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农村》2004,(1):34-34
板栗是雌雄异花植物,雌雄花比例为2000:1。雄花数量过多,大量消耗营养,不利于高产。因此,对板栗树进行“减雄增雌”是提高产量的关键措施,人工去雄可采用如下方法:(1)冬季修剪时疏除细弱枝或重短截雄花枝。(2)在萌芽时抹去结果枝下部的芽,除去刚长出的雄花,并摘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芒果产期延迟技术,于花序伸长末期对桂热芒82号花枝进行短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1)短截花枝处理树终花期比对照延迟30d,果实采收期比对照延迟28d。(2)花枝短截后再生花枝率为87.14%,采收时平均花枝挂果数为0.60个/枝。(3)短截花枝处理树的果实固形物含量、平均单果重、单株产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因采收期延迟,果实销售价格比对照高3.00元/kg,产值比对照多2220.83元/亩。本试验认为,短截花枝处理可延迟果实采收期28d左右,而不影响桂热芒82号的再生花序复抽、坐果、产量以及果实质量,还能有效避开当地芒果上市高峰期,销售价格明显上升,亩产值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板栗花芽性别分化及结果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提高板栗雌花分化率,以8年生铁粒头为试材,在花芽分化期叶面喷施GA3,6-BA,乙烯利,测定结果枝长,枝基部直径,枝中部叶长和宽,该枝雄花数,雄花序长和雌花数,结果表明,GA350,100mg/L和6-BA 100mg/L能显著地提高板栗雌花分化率,降低雄花与雌花的比值,乙烯利对板栗雌花分化具有极明显的抑制作用,3个质量浓度处理没有雌花生成,低浓度处理具有促雄作用。  相似文献   

4.
温州蜜柑结果类枝条与坐果率、果实大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义  陈欢 《南方农业学报》2012,42(2):213-216
【目的】研究温州蜜柑的树相指标,为柑橘优质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1年生国庆一号温州蜜柑为材料,研究温州蜜柑结果母枝、结果枝类型与坐果率、果实横径的关系。【结果】结果母枝长度为0.13~46.50 cm、粗度为0.12~0.92 cm,随着结果母枝增长和增粗,单位母枝上有叶结果枝数增多,有叶结果枝坐果率高于无叶结果枝坐果率;结果母枝粗度≤0.20 cm时,其上有叶结果枝坐果率和无叶结果枝坐果率均最高,结果母枝长度≤10.0 cm时,有叶结果枝坐果率最高,但结果母枝粗度、长度与有叶、无叶结果枝的坐果率相关性均不显著;叶数为1~3片的有叶结果枝结果数量最多,占结果总数的87.6%;结果母枝粗度、长度分别与其果实横径呈极显著和显著的正相关,但果实横径与结果枝叶数相关性不显著;有叶结果枝比无叶结果枝的果实普遍较大。【结论】温州蜜柑以粗度和长度较小的结果母枝为主,但粗壮的结果母枝能抽出较多的有叶结果枝,有利于提高坐果率、增大果实横径,生产上要注意粗壮结果母枝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长枝修剪对早熟油桃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4-2006年,对露地栽培油桃华光进行长枝修剪和短枝修剪2种冬剪方式比较试验,研究长枝修剪对油桃华光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枝修剪降低华光单果重、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但促进果实着色。新梢中第1个大于30cm长梢距结果母枝基部距离比短枝修剪小12.6%,可有效控制结果枝外移。结果枝长放后抽生的新梢比对照弱。相关分析表明,短枝修剪的留枝长度和粗度与留花量和枝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单果重呈负相关,但未达到显著水平。长枝修剪的结果枝长度和粗度与留花量、单果重及枝产量均呈正相关,但仅有粗度与枝产量达到极显著正相关,说明油桃华光长枝修剪选留的枝条适当粗壮一些更有利于果实发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明板栗芽变雄花序生长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旨在阐明内源激素与雄花序长短的关系。【方法】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和高效液相色谱,对板栗芽变和对照的顶花芽、新梢和不同发育时期雄花序的内源激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在萌动的顶花芽和刚发育的新梢中,芽变内源激素含量水平总体低于对照;在雄花序发育过程中,两者ABA与IAA、GA3与ZT变化趋势相似,除ZT含量芽变高于对照外,其他三种内源激素含量总体低于对照。【结论】在芽变短雄花序发育过程中,雄花序中较低的GA3和IAA含量可能是造成芽变雄花序短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板栗花粉萌发率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粉发芽试验结果表明:朝鲜板栗兔山9号和开城早栗花粉萌发率主同于南方栗中的深刺大板栗、九家种和浅刺大板栗,北方栗中的红栗及大明栗花粉萌发率最低;花后5-7d 雄花枝上部花序的花粉萌发率最高,结果枝和雄花枝下部花序的花粉萌发率较低。  相似文献   

8.
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短截处理对“西林1号”早实核桃新发枝的长度和粗度有极显著的影响,以20cm短截处理效果最好,嫩枝去顶次之。5cm以下短截处理的新发枝生长量最小,应避免使用。并且母枝留芽数与萌芽率呈极显著的负线性回归关系,与发枝率呈极显著的非线性回归关系。  相似文献   

9.
1.幼龄板栗树的修剪:修剪的原则是,冬眠期修剪为辅,修剪宜轻不宜重,要少疏剪不截剪或很少截剪。(1)主干(中干1的处理:40~45cm以下的侧枝全部剪除.培育中干上的主枝。骨干枝的延长枝,可以一年缓放.二年短截。(2)其他枝条的修剪:树冠内膛的过密枝、重叠枝和交叉枝,加以疏剪。(3)枝组的修剪:选留结果枝组;调节结果枝组之间的间距和枝组延伸方向。  相似文献   

10.
1995—1997年在福鼎市山前街道水北村坪园果园对已少量挂果的3—5年生黄花梨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短截试验,通过对主枝留长.40cm、60cm、80cm、轻剪甩放4种处理试验检验生产中最适的剪截量,结果表明短截可提高黄花梨的萌芽率和成枝力,促进枝梢冠的生长,轻剪甩放更有利于花芽的形成。而从黄化梨幼树需要迅速培育树和尽可能早地获得高产的目的来比较,以主枝留长60cm短截最为合适,它不仅萌芽率、成枝率高,主枝延长枝生长也旺,还能促进开花结果,获得最大的单果重和较好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1.
以山桐子(Idesia polycarpa Maxim.)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极重短截、重短截、中短截、轻短截4种不同短截程度的修剪试验。结果表明,发枝数由少到多排序为极重短截、重短截、中短截、轻短截,4种处理间呈显著差异;新稍长度由长到短排序为极重短截、重短截、中短截、轻短截;新梢叶片数最多的是中短截处理,与其他3种处理均差异显著,极重短截、重短截和轻短截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和分析‘仙进奉’荔枝结果母枝质量与坐果和果实品质之间的相关性,比较不同质量结果母枝对坐果和果实品质的影响,提出优质结果母枝量化标准,为生产上培养健壮结果母枝提供参考。【方法】在‘仙进奉’荔枝关键物候期测量和统计结果母枝质量指标(长度、粗度和叶片数)、初始挂果数、最终留果数和果实品质,利用小提琴图、Person 相关系数和单因素 ANOVA 等方法对数据的分布、相关性和差异显著性进行分析,并比较不同质量结果母枝坐果和果实品质的差异。【结果】‘仙进奉’结果母枝长度、粗度和叶片数集中分布范围分别为 10.2~14.5 cm、0.4~0.5 cm 和 28~38 片。初始挂果数与结果母枝粗度呈极显著正相关,最终座果率与长度和粗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结果母枝长度、粗度和叶片数与果实品质同一性状的相关性基本一致,即全部正相关或负相关,其中单果重与粗度呈显著正相关,TSS 和 TSS/TA 与叶片数显著正相关。长度大于 14.5 cm 的结果母枝初始坐果数和最终座果率最高,分别为 16.95 个和 20.73%;粗度大于 0.5 cm 的结果母枝初始挂果数、最终座果率、单果重和可食率均最高,分别为 15.48 个、28.03%、26.28 g 和 70.95%;叶片数大于 38 片的结果母枝 TSS 含量和 TSS/TA 最高,分别为 18.36% 和 250.81。【结论】‘仙进奉’荔枝结果母枝健壮标准是长度、粗度和叶片数分别大于 14.5 cm、0.5 cm 和 38 片。  相似文献   

13.
试验结果表明,短截能显著增加抽生枝生长量,重短截有利于抽生长而粗壮的枝条,中短截则有利于延长枝伸长生长;短截有利于扩冠成形,增加枝叶量,不益于成花坐果,中轻短截表现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探究‘金荷’杏一年生发育枝对不同程度修剪的生长反应,可为其推广和生产提供一定的信息参考。选择7 a生‘金荷’3种类型(壮枝、中庸枝、弱枝)的一年生发育枝,在休眠期进行缓放以及不同程度(轻度、中度、重度)的短截处理,观察枝条的修剪反应。结果表明:在缓放处理中,中庸枝表现最好,新生的各类枝组比例最为协调。随着短截程度的加重,壮枝的萌芽率逐渐升高,中庸枝的萌芽率呈略微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弱枝的萌芽率逐渐降低;3类枝的成枝率均显著升高,花束状枝率均显著降低。缓放和轻度短截有利于‘金荷’杏多发短枝,促进成花和结果。轻度和中度短截能增加新生枝的长度和生长总量;重度短截可刺激新生枝长度生长,但会导致将其生长总量降低。因此,缓放和轻度短截能促花促果,轻度和中度短截有利于扩大树冠,重度短截适宜老树和弱枝的更新复壮。  相似文献   

15.
对秦美猕猴桃品种进行了不同夏剪处理试验 ,留足预备枝、疏除多余发育枝、强旺结果枝轻摘心相结合 ,使树冠内膛光照改善 ,叶幕下层的光强度为全光照的 7.1% ,净光合率为 1.8μmol/ (m2· s) ,落叶率 4 .2 % ;产量 35 838kg/ hm2 ;平均单果重 113.5 g,果实采收硬度 6 .1kg/ cm2 ,室温下贮藏 2 0 d后为 1.1kg/ cm2 ,果实软熟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14 5 g/ kg;翌年每结果母枝着生 8.9个结果枝 ,每结果枝着生 4 .8个以上花序 ,强旺结果枝占到5 6 .7% ,均显著优于现行的疏除徒长枝、旺盛结果枝在结果部位之上留 5叶摘心的方法。在本实验条件下 ,秦美品种的叶面积指数保持在 2 .9,叶果比保持在 4∶ 1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6.
夏树让 《北京农业》2007,(12):32-32
鲜枣低幼树期 此期树体生长旺盛,新梢生长量大,二次枝抽生数量多,树冠迅速扩大,修剪应做到整形和结果兼顾。主侧枝延长枝一般留全枝长的2/3进行截短并疏除剪口下1—2个二次枝。对密挤枝、交叉枝、重叠枝和无生长空间的徒长枝进行疏除,控制竞争枝、直立旺枝的生长。对生长中庸、角度开张的发育枝应缓放,过长或后部出现光腿的枝条应适度回缩,增加结果枝的数量,培养成结果枝组。对生长较弱的幼树应适当短截,疏除过密细弱枝,多保留健壮枝,位于直立的枝作为预备枝,以促发健壮的结果枝。  相似文献   

17.
板栗早实性与开花生物学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板栗具有超乎寻常的早实性 ,在一般的管理条件下 2年生实生苗与嫁接苗一样就能开花结果 .板栗早实性除与遗传特性有关外 ,还与板栗花芽分化、花序形成特性和开花习性等开花生物学特性有关 .板栗在芽内只进行雄花序原基的分化 ,而雌花簇和所有花器官分化形成都是芽外完成的 .开花物候期、雌 (两性花序 )雄花序比和雄花序长度等受品种类型、环境条件和树体营养水平的影响 .在宜良试验点早大栗开花最早 ,雄花序最长 ,雌 (两性花序 )雄花序比最大 ( 1∶3.1 ) ;9家种则反之 ,开花晚 ,雄花序短 ,雌 (两性花序 )雄花序比小 ( 1∶ 6.5 ) .在各类花序上的雄花以结果枝上单性雄花序最先开 ,其次是雄花枝上雄花序 ,最后是两性花序上的雄花  相似文献   

18.
夏季修剪对‘翠玉’猕猴桃植株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明不同夏季修剪方式对‘翠玉’猕猴桃植株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猕猴桃园区夏季整形修剪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试验以7年生‘翠玉’猕猴桃品种为试材,研究了花后40 d结果蔓不同短截程度对其枝蔓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①花后40 d对‘翠玉’猕猴桃旺盛结果蔓采取零叶修剪(即结果蔓最后一果以上不留叶片进行短截,每一结果母蔓上最多短截3枝),其植株更新蔓数量、长度和粗度较CK(全株不短截)分别增加73.02%、29.65%、53.79%,平均单果重、Vc含量和单株产量较CK增加6.71%、9.47%、10.22%,持续2年按此方法短截,翌年的结果母蔓质量和植株产量增加更显著;②花后40 d对结果蔓留3~5片叶短截和留7~8片叶短截也能显著提高单果重、单株产量和更新蔓质量,但因其二次枝抽发数量、平均长度和粗度较零叶修剪显著增加,叶幕透光率更低;③不同程度短截后果实干物质、可溶性固形、总糖、总酸含量及糖酸比均较CK有所降低,以3~5片叶短截降低最明显,但零叶修剪与CK差异不显著。【结论】花后40 d对‘翠玉’猕猴桃旺盛结果蔓采取零叶修剪能有效促进猕猴桃植株养分积累并提高果实品质相关指标,是‘翠玉’猕猴桃适宜推广的夏季修剪方式。  相似文献   

19.
一、幼苗期的修剪月季在幼苗期是培养开花母枝的关键时期.开花母枝的粗度要求达到6~8毫米,这样才能保证产花质量.在幼苗期要及时去掉一切花蕾,使植株处于营养生长阶段,促进根系发达、叶片发育良好,使其在基部能形成生长健壮的枝条,以便将其培养成开花母枝.凡粗度不够的开花母枝,必须摘除其上的侧芽和花蕾,使枝条继续生长,以达到开花母枝的标准.   二、成株日常修剪方法   1.经常检查,及时摘掉开花枝上的侧芽及侧蕾,保证花枝健壮生长和顶蕾良好发育.   2.对于嫁接繁殖的植株,要及时除掉由砧木上发出的芽,除去接穗基部产生的自生根.   3.剪除全部病枝、弱枝和干枯枝,疏除横生枝、交叉枝和并生枝.另外,凡是影响株形使植株偏向生长的分枝也必须剪除,以保持株形匀称.   4.不同类型枝条上发出的新枝,应作不同的处理.具体方法如下:(1)自弱枝上长出的弱条,应在基部弱枝的中上部短截,以促发壮枝.(2)自壮枝上发出的弱枝,应在发节处剪除,使其另发新枝.(3)自壮枝上发出的壮枝,应在第一片健康的小叶处轻短截.   三、切花枝的剪取切花月季的质量标准主要是枝条的长度,所以在剪取切花时,应尽量将花枝长剪.但是,当花枝过于长剪时,则剪后留下的部分过短,且其上腋芽发育不充实,萌发慢,会影响下一批花枝的培育速度和质量.因此,剪取切花枝时,既要使花枝尽量长些,又要保证剪留部分有较好的腋芽.比较合理的修剪部位,应在花枝基部2~4片叶上下.若开花枝偏短而原有的开花母枝又留得较高,而且在植株下部枝叶较茂盛时,则可由基部剪取或略带一段原有开花母枝的茎段,使新花枝由开花母枝上再发.   四、开花母枝的折枝修剪折枝修剪是一种较新的技术.具体做法是:在开花母枝刚木质化时,对其进行扭梢处理,改变其生长方向,促使其中下部萌发出1~2个健壮的开花枝.采用这种方法培养的开花枝,营养充足,发育好,花枝长,花头大,质量好,同时又可以防止切花部位上移.需要注意的是,开花母枝经扭梢后,其上所萌发的枝最多只能留2个健壮的开花枝,其余的应及早疏除.另外,当切花采收后,应及时回缩开花母枝.   五、调节花期的修剪技术   1.强迫休眠法温室栽培的切花月季,可在盛夏季节利用干旱处理和修剪方法诱导休眠,为了赶节前大量出售切花,可在供花上市之前8~10周全面采收一次切花,然后将开花母枝回缩到距地面45~60厘米高,并减少浇水,迫使其休眠1周左右.一般经这样处理后3个月,即可恢复到正常切花生产.   2.摘心法摘心法也可以控制花期.一般从摘心到开花所需的时间分别是:夏季42~45天,冬季50~55天.欲在某一时期出售切花,只需提前相应的时间进行摘心处理,便可达到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3种修剪方法对文冠果芽内源激素含量和萌芽成枝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拉枝、刻芽、短截对文冠果同一枝条不同部位芽内源激素含量和萌芽成枝的影响,探讨促进文冠果花芽分化、提高产量的最佳修剪方式。【方法】对60株4年生文冠果样树的1年生枝条分别进行拉枝(角度分别为45°,60°,90°)、短截(轻短截、中短截、重短截)、刻芽(单刻芽、环刻芽)处理,以不拉枝枝条为对照1(CK1),以不刻芽和不短截枝条为对照2(CK2),研究各处理对文冠果1年生枝条顶部、上部、中部和下部芽的赤霉素(GA3)、生长素(IAA)、脱落酸(ABA)和玉米素(ZT)含量,GA3/ABA、ZT/IAA值,以及枝条生长发育和坐果的影响。【结果】(1)随着拉枝角度的增大,顶部和上部芽的GA3、IAA、ZT含量逐渐减少,ABA含量则逐渐增加,而中部和下部芽内源激素含量呈相反变化趋势。随着拉枝角度的增大,顶部和上部芽的GA3/ABA逐渐减小,而中部和下部芽呈相反趋势;顶部和中部芽的ZT/IAA逐渐减小,下部芽逐渐增大。60°拉枝枝条萌芽率为78.62%,单支可孕花数为28.44,单支坐果数为1.33,均为最高。(2)刻芽枝条上、中、下部芽内GA3、IAA、ZT含量增加,ABA含量减少。单刻芽处理枝条下部芽的GA3、IAA、ZT含量分别为2 139.94,323.82,282.98ng/g,均明显高于CK2处理;ABA含量最低,为183.12ng/g,明显低于CK2处理,GA3/ABA和ZT/IAA值分别达到11.71,0.87。单刻芽处理枝条的萌芽率达到73.35%,可孕花数达到21.78,单枝坐果数达到1.44个,均为最高。(3)随着短截程度的增强,枝条中部和下部芽的GA3、IAA、ZT含量上升,ABA含量降低。中短截枝条中部芽的GA3、IAA和ZT含量分别为2 580.53,1 290.27,269.55ng/g,均显著高于CK2,ABA含量为112.75ng/g,显著低于CK2和轻短截处理;GA3/ABA、ZT/IAA分别为22.89,0.68,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中短截的萌芽率为64.07%,单枝可孕花数、单枝坐果率分别为19.11和1.22。【结论】拉枝60°、单刻芽和中短截可以有效改变文冠果内源激素在枝条内的分布,明显削弱顶端优势,是适合文冠果的最佳修剪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