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湛油62是湛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湛油30×Cs41)F4作母本,梧油6号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珍珠豆型花生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高抗叶斑病和锈病、耐涝等优点.在2000~2001年广东省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中.每667 m2平均产量260.35 kg,比对照种汕油523增产10.31%,增产达极显著水平;比对照种粤油256增产26.61%,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在2004年的全国(南方区)花生品种区域试验巾.湛油62每667m2的平均产量为303.89kg,比对照种汕油523增产6.02%,增产达极显著水平.该品种于2003年3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适宜于我国南方花生产区推广种植.栽培措施上要求采取适期早播、合理密植、施足基肥和加强对病虫鼠草害的防治工作等.  相似文献   

2.
花生新品种引进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进10个花生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泉花551荚果产量最高,比对照泉花7号增产5.06%,增产达显著水平;闽花8号比对照增产4.80%,居第2位,增产达显著水平,两品种均适宜在平潭综合实验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湛油26是湛江市农科所以(湛油30×CS49)F6作母本、粤油79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花生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高抗锈病和叶斑病以及耐旱、耐涝、适应性广等优点,在2006年广东省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每667m2产量为267.72kg,比对照种汕油523增产9.91%,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在2007年广东省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每667m2产量为271.48kg,比对照种汕油523增产5.54%,增产亦达极显著水平。该品种于2009年1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4.
湛油93是湛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汕油162作母本、(湛油55×粤油114)F5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珍珠豆型花生新品种.该品种具有株高适中、株型紧凑、抗逆性强、稳产高产、出仁率高、果型仁型美观等优点.在2009年广东省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中,湛油93平均每667m2干荚果产量为250.57kg,比对照种汕油523增产6.71%,增产达极显著水平;2010年复试,平均每667m2干荚果产量为249.14 kg,比对照种汕油523增产1.63%,增产未达显著水平.该品种于2012年1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适合广东省花生产区水田和有水灌溉的旱坡地春、秋季种植.  相似文献   

5.
2013年广东省花生品种区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广东省花生品种区域试验由广东省种子管理总站、广东省农作物技术推广总站组织指导,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主持实施.共有10个新品种参试,设汕油523为对照种,全省共10个试验点承担本年度试验.10个参试品种有7个品种比对照种汕油523增产,3个品种比对照种减产.其中,汕油诱1号、仲恺花44、汕油辐1号、仲恺花99、粤油18、粤油390比对照种增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湛油53增产不显著,仲恺花332、粤油410两个品种减产未达显著水平,花育33号比对照种减产达到极显著水平.推荐粤油390、汕油辐1号、汕油诱1号和仲恺花99共4个品种参加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6.
对惠安县6个新引进的花生新品种进行试种比较,结果表明:泉花8号产量最高,比对照泉花7号增产25.5%;粤油7号比对照增产15.8%,居第2位;其他品种3个比对照增产、1个比对照减产。  相似文献   

7.
2013年广东省花生品种区域试验由广东省种子管理总站、广东省农作物技术推广总站组织指导,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主持实施。共有10个新品种参试,设汕油523为对照种,全省共10个试验点承担本年度试验。10个参试品种有7个品种比对照种汕油523增产,3个品种比对照种减产。其中,汕油诱1号、仲恺花44、汕油辐1号、仲恺花99、粤油18、粤油390比对照种增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湛油53增产不显著,仲恺花332、粤油410两个品种减产未达显著水平,花育33号比对照种减产达到极显著水平。推荐粤油390、汕油辐1号、汕油诱1号和仲恺花99共4个品种参加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8.
汕油系列花生品种的种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汕头市农科所自创所以来,花生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先后多次获得国家、省、市科研成果奖以及农技推广奖等奖项.“八五”、“九五”期间,我所先后育成以粤油58、汕油27、汕油71、汕油523为主体及汕油21、汕油413、汕油42等后续苗头品种组成的汕油系列花生品种.其中粤油58、汕油27、汕油71和汕油523先后通过了广东省品种审定,“八五”、“九五”期间在广东省每年播种面积占花生总面积的70%左右,此外,在江西、广西、海南、福建等省(区)也有较大的推广面积.至今累计推广面积已达100万hm2,为社会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后续苗头品种汕油21于2000年参加广东省区试,平均每667 m2产量263.0 kg,比对照种粤油56增产40.75 kg,增产率达18.32%,达极显著水平,可望在未来成为汕油系列接班花生良种.预计在“十五”期间,汕油系列花生品种每年在广东省仍将有较大的播种面积.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汕油系列花生品种的增产效益,就必须更好地了解汕油系列花生品种的种性特点及其配套栽培技术,我们经过数十年的研究、试验及比较,现已摸索出一套汕油系列花生品种的种性特点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提供给推广应用单位以及广大农户,以便汕油系列花生品种能够得到更大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2007年广东省花生新品种区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广东省春植花生品种区域试验共有7个新品种参试,广东省10个试验点承担该年度试验.结果表明,在7个参试品种中,比对照种汕油523增产的复试品种有汕油199、粤油40、汕油188和湛油26,比对照种增产的初试品种有湛红2号、粤油86,上述品种比对照种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初试品种仲恺花4号比对照种减产,减产达极显著水平.2007年春植各试点田间自然发病调查结果,参试品种叶斑病平均发病级数为2.1~2.8,参试品种均表现为高抗;锈病平均发病级数为2.1~2.6级.均表现高抗:采用人工菌液接种法对参试品种进行青枯病抗性水平鉴定,结果显示:粤油40、汕油188、粤油86和仲恺花4号为中抗,汕油199、湛红2号、湛油26和汕油523为中感.油份和蛋白质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种汕油523含油率为56.2%,参试品种含油率均低于对照种,介于52.6%~55.5%之间;对照种汕油523蛋白质含量为23.5%,参试品种蛋白质含量均高于对照种,介于24.1%~25-4%之间.建议已完成两年区试品种汕油199、粤油40、汕油188和湛油26申请品种审定,初试品种湛红2号、粤油86参加复试.初试品种仲恺花4号比对照种减产显著,建议不再参加复试.  相似文献   

10.
13个花生新品种参加2011年全国(南方区)花生品种区域试验,在7省区11个试验点进行年度试验。13个参试新品种中,设汕油523为对照种,12个品种干荚果产量比对照种汕油523增产,1个品种比对照种减产。其中泉花551、航花3号、汕油诱1号、航花2号、仲恺花10号、湛油58、龙花9号、桂花68增产达极显著水平;闽花7号增产达显著水平;莆花23、贺油12号、福花4号比对照种增产,但未达显著水平。云花生3号比对照种减产,减产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1.
桂花22是用栽培种“架粤一号”作母本,野生花生“Acorrentina”作父本进行栽野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花生新品种,1997-1999年参加广西花生品种区域试验,3年6造平均荚果产量3007kg/hm^2,比对照种汕油27增产8.5%,籽仁产量2074kg/hm^2。比对照汕油27增产13.72%。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出适合南方地区种植的高产、抗病、优质专用型花生新品种,以湛油75为对照品种,对南方地区新选育出的10个花生新品系进行产量、品质和抗病(逆)性等性状鉴定。结果表明:海科花181和福花0945荚果产量分别比对照湛油75增产39.66%和23.05%,籽仁产量比对照湛油75增产43.79%和24.42%,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与对照湛油75相比,泉花1478、桂花66和汕油121荚果产量增产达极显著水平,但籽仁产量增产不显著;虔油粉色和湛油103荚果和籽仁产量增产均未达显著水平。琼花1104油酸含量较高,为70.12%;贺油1079蛋白含量为29.43%,达国家高蛋白标准(28%);各参试花生新品系抗旱性、耐涝性均较强,抗病性水平中。综合各参试花生新品系的产量、田间长势、抗病(逆)性等指标,海科花181和福花0945综合表现较优,可进行小范围示范试种;琼花1104可作为高油酸材料作亲本利用,贺油1079可作为高蛋白材料作亲本利用。  相似文献   

13.
桂花26(原编号508-4)是广西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采用91/8030-2(贺县大花生×四倍体半野生种A..monticola-2)F8作母本,粤油223作父本进行复交选育而成的栽野杂交种,具有单株结荚多、出仁率高,抗叶斑病、抗锈病、抗倒伏等优良性状.2000~2002年参加广西花生品种区试,3年18个点次平均荚果产量4012.50kg/hm2,比对照种桂花17增产22.10%,达极显著水平;平均籽仁产量2809.20kg/hm2,比对照种桂花17增产16.10%,增产极显著,每公顷荚果产量和籽仁产量在七个参试品种中均列第一位.2003~2004年参加广西花生新品种试验示范,2年12个点次平均荚果产量3622.50kg/hm2,比当地栽培品种粤油116增产9.9%;平均籽仁产量2535.75kg/hm2,比粤油116增产12.42%,该品种于2004年获国家品种保护权.  相似文献   

14.
仁秆两用型花生新品系农艺性状、产量与品质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筛选仁秆两用型花生新品种,对6个辐射选育花生新品系的农艺性状、地上部及地下部的产量表现、营养价值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TJ株高显著高于泉花7号,汕G、TJ花生产量分别比对照泉花10号增产35.81%和35.11%,比对照泉花7号增产26.12%和25.47%,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TJ花生秧产量比对照泉花10号及泉花7号分别提高29.08%和30.42%,达极显著水平,汕G花生秧产量比对照泉花10号及泉花7号分别提高14.29%和15.46%,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适宜石狮市种植的高产、抗病、优质花生新品种,以粤油40为对照,对引进的4个花生新品种进行试种,考察各品种的产量、主要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抗性表现,结果表明:泉花551和泉红花1号荚果产量和籽仁产量较高,两个品种均比对照粤油40极显著增产,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可进一步示范推广;泉花27、仲恺花1号两个品种比对照粤油40增产幅度较小,可进一步小面积示范种植,因地制宜选择利用。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适宜博罗县推广种植的优良花生新品种,替代逐年退化的当家品种,2011年用从汕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引进汕油188、汕油199两个花生新品种与博罗县花生当家品种粤油7号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汕油188、汕油199产量均比粤油7号高,且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抗病性较强,可进一步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筛选出适合广州地区种植的花生新品种,为下一步针对省内不同种植区设点试验,为新 品种在省内大规模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方法】以湛油 75 为对照种(CK),2020 年在广 东省农业科学院钟落潭花生试验基地对汕油 121、粤油 905、福花 0945 等 11 个花生新品种开展初步试验,鉴定 各花生品种在广州地区的产量、适应性及综合农艺性状,客观评价其特征特性及其应用价值。【结果】参试花 生品种均具有中等以上的耐涝性、耐旱性及抗倒性,经济性状变异系数在 0.66%~51.75% 之间;相关性分析表 明,主茎高与分枝长,总分枝数与结果枝数、收获时主茎青叶数、单株总果数,百果质量、百仁质量与单产间 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性,收获时主茎青叶数与单产存在极显著负相关。产量显著性分析表明,与 CK 相比,汕 油 121、粤油 905、福花 0945 的干荚果产量有所增加,增幅分别为 5.57%、1.70%、1.13%,差异未达显著水平; 其余品种均有所降低,其中虔油粉色、琼花 1104 减幅分别为 32.47% 和 38.92%,差异达显著和极显著水平;产 量稳定性分析表明,与 CK 相比,汕油 121、粤油 905、桂花 66 等 7 个品种的产量稳定性较好,湛油 103、泉花 1417、琼花 1104 等品种的稳定性差。【结论】综合各参试花生品种农艺性状、生物学特性和品质,汕油 121 与 粤油 905 两个新品种在广州地区种植综合农艺性状表现较优,可在广东省其他种植区域进行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18.
徐花13号是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开封KJ-1作母本、鲁花9号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花生新品种,具有高产稳产、高油、抗病性和抗旱性好、适应性广等特点.全国区域试验2年平均荚果产量4 723.05 kg/hm2,比对照鲁花11号增产9.64%;生产试验平均荚果产量为4 628.85 kg/hm2,比对照鲁花11号增产11.83%,居5个参加品种第一位;籽仁粗脂肪含量达56.43%,属高油品种.该品种2008年6月通过国家花生新品种鉴定,适宜我国北方花生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19.
我国南方新育成花生品种主要性状表现及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2003年度全国南方花生区试南安试点参试的12个花生新品种的主要性状表现及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粤油13、湘花120、粤油29和泉花627四个新品种荚果产量比对照汕油523增产,其中粤油13、湘花120和粤油29比对照增产达极显著水平。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百果重与荚果产量、主茎高与侧枝长、单株总果数与单株饱果数、分枝数与果枝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单株饱果数、单株总果数和青叶数与荚果产量,青叶数与果枝数呈显著正相关;青叶数与公斤果数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近年来广东育成的花生新品种在阳江地区的生产试验情况,结果表明,6个花生新品种在田间抗病性、适应性和品质方面均表现良好,丰产性及农艺综合性状均优于对照种汕油523,其中粤油7号、汕油188、粤油13号比对照种增产达17%以上,建议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