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州市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发展迅速“八五”期间,我市农村能源系统在各级政府的重视支持下,把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建设作为环境-能源工程的中心工作来抓,加大推广力度,严格把好设计、施工质量关,力求持证上岗,精心施工,确保质量,排放达标,有效地促进生活污水净化...  相似文献   

2.
以北京市清河再生水厂出水为研究对象,构建100 cm土柱模拟河岸渗滤系统,研究长周期供水条件下,持续淹水与交替淹水落干2种补水方式下渗滤系统对再生水中有机物和总氮(TN)的净化效果及系统稳定性。通过3年的试验研究发现,持续淹水与交替淹水落干补水方式下,渗滤系统对再生水中有机物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0.5%和50.8%,交替淹水落干补水方式对有机物去除效果略优于持续淹水的情况。有机物的去除主要发生在溶解氧浓度较高、微生物数量最多的上部0~40 cm土层范围内。2种补水条件下渗滤系统对有机物的去除率在年际间变化不大,系统净化性能稳定。2种补水方式下渗滤系统对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31.2%和80.7%,交替淹水落干补水方式对TN的去除效果明显优于持续淹水的情况。2种补水条件下渗滤系统对TN的去除率逐年增大,系统净化性能随时间呈增强趋势。试验期间,水温在15~31℃范围内变化时,2种渗滤系统对TN的去除率随温度的增大呈指数或对数趋势增加,当温度在30℃以上时,交替淹水落干补水方式下系统对TN的去除率最高可达90%以上。再生水经过河岸渗滤系统后,总氮和有机物能够得到有效的去除,再生水回补河湖对地下水污染的风险大幅降低。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人口迅速增长,大量未经净化处理的粪便、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江河,由此引起十分突出的环境问题。“九五”期间,宁德市把推广城镇生活污水净化池做为农村能源综合建设的主要项目来抓,取得了一定成绩。1 推广工作情况宁德市地处闽东北,境内溪流众多,经驰名良港“三都澳”汇入东海。城市排污主要为生活污水。由于历史原因,市政基础设施差,排污系统不完善。生活污水对周边河流污染严重,市区人口密度大,在72km2的城区内有近12万人,占全市人口29%,生活污水日排量达510多t,而环卫部门仅有100多t的粪便清运能力。大量…  相似文献   

4.
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对生活污水处理的需求日益紧迫,急需经济、高效、适用性强的的农村分散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因此本研究采用地下渗滤系统处理农村生活污水,设计排水量为0.4m3/d,地下渗滤系统池面积为2.4m2,进水为真实农村生活污水。本文对系统运行500天的进出水水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地下渗滤系统对生活污水中的氨氮、CODcr、总氮、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57%、68%、44%和45%。试验证明利用地下渗滤系统处理农村单户生活污水地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河流连通及污水处理厂尾水方案对南湖-竹排涌水环境的影响,应用MKIE系列软件建立水质模型,通过对各设计工程方案的模拟及预测结果分析,推荐利于水环境改善的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6.
污水的土地处理是一种污水处理的生物工程技术,其原理是通过农田、林地和苇地等土壤植物的生物、物理、化学等固定与降解作用,对污水中的污染物实现净化并对污水中氮、磷等资源加以利用。污水土地处理技术应用于农田灌溉可有效减小污水对农田的污染。研究设计了一套垂直土柱用以模拟贾鲁河污水进入土壤后发生的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从而找出污水中有机污染物、氮、磷和重金属等污染物进入土壤后的迁移转化规律。  相似文献   

7.
为改善城市水环境,深圳市的几大河流都建设了截污系统。截污工程使雨、污水管道贯通。雨季时,为不影响截污系统下游排污管网的正常运行,需要在截污系统中设置限流装置。介绍了几种常用的限流方式,并结合河流截污的实际对其适用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池型、工艺改进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华海 《中国沼气》2003,21(4):31-32,52
城镇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在邻水县城区广泛应用于处理城镇居民生活污水,是处理城镇生活污水的最有效途径,对环境保护发挥着重要作用。几年来,邻水县推广城镇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156处,总容积8500m3。城区仅6万人口,有近2万人的生活污水得到处理,日处理生活污水量可达3000t。邻水县推广的城镇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中,有116处采取了改进后的池型和工艺,占总数的74 4%,已初具一定规模,污水排放指标均能达到DB51/136—92《城镇净化沼气池生活污水排放卫生标准》。获得很好的环境、卫生、社会效益,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1 改进方法  (1)改池…  相似文献   

9.
入湖河道的污染负荷占入湖污染负荷的主要来源,入湖河道水质的改善对湖泊水质的改善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在长荡湖的入湖河道东风河,建立生态过滤系统,研究其对河道水质、水生态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1生态过滤系统对氨氮的净化效果最好,平均截留率为28.33%;2高锰酸盐指数的变化最小,平均截留率仅为14.77%;3总氮和总磷的平均截留率分别为25.76%、24.43%;4随着时间的推移,浮游植物以及浮游动物的变化都说明了河道的水生态情况得到改善。研究结果对长荡湖入湖河流以及其他类似污染的河流的生态治理具有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的不断提高,农业面源污染逐渐成为黄河流域尤其是引黄灌区天然河流的主要污染来源,其治理成为流域水污染防治面临的重点和难点.当前,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和水美乡村建设为引黄灌区退水的生态净化提供了条件.对黄河流域3种优势沉水植物的生境特征、氮磷去除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进行了分析比较,为基于引黄灌区农业面源污...  相似文献   

11.
为了评价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对污水净化效益的高低,需对污水测定内容,项目检测合理性及准确性作了阐述,以示推广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净化沼气池-稳定塘系统处理生活区污水的环卫效果赵锡惠,曾华,田洪春,刘田,陈光年(四川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成都市治气科研设计所)为了处理成都市湔江水泥厂生活区1300余人日排放约400吨的生活污水,建造了一套净化沼气池─—稳定塘系统。工程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城镇生活污水和粪便污染环境的问题日趋突出。设计和建造实用良好的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必须十分讲究科学性,使其既美观大方、又经济实用。笔者根据几年的实践,提出以下在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的设计、施工中要注  相似文献   

14.
自然循环方式污水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在于模拟土壤和水田对污水的自然净化原理,利用天然微生物对污水进行非介入净化处理。由于传统自然循环方式污水处理技术存在技术局限性等方面的不足,限制了该技术在更大范围及更广阔领域内的推广。在深圳市大沙河上游段综合治理工程中,通过研究及优化改进工艺、核心填料及装置结构等问题,首次提出以陶土复合木炭作为核心填料,并重新确定了填料的配比,有效发挥了各种填料的组合作用,获得了更好的处理效果。由于该技术所采用的滤材均为天然材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低碳环保,且运行管理方便,成功探索并形成了一种适应我国城市河流特点及水质状况的崭新的污水处理技术及工艺,扩展了该技术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5.
汤卢兵  陈容 《中国沼气》1994,12(1):34-35
城镇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设计和管理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汤卢兵,陈容(重庆市北碚区沼气技术服务公司)城镇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是一种以环保为目的、处理城镇有机生活污水的分散小型装置。它是一条高效率、低成本净化污水的新途径,其治理污染、开发能源的明显效益受到了各...  相似文献   

16.
中小城镇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产业化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郑戈  李景明  张岫英  孙玉芳 《中国沼气》2002,20(3):28-30,34
城镇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具有投资分散、易于建造、不专门占用土地、运行不耗能和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等特点,已在不少省、市得到积极推广应用,获得较为满意的卫生效果和良好的环保效果,是现今适合我国国情的一条分散处理中小城镇居民生活污水的有效途径。但该工程在产业化发展过程中,仍遇到很多制约因素和障碍。本文从城镇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的技术特点和在中小城镇建设中的作用,通过对影响其产业化发展的主要障碍的分析研究,提出几点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针对农村面源污染情况,基于湿地净化原理理论及工程实践经验,提出一种新型河流面源污染治理技术--多单元岸坡型湿地水质净化系统,在污水入河前就地拦截和削减污染物质,依靠岸坡地势流入河流。从改善河流水质及岸坡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从构建多单元岸坡型湿地水质净化系统、构建生态护坡、土壤级配和植物配置四个步骤展开,构建一种多单元岸坡型湿地水质净化系统,并探讨了其特点,为防治农村面源污染、保护河道水生态环境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含氮污水灌溉氮素运移与转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世界性的水资源供需矛盾的不断加剧,污水灌溉在许多国家得到广泛重视。污水中含有比较丰富的营养物质,其中氮是众多化学物质中最有价值、转化最复杂的成分。在查阅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就污水灌溉对作物生长的影响;污水灌溉条件下氮素对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影响;污水灌溉条件下氮素转化与运移模拟;含氮污水净化的数学模型及其实例模拟;污水灌溉条件下影响氮素运移的因素等方面进行了概述,并对污水灌溉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分散式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是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笔者在四川省乐至县选取了两种不同的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对其处理效果进行了检测,检测数据表明:1)无动力生活污水净化装置对COD和SS去除明显,平均去除率可达到60%以上,出水COD多在100 mg·L~(-1)以下,SS在40 mg·L~(-1)以下;2)单独的生活污水净化池对于氨氮和磷的去除率都在10%以下,有时出水氨氮和磷会略高于进水;3)生活污水净化池+人工湿地的处理系统对于氨氮和磷的去除率较单独的生活污水净化池略有提高,5~6月份的去除率高于1~2月份去除率。  相似文献   

20.
国外污水灌溉新技术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曾令芳  吴小亮 《节水灌溉》2002,(3):34-34,42
实行污水资源化是提高水资源持续和循环利用的主要途径之一。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 ,城市生活用水量日益增加 ,国外已十分重视对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和再利用 ,积极开发污水资源 ,以用于农业灌溉。本文简要介绍若干个国家的污水处理技术以及用于灌溉农作物的效果。1 日本利用处理过污水灌溉水稻田日本很少直接利用处理过的污水作为灌溉水源 ,而是将其排入河流作为河流的基流或排入灌排系统中 ,进行淡化后再度用于水稻灌溉。利用污水灌溉 ,对其水质要求甚为严格 ,必须不伤害作物和土壤。日本在乡镇建有许多小型污水处理厂 ,利用处理过的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