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Ga糯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利用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设计,以3个经遗传改良的Ga糯玉米自交系为父本,与8个糯玉米自交系进行杂交。对24个杂交组合进行农艺性状鉴定,分析Ga糯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效应。结果表明,父、母本各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效应均达极显著差异。Ga糯玉米自交系具有良好的配合力,其中,CM327的一般配合力效应比较高,其组配的杂交种在产量、穗长、行粒数等性状上具有明显优势,具有很好的杂优利用潜力。Ga糯玉米自交系的选育利用,有助于糯玉米种质的扩增与杂种优势的利用。  相似文献   

2.
梁燕  杨荣  刘世建  杨雪  卢双才  李高 《种子》2012,31(8):102-104,106
利用巴西热带玉米杂交种AGROLERES 1051为基础材料,在四川雅安生态条件下,第一代经混合授粉,再就地逐代自交选育,得到具有遗传性状稳定,种质新颖,地理、血缘关系远,一般配合力高,农艺性状优良,抗性好,适应性广,品质优良等特点的优异热带种质玉米自交系YA 8201。该自交系与国内多数类型的自交系均有很高的杂种优势,在玉米育种、生产中具有很高利用价值,已在中国得到广泛利用。  相似文献   

3.
正L71为自选系,由于其本身对气候适应性的特点,在海南繁殖亲本高产技术如下:1自交系特点1. 1亲本来源L71是锦州农业科学院以美国杂交种为基础材料,经南北加代,于2011年选育出的具有农艺性状优良,产量高,抗性好,配合力高的优良玉米自交系。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高寒山区积温少、无霜期短,无杂交玉米,从搜集超早熟玉米种质资源入手,利用超早熟、抗寒冷玉米珍贵种质资源“坝上火玉米”,导入高配合力、优良农艺性状遗传基因,选育出极早熟优良自交系“承18”,总结出选育一环系和二环系相结合的顶交玉米育种的新途径,并分析该系的特点和育成经验,可为今后选育极早熟玉米自交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玉米自交系“南99”的选育及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广西玉米育种材料遗传基础狭窄这一关键问题,此研究采用S1改良法群体内轮回选择与自交系谱选择相结合的育种方法,选育出"南99"自交系;经配合力测定和性状鉴定表明,"南99"是一个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都高、综合农艺性状好、抗病虫性强、适应性广、自身产量高的自交系,用它做母本分别选育成南校18号、南校968、南校9665和南校201等四个优良玉米单交种并通过广西品种审定。其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贵州糯玉米育种现状、种质创新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贵州育成糯玉米品种性状及选系、种质等分析,提出今后贵州糯玉米的育种方向和目标性状要求,并提出糯玉米育种种质创新的思路:加大收集、发掘地方品种资源,并加强利用;产量、株型、抗性等性状可用普通玉米自交系回交转育;逐步开展糯玉米二环系的选育;采用轮回选择改良选育糯玉米自交系;采用理化诱变及基因工程技术与传统选育方法相结合改良创新糯玉米种质。  相似文献   

7.
玉米育种是以利用杂种优势为主,从具有优良农艺性状、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高的自交系为原材料进行选育。就玉米杂交种而言,一般5~7年更换1次。近几年甘肃省玉米育种工作者通过育种攻关,选育出了几个适应不同生态区种植的品种,但适用范围小,推广面积上不去,跟不上全省玉米生产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针对我国高寒山区积温少,无霜期短,无杂交玉米,从搜集超早熟玉米种质资源入手,利用超早熟,抗寒冷玉米珍贵捉质资源“坝上火玉米”,导入高配合力,优良农艺性状遗传基因选育出极早熟优良自交系“承18”,总结出选育一环系和二环系相结合的顶交玉米育种的新途径,并分析该的特点和育成经验,可为今后选育极早熟玉米自交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陈伟 《种子世界》2017,(8):52-53
<正>1品种来源耕耘白糯系广东现代金穗种业有限公司以自交系J206为母本,自交系G118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糯玉米单交种。母本J206是以京科糯2000为材料,采用二环系自交系选育法,经6代选育,育成综合性状较优良、一般配合力高、品质较好的自交系。父本G118是以贵州地方品种为基础材料,采用混合授粉法授粉,形成基础群体并经6代轮回选育后再自交纯合育成的自交系。耕耘  相似文献   

10.
采用系谱法与品系内轮回选择相结合的方法选育出K12自交系,经配合力测定和性状鉴定表明,K12是一个籽粒产量高,配合力高,综合抗病性好,抗逆性强的优良自交系。目前国内育种单位利用该自交系已育成10多个通过省审定推广的优良杂交种,获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4个新选育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方法,对新育的4个玉米自交系的8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配合力分析,据此分析渗试亲本遗传特点及新育自交系的优缺点,为自交系选育和杂交种组配提供依据,并筛选出了一个配合力高的自交系。  相似文献   

12.
浚 M9 是鹤壁市农业科学院以外引种质为基础,历经多年科研攻关,成功选育的优良玉米自交系,属于塘四平头类种质。该自交系综合抗性强、配合力高、品质佳,在品种选育和种质改良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已成功选育出浚单 509、永优618 等多个国(省)审玉米品种,浚 96、浚 M97 等多个优异玉米自交系,构建了 1 个配合力高且综合抗性强的父本群。浚 M9 的选育能丰富黄淮海地区抗性玉米种质,可为国外种质资源的挖掘和利用提供路径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刊声明     
鲁宁202是济宁市农科院玉米研究所利用自交系Lx9801为母本,自选系N13为父本于2000年杂交育成的中早熟玉米杂交种。自交系Lx9801引自山东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N13为本院1992年冬在温室以从山东省农科院玉米所引进的优良自交系齐319的变异杂株为母本,以自选的美国杂交种选系为父本杂交.经连续自交选择到7代选育而成的配合力高、农艺性状优良的玉米自交系。  相似文献   

14.
为了进行鲜食型糯玉米(Zea mays L. sinensis Kulesh)种质资源的创新、改良加工品质、选育优质高产的新品种。本试验以7个糯玉米自交系为亲本,按照GriffingⅣ配制21个杂交组合,分析了糯玉米产量和出籽率的配合力效应。结果表明,糯玉米的产量和出籽率受加性基因和非加性基因共同控制;7个亲本的产量一般配合力效应大小顺序为N23>N17>N28>N47>N51>N15>N27,出籽率一般配合力效应大小值为N51>N27>N47>N23>N28>N17>N15;综合一般配合力效应及特殊配合力效应结果表明,N15×N23是相对高产的组合;N27×N51是出籽率相对较高的组合;对自交系综合评价表明,N23、N17可作为选育高产优良组合的理想亲本,N27可作为选育高出籽率的理想亲本。本研究结果可为糯玉米育种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玉米自交系K12的创造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K12是以高配合力玉米自交系黄早四和西南亚热带种质为基础材料,创造性运用“品系内群体轮回选择与自交系谱法选择”选育而成的优良自交系。它具有配合力高,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综合农艺性状好的特点,因而被全国各地广泛应用。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用K12组配选育并经省市以上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品种就有10多个,累计推广种植面积467万hm2,为中国玉米育种和生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种植不同授粉方式的玉米种子,对其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穗行数等农艺性状进行比较,并测定其特殊配合力,分析不同授粉方式获得的杂交种的产量差异。试验表明:各种授粉方式对玉米自交系的农艺性状和特殊配合力无显著影响,基本保持了原有自交系的典型农艺性状和遗传力。因此,在同一自交系内,不论采用何种授粉方式,由于个体间的遗传背景相同,其自交系的农艺性状及遗传性保持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7.
衡白522是烟台市农科所从地方品种资源衡白多穗中选育的糯质变异体玉米自交系。该自交系具有根系发达,抗病、抗倒性强,配合力高,性状遗传力强、适应性广等优点。本文主要介绍了衡白522的主要特性、组配的杂交种和种质创新利用情况。衡白522及其含有衡白522血缘的自交系,直接或间接组配的糯玉米品种已大面积应用于生产上,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倒伏是限制玉米高产稳产的一个重要因素,茎秆穿刺强度与抗倒伏性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为探讨糯玉米育种中抗倒伏性状遗传效果,利用遗传差异较大的 11 个糯玉米自交系,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NCII)设计组配 28 个杂交组合,对糯玉米茎秆穿刺强度进行配合力及遗传参数的分析。结果表明:糯玉米茎秆穿刺强度的 GCA 正效应值前三的自交系为N27-1>N51>N9-1;糯玉米茎秆穿刺强度以加性效应为主,由加性和非加性基因共同调控;自交系的一般配合力与组合的特殊配合力之间无直接的相关性;糯玉米茎秆穿刺强度的广义遗传率为 75.39%,说明该性状的遗传变异受环境影响较小,主要由遗传决定。狭义遗传率较低,为 40.99%,在育种过程中,尽量于高世代进行该性状的选择,让加性效应逐渐积累。  相似文献   

19.
玉米高配合力地方品种自交系"交51"的选育及应用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多贤  杨晓慧 《种子》2008,27(4):97-99
“交51”是用贵州高原山区玉米地方品种选育的高配合力一环自交系,性状优良、生活力旺盛、遗传传递力强、应用广。到21世纪初,国内多家育种单位利用“交51”作材料育成并审定推广的杂交种已有29个,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利用价值,是玉米育种的新突破,推动了责州玉米育种进程,是西南山区玉米育种的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几个玉米自交系配合力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是重要的遗传特性,选育具有高配合力的优良玉米自交系,是选育高产玉米杂交种的关键.近几年我所选育了几个抗病、抗倒、优质、株型较好的玉米自交系,如新 358、新 77、新 7(红)、新 4(白)、新北 542及新引进筛选的新 LY90ds和新 HC自交系.为测定其配合力,进而有目的地利用它们选育优良玉米杂交种,我们再次利用骨干系测交法和莫惠栋的 p× q模式 [1],对新选系进行了配合力测定.为进一步论证骨干系测交法的先进性与科学性,近几年作了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