养基中,通过优化胚萌发培养基配方,提高幼胚萌发率和成苗率。幼苗经温室炼苗后,将成活的F1代移栽至大田。利用分子标记早期辅助选择具有无核性状的F1代杂种株系。【结果】萜烯类物质是玫瑰香味的主要呈香物质,8个玫瑰香味品种均能检测到萜烯类物质,其总含量为0.0246—1.3824。筛选出‘亚历山大’‘阳光玫瑰’‘玫瑰香’等玫瑰香味物质含量相对较高的品种,可作为杂交亲本,用于创制兼具无核和玫瑰香味新种质;利用胚挽救技术从13个杂交组合获得杂种株系1 284个,移栽成活697株;以‘红宝石无核’和‘火焰无核’作为母本的后代成苗率较高,以‘阳光玫瑰’‘爱神玫瑰’‘红亚历山大’为父本的胚挽救成苗较好,其中‘红宝石无核’ב爱神玫瑰’杂交后代胚发育率和成苗率相对较高,分别为48.59%和51.71%;幼胚萌发率以WPM为基础培养基,添加1.0 mg·L-1 KT+0.5 mg·L-1NAA+1.0 mg·L-1 ZT的生长调节剂时较高,达11.33%,高于对照的7.41%;分别利用3种无核相关分子标记GLSP1-569、SCF27-2000和SCC8-1018,对101个株系进行无核性状检测,表明使用不同的标记在27个株系均检测到特异性条带,初步确定以上携带无核特异条带的株系为无核株系。【结论】‘亚历山大’和‘阳光玫瑰’的香味物质含量高,并且与欧洲葡萄杂交后其胚挽救效率高,是合适的香味父本材料;而‘红宝石无核’‘火焰无核’适合作为母本。胚萌发培养时,以WPM培养基添加适当浓度的KT及ZT有较好的促生根效果。通过分子标记对杂交F1代无核性状检测率为26.73%。目前开发的玫瑰香味标记较少,本研究获得的杂种后代可为研究玫瑰香味基因标记提供重要的试材。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比例的MS培养基对脱毒马铃薯快繁生长的影响,探索最适宜马铃薯脱毒苗生长的继代培养基。[方法]分别设添加不同浓度的不含有机物的MS培养基,以‘克新13’脱毒试管苗为材料,研究适宜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快繁的最佳MS培养基简化方案。[结果]生长在添加量为90%、80%、70%的不含有机物的MS培养基上的试管苗均较好,与生长在CK培养基上的试管苗差异不明显。生长在添加量为60%及以下的不含有机物的MS培养基试管苗生长较差。[结论]从试管苗的生长和节约成本的角度综合考虑,应选取添加70%的不含有机物MS培养基,该培养基可以达到节约成本和简化试验目的,适宜应用于马铃薯试管苗的生产。  相似文献   

6.
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基地引进‘香妃’、‘夏黑’、‘醉金香’、‘巨玫瑰’、‘高妻’、‘阳光玫瑰’、‘红宝石无核’7个葡萄品种,通过对其物候期、果穗性状、果实性状等综合表现进行调查分析,以期为郑州市葡萄引种栽培推广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夏黑’可作为早熟品种扩大推广,‘高妻’可作为中熟品种大面积推广,‘阳光玫瑰’可作为晚熟品种推广,‘香妃’、‘醉金香’、‘巨玫瑰’、‘红宝石无核’均需在根据市场需求情况进行相应的栽培推广。  相似文献   

7.
以"洛阳红"牡丹组培苗为试材,探讨了不同基本培养基、激素配比、培养条件、抗褐化物质对"洛阳红"牡丹继代苗增殖生长、生根及褐化的影响.结果表明:DKW基本培养基适宜"洛阳红"牡丹继代增殖;培养基中附加2.0~3.0mg/L BA与0.5mg/L IAA或0.05mg/L NAA配比有利于继代苗分化、生长,而附加玉米素ZT效果不佳;20~25℃对"洛阳红"继代苗增殖影响不大,30℃下试管苗很快老化、枯死,不宜采用:1/2MS附加0.2mg/LNAA或2.0mg/LIAA与2.0mg/L IBA配比可促进"洛阳红"牡丹试管苗不定根诱导;继代和生根培养基中附加0.5g/L PVP可有效减轻‘洛阳红''牡丹组培苗褐变,促进继代苗分化、生长,但对生根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葡萄玫瑰香味性状,为无核香味葡萄育种提供重要的材料基础,探究亲本基因型、胚发育形态以及生长调节剂对胚萌发的影响,进一步优化无核×玫瑰香味组合胚挽救体系,并结合分子标记技术初步对杂交后代进行无核性状鉴定。【方法】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方法,对10个玫瑰香味和无玫瑰香味葡萄品种的果实香味物质含量进行测定,从中筛选出浓香型品种作为亲本;结合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以6个玫瑰香味品种为父本,5个欧洲无核品种为母本,配置13个杂交组合;无菌条件下,从幼果中剥离杂种胚珠,离体黑暗培养8周,随后将发育的杂种幼胚接种于添加不同激素浓度和比例的胚萌发培养基中,通过优化胚萌发培养基配方,提高幼胚萌发率和成苗率。幼苗经温室炼苗后,将成活的F1代移栽至大田。利用分子标记早期辅助选择具有无核性状的F1代杂种株系。【结果】萜烯类物质是玫瑰香味的主要呈香物质,8个玫瑰香味品种均能检测到萜烯类物质,其总含量为0.0246—1.3824。筛选出‘亚历山大’‘阳光玫瑰’‘玫瑰香’等玫瑰香味物质含量相对较高的品种,可作为杂交亲本,用于创制兼具无核和玫瑰香味新种质;利用胚挽救技术从13个杂交组合获得杂种株系1 284个,移栽成活697株;以‘红宝石无核’和‘火焰无核’作为母本的后代成苗率较高,以‘阳光玫瑰’‘爱神玫瑰’‘红亚历山大’为父本的胚挽救成苗较好,其中‘红宝石无核’ב爱神玫瑰’杂交后代胚发育率和成苗率相对较高,分别为48.59%和51.71%;幼胚萌发率以WPM为基础培养基,添加1.0 mg·L-1 KT+0.5 mg·L-1 NAA+1.0 mg·L-1 ZT的生长调节剂时较高,达11.33%,高于对照的7.41%;分别利用3种无核相关分子标记GLSP1-569、SCF27-2000和SCC8-1018,对101个株系进行无核性状检测,表明使用不同的标记在27个株系均检测到特异性条带,初步确定以上携带无核特异条带的株系为无核株系。【结论】'亚历山大'和'阳光玫瑰' 的香味物质含量高,并且与欧洲葡萄杂交后其胚挽救效率高,是合适的香味父本材料;而‘红宝石无核’‘火焰无核’适合作为母本。胚萌发培养时,以WPM培养基添加适当浓度的KT及ZT有较好的促生根效果。通过分子标记对杂交F1代无核性状检测率为26.73%。目前开发的玫瑰香味标记较少,本研究获得的杂种后代可为研究玫瑰香味基因标记提供重要的试材。  相似文献   

9.
高妻等10个葡萄品种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鄂西北地区葡萄生产对新品种的需求,于2002年2月引种高妻、金峰等10个葡萄品种,定植于湖北襄樊职业技术学院试验基地,观察其物候期、生长特性、结果性能、果实品质与抗病性,并以当地主栽葡萄品种巨峰为对照。结果表明:高妻、金峰、藤稔、京亚、希姆劳特等欧美杂种在露地栽培条件下,适宜鄂西北的地域、气候等特点,表现较抗病,可在鄂西北地区适量发展;森田尼无核、红宝石无核、早熟红无核、克瑞森无核等欧亚种在鄂西北露地栽培生长期黑痘病、霜霉病等发生严重,引种宜慎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胚挽救技术创制抗寒无核葡萄新种质,为选育抗寒无核葡萄新品种奠定基础。【方法】分别以抗寒欧美杂交无核葡萄品种‘Jupiter’和欧山杂种有核优系‘00-1-5’(‘玫瑰香’ב山葡萄黑龙江实生’)为父本,5个欧亚种无核品种‘Ruby Seedless’‘秦红1号’‘秦红2号’‘Crimson Seedless’和‘秦秀’为母本杂交,在各母本最佳胚珠取样时期取样,以固-液双相培养基MM3和ER分别作为胚发育培养基进行胚珠培养,比较不同母本和2种培养基对胚发育率、萌发率、成苗率及畸形苗率的影响;以WPM+0.2 mg?L-1 6-BA+0.1 mg?L-1 IAA固体培养基作为胚萌发培养基,获得胚挽救后代,经炼苗后移栽至田间;分别在2MS+0.2 mg?L-1 6-BA+0.1 mg?L-1 IAA培养基中添加0、1.0和1.6 mg?L-1 ZnSO4进行畸形苗转化正常苗培养,以筛选最适宜转化培养基;利用无核基因分子标记SCF27-2000对胚挽救后代进行无核性状分子检测。【结果】5个杂交组合的胚珠接种至MM3培养基的数量为2 158个,获得发育胚175个和胚挽救苗118株;接种至ER培养基的胚珠数为894个,获得发育胚74个和胚挽救苗58株。以‘00-1-5’为父本的2个杂交组合中,‘秦红2号’比‘秦秀’更适合作为母本,其杂种胚的发育率和成苗率最高,分别为17.04%和7.41%;以‘Jupiter’为父本的3个杂交组合中,‘Ruby Seedless’בJupiter’效果最好,胚发育率和成苗率分别为13.71%和10.67%,其次是‘秦红1号’בJupiter’,胚发育率和成苗率分别为14.39%和4.71%,而‘Crimson Seedless’בJupiter’胚发育率和成苗率最低,分别为9.55%和1.76%。接种至MM3培养基的胚珠,获得的胚发育率和成苗率均高于ER培养基。畸形苗率最高的是‘秦红1号’בJupiter’,而‘Ruby Seedless’בJupiter’未出现畸形苗,ER培养基比MM3培养基形成的畸形苗率高。‘秦红2号’ב00-1-5’组合畸形苗接种至2MS+1.6 mg?L-1 ZnSO4+0.2 mg?L-1 6-BA+0.1 mg?L-1 IAA转化培养基效果最好,转化率为40.00%。利用无核标记SCF27-2000对5个杂交组合176株杂种后代检测表明,159个株系拥有无核基因分子标记。【结论】‘Ruby Seedless’‘秦红1号’和‘秦红2号’适宜作为胚挽救育种的母本,而‘Crimson Seedless’和‘秦秀’不适合作为胚挽救育种的母本,培养基MM3比ER更适宜作为胚发育培养基,拥有无核基因分子标记的159株胚挽救苗为培育抗寒无核葡萄新品种提供了种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