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引言 近年来,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疫情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非洲猪瘟发病频率高、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的特点使得非洲猪瘟成为养猪业的主要威胁.2018年8月,中国暴发了非洲猪瘟,给中国养猪业造成了巨大损失.非洲猪瘟病毒的传播途径有直接接触、间接接触两种,直接接触多是健康猪与携带病毒或确诊的猪密切接触所致.  相似文献   

2.
谢筱筱  赵晓 《兽医导刊》2020,(7):17-17,68
非洲猪瘟由于传播速度快、传染范围广、致死率高,对家猪、野猪的饲养造成极大的威胁,对养猪业经济的运行造成极大的损失。1921年非洲猪瘟疫情首次发生在非洲的肯尼亚,1957年传到欧洲,随后在2012-2017年相继传到乌克兰、立陶宛、拉脱维亚、俄罗斯等国家。自2018年8月3日确诊辽宁省沈阳市发生首例非洲猪瘟以来,截至目前我国已经确诊发生了100多例非洲猪瘟疫情,给养猪业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本文就非洲猪瘟的传播特点和防控措施总结如下,旨在为非洲猪瘟的防控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2018年8月3日,我国确诊了首例非洲猪瘟,由于该病是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和致死性的外来疾病,且目前全球尚无有效的药物和疫苗可供使用,因此对养猪业造成的威胁和冲击是不容小觑的。本文通过概述非洲猪瘟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和临床诊断,有助于当前规模化养殖场对非洲猪瘟的生物安全防控工作,为养猪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自我国发生非洲猪瘟疫情以来,出现了“猪周期”的极端行情走势,给国内养猪业带来了新的挑战。为有效应对非洲猪瘟疫情,缓解“猪周期”对养猪行业的影响,本文从两者之间的属性、目标、性质等3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并提出一些应对方法,为缓解非洲猪瘟疫情对我国养猪业的威胁、保障生猪市场稳定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非洲猪瘟与典型猪瘟的诊断与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8年8月,我国首例非洲猪瘟疫情在辽宁省沈阳市被确诊,该病的确诊以及原先存在的典型猪瘟必然会对我国养猪业健康发展造成冲击和影响。对非洲猪瘟和典型猪瘟的病原学、流行病学、诊断技术和防控4个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非洲猪瘟和典型猪瘟的有效综合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非洲猪瘟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洲猪瘟于2018年8月3日首次传入中国,截至2018年11月18日我国已经报道了71起非洲猪瘟的确诊病例。此病的病死率最高达100%,是一种传播速度极快,威胁性极高,对养猪业危害巨大的传染性疾病。患猪主要症状为全身出血,呼吸障碍,脾脏、淋巴结等免疫器官水肿。为了对我国非洲猪瘟的研究提供借鉴,笔者从非洲猪瘟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及其防控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动物传染病,家猪和野猪对非洲猪瘟均易感。各年龄段猪都有感染的可能。一旦发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到100%,该病被称为生猪养殖产业"头号杀手"本文浅谈了非洲猪瘟的危害并且提出了防控非洲猪瘟的几点防控要点,以期对我国养猪业的生产实际起到实际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导致的非洲猪瘟是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严重危胁全球养猪业.自1921年以来,非洲猪瘟在全球60多个国家发生、扩散、流行.并于2018年8月进入我国,快速传播并广为分布,给我国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为了更好地防控非洲猪瘟,本文从ASF病原学、临...  相似文献   

9.
非洲猪瘟是引起猪的一种急性、出血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具有发病病程短、病死率高的特点。2018年8月,我国发生首例非洲猪瘟疫情并迅速蔓延,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介绍非洲猪瘟国内外流行史和传播模式,提出了一些有效的防控措施,以期为基层防控非洲猪瘟提供参考,促进养猪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非洲猪瘟给我国的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在爆发时造成猪较高的死亡率,因此,对非洲猪瘟的预防与治疗已成为我国猪场的关注重点。非洲猪瘟并不可怕,只要正确、全面地了解非洲猪瘟,就能有效地控制住,建立一套相对科学、合理、完善的生物安全控制系统是非常必要的。为了保证猪养殖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必须对各环节的风险因子进行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本文对我国非洲猪瘟疫情背景下,如何加强对非洲猪瘟的生物安全管理,实现对非洲猪瘟的有效控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经典猪瘟和非洲猪瘟是由不同病毒引起猪只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对养猪业危害极大。经典猪瘟病毒和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猪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症状有许多相似,也有许多不同点。在临床上对经典猪瘟和非洲猪瘟进行鉴别诊断,应多注意其不同点,以便早期确诊疫病和采取合理的防控和扑灭措施,减少猪场损失。  相似文献   

12.
非洲猪瘟到我国已经一年半左右的时间了。养猪场从最初的恐慌、无助,到现在渐渐接受了这个外来猪病,业内也摸索出了一些防控经验。回想起非洲猪瘟对我国养猪业带来的各种"伤害",也能悟出其中的一些利弊。客观地说,非洲猪瘟对我国养猪业带来了一次洗牌。  相似文献   

13.
非洲猪瘟是一种主要感染家猪和野猪的烈性传染病,2018年8月,我国发生第1起非洲猪瘟疫情,自此,非洲猪瘟在我国呈点状传播态势,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野猪作为非洲猪瘟的天然宿主,在非洲猪瘟的流行和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野猪非洲猪瘟防控措施以及疫苗的研发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我国非洲猪瘟防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发猪的急性烈性传染病,临床特点为器官出血、呼吸困难、高温,短期内死亡,该病的暴发严重危害了我国养猪业的发展。高死亡率和高传播率,严重威胁养殖户经济效益。因此,根据非洲猪瘟特点和病因制定防控措施尤为关键,保护猪群健康生长、尽快出栏,增加养殖户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传染性疫病,感染猪以发热和全身性出血为主要特征,病程短、病死率高。非洲猪瘟主要流行于非洲国家,随后相继传入西欧、南美洲、东欧,以及亚洲国家,对全球养猪业、食品安全和猪及其产品国际贸易产生了严重危害和深远影响。现结合参考文献和我国非洲猪瘟发生、控制情况,分析了非洲猪瘟病毒传播动力学、传播方式,提出防控非洲猪瘟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非洲猪瘟概况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传染性疾病,最急性和急性死亡率可达100%。自2018年8月我国确诊首例非洲猪瘟疫情以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都暴发了非洲猪瘟疫情,对我国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本文介绍了非洲猪瘟病原学、流行病学、诊断、疫苗研制的进展,分析了非洲猪瘟防控现状,提出了防控非洲猪瘟的目标、策略和措施,希望能为我国防控和根除非洲猪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非洲猪瘟传入我国以来,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非洲猪瘟可防可控,文章从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猪群方面介绍了构建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的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随着我国养猪业的不断发展,生猪饲养量快速增加,而疾病的发生情况也呈上升趋势.尤其近两年非洲猪瘟的境外传入,对我国养猪业造成了严重打击.本文主要针对非洲猪瘟的流行情况、患猪的临床表现以及诊断措施进行分析,并总结了有关非洲猪瘟的预防常识,以提高广大饲养者对该病的防控能力.  相似文献   

19.
非洲猪瘟是全球养猪业的一大威胁,传播途径很广。本文分析了非洲猪瘟通过饮水和饲料感染猪的可能性,为非洲猪瘟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非洲猪瘟(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家猪和野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须通报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该病对养猪业危害极大,是全球养猪业的头号杀手,做好非洲猪瘟风险点的防控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