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木麻黄皮暗斑螟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木麻黄皮暗斑螟(EuzopherabatangensisCaradja)在福建省一年发生5代,以幼虫于12月中旬在树干被害处的虫道内越冬(亦有少数以蛹越冬),林间世代重叠现象明显。成虫羽化盛期的温度为30.3—34.0℃,相对湿度为75.7%—84.3%,平均寿命7.9天,产卵量45.7粒。卵孵化率90.5%。幼虫共5龄,具群集性,以第一代幼虫取食量最大,老熟幼虫喜在粪粒层与树干交界部结茧化蛹,蛹期8.5天。皮暗斑螟的天敌有10余种,其中拟小腹茧蜂在自然界的寄生率达16%。  相似文献   

2.
落叶松叶蜂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落叶松叶蜂在白龙江林区一年发生1代,以预蛹在林内枯枝落叶层中越冬。其幼虫8月上旬开始孵化,生活历期27 ̄35天。重要天敌有波姬蜂等。其为害阳坡重于阴坡。日本落叶松和红杉受害程度很轻,采用50%马拉硫磷乳油、40%乐果乳油和2.5%功夫乳油防治幼虫效果达74 ̄94.3%。  相似文献   

3.
1992年北京市大兴县半壁店和红星两乡部分地区舞毒蛾猖獗,选用仿生农药伏虫隆及灭幼脲Ⅲ号于舞毒蛾幼虫初孵期进行飞机,低容量喷洒,防治面积332、6hm^2。喷药后第6天虫口分别降低87.3%和78.8%;当年越冬卵块数量比早春降低83.6%~91.8%。1993年5月对防治地段进行追踪调查,只发现少量幼虫和蛹,而对照地舞毒蛾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4.
昌宁云南松毛虫自然种群生命表组建及幼虫取食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在昌宁野外定株放养观测,详细记载了云南松毛虫整个世代各个发育阶段的存活数、死亡数及死亡原因等,首次组建了云南松毛虫自然种群生命表。从生命表可以看出,云南松毛虫种群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受自然环境因素制约,第一代和越冬代的死亡率分别为99.76%和99.88%。通过60头幼虫室内个体饲养,测定出第一代和越冬代幼虫取食思茅松针叶量分别为9222.3cm和8601.3cm,取食天数分别为103天和98天。分析表明:幼虫4龄(含4龄)以前,云南松毛虫累计取食针叶量不超过总取食量的15%,5龄以后取食量占总食量的85%以上。故幼虫4龄期是防治云南松毛虫的最佳时间。  相似文献   

5.
白眼尺蛾ProblepsisalbidiorWarren是小叶女贞LigustrumquihouiCarr的一种食叶害虫。在长沙地区一年发生6代,以4、5龄幼虫在小叶女贞较密的枝叶中越冬。越冬幼出于翌年3月上旬出蛰取食,部分老熟幼虫取食几天即入土化蛹,4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第1-5代幼虫为害盛期分别在5、6、7、8、9各月的中下旬,越冬代幼虫主要在11月和翌年3月中下旬为害。用2.5%溴氰菊酯3000倍液或Bt乳剂1.5亿孢子/ml菌液喷杀幼虫,防治效果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6.
1992年北京市大兴县半壁店和红星两乡部分地区舞毒蛾猖獗,选用仿生农药伏虫隆及灭幼脲Ⅲ号于舞毒蛾幼虫初孵期进行飞机低容量喷酒,防治面积332.6hm2。喷药后第6天虫口分别降低87.3%和78.8%;当年越冬卵块数量比早春降低83.6%~91.8%。1993年5月对防治地段进行追踪调查,只发现少量幼虫和蛹,而对照地舞毒蛾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7.
酱色刺足茧蜂在陕西榆林地区1年发生3代,是木材害虫黑胸脊虎天牛的主要天敌,寄生率达21.3%-27.0%,对其幼虫的危害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1993年在大邑县共收集到舞毒蛾天敌30种,其中寄生性昆虫19种,捕食性昆虫9种,病毒和虫霉菌各1种。卵期平均寄生率为27.06%±0.54%,大蛾卵跳小蜂是主要天敌。幼虫期天敌有病毒、斑痣悬茧蜂、毒蛾镶颚姬蜂和绒茧蜂等,平均杀死幼虫51.59%±6.48%。蛹期主要天敌有寄蝇、广大腿小蜂和脊腿囊爪姬蜂等,平均寄生率达32.91%±26.40%。在舞毒蛾卵-蛹期,累计约有87.62%的个体被天敌致死。  相似文献   

9.
榆紫叶甲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通辽地区榆紫叶甲1年发生1代,以成虫越冬,幼虫期为5龄。在15~20℃变温条件下,卵期为8天;在19-26℃变温条件下,幼虫期为18.5天。雌成虫在19~26℃变温条件下,1次产卵平均为19.46粒,1年可产卵678粒,卵的孵化率为98.06%。  相似文献   

10.
银杏超小卷叶蛾(Pammene SP.)是为害银杏的一种主要害虫。经观察、该虫在广西一年发生一代,以蛹在树皮内越冬,四月下旬至五月上旬为幼虫危害盛期,在幼虫为害期内,用杀虫精2500倍液喷杀幼虫,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白僵菌是银杏超小卷叶蛾的主要天敌,合理保护和利用天敌,对该虫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The eggs ofArgas (Argas) reflexus (Fab.) were exposed to 0.05% colchicine on 9th, 15th or 23rd–25th days of embryonic development at 25°C and 30% RH. The eggs on the 15th and 23rd–25th days of development were the most sensitive to colchicine. In these experiments 6.9% and 9.4% embryos died, respectively. The largest number of disturbances of egg hatch (11.5%) were observed after exposure of the eggs to colchicine on 23rd–25th days of embryogenesis.  相似文献   

12.
柳杉苗期物候观测及苗木性状的逐步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 1983年在霞浦杨梅岭林场所育的柳杉 30个种源苗期物候观测数据分析表明 :柳杉种子膨胀期为 4月 3~ 9日 ,发芽期在 4月 10~ 12日 ,真叶出现期在 4月 10~ 18日 ,出苗始期在 4月 12~ 2 4日 ,出苗高峰期在 4月 30日~ 5月 6日 ,出苗末期在 5月 1~ 8日。平均场圃发芽率 2 9 4 % ,最高为 78% (浙江临海、上杭步云 ) ,最低为 4 % (宁德霍童 )。苗木高、径生长高峰期在 9~ 10月 ,分别占年生长量的 5 2 1%和 5 6 8% ,9~ 10月的苗木长势将对苗木品质的影响极大。对苗木性状的逐步聚类分析表明 ,苗木品质好的种源有湖南南岳等 5个种源 ,苗木品质差的种源有宁德霍童等 5个种源  相似文献   

13.
树干注射法防治灰同缘小叶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灰同缘小叶蝉(Coloana cinerea Dworakowska)是秋枫的重要害虫.用16%虫线清乳油、20%叶蝉散乳油、30%氯胺磷乳油、40%乐果乳油和3%吡虫啉微乳剂原药对灰同缘小叶蝉进行树干注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40%乐果乳油施药后7d和14 d,防治效果为98.78%和97.88%,防效良好;30%氯胺...  相似文献   

14.
从落羽杉原产地美国6个州引进19个落羽杉(包括4个池杉)种源,以国内早期引种的河南鸡公山落羽杉(CK1)和池杉(CK2)为对照,于1993年3月在江苏东海进行种源试验造林.在苗期和幼林期测定基础上,对13 a种源试验林生长测定结果表明:种源间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存在显著变异,其遗传变异系数分别为12.91%、23.51%和48.51%,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51、0.65和0.60.在同一区域,既有生长表现较好的种源,也有生长表现较差的种源,种源生长变异未见明显的地理趋势.落羽杉种源苗期(1 a)与13 a生长没有相关性,3 a开始与13 a生长相关性显著.落羽杉种源早期选择的合适年龄为3-5 a初选,8 a决选.按单株材积比CK1增加50%的选择强度,选出路易斯安娜Q.R.(1600号)、密西西比R.F.(503号)、阿肯色O.M.(304号)和佛罗里达N.L.(701号)4个优良种源.其树高、胸径和材积的平均表型增益为13.86%、21.78%和61.11%,遗传增益达7.07%、14.16%和36.67%;与CK2相比,平均表型增益和遗传增益分别达14.29%、59.89%、148.64%和7.29%,38.93%、89.18%,丰产性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5.
在威宁的高寒山区,经过采用撩壕整地、高标准栽植、引进红富士和新红星等新品种、加强病虫害管理等措施建立的苹果园,经过观测,提高了园地肥力,增强了保水保肥能力,促进了地上树体的发育,第3年结果植株达到70%,第4年达95%,第5年全部结果,株均产量3kg,第10年以后每hm2平均产量已达到7500~15000kg,达到了优质丰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英德火炬松改良种子园无性系开花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英德火炬松改良种子园建园无性系的开花习性进行了观察,发现大部分无性系雌、雄花发育良好。无性系开花时间大约在3月4~26日,大多数无性系雌花在3月7—8日开始开放,少数在3月4~6日开始开放,雄花大多数在3月9~10日开始开放。总体上雌花比雄花早2~3d开放,早1~2d结束。全园雌花盛花期为3月8~17日,雄花盛花期为3月12~19日,雌、雄花盛花期有一个星期的时间相遇,自然条件下可保证充分授粉。种子园嫁接后第2年到第3年,90%以上的无性系开花,平均开花株率略高于70%;从第3年到第4年,100%的无性系开花,开花株率接近95%。说明嫁接后第3~4年,是种子园进入盛产的关键时期,也是实施人工控制授粉的有利时期。  相似文献   

17.
乳源木莲与红花木莲苗期动态生命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乐金  吴汝章 《林业科学》2004,40(5):213-216
乳源木莲 (Manglietiayuyuanensis)和红花木莲 (Manglietiainsignis)均为木兰科 (Magnoliaceae)木莲属 (Man glietia)常绿阔叶乔木树种 ,生长迅速 ,树干通直 ,其木材纹理通直 ,结构细密 ,有光泽、香味 ,心材耐腐 ,不翘不裂 ,加工容易 ,是优良的装饰用材和胶合板材树种 ,也是世界上现有被子植物中原始类群的孑遗植物 (张维珍 ,1989;邱以祥 ,1991;1994 ) ,是我国北纬 34°以南 ,经济价值很高的珍稀濒危树种之一 ,对古植物学和植物系统发生学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张维珍 ,1989)。其根、叶、花、果均为优等药材 (张维珍 ,1989;邱以祥 ,1991;1994…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杉木第3代和第2.5代种子园良种苗木生长,认为杉木良种苗木的生长优势主要体现在苗高和Ⅰ级侧根数上。尤溪杉木第3代种子园良种和沙县官庄杉木第2.5代种子园良种1a生裸根苗苗高分别为0.51m和0.49m,分别比人工林采集种子的苗木高27.5%和22.5%。Ⅰ级侧根数量分别为23.33条和24.67条,分别比人工林采集种子的苗木多32.86%和40.49%。而尤溪第3代良种与官庄第2.5代良种苗木间地上部分和根系生长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杨树叶片数量性状相关联标记及其图谱定位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利用数量遗传学方法和分子标记相结合,对美洲黑杨与青杨杂交产生的F2群体5个叶片数量性状进行了相关联标记及其图谱定位研究。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测出与叶片,叶宽,叶片/宽比,叶柄长和叶面积相关联的RAPD标记分别为10、10、4、9,12个,联合贡献率分别为66.23%,61.82%,32.86%,59.67%,81.79%。  相似文献   

20.
噻虫啉防治马尾松毛虫和蜀柏毒蛾的林间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展了静电喷雾与非静电喷雾48%噻虫啉悬浮剂和2%噻虫啉微胶囊悬浮剂防治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Walker)和蜀柏毒蛾Parocneria orienta Chao林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使用相同浓度药液,静电喷雾的防治效果明显优于非静电喷雾的防治效果,药液浓度越低,增效幅度越大;静电喷雾低浓度药液与非静电喷雾高浓度药液能获得同样防治效果,可节省农药30%以上;48%噻虫啉悬浮剂4 000倍液和2%噻虫啉微胶囊悬浮剂2 000倍液可作为静电喷雾防治马尾松毛虫3~4龄幼虫和蜀柏毒蛾4~5龄幼虫的适宜药液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