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以郑州市雕塑公园为研究对象,选取16个滨水植物景观单元,结合AHP法、景观美学指数法、BIB-LCJ法、SD法建立综合评价模型。结果表明,专业人士与公众在对单个因子评判上虽然存在差异,但总体保持一致。雕塑公园整体滨水植物景观美学指数为6.72,属于一般至较好水平,具有研究价值及提升空间,对美景度大于1.500的4个滨水植物景观单元通过SPSS 25.0软件进行因子分析,特征因子、认知因子、感受因子与体验因子是影响景观质量的4种因子,特征因子贡献率最大。滨水植物景观质量提升不仅要保证基本的物种丰富度、水的生态性等,还要注重植物色彩等观赏特性的运用,提升局部景观特色,用具生命力的植物元素塑造专类公园主题。  相似文献   

2.
以哈大高速公路为例,介绍了研究路段的概括,并借鉴了国内外高速公路景观设计和景观评价的最新研究进展,在查阅资料、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咨询了有关专家、学者,公路司机乘客、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的意见,统计分析并筛选出主要评价指标,构建高速公路景观评价指标体系。采取基于AHP的模糊数学法进行公路景观评价,得出哈大高速公路景观评价体系各因子的模糊评分值,进而结合景观质量指标权重表,构成评判矩阵,再由所确定的权重和单因素评判矩阵,得出一级评判准则的结论向量,同理求解二级评判准则的结论向量。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对哈大高速公路景观质量进行综合评判,认为其景观总体质量综合评价结果为"一般"等级。  相似文献   

3.
基于SBE法的长白山森林景观美学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阐明景观要素对长白山地区金沟岭林场森林景观质量的影响,探究研究区森林景观的合理构建技术。【方法】以影响近景景观美学质量的13个景观要素为评价指标,采用SBE法对研究区内的30处林内景观进行评价,应用数量化理论Ⅰ建立美景度值与各景观类目之间的景观评价模型。【结果】在13个景观要素中,针阔比、树干形态、通视性、下木盖度、郁闭度是影响研究区森林景观美学质量的主要因素,其偏相关系数t检验结果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复相关系数检验结果达极显著水平(F=10.999)。【结论】针阔比<30%、树干通直、通视性好、灌草覆盖度高、郁闭度为≥0.7~<0.9的森林景观具有最高喜好度。  相似文献   

4.
以郑州龙子湖公园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美景度评价法(SBE法)对随机抽样获得的36个植物景观样本的景观质量进行评价,得到对应的景观质量排序。然后结合语义差异法(SD法)和ColorImpact软件,以色彩量化方法对龙子湖公园植物景观色彩进行研究分析。最后使用SPSS 22.0软件分析影响龙子湖公园植物景观美景度的10项色彩因子,通过运算剔除偏相关系数较小的因子,保留偏相关系数较大的因子,并得出美景度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主色彩比例、色彩对比、色彩数量、层次感4项色彩因子与美景度的相关性较强。研究结果可为绿地春季植物景观色彩的营造提供参考,为进一步提升城市景观形象提供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5.
在全面踏查北京3个代表性城市公园的基础上,选取公园内55个典型植物群落景观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心理物理学派的美景度评价法(SBE法)与语义差异法(SD法)对其进行美学质量定性、定量评价,并建立美景度与主要景观因子之间的景观评价模型。结果表明:公园55个植物景观美景度值为-0.865 1~0.914 2,评价值相对较高的为丰富的植物群落、水面和植物相得益彰、铺装细节设计精致、园林小品与周边环境较协调的环境;植物群落景观的整体协调性、文化意境和色彩搭配3个影响因子对景观影响较大,建立的多元线性评价模型能够较准确地进行公园景观评价。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影响植物景观质量的核心成分,以南京市6所高校校园为研究区域,192处植物景观样地为研究对象,对植物景观的植物种类进行统计以及使用美景度法对景观质量评价。在调查112名公众的基础上,获得了25个景观质量评价因子,对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研究统计出6所高校植物景观共涉及99种植物,筛选出各所高校植物景观质量评价前1的样地作为校园景观提升与城市绿化的优先选择。经过主成分分析,前5个特征值的累积贡献率为86.203%,超过85%,可以较好地表达出原有25个要素因子的总体变化,从而构建出植物景观质量的特征指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植物景观不同要素因子和特征指数与景观质量等级之间的关系。最后对植物景观营建工作提出注重植物色彩品质、审美艺术性、挖掘植物文化以及选择亲民、乡土植物等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对紫荆公园植物资源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介绍了紫荆公园的设计手法、主要月季品种。选取园内51个典型的月季景观作为评价样本,组织60位评分者运用美景度评价法(SBE法)对样地照片进行美景度评价。采用描述因子法,选择能反映月季景观特征的7个景观评价因子,利用统计学的方法构建景观因子与美景度分值间的评价模型。结果表明,各景观因子对月季景观的美学影响不同,其中有3个因子对月季景观美景度影响显著,即景观奇特性(0.108)、建筑/景观小品(0.041)、景观层次(0.08)。对紫荆公园月季主题景观构建美学评价模型,旨为今后国内月季主题公园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城市路口作为城市道路景观的重要节点,路口景观一定程度体现了一个城市的风貌与特色。以深圳市60个路口花景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和美景度评判法(SBE法,Scenic Beauty Estimation procedure)对花景进行综合评价,建立城市路口花景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体系及美景度回归模型,从科学和艺术感官的角度分析影响路口花景效果的主要因子。结果显示:AHP及SBE两种方法对路口花景的评价结果差异显著,且AHP法评价结果较稳定;交通安全性、遮荫效果及植物生长状况3个因子对AHP法评价结果影响最大,所占权重分别为0.240 6、0.153 0、0.122 8;对SBE评价结果影响最显著的评判因子为物种丰富度及遮荫程度,回归模型为Y=0.151C6+0.124C10–0.728。综合偏重考虑,景观交通安全性、物种丰富度、遮荫效果3个因子均具有较高的景观评价结果。本研究以期为路口植物景观改造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西安市9个公园绿地冬季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采用数量化研究方法,建立冬季植物景观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对其冬季植物景观进行评价。结果显示:3个评价准则中最重要的是美学,其权重为0.620 0,其次是生态学和心理学;因子层中植物景观空间层次对公园冬季景观影响最大,其权重为0.392 3。西安市植物园各因子综合得分最高,冬季景观效果最佳。结合实际为西安市公园冬季景观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农技服务》2019,(9):82-84
为提升南宁市风景区景观吸引力提供科学依据,以南宁青秀山风景区为对象,基于"推拉阻"理论模型,从景源价值(拉力)、景观可达度(阻力)、景观感知度(推力)方面对其景观吸引力进行分析;同时,通过构建包含3个准则层、8个指标层和29个因子层的景观吸引力评价体系,分析了各因子对提升景观吸引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准则层中,景源价值对提升景观吸引力影响最大且远大于景观可达度和感知度;指标层中,对提升景观吸引力影响较大的分别是人文景观、自然美学价值、景观环境质量和游前感知指标;因子层中,美景度、奇特度、知名度是提升景观吸力的主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11.
沈敏  周永博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886-21888
归纳了景观审美的基本属性,即体验性、文化性、象征性、偏好性、结构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旅游景观的审美层次和审美偏好,指出划分文化群体及其文化规则可有助于景观审美研究,而旅游景观的异质文化是旅游景观审美的动力源泉,优化旅游景观审美结构可以提升旅游景观审美质量。根据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探讨了旅游景观的审美结构,认为其包括"空间-尺度"维、"时间-历史"维、"机制-功能"维。在结构主义美学的指导下,从维度结构与文化偏好、大众审美与市场导向、符号象征与文化价值方面提出了旅游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2.
贾桂康  欧钟慧 《安徽农业科学》2011,(17):10577-10579
大王岭自然保护区具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秀丽的自然山水、宜人的气候条件等生态旅游资源。①通过现场勘察,采用风景资源管理系统,选定地形、植物、水体、色彩、邻近景观影响、稀有性、人为改变7个风帚质量因子对大王岭自然保护区进行体验性美感质量评价,其评价总分为20.00分,属A级,说明该保护区自然景观美学价值高,适宜开展各类旅游美感体验活动。②运用自然保护区生态评价标准,选择多样性、稀有性、代表性、自然性、面积适宜性、生存威胁6项评价指标对该保护区旅游环境生态质量进行评价,累计得分86.10分,评价等级为I级,说明该保护区旅游环境生态质量良好,适宜开展生态旅游。③根据景观质量评分细则评价该保护区。得出景观评价总分86.00分,达国际4A级旅游区(点)标准,说明该保护区景观质量基础好,有较大发展潜力。④参考我国山岳型观赏旅游地评价因子模型树,对该保护区旅游资源条件、区位与客源条件、区域经济背景进行综合性定量评价,其旅游资源评价结果为60.67,占满分的85.6%;区位与客源条件评价结果为11.83,占满分的79.8%;区域经济背景评价结果为10.55,占满分的72.5%。这说明该保护区旅游资源开发价值较高,区位优势较明显,区域经济背景价值较高,具备良好的发展优势。该研究可为大王岭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有利于百色地区旅游业的整体提升,有利于百色经济的发展和生态旅游项目的进一步推出。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影响红树林景观质量的重要因子以及红树林景观质量与各因子之间的关系,从生态旅游的角度出发,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一套较为全面、科学的红树林景观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包括景观美学价值、社会使用价值和自然生态价值3个准则层指标以及水质状况、空气质量、水域的空间变化等14个三级评价指标。采用专家打分法建立判断矩阵,对各指标在评价体系中所占的权重进行计算,并建立了景观质量综合评价模型。结果表明:准则层中最重要的因子是自然生态价值,其权重值为0.430;三级指标中最重要的因子是水质状况,其权重值为0.147。该研究为红树林景观的评价、优化以及生态旅游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漓江水资源环境问题的景观生态学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漓江风景区是驰名中外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 00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达50亿元.但是,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的快速发展,旅游开发力度的加大,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其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主要表现在漓江汛期洪水泛滥、枯水期径流量变小、时间延长,由此引发河流自净能力降低,景区环境污染加重,水质变差,景区美景度和旅游承载力下降.漓江是漓江风景区的核心景观要素,漓江景区的很多生态环境问题均由漓江水资源环境问题引发.该文依据漓江水文观测资料,从景观生态学角度探讨解决其水资源环境问题的对策,为漓江风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寻求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采用AHP方法建立校园道路景观评价体系,以浙江师范大学校园道路景观作为实证研究,从道路景观三元论角度选择生态环境、功能服务和美学文化3个主要指标作为评价因子,以层次分析法求得道路景观各指标权重.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适用于校园道路景观评价,可用以指导高校改建项目中的校园景观品质提升改造实践.  相似文献   

16.
城镇森林视觉景观异质性对美学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市海淀区东升镇各大高校内以建筑为背景的城市森林景观十分丰富。结合样地实测和景观照片的分析,运用美景度(SBE)评价、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探讨了视觉景观异质性与美学质量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以建筑为背景的城镇森林视觉景观异质性与美景值呈显著负相关,基于视觉景观异质性和美景度将视觉景观分为3类:①高异质、低质量景观(类型Ⅰ):视觉景观异质性最高,斑块密度(PD),景观多样性指数(SHDI),景观均匀度指数(SIEI),分离度指数(SPLIT),景观形态指数(SHAPE),分形维数(FRAC)均最高,最大斑块指数(LPI)和连通度指数(CONTAG)最低,视觉景观连通性差、结构不稳定,构景因子的植被比例(VE)和植被建筑比例(R)最低,建筑比例(BU)最高,形状和边界的复杂主要体现在硬质要素(建筑和道路)上,整体美学质量差,可观赏性不高;②中等异质质量景观(类型Ⅱ):视觉景观异质性中等,整体稳定性、连通性、建筑和植被比例均中等,SHAPE和FRAC最低,景观美学质量仅次于类型Ⅰ景观;③低异质、高质量景观(类型Ⅲ):视觉景观异质性最低,PD,SHDI,SIEI,SPLIT及BU最低;LPI,CONTAG及VE和R最高且SHAPE,FRAC与景观Ⅰ相似,整体稳定性强,连通性高,植被丰富,植被斑块边界和形状富有一定的变化,公众喜好度最高。由此可见,随着视觉景观异质性增强,城镇森林的美学质量显著下降,而增加视野中的植被可提高美景度,相反,增加建筑比例则会降低美景度。  相似文献   

17.
通过连续2 a对北京地区主要公园的郁金香花展景观的调查,获取不同类型的花展景观照片,运用BIB-LCJ审美评判方法探讨公众对郁金香花展景观的审美倾向。研究发现4个不同测试群体在花展景观审美方面的相关性显著,专业背景相似的受测人群相关性更显著(相关系数分别为0.913、0.893),不同测试群体的审美差异在于具有专业背景的测试群体的景观审美分辨能力更强。结果表明:应用BIB-LCJ审美评判方法可以全面地反映各类型人群对植物景观的审美评价以及各类型植物景观的质量,探索为公众所喜爱的花展布展模式,为今后北京地区的郁金香花展设计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8.
在人口膨胀和快速城市化的全球化背景下,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景观是城市景观规划和设计的基本美学观和价值观.缺乏统一的指导原则和评价标准使得城市生态景观建设出现了很多问题,也限制了生态景观的进一步推广和实践.基于文献调研和专家咨询的方式,归纳了城市生态景观的基本内涵和指导原则,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评价指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了170余份有效问卷,据此分析公众对城市生态景观的理解和需求.可以依据该结果为城市生态景观的定量评价提供初步的权重值,为进一步完善生态景观建设的理论和方法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9.
城市景观生态林景观美景度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提高城市景观生态林美学质量,以合肥城市景观生态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美景度评估法(scenic beauty estimation,简称SBE)和多元线性回归进行综合分析,建立相关线性方程作为评价模型。结果表明:合肥城市景观生态林符合正态分布;合肥城市景观生态林美景度值分布在1.2以下,整体偏低;影响城市景观生态林景观美学质量的关键要素有5个,按影响大小排序为阔叶树比例、平均胸径、平均冠幅、有色树木比例及草坪盖度。  相似文献   

20.
郑文娜  赵林森  王锦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610-6611,6642
昆明市五华区和盘龙区是昆明的两大主要城区,近年来对两城区的公共绿地进行了大量的建设与改造,并取得了一定的绿化效果。该研究抽样调查了昆明市盘龙区和五华区的主要公共绿地,在建立植物景观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对二者的公共绿地植物景观进行评价与比较,得出了昆明市公共绿地植物景观模式的主要特征及两区在公共绿地的建设上存在的问题,以期能为昆明公共绿地的景观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