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平衡施肥对松嫩平原黑土区大豆产量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土壤养分状况,设定最佳(OPT)施肥处理,并在此基础上做减素处理、喷施叶面肥、加种衣剂等,研究了平衡施肥对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区大豆生长发育、产量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平衡施肥对海伦、庆安和依安大豆生长发育、产量和效益有明显的正效应.海伦、庆安和依安3个地区推荐施肥分别比农民习惯施肥增产7.4%、7.6%和9.5%,增效476、1089和836元·hm-2.OPT+叶面肥处理有助于大豆产量的提高,而OPT+种衣剂处理未表现出显著增产效果.钾是黑土区限制大豆产量的主要土壤养分因子,其次是磷和氮.从肥料农学效率看,大豆增产肥料贡献率表现为氮肥>钾肥>磷肥.松嫩平原黑土区大豆生产农民习惯施肥中磷肥用量偏高,而钾肥用量不足,微肥重视程度不够.  相似文献   

2.
黑山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应用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秋英 《杂粮作物》2008,28(6):394-395
为了解决当前肥料施用上的重化肥,轻有机肥,盲目施肥和过量施肥等问题,农业部在2005年初提出要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作为科技入户工程的第一大技术在全国推广,并将该项技术的推广作为为农民办的实事之一,达到提高施肥利用率,减少肥料资源浪费,减轻农业面临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孟祥松 《江西棉花》2010,32(3):63-64
棉花是河北威县主要经济作物.棉花合理施肥就是根据棉花养分吸收的特点,结合土壤肥力状况和环境条件,以及棉花长势长相来进行运筹肥料,以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目的.合理施肥也就是及时提供棉花所需求的养分,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并提高肥料的使用效益,防止其对环境的污染.棉花对养分的吸收随着棉株增长和根系扩展,从苗期到盛花期逐步增加,至盛花期达到高峰,到吐絮期开始下降.棉花产量与吸收利用养分的多少和效率密切相关,总体上棉花的生物学产量会随着养分吸收量的增多而增加.目前,我国棉田肥料利用率仅为30%,低于以色列、澳大利亚和美国等国 30个百分点左右.因此,提高肥效的潜力很大.棉花栽培是一种技术性较强的学问,科学运筹肥料对棉花优质高产至关重要.现就以下几个方面简要介绍棉花科学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4.
浅谈茶园施肥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肥是普通茶园管理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措施.必须与其他措施相互配合,才能发挥肥效.茶园施用肥料的种类、数量、时期合理与否,对茶树的生长有着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一、试验目的、方法肥料对提高啤酒大麦产量和品质有重要作用.由于肥料的种类不同其效果有明显的差异.西欧啤酒大麦栽培历史较久,对合理施肥进行长期的监测,形成一套完整施肥模式.而在国内啤酒大麦栽培历史短,科学施肥资料比较贫乏,特别是邯郸为我国优质啤酒大麦原料的主要产区之一,科学施肥仍是空白,深入开展肥料种类的定性研究,为定量研究和北方冬大麦区制定施肥模式化栽培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测土配方施肥在优质稻米生产中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水稻测土配方施肥和农民习惯施肥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测土配方施肥的情况下,可以节约肥料,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作物产量,改善产品品质,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增加农民收入,无论是水稻的产量效益还是内外品质,都要优于农民常规施肥。  相似文献   

7.
【目的】摸清当地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参数,进一步优化肥料配方,提高土地利用的持续性。[方法】通过当涂县石桥镇水稻配方肥田间示范,综合比较3种施肥处理的肥料投入、作物产量、经济效益等指标。【结果】该区测土配方施肥比农民习惯施肥生产水稻节约肥料成本132元/hm2,新增纯收益1341元/hm2。【结论】配方施肥节省了肥料投入,增加了水稻产量,提高了产投比。  相似文献   

8.
平衡施肥技术是增加作物产量、提升肥料利用率、节本增效、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举措。本试验共设置9个处理,分别为不施任何肥料(CK)、常规施肥(F)、常规施肥无氮(FN0)、常规施肥无磷(FP0)、常规施肥无钾(FK0)、平衡施肥(B)、平衡施肥无氮(BN0)、平衡施肥无磷(BP0)、平衡施肥无钾(BK0)。试验通过对比不同缺素条件下的小麦生长状况以及平衡施肥与常规施肥在小麦生长上的差异,结果发现:各缺素处理中,缺氮对小麦生长影响最为严重,其次是缺磷,缺钾对小麦影响最小;相比常规施肥,平衡施肥处理的穗数、穗粒数和产量分别提升了2.98%、3.55%、5.39%;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平衡施肥处理的养分吸收和利用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N、P、K吸收总量分别提升了5.00%、14.66%、5.03%,氮肥利用率、磷肥利用率、钾肥利用率分别提高了8.52%、2.32%、24.20%,肥料利用率平均提升11.68%,经济效益增加87.15元/667 m2。  相似文献   

9.
施肥是我国农业生产上普遍应用的一项增产措施。目前水稻生产上普遍施用氮(N)、磷(P)、钾(K)等大量元素肥料,而铁(Fe)、锰(Mn)、锌(Zn)等微量元素肥料往往被忽视。研究发现,施肥能够影响土壤重金属镉(Cd)的形态变化和水稻Cd积累。本文通过阐述N、P、K、S、Fe、Mn、Zn、Si和有机肥等肥料影响水稻Cd积累的主要作用机理,综述了施肥调控水稻Cd积累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更有效地应用施肥技术降低水稻Cd污染,实现水稻安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薯-稻-稻”轮作模式下双季稻施肥减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冬种马铃薯收获后土壤肥力残留较多,早晚稻施肥量大,造成肥料浪费和利用率低下的现状,开展田间试验,研究"薯-稻-稻"轮作模式下早晚双季稻施肥减量对其农艺性状、产量、肥料利用率和种植效益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早、晚双季稻的施肥量减少至农民习惯施肥量(T1)的80%(即T2)时,对水稻产量、品质和种植效益及肥料利用率影响不大;但当施肥量减少至农民习惯肥量(T1)的60%(即T3)时,对双季水稻产量、品质和种植效益及肥料利用率影响较大。因此,建议在冬种马铃薯收获后的田块种植早、晚双季稻,其合理施肥量应减少至农民习惯施肥量的80%。  相似文献   

11.
水稻三控施肥技术示范效果及增产增效原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2007年早、晚两季在广东省高要市和江门市开展的水稻三控施肥技术对比试验和百亩连片示范进行了总结。试验示范结果表明,采用三控施肥技术比习惯施肥法要增产,且节省肥料成本。三控施肥技术增产增效的主要原因:一是有效穗和结实率比农民习惯施肥法增加,早、晚季有效穗分别比对照增加6.1%和13.0%,结实率分别提高1.5%和6.0%;二是施肥时间和比例更合理,肥料利用率提高,氮、磷、钾的平均肥料利用率分别比农民习惯施肥法提高38.9%、89.9%和39.9%。  相似文献   

12.
平衡施肥对春玉米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在吉林省玉米主产区采用田间试验研究平衡施肥对玉米产量、养分吸收利用和土壤养分表观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农民习惯施肥(FP)相比,平衡施肥(OPT)在减施氮肥17.0%~37.7%、减施磷肥39.2%~48.7%的情况下,玉米产量提高2.3%~3.1%。OPT处理的养分吸收总量和肥料利用效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氮吸收量提高12.3~25.4 kg/hm2,磷吸收量提高0.8~2.9 kg/hm2,钾吸收量提高2.8~4.5 kg/hm2,肥料利用效率提高13.7~19.6个百分点。平衡施肥处理的氮、磷、钾养分平衡系数分别为0.92~1.11、0.83~0.96、0.67~0.77,均好于农民习惯施肥,说明平衡施肥的氮、磷、钾等养分投入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3.
以常规早籼稻品种浙辐203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施肥模式和施肥量水平对早籼稻产量和产量构成、大田茎蘖发育动态、肥料利用效率、生产成本和收益等指标的影响,以期筛选和优化早籼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的高产高效施肥模式.结果表明,常规肥料同步侧深施肥模式(A1)在产量水平、产值、经济收益和肥料农学效率等指标上均优于专用控释肥料同...  相似文献   

14.
浅谈花生的科学施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我国花生生产中施肥技术水平相对滞后,影响花生产量的问题.根据花生需肥规律、土壤供肥能力和肥料效应,提出以有机肥为主,合理确定氮、磷、钾及微量元素肥料的用量、比例和施肥方法,对于提高花生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田间多点试验研究了配方施肥对单季稻产量、肥料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比,施用配方肥处理水稻的产量增加了3.33%.配方施肥处理的N、P、K肥当季肥料利用率分别提高了12.13%、8.61%和10.47%.配方施肥处理的纯收入比常规施肥增加了511.4元/hm2,增幅达到4.85%.[结论]配方施肥技术值得在当地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荔枝树早期管理的目的是培育理想的树型和最大的结果面.这要通过有规律的施肥、灌溉和合理修剪才能达到.施肥程序是当萌芽始期便开始(表1).所施的每种肥料数量要逐年增加.除了施肥当天下大雨外,通常是施肥后灌溉.瘦脊土地上种荔枝,最初几年,施有机肥有很大好处(Cull和Paxton,1983).肥料应施在离树干20厘米处外,因为荔枝树对肥料烧伤是敏感的.  相似文献   

17.
农业生产中肥料占的投资比重越来越大.生产成本越来越高。肥料施用不足、不合理或者过量并造成环境污染等现象日益突出。本文将合理施肥的关键技术及基础理论进行总结,以期能够提高肥效、减少污染、增加产量和收益,兼顾各项指标,达到合理施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合理施肥对杂交粳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农民习惯施肥与目标产量法确定的施肥方法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农民习惯施肥产量和肥料贡献率低的原因在于氮磷钾配比不合理,氮肥集中在水稻生育前期,与水稻对养分的生理需要不一致所致。杂交中粳稻在肥力水平中等的水稻田,以施氮量180 kg/hm2,N、P、K比例为1∶0.500∶0.667,氮肥的运筹方式以基肥∶蘖肥∶穗肥为40%∶30%∶30%的产量最高,达9 033.3 kg/hm2,比对照增产67.46%,肥料贡献率达到40.28%,比习惯施肥增产4.36%,肥料贡献率达到2.60%,对土壤的依存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我国的配方施肥技术已经大面积应用到水稻、小麦、棉花、油料、蔬菜等作物上,获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但就啤酒大麦高产优质配方施肥技术的研究较少。在全国商品啤酒大麦基地的盐城市,农民在啤酒大麦施肥上习惯套用小麦的施肥量和施肥方法,使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都受到较大的影响,同时也浪费了肥料。针对这  相似文献   

20.
何文选  李建华 《作物研究》2005,19(4):236-238
通过对邵东县肥料施用总量和农户施肥情况的调查和施肥对水稻产量及土壤肥力影响的分析,指出当前水稻施肥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重化肥轻有机肥,二是重氮肥轻磷钾肥,三是重单质肥轻复合肥.对水稻施肥提出的对策是一要增施有机肥,二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